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火炮身管膛线加工的轮廓一致性保证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体泮 《兵工自动化》2009,28(9):25-25,28
通过对火炮身管膛线加工过程的分析,提出膛线自动加工控制过程中膛线轨迹一致性保证技术,包括膛线方程数据细分归一处理方法、运动过程换向点校验修正技术、动态过程的轨迹验证。从定点采样过程数据看,整个过程Z/C联动轨迹的轮廓一致性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确保多次循环下轨迹的绝对重复。  相似文献   

2.
针对火炮膛线加工中拉线刀体研制周期长、设计难度大、制造难度大的问题,采用UGNX7.0建立了拉线刀体三维模型,并应用该软件对刀体本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清晰地反映了刀体本体在加工过程中应力、位移分布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部位进行了优化。通过试验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王体泮 《兵工自动化》2006,25(12):26-27
为保证火炮身管膛线数控自动加工过程的实时性,启动自动加工前,将用户选定的膛线加工数据按微直线进行粗插补,其结果按帧结构存放到主机扩展内存.动态过程中,只需从扩展内存中取数据即可.同时采用高速并行数据传递,及多级缓冲预读技术,以解决因主机在自动加工循环不确定周期过程中可能不及时分解数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加工过程数据的膛线测评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加工过程数据的膛线测评技术,系统在数据采集中先对C/Z轴电机电流等模拟量数字滤波处理.利用检测器件实时采集现场加工信息,并送至下位机处理,下位机将处理结果送上位机显示、报警提示和存盘.同时计算膛线各指标误差并分析加工精度,获取膛线加工负载变化情况等相关信息,得出本次膛线加工质量的参考数据和指出人工检验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火炮身管膛线缠角的传统检测方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在充分分析膛线加工过程的基础上,利用机床本身的执行机构,通过搭载附加的专用膛线转角采集装置,完成膛线轨迹转角的采集、检测数据的无线传输以及与膛线理论曲线进行定点比较分析,从而评定实际加工的膛线轨迹与理论轨迹的偏差。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且操作简单,并已经在实际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种混合膛线的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身管内膛实际磨损规律,在拟订了膛线导转侧最佳受力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了与其相对应的混合膛线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混合膛线设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保证膛线在起始段和炮口段有较小的受力且中部受力较均匀,对减小身管磨损有利。  相似文献   

7.
数控拉线机加工的膛线数据离线测评软件由VC 6.0实现.系统采用树型结构,各分支虽相互平行,但可使用部分公用模块.以膛线角误差为例,先将膛线区间平均分割成相应小区间,再在N次采样数据中,找出相邻区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后按照Z轴坐标由小到大顺序,依次连接P个区间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最大和最小误差2条曲线.  相似文献   

8.
火炮身管膛线加工数据的离线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采用数控电靠模代替机械靠模加工火炮身管膛线,火炮身管膛线的加工数据采用离线方式处理,机械靠模满足膛线缠角方程,以保证要相应Z轴直线位移情况下,C轴应该旋转的角度,并根据变化步长,指导靠模的生成,电靠模为动态加工数据,采用编译加解释方法完成数据处理,其步骤含情况分析、数据预处理及自动加工等.  相似文献   

9.
机械拉削身管膛线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偏线、膛线起点不均匀和波纹。偏线较多发生在膛内起点部位。膛线起点不均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镗出的坡膛孔对炮膛轴线偏心、坡膛的椭圆度及刀头套表面与炮膛的间隙过大,使所定的刀具位置在圆周上不齐。振动波纹的出现是因为拉刀头的导向部磨损或调整不当,以及与炮膛的配合间隙过大,因而在膛线底部产生波纹。对火炮射击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工艺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些质量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读者信箱     
问:梅特福膛线是一种什么膛线?青海西宁赵辉答:梅特福是一名英国工程师,他在1865年设计成功了一种弓形膛线,人们称这种膛线为梅特福膛线。这种膛线是为使用黑火药发射纸被甲的铅锑合金弹头而设计的,最初用于0.45英寸口径的步枪上。后应用在1888年研制的0.303英  相似文献   

11.
王体泮 《兵工自动化》2006,25(10):17-18
采用数控技术改造传统机械靠模加工火炮膛线的方法,通过修改电子凸轮的控制参数以取代机械凸轮位置调整.即不同编号的电子凸轮对应Z轴上不同的机械位置,根据工艺控制过程,设置不同电子凸轮的控制属性,并通过光栅尺检测Z轴运动位置状况,产生中断信号通知系统控制程序完成其控制或直接产生控制.不同线型的膛线,只需重新调整相应的电子凸轮位置而不用调整其它机械开关,即可完成相关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复进机作为火炮反后坐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火炮战斗力。针对火炮反后坐装置工作可靠性与复进机内部压力密切相关这一工程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实时反映火炮复进机内部压力变化规律的压力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了现代传感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以及单片机技术,实现了建制规模火炮复进机压力数字化检测与管理,为火炮反后坐装置常态化检测、维护和保养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可靠实用,符合火炮射击过程,为反后坐装置后续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LZW数据压缩技术在野战炮兵指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野战)炮兵群(团)指挥系统信息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对数据压缩技术的深入剖析后,提出了炮兵群(团)指挥系统在信息交互中应用LZW无损数据压缩技术对交互的信息进行压缩传输->解压缩的方法,并对无线传输的数据进行了压缩前后的对比,压缩传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信息交互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炮兵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形式对系统的可靠性有较大的影响.研究并建立通信网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利用所建模型,通过可靠性和抗毁性综合的归一化指标,分别对采用不同网络结构形式的炮兵通信网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可为信息化炮兵通信系统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恶劣的发射环境下,各种干扰因素对火炮的传统测试系统影响较大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LabVIEW的振动测试分析系统。采用虚拟编程软件LabVIEW,以工程振动信号采集和处理技术为基础,辅以虚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虚拟火炮振动测试分析系统的构成及软件构成进行设计,并用锤击法对火炮身管进行锤击测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虚拟火炮振动测试分析系统运行结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和稳定性,能降低火炮振动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16.
捷联式惯导系统在自行火炮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捷联式惯导系统的自行火炮火控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且可采用一次调炮,调炮速度快、直观、精度高,减少了火控系统反应时间。惯导系统的安装工艺简单、测量直接,减少了误差环节。与平台式惯导系统相比,捷联式惯导系统的尺寸和质量大为减少、可靠性高。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捷联式系统用光纤陀螺和激光陀螺的性价比的提高,捷联式惯导系统在自行火炮火控系统中将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WSEIAC模型的自行火炮营系统效能分析模型,通过可用度向量、可信赖矩阵和能力向量三者的函数建立基本数学计算模型,再根据武器系统在执行任务前,须经过若干个可靠性指标不同的过程得出武器系统在执行任务时的系统效能。该模型的求解涉及炮兵营系统的初始可用性向量、各节点的可信赖矩阵和可用度、火炮子系统能力向量、炮兵营系统能力向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