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卵泡、卵细胞发育成熟及其排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系统相互作用,即中枢神经内分泌是卵泡发育成熟及其排卵的唯-调节机制,但近年来,随着生殖内分泌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卵巢内微环境局部自分泌和旁分泌调节因子直接调节卵泡及卵细胞发育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如:类固醇激素、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抑制素、激活素及泌乳素。其中近年来对卵巢局部颗粒细胞(GC)、卵泡膜细胞及卵母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因子的研究有较多进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儿童性早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诗华  王红怡  区采莹 《广东医学》2008,29(10):1749-1751
正常性发育过程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控制,下丘脑以间歇性脉冲形式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垂体前叶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Gn),包括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生成素(FSH),卵巢或睾丸分泌雌二醇或睾酮,上述激素组成了复杂的网络系统,调控着人体性腺、性器官的发育及  相似文献   

3.
女性生殖器官青春期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激素调节下,卵巢与子宫内膜出现周期性变化,而雌性动物在进入初情期以后,也随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调节出现发情周期。在每一发情周期过程中,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卵巢中卵泡分泌的孕激素和雌激素作用下,子宫会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PCOS 性不孕卵泡发育异常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泡发育正常是育龄期妇女排卵和受孕的前提.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性不孕以无排卵和卵泡发育阻滞为特征.现代医学认为卵泡发育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y axis,HPOA) 和卵巢局部细胞因子的调控.正常生理状态下卵泡的生长发育是在雄激素、雌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等多种激素的调控下精密有序地进行[1],经历募集、生长、分化、成熟4 个阶段,从始基卵泡发育至成熟卵泡并排出.  相似文献   

5.
伴随女性终生的性腺轴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控制性发育、正常月经和性功能,其对生理功能的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性激素反馈调节完成的[1]。性激素就是指生殖内分泌激素,常用的性激素六项即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垂体泌乳素(PRL)、孕酮(P)、睾酮(T)。  相似文献   

6.
江莉  李慕军 《广西医学》2006,28(7):1043-1045
卵泡发育是一动态和复杂的演变过程,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决定性作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促性腺激素直接参与卵泡发育和排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1,2],卵巢局部多因子调节系统和网络以旁分泌、自分泌形式参与卵巢周期性优势卵泡选择和排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作为一种重要的血管生长因子,能特异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其在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领域的研究颇为深入,在妇科生殖内分泌的作用尤其与卵巢的关系在近几年也受到了重视,本文将就VEGF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征、与卵母细胞发育、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患者降调节后肾虚本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调节是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控制性超排卵长方案中的重要一环,即在使用促性腺激素(Gn)治疗前1个月经周期的黄体中期开始,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从而使垂体处于脱敏状态,Gn分泌处于低水平,利用垂体的降调节,可以减少早发LH峰的发生,改善卵子质量,使卵泡发育同步化,募集更多成熟卵泡,有效防止过早促黄体生成素(LH)峰,从而提高IVF-ET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测定血清、卵泡液或动物胚胎上的细胞因子,发现这些细胞因子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受精率、优质胚胎形成率、妊娠结局有着紧密联系,细胞因子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妇女卵泡液中、血清中水平的增加;通过受体介导,以自身分泌、旁分泌及远距离作用形式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进行调控,并参与人体胚胎植入,妊娠维持及胎盘激素合成分泌过程的调节。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日新月异,卵巢内微循环调节卵泡发育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无排卵型功血的发病机制根据年龄不同,其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青春期功血是因下丘脑周期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尚未建立稳定的周期调节机制与正负反馈机制,垂体FSH分泌持续低水平,卵巢中虽有多个卵泡生长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但无优势卵泡形成、无排卵和黄体形成及孕激素分泌,整个子宫内膜仅在单纯雌激素的刺激下,致使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但此时的内膜间质、血管与腺体发育不同步,要维持增生过长的内膜组织则需要更多的雌激素支持,这时即使雌激素水平未下降,仍然存在有雌激素相对不足而发生子宫出血,称"雌激素突破性出血".  相似文献   

10.
少女月经失调也就是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间反馈调节不成熟,导致卵巢中虽有卵泡生长发育,但不能出现排卵。多见于初潮后少女。  相似文献   

