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装备战场损伤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广彦  胡起伟  王润生 《兵工学报》2007,28(11):1351-1356
为了解决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装备战场损伤评估问题,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研究某型号火炮各零部件的损伤情况。分析了装备零部件战损的相关性;设计仿真方案获取大量装备战损数据,通过数据统计的方法,建立了各零部件损伤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贝叶斯网络的方法定量表达这种相关性,建立了用于辅助装备战损评估过程的贝叶斯网络;根据战场环境想定,分析了贝叶斯网络的特点,并结合实例演示了利用贝叶斯网络进行装备战损评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传统战场损伤修理工作量确定方法不足的基础上,给出了空降装甲装备战场损伤修理工作量的定量计算方法,在计算不同战损等级战车数量与战损战车总数量的比值时,根据空降装甲装备的特点,认定其战损修理工作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根据修复轻损、中损需要的工时计算其数量与战损战车总数量的比值,提高了战损比确定的科学性;最后通过实例应用,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导弹发射车便携式战场抢修辅助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便携式战场抢修辅助系统通过分析装备威胁机理、战损模式及影响,提供装备损伤评估、诊断推断、应急修复等.将发射车原理、组成和故障现象、评估、排除等信息组成知识库和数据库.用户根据维护评估逻辑图搜索查询发射车各分系统故障,显示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广彦  胡起伟  刘伟 《兵工学报》2012,33(10):1266-1275
为了实现不同层面装备战斗损伤模型的有效集成,以便从高、中、低等不同仿真分辨率角度全方位揭示装备战斗损伤特性,研究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与仿真的基本理论。从装备物理状态改变、装备功能劣化、集群装备战斗力丧失3个层面研究了装备战斗损伤模型的层次体系结构,并分析了各层面战损模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了物理状态改变战损模型与功能劣化战损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面向装备形态的功能描述方法,以及物理状态改变战损模型与功能劣化战损模型之间的聚合/解聚方法;研究了功能劣化战损模型与集群装备战损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装备功能劣化战损模型与集群装备战损模型之间的聚合/解聚方法;进行了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装备战斗损伤组合建模技术能够实现宏观模型的高分辨率输出,有助于全方位、多视角探索装备战斗损伤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吸纳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结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具备可产生新知识能力的装甲装备战损平台决策支持系统框架,详细阐述了战场损伤评估决策支撑系统的实现方法,介绍了评估系统方法库的构成、作用机理和决策支持模型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开发基于HWME的战损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导弹阵地当前决策中过分依赖经验决策的现象,提出导弹阵地战场抢修统一过程模型。从导弹阵地内的保障装备和弹药全寿命过程出发,发掘其中的战场抢修统一过程,将其分解为装备战伤评估、战场抢修方案决策、战场抢修备件组织、战场抢修实施和战场抢修效果评估5个子过程。同时,通过应用IDEFO建立了上述过程的过程模型。该研究可为今后进行战场抢修决策平台的快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BDAR(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入手,引入武器系统的战斗恢复力特性,并尝试对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文中定性描述了BDAR和战斗恢复力,并给出了战斗恢复度、战损恢复时间等定量描述,提出了武器系统战斗恢复力指标分配模型和损伤模式影响分析(DMEA)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炮兵维修部队分队保障训练手段缺乏的现状,运用规则驱动的仿真原理、层次分析法等评估方法,构建维修保障行动推演、仿真、综合评估为一体的炮兵维修分队保障行动仿真训练与评估系统.