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少羊毛蛋白酶防毡缩造成的损伤,应用TG酶对羊毛织物进行整理,研究TG酶对羊毛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TG 酶可以修复化学预处理和蛋白酶防毡缩处理对羊毛造成的损伤,使羊毛织物强力增加,碱溶度下降。TG酶可以催化羊毛纤维蛋白质分子内的交联。羊毛的蛋白酶/TG酶联合防毡缩的最佳工艺为: 蛋白酶Sav用量1%(o.w.f.), 蛋白酶Sav作用时间30min,pH值8~9;TG酶用量2%(o.w.f.),TG酶作用时间50min,pH值6~7;浴比均为20:1,温度均为50℃,该工艺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毡缩率为2.93%, 强力380.4N,强力损伤控制在7.4%。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氯化法羊毛防毡缩技术对环境污染严重,单一蛋白酶防毡缩整理技术效果不理想,一浴两步酶处理法工艺流程长、强力损伤大等问题,采用蛋白酶与生物酶活化剂联合组成的混合溶液协同对羊毛进行一浴一步浸轧处理,实现羊毛的生态快速无氯防毡缩整理。选用三羧基乙基膦分别与蛋白酶8.0 T、蛋白酶2.5 L、蛋白酶16 L组成的混合溶液对羊毛纤维进行处理,测试处理后羊毛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毡缩球密度,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处理后羊毛鳞片层的形貌。结果表明,三羧基乙基膦分别与3 种蛋白酶联合处理羊毛的防毡缩效果均显著,且蛋白酶16 L 的防毡缩效果为最佳。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蛋白酶16 L 质量浓度为1.8 g/L,三羧基乙基膦质量浓度为1.0 g/L,处理温度为50 ℃,处理时间为2 min。  相似文献   

3.
羊毛针织物蛋白酶防毡缩整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碱性蛋白酶在羊毛针织物的防毡缩整理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氧水体积分数40 mL/L、温度45℃、时间45 min、pH值8,蛋白酶3%(owf)、温度45℃、时间35 min、pH值8.经此工艺条件处理的羊毛针织物,防毡缩性和悬垂性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王岑  王杰  沈加加 《针织工业》2014,(12):39-41
采用胃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对羊毛进行防毡缩整理,测试并分析了5种蛋白酶对羊毛纤维断裂强力和毡缩性能的影响,以及溴Allworden反应。将其中效果最好的菠萝蛋白酶协同H2O2和壳聚糖进行防毡缩处理。结果表明,这5种蛋白酶中菠萝蛋白酶处理效果最佳,羊毛毡缩球密度减少31.54%,强力保留率达95.7%;溴Allworden反应验证了对羊毛鳞片层的剥蚀作用;采用H2O2+蛋白酶+壳聚糖的协同处理工艺可在保持羊毛纤维较高强力的情况下,大大降低毡缩球密度。  相似文献   

5.
羊毛针织物的氧化、还原、有机硅微乳防缩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羊毛针织物的毡缩问题,对羊毛针织物进行先氧化、后还原、再浸轧有机硅微乳防缩整理.通过实验,确定了双氧水 尿素氧化工艺条件为:H2O2 60 mL/L,尿素8 g/L,pH值9,温度70℃,时间50 min;NaHSO3还原工艺条件为:NaHSO3 50 g/L,pH值8,温度50℃,时间30 min;有机硅微乳用量为30~40 g/L.经过上述三步整理的羊毛针织物毡缩率可低至2.4%.  相似文献   

6.
王生  张瑞萍 《毛纺科技》2012,40(6):21-25
文章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和蛋白酶联合处理技术对羊毛表面进行改性,探讨了等离子体和蛋白酶处理对羊毛抗毡缩性、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面:等离子体处理羊毛最佳工艺为:时间3 min、压强50 Pa、功率150 W,蛋白酶处理羊毛最佳工艺为:蛋白酶用量2%(owf)、时间40 min、温度50℃、pH值8,低温等离子体和蛋白酶联合处理使羊毛织物抗毡缩性能提高,能够有效去除羊毛表面鳞片。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利用超临界CO2流体对羊毛纤维进行预处理,再采用蛋白酶对羊毛纤维进行剥除鳞片处理,使羊毛纤维具有防毡缩性能.结果表明:经超临界CO2流体处理后,纤维的润湿性能明显提高;在相同的蛋白酶处理条件下,经超临界CO2流体预处理的羊毛纤维防毡缩性能提高,断裂强力下降较小.超临界CO2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为:压力15 MPa,温度80℃,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8.
羊毛的蛋白酶/转谷氨酰胺酶防缩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转谷氨酰胺酶(TG)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应用于蛋白酶防缩整理能修复蛋白酶对羊毛的损伤(织物经双氧水和蛋白酶两步处理后,面积毡缩率下降了6%~8%,再经TG酶修复处理,面积毡缩率又可下降1%~2%),提高羊毛强力.研究了蛋白酶结合转谷氨酰胺酶的防缩整理工艺,结果表明:经蛋白酶处理[2%(owf)蛋白酶处理40 min]后的织物,再用32%(owf)的TG酶处理2 h,与单经蛋白酶处理相比,织物强力提高约20%,面积毡缩率进一步下降.用SEM观察纤维的表面形态,并初步分析了TG酶对羊毛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固定化中性蛋白酶进行羊毛针织物防毡缩处理工艺,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实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固定化中性蛋白酶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固定化中性蛋白酶用量5%(owf),温度50℃,pH值7.0,处理时间60 min时处理效果较好。比较了游离蛋白酶与固定化蛋白酶用于羊毛针织物的防毡缩整理试验,固定化蛋白酶处理羊毛针织物防毡缩效果提高37.6%,失重率降低45.2%,强力损伤降低52.7%,白度提高23.2%,起毛起球提高了2级,这将为羊毛针织物防毡缩整理用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印染》2015,(22)
通过对比羊毛防毡缩处理前后的染色性能,探讨了自制蛋白类羊毛防毡缩整理剂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防毡缩羊毛的染色工艺:染料3%(omf),醋酸1.5 m L/L,染色温度85℃,保温时间50 min,浴比1∶30。结果表明,防毡缩羊毛的上染率、表观深度和色牢度均明显优于相同染色条件下未防毡处理的羊毛,且防毡缩羊毛在较低的温度下可达到未防毡缩羊毛高温染色的效果,从而实现羊毛的低温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