11.
女性性周期是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极为复杂的下丘脑-垂体-性腺(HPG)内分泌系统控制的过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既能通过自上而下的直接控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控制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垂体促性腺激素又控制卵巢激素分泌,同时又通过各种反馈和负反馈形式来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2.
抑制素产生于卵巢或睾丸,抑制卵泡刺激激素的蛋白激素,通过调节FSH,在维持丘脑-垂体-性腺的反馈体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985年,全世界有三个单位相继报告从猪或牛的卵泡液中提纯抑  相似文献   

13.
卵源性因子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异常发育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星丽 《医学综述》2013,19(9):1652-165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疾病,可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并可引起生殖功能的障碍,该病与卵泡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卵泡发育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而PCOS患者在此过程中出现募集亢进和无优势卵泡形成。现主要介绍卵源性因子如何调控生理情况下的卵泡发育及其在PCOS患者卵泡异常发育的病理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卵源性因子主要包括内分泌因子、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它们可单因素或多因素地参与卵泡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生物钟是生物体对环境长期适应而形成的自主计时机制。生物钟基因调节人体多项生理活动,比如睡眠-觉醒、激素分泌、细胞代谢和免疫调节等,其目标是使细胞、组织以及器官能够有序、协同作用,并呈现明显的节律。女性生殖功能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昼夜节律调控。由于外界因素引起的昼夜节律中断与女性各种生殖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有关,包括月经失调、流产和生育力下降等。本文旨在从月经周期中卵泡发育的调控、排卵、胚胎着床以及妊娠维持等多个方面介绍生物钟在女性生殖方面所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之前我们从牛睾丸中提炼的一种水溶性物,之后发现它能让肥大的垂体去势细胞增值减慢而把它取名为抑制素以来,有关抑制素的探究已经长达70多年的历史了。抑制素的出现,表明在甾体激素之外,性腺中还有非甾体激素对垂体粗性腺激素分泌进行反馈调节,原因是它与女性卵泡发育的调节有关系,妇科生殖内分泌过程中,对卵巢的各种检测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右归丸调节肾阳虚过程中垂体-靶腺轴功能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分别测定3个组早、中、晚期垂体-甲状腺轴生物分子[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垂体-肾上腺轴生物分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以及垂体-性腺轴生物分子[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的含量,利用成组比较及因子分析方法探究右归丸调节肾阳虚时垂体-靶腺轴功能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右归丸调节肾阳虚的早中晚3个时期除LH和ACTH外,垂体-靶腺轴其余生物分子指标值均随着用药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归丸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早期主调控因子主要包括靶腺层生物分子,中期增加了1个垂体层生物分子,晚期增加了2个垂体层生物分子.结论 右归丸调节肾阳虚相对西药是一个较为缓慢长期的过程;右归丸调节肾阳虚过程中首先对靶腺层起作用,进而反馈到垂体层.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了解人类卵巢的病理生理,通晓有关正常卵巢的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功能的激素调控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在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卵巢甾类激素的调节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催乳素(prolactin,PRL)是由腺垂体催乳素细胞分泌的-种糖蛋白激素,它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正常水平的催乳素对卵泡的发育非常重要.但是,过高的催乳素水平会抑制 GnRH、LH和FSH的分泌,抑制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导致排卵障碍,此时我们称为高崔乳素血征.高催乳素血征最常见的类型是特发型和催乳素瘤.  相似文献   

19.
细胞因子对女性生殖轴调控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正常生殖功能依赖于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的相互作用 ,其中性甾体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主要的调节因子 ,通过反馈作用调节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的功能。经典的调节形式如下图 1。图 1 经典的调节形式  近 10年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方法学的进步 ,对参与下丘脑 -腺垂体 -卵巢轴调控的其他因素及机理逐渐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成为生殖内分泌学的热点。本文就参与下丘脑 -腺垂体 -卵巢轴调节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作以综述。通常认为 ,细胞因子是介导免疫系统的 ,而不属于神经肽家族。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春期是由儿童期过渡到成熟期的一个阶段,也是每个人生长与发育的关键时期。女性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逐渐发育而导致月经来潮。初潮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进一步发育而建立有排卵的月经周期。在发育过程中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尚未完善,或由于各种因素而功能失调,可以引起不规则子宫出血,即一般称为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