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隋颖 《经济师》2023,(4):106-107+110
公立医院是重要的行业监督领域。在推进审计全覆盖和巡视巡查全覆盖的过程中,推进公立医院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既重要且紧迫,对于促进公立医院建设管理和改革发展、防范化解经济和社会风险、更好服务广大群众需要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推进公立医院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的重要性可行性必要性;立足贯通协调、结合公立医院特点,从注重审计总体目标与公立医院审计重点任务相结合,注重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相结合,注重实现审计全覆盖与建立健全审计体制机制相结合,注重把审计队伍建设与科技强审相结合入手,探讨了做实做深做强审计监督的着力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的方法和路径,即:构建分工负责、科学高效的共商互通机制,构建聚焦重点、靶向精准的协作联动机制,强化审计监督结果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运用,探索“审计+巡视巡查”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腐败问题严重损坏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关系的建设,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是反腐工作开展的重要部门,是反腐工作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通过反腐角度对审计与监察部门之间的协作进行分析,讨论了审计与监察部门之间协作的必要性,进而从战略角度、管理角度和实施角度对协作模式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政府审计监督与腐败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云  朱荣 《财经科学》2015,(6):133-140
政府审计监督是腐败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实现腐败治理.当前,改革、发展、法治、反腐是主题,政府审计如何在法治框架下实现腐败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基于政府审计与腐败之间的关系,政府审计应该从权力审计、审计信息共享机制、审计监督的协作机制、审计预警机制、国际借鉴等方面实现腐败治理.  相似文献   

4.
黄彩霞 《经贸实践》2016,(7):213-213
反腐工作依然不能有丝毫松懈,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需要常抓不懈。审计和监察部门之间进行协作办公,有助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通过以高校审计与监察部门之间协作进行党风廉政建设为例,分析了高校审计与监察部门之间协作的意义,进而讨论了高校审计与监察部门协作方式。  相似文献   

5.
李路修 《时代经贸》2013,(10):28-2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委托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然后就产生了对审计的要求,进而产生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而这两种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得出二者协作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促进二者协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委托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然后就产生了对审计的要求,进而产生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而这两种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得出二者协作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促进二者协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政府投资项目持续跟踪审计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一直是审计的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关注重点,源于工程审计自身复杂性与政府项目建设实属风险高发带的特点,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与项目持续跟踪审计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并对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为进一步寻求适合我国政府项目审计需要的快速、高效的审计模式与方法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进行了政府审计监督与政府治理机制的整合研究,阐述了政府审计监督与政府治理机制的关系,提出要解决政府审计的问题需从完善政府治理机制的角度出发,从而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9.
巡审联动是党建引领下党内监督和审计监督的有机结合,是督促领导干部能够依法公正行使权力的重要举措,是巡视巡察、经济责任审计优势的融合,是审计工作格局深化的重要形式.探索运用巡审联动新模式,就是在党建引领下,充分发挥巡视巡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优势,克服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形成工作聚合力,通过借鉴巡视巡察的成功经验、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10.
黄启国 《经济师》2009,(9):243-244
文章阐述了当前政府审计大要案审计发现与处理的重大意义.提出满足人民群众大案要案审计发现与处理公共品的需求是政府审计的重大任务,探讨了通过审计调查向社会公开、审计过在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实施信息导向的政府审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政府审计目标与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盛纹 《当代财经》2012,(4):122-128
关于政府审计目标的主要观点目前有公共受托责任论、权力制约与监督论、公共资金管理与控制论以及审计信息论,而对政府审计对象的表述更是琳琅满目。将政府审计置于国家治理系统内来考虑,可以将政府审计的最高目标定位为维护国家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政府审计对象抽象化为权力、谁来使用权力和如何使用权力。这种认识从国家治理和权力视角诠释了政府审计的本质,它可以提高政府审计自身的权威性,还可以更好地让政府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工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秋生  杨瑞平 《当代财经》2007,(10):108-112
为了明确并充分履行政府审计职责,政府审计机关应当正确处理与独立审计之间四方面的关系:审计业务的委托与被委托关系,政府审计不应当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审计业务委托给独立审计组织去做;审计质量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政府审计不应当对独立审计质量进行监督;审计成果的相互利用关系,政府审计应当正确利用独立审计成果;审计职责范围的划分,政府审计不应当与独立审计组织进行联合审计,而应当合理划分各自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职责.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健全,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现行的政府审计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由于政府审计体制制度不完善以及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导致了审计腐败现象产生。在现阶段,要从根本上消除审计腐败,必须结合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完善我国的政府审计体制制度,强化政府审计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审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完善政府绩效审计规范体系,转变绩效审计观念,是当前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绩效审计在主要发达国家已得到长足的发展,从中国国情出发与发达国家的政府绩效审计环境进行了比较,并对改进中国的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政府审计在环境审计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胜 《经济研究导刊》2009,(20):124-125
我国审计监督制度可促进环境保护资金的有效使用,促进政府环境政策的落实和完善;根据政府审计与环境审计的关系,改革促进环境审计的方式以及政府审计对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作用。政府审计在环境审计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政府审计部门是环境审计各项法规的制定者,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可促进环境审计的发展,政府环境审计应实行“绿色”审计,政府审计对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具有指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16.
涂永红 《新经济》2014,(17):86-86
近几年国家审计署加强了对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审计力度,同时把审计结果向公众公布。这种向社会公开政府审计结果是近两年我国审计公共服务透明度提高的表现。同时体现了我国政府依法治国的决心。政府审计结果公开机制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改变了政府审计结果的沟通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审计监督机制与舆论监督机制的结合,有力地制约和监督了政府权力,促进政府行政方式的转变。但是在我国政府审计公告制还存在各种问题,本文将从审计公告制的发展、必要性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政府审计公告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理论分析了地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的影响因素,据此设计问卷对广东、江西两省地方政府审计机关进行专项调查,然后通过实证分析解读地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实践与现代政府审计理论之间的差距,以探求我国地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政府职能的扩大、公民意识的提高促使政府不断深化对绩效审计的认识,但我国政府对绩效审计应用依然不足.本文总结了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进程及国外成功实践经验,分析评价了2001年以来我国学者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探索以及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进程,以期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变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政府审计效能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共受托责任视角出发,认为履行监督职责的政府审计机关同样属于受托责任方,故而从剖析政府审计工作的优越性入手,分析了政府审计效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制定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调的政府审计发展战略;转变审计理念,扩大审计职能认知;完善审计过程公开制度,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三项策略以提高政府审计效能、践行审计受托责任。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工程分解的政府投资项目即时跟踪审计模式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一直是审计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关注重点,源于工程审计自身复杂性与政府项目建设实属风险高发带。在分析我国工程审计现况与高风险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存在的审计任务重、要求高、审计介入滞后、审计证据即时获取困难、审计效率偏低和工程管理电子化环境等现况,给出了基于工程分解的政府投资项目即时跟踪审计模式框架,阐述了基于工程结构分解和工程寿命分解的基本审计机理,为进一步挖掘基于工程自身基本特征和现代先进审计技术的工程审计决策支持方法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