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体机械》2017,(9):60-65
搭建了蒸发式冷凝器制冷系统试验平台,对制冷系统能耗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对蒸发式冷凝器制冷系统能耗进行单因素分析,这些单因素包括外围环境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含湿量以及焓值,得出蒸发式冷凝器制冷系统能耗的变化规律。同时利用试验数据,对蒸发式冷凝器制冷系统能耗进行双因素分析,采用线性、二次和三次曲面拟合制冷系统能耗关于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函数。拟合和验证结果表明,二次曲面拟合结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潘金坤  罗绍新 《机械传动》2011,35(12):49-52
分别对单、双十字轴式万向节进行了运动分析,确定了转向系统输出轴产生转矩波动的影响因素.针对某车型转向系统的双万向节传动,利用RecurDyn软件建立了双十字轴式万向节的参数化模型,将各个可以变动的变量和坐标参数化并设定为设计变量,结合空间双万向节传动的等速条件,以输出轴的转矩波动达到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最终获得了最...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采用单跨试样代替三跨试样进行疲劳试验的可行性,首先采用力学简化模型对伸缩装置主要构件两种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再利用Ansys分析软件分别建立了整体加强320伸缩装置单跨试样与三跨试样的有限元模型,对伸缩装置进行强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种加载情况下,单跨模型中梁最大应力较多跨模型大,而多跨模型中梁支座处最大应力大于单跨模型。由于中梁支座处最大应力以压应力为主,故单跨模型较多跨模型受力严重。若以单跨试样进行疲劳试验,则试验结果偏于安全。最后对该型号伸缩装置单跨试样进行了承载力试验及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跨模型危险点处计算应力与试样对应位置处测得应力吻合良好,该型号伸缩装置整体疲劳性能达到要求。本研究表明,在进行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疲劳试验时,若试验条件受限,可以考虑采用单跨试样代替三跨试样进行疲劳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单拉杆式和导框式转向架机车的SIMPACK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性能仿真;就拉杆式转向架的非线性临界速度、直线运行平稳性、曲线通过性能等动力学性能与导框式转向架进行分析比较,仿真结果显示两种转向架各有优缺点:新型的拉杆式转向架具有更高的非线性临界速度,导框式转向架的乘坐舒适性方面要明显优于拉杆式转向架,曲线通过安全性的四项指标中两种转向架则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5.
从变压器完备的自互感模型出发导出漏感表示式,表明精确的自互感模型是漏感精确估值的前提。通过电磁仿真软件CST电磁工作室叼寸一个四绕组多层PCB平面变压器模型的自互感进行仿真计算,说明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单柱式液压机机身结构静强度相似问题,基于相似理论,采用方程分析法,建立了单柱式液压机刚度及强度相似关系;以某型号双缸单柱式液压机为研究对象,采用七种不同相似模型,分别计算各相似模型关键部位的变形量及应力值,并对原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同种工况下,完全几何相似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出原型变形量及应力值;不完全几何相似模型对原型的预测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所建立相似关系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单柱式液压机机身结构静强度相似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够提高单筒冲气式减振器模式识别的准确率,深入地研究了模糊神经网络在其中的应用.首先,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然后,研究了模糊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方法;最后,对单筒冲气式减振器的故障模式进行了识别,识别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模式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座椅结构参数对剪式座椅减振性能影响尚不明确的问题,对JF-C-01型汽车剪式座椅结构参数变化与其减振性能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座椅悬架结构特点、减振特性影响因素和座椅性能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剪式座椅减振特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力学分析推导了座椅悬架的运动微分方程,得到了驾驶员-座椅悬架单自由度简化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法分析了阻尼器倾角、弹簧位置、剪杆长度和倾角变化对座椅减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器倾角对座椅减振性能影响明显,随着阻尼器倾角的减小,座椅在隔振区的振动衰减能力增强,但振动放大区的峰值频率和振幅均有所增加;弹簧位置、剪杆长度和倾角在座椅尺寸范围内变化时对座椅减振性能的影响很小;该模型可为剪式座椅的结构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中以新一代螺纹剪切吸能装置(以下简称CST)为研究对象,CST的控制系统系统以车速传感器为依据,判别车速所在的安全状态,通过行程开关来控制螺纹运动行程,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通过传感器技术、直流电机的调速技术及单片机控制技术,对CST的控制系统采用双闭环的控制方式,使得两套独立的CST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协调一致,解决了双CST系统的同步问题,实现了螺纹剪切装置的工作平稳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主动技术和被动技术的单一性或者主动技术和被动技术简单相加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安全距离模型的主动测距与被动碰撞吸能相结合的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CST)技术。即以单片机技术为核心,通过毫米波雷达测得本车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距离,运用行车安全距离模型确定本车的安全状态,一旦发现两车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则立即启动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系统,从而实现根据汽车所处的安全距离自动确定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系统工作状态。并以此制作相应的电路板,以干燥路面情况下车速为36 km/h和速度84 km/h的危险状况进行实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通过比较实际车辆之间的距离与安全距离大小,以此来控制CST的伸缩。