介绍系统总体设计,详细分析维修分队保障行动的3种模型:战场抢救行动模型、战场抢修行动模型、抢修(救)行动评估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训练和评估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为部队组织与实施装备维修保障行动训练提供真实作业环境,可进行如装备战损等级评估、维修保障计划生成、装备抢修等训练,可记录训练过程,评估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面复杂电子装备易遭受破片毁伤这一特点,且为有效解决复杂装备战场抢修研究战场损伤数据缺乏的问题,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完善了地面目标破片损伤概率模型,提出了地面复杂电子装备几何模型描述方法、战斗部起爆规律、战斗部破片仿真方法及目标损伤仿真方法,并开发了某型装备损伤仿真平台,验证了破片毁伤地面目标仿真方法有效性,研究成果将为破片毁伤研究及地面装备战损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俄乌冲突对陆战制导弹药发展的影响,围绕俄乌冲突中典型战场环境下陆战制导弹药的应用,根据公开情报信息,通过马里乌波尔围城战、顿巴斯炮战和哈尔科夫战役、巴赫穆特战役四场战役,分析了陆战制导弹药在远程打击、巷战、游击等战场环境下的作战应用,研究了包括陆基战术导弹、制导炮弹、多管火箭弹和反坦克弹药在内的各类现代陆战制导弹药的作战效用及特点。通过总结分析俄乌双方的陆战战场表现和各类陆战制导弹药应用效果,进一步提升从弹药作战指标、制导弹药参与信息化作战、作战效果与低成本兼顾等方面为陆战制导弹药的建设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定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装备战场损伤规律和战时装备保障仿真研究中对各功能状态评估及整装损伤等级评定的需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就作战仿真系统中的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定的系统需求、系统结构和评估方法进行讨论,确立了融装备功能结构分析、损伤树分析和损伤等级评定为一体的战场损伤等级评估系统基本结构和部分流程,为战时装备保障指挥及维修仿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左浩  马亮  刘博 《鱼雷技术》2006,14(5):51-53
实施潜艇战场损伤分析是开展潜艇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的必要前提,文中立足于潜艇战场损伤分析的特点及重要性,以鱼雷发射装置空气发射系统为例,首次综合运用基本功能项目分析(BFIA)、损伤模式及影响分析(DMEA)、损伤树分析(DTA)和损伤定位分析(DLA)等现代损伤分析技术进行潜艇装备损伤评估,有利于搜集整理潜艇装备损伤数据、预测装备损伤信息、准确有效实施装备战场损伤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3.
战场损伤分析过程及存在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准确快速的损伤评估需要大量损伤信息的支持,如何获取装备损伤信息是战场损伤评估研究中的首要问题.进行战场损伤分析过程研究的目的就是对装备进行系统分析,获取战场上可能发生的损伤信息.本文以某火炮为例,详细介绍了综合利用基本功能项目分析、损伤模式及影响分析、损伤树分析及损伤定位分析等技术进行战场损伤分析的过程,阐述了三种技术在分析过程中相互支持的关系,指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战场损伤分析过程为装备损伤分析提供了系统的思路和方法,是获取损伤评估信息的有效途径,并为开发计算机辅助战场损伤快速评估系统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主战坦克目标易损性分析与毁伤评估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标易损性分析仿真评估的关键问题,以"性能降低程度"为依据,构建了主战坦克各功能子系统的功能毁伤树图;在弹药对目标毁伤作用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典型反坦克弹药对目标毁伤的数学模型,利用VC++平台开发了主战坦克目标易损性分析与毁伤评估仿真系统.以穿甲弹为例进行了主战坦克毁伤评估,得到了主战坦克整体毁伤概率随打击速度、打击方位角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主战坦克防护结构设计、反坦克弹药设计与威力提高等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炮射弹药毁伤威力评定体系存在的局限性,探索一种能有效评价舰炮弹药对舰船综合毁伤威力的评估方法.通过介绍舰炮弹药对舰船毁伤评估的途径,界定舰炮弹药对舰船毁伤评估准则,将舰炮弹药对舰船具体设施毁伤形式及效果的加权进行分析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更为直观地反映弹药对舰船作用后对其作战能力造成的影响,对研究舰炮弹药对舰船毁伤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工程装备战场抢修指在战场条件下,运用应急诊断和修理措施,将损伤的工程装备迅速恢复到能完成当前任务所需的状态或能够自救的一系列活动。工程装备战场抢修包含2方面的内容:工程装备战场损伤评估、工程装备战场损伤修复。对工程工程装备战场抢修指挥决策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林静  韩玉启  朱慧明  王晔 《兵工学报》2007,28(3):315-318
基于贝叶斯生存分析理论的日渐成熟,以及传统弹药贮存可靠性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在弹药贮存可靠性的随机截尾试验中,引入贝叶斯生存分析的相关理论,构建出可靠度的回归模型。以常用的指数分布与Weibull分布为例,运用基于Gibbs抽样的MCMC方法动态模拟出参数后验分布的马尔可夫链,给出随机截尾条件下参数的贝叶斯估计。利用BUGS软件包进行建模仿真分析的结果,证明该模型在弹药贮存可靠性评估中的直观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