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升刮板输送机的启动特性,保证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应用效果,以某型号刮板输送机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结构、技术参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AMESim软件建立单电机和双电机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重点对单电机控制下的启动特性和双电机控制下的功率平衡控制效果进行研究,为今后CST软启动装置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以长江船闸液压启闭机液压系统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AMESim软件搭建该液压启闭机液压平衡回路仿真模型,并对整个船闸开启过程和关闭过程中插装式平衡阀内主阀芯弹簧刚度等主要参数进行单因素仿真。利用统计学分析这些单因素参数对长江船闸液压启闭机液压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基于L25(54)正交试验,采用方差和极差分析法处理液压缸运行的压力曲线,得到选择范围内最佳的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平衡阀内控制阻尼孔和主阀芯刚度等主要参数对液压缸运行压力和速度平稳性会产生重要影响,且通过正交试验可知较优参数组合为:阻尼孔尺寸0.71 mm,主阀芯弹簧刚度402 N/mm,主阀芯弹簧预紧力60 N,单向阀芯弹簧刚度3.87 N/mm。为螺纹插装式平衡阀的设计及液压启闭机液压系统参数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压缩式封隔器广泛用于油田分层开采工艺,其胶筒的坐封通过高压流体作用在活塞上压缩胶筒或管柱来实现。现场作业发现:压缩式胶筒离载荷端较远,且大多采用单向加载,导致坐封不完全,接触应力与密封性能系数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基于Mooney-Rivlin超弹模型、胶管变形及接触非线性理论,建立压缩式胶筒组有限元计算模型,从内衬套和防肩突结构开展单因素分析,并对其裸眼密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角形内衬套能有效提高胶筒中部接触应力;金属圆环防突结构能提高胶筒密封性能系数;与常规压缩式封隔器相比,优化后的压缩式封隔器密封性能显著提高;裸眼井壁的不规则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对封隔器的密封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9):1328-1332
根据颚式破碎机的工作特点,应用数值模拟技术,采用脆性开裂材料模型建立三维模型。以朗金准则作为开裂探测原理,模拟和分析单颗粒物料在齿板作用下发生的破碎行为,获得单因素条件下齿距对破碎的影响,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物料动态破碎的可行性。模拟结果表明:单颗粒物料在单向压缩条件下破碎过程可分为断裂渐变期和断裂突变期,渐变期包含压实阶段及微裂纹萌生和拓展阶段;在其他齿形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齿板最大反作用力和最大应力随着齿距增加而增加,最大应力主要出现在齿顶圆角和齿根处,物料的裂解效果随着齿距增加而改善。基于灰色理论得到齿距和性能参数的关联度以及单因素条件下的最优齿距。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汽车的高速操纵稳定性能和主动安全性,设计了一种主动空气动力学控制系统--断开式可调尾翼系统。建立了包含断开式可调尾翼系统的线性二自由度整车模型和非线性Carsim模型,由线性二自由度模型设计了以跟踪期望稳态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为设计目标的线性二次调节器(LQR)控制器,实现对断开式尾翼系统左右部分攻角的主动控制。通过非线性Carsim模型与Simulink联合仿真对比分析了汽车在中高车速单移线、阶跃工况下的瞬态响应,并对断开式可调尾翼系统的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断开式可调尾翼系统提高了高速车辆的横向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并且随着车辆速度的增加,提升效果明显变好。  相似文献   

16.
叶片式液压摆动油缸具有结构紧凑、机械效率高、转矩输出平稳、操控性好、便于隔离外部灰尘等优点,叶片的结构参数对定子乃至整个摆动油缸的体积、重量有极大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叶片结构优化的约束条件,考虑到作用在叶片上的液压力产生的转矩应大于所需转矩,将摆动油缸的定子视为单层内压圆筒形压力容器,在满足转子和定子强度条件的前提下,以定子和摆动油缸质量最轻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矩形叶片的结构优化模型,结合实例进行了叶片结构优化。本优化模型有助于进行叶片式摆动液压油缸的结构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单楔式闸板阀在使用中密封不严问题的分析,确定了双楔式闸板阀的合理结构;又通过对双楔式闸板阀闸板楔面制造难题进行攻关,解决了生产中的加工难题.  相似文献   

18.
龙门式机床横梁的动刚度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某企业的研发产品,通过建立龙门式机床横梁的三维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对横梁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出了横梁前四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数值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动态刚度特性,为后续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型弹性足式机器人腿部结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抗冲击性强的新型足式机器人腿LCS-Leg(Linkage cable-drive spring leg)。该机器人腿采用弹性连杆机构和线驱动系统,有效降低了腿部惯量和着地冲击力,提高了机器腿的响应速度和减振抗冲能力。使用复数矢量法和D-H方法建立该机器腿运动学模型,基于此模型求解足端运动工作空间,分析了LCS-Leg的越障能力。设计单腿仿真试验平台,对两种不同结构的机器腿进行仿真,对比两者的质心高度、前进速度和足端接触力,验证了所设计机器腿的运动性能。试制弹性足式机器人腿及其试验平台,通过实物样机单腿行走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并完成了四足机器人整体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螺纹剪切式碰撞吸能系统快速推进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系统CST(Cutting the Screw Thread)的快速推进问题,基于电磁发射理论,创新设计出一种CST快速推进装置,利用有限元方法确定了CST快速推进装置工作过程中的磁场分布及电磁力大小,分析发现,由于螺纹杆的存在,CST快速推进装置的磁力线分布不均匀,线圈内部的磁力线都集中于螺纹杆之中,螺纹杆的前端以及靠近线圈左端的螺纹杆表面磁力线比较密集,且大部分磁力线通过螺纹杆的螺纹,表明CST快速推进装置工作过程中的大部分电磁力集中在这两处的螺纹上。可见,本文创新设计的CST快速推进装置能够取得预期的快速推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