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今胸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正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0):13-16
胸主动脉瘤,尤其是马凡氏主动脉根部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夹层,起病凶险,死亡率高达70%~90%,外科治疗是当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技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至今仍是对心血管外科医师的一项挑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对不同部位的病变已创造了许多手术治疗方法和术式.  相似文献   

2.
胸主动脉瘤,尤其是马凡氏主动脉根部瘤伴主动脉关闭不全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凶险,病死率高达70%~90%,外科治疗是当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技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至今仍是对心血管外科医师的一项挑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对不同部位的病变已创造了许多手术治疗方法和术式。孙衍庆教授在“第二届五洲国际心血管病研讨会”上所做的相关主题报告中,对过去所采用的各种基本方法和手术术式,从手术效果、手术风险性、术后并发症和中远期结果及病人生存质量等方面.对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评价,为今后优选手术提供珍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1995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收治胸主动脉瘤11例,其中主动脉夹层6例(DeBakey Ⅱ型1例,DeBakeyⅢ型5例),升主动脉瘤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Bentall手术治疗胸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Bentall手术治疗AOTA和DOA的15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术中、术后死亡率,手术成功率,1年生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手术后总计死亡率20%(3/15)。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13.33%(2/15);严重出血发生率为13.33%(2/15),且全部死亡。并发症总发病率为60.00%(9/15),并发症死亡率为33.33%(3/9)。结论:Bentall手术治疗AOTA和DOA的早期死亡率在可接受范围内。手术成功关键是要保护好患者心肌,确保吻合口没有出血以及保证冠状动脉的移植通畅。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1999年5月-2000年10月对5例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采用左心并行体外循环、夹层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手术。结果:4例存活,1例心跳骤停死亡。结论:手术治疗夹层动脉瘤是目前远期疗效最好的方法。手术中解剖应小心、仔细,避免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缝合应严密、牢固,以防术后漏血、出血。手术后的监护治疗应将重点放在维持正常血容量及血压等方面。如出院时血压高,仍需服用降血压药物,以免再发夹层动脉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Stanford A 型胸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1年1月至2010年2月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42例(DeBakeyⅠ型 27例、DeBakey Ⅱ型15例).急性期33例(<14 d),慢性期9例(>14 d).手术常规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方法,股动脉或右锁骨下动脉插管.深低温停循环者常规实施脑保护措施,停循环期间选择性顺性脑灌注.手术方式:升主动脉替换术11例;Bentall术13例;David手术+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1例;部分主动脉弓替换3例; 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中降主动脉支架植入3例;全弓替换术5例;全弓替换术+术中降主动脉支架植入6例.择期手术25例;急诊手术17例.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率40.5%(17/42例),其中术后昏迷1例,低心排1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出血4例,呼吸衰竭6例,肾功能衰竭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死亡7例,围术期病死率16.7%(7/42例),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Standford A型夹层发病急骤,常危及生命,宜迅速作出诊断和分型,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争取最佳治疗时机.结合术者的经验及病人的病情、病变部位,常规根据夹层破口的位置,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急诊手术尽量采用安全,简化的术式,可提高手术及抢救成功率;主动脉近端和远端吻合口处理成功与否是整个手术成功的关键;停循环期间选择性顺性脑灌注可有效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系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并在内、中层之间,由于血液流体压力沿此层间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流进入主动脉壁间剥离内膜而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大部分的死亡是由于剥离的动脉层破入心包形成心包压塞或破入气管、支气管系统或食管而大出血.近年来,经CT血管造影(CTA)、食道彩色超声(TEE)、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应用使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日益快捷准确[1,2].随着我国全民健康素质与人均期望寿命提高,主动脉瘤也已成为我国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常见危急重症与多发病.  相似文献   

8.
急性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cuteAorticDissectingAneurysmAADA)又称主动脉夹层血肿或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非常危重的临床急症。系指主动脉内膜撕裂,循环血液进入主动脉壁,离解成两层,其间形成血肿。AADA分二型,A型累及主动脉升支和/或主动脉弓,死亡率高,12~25%;B型累及主动脉远端降支。AADA年发病率5~10人/百万人口,约为腹主动脉的2~3倍。死亡率亦很高,6h内为22%,24h内为38%,48h为50%,1周70%,3个月90%。1 临床表现与诊断1.1 本病男女性别比为2~3∶1,高峰年龄为40~70岁。若青年人发病,应考虑Marfans综合征、主动脉瓣狭窄和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和效果。方法:27例患者中,男22例,女5例,平均年龄51.6岁。马凡氏综合征行Bentall术18例;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升主动脉明显扩张3例中2例行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和升主动脉成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6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4例,2例仅行升主动脉置换,另2例分别行半弓和全弓置换。结果:全组27例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体外循环时间平均(94.8±27.1)min,6例主动脉夹层瘤手术患者中4例停循环时间平均(28.0±8.5)min。围手术期内,1例Bentall手术后因出血2次开胸止血;术后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7例;术后3例患者因低氧血症呼吸机辅助3 ̄7天后,顺利脱机;手术后发生心房纤颤2例;1例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后72h清醒;胸部切口感染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后1周死于心律失常),余均康复出院。1例Bentall手术后3个月猝死;1例Bentall手术后2个月脑梗死,住院治疗1个月后康复出院,1例主动脉瓣 升主动脉置换术后16个月心内膜炎伴脑出血死亡;其余患者良好存活,生活质量同正常同龄人。结论:尽管主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技术要求较高,只要方法得当,仍能取得满意的近、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性胸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76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及胸部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其中Stanford A型胸主动脉夹层41例,行Bentall手术29例,Wheat手术2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1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替换(包括同期象鼻手术)9例。B型胸主动脉夹层35例均行腔内隔绝手术。结果 41例StandfordA型患者手术死亡3例(7.3%)1,例术后2个月死于抗凝过量致颅内出血,3例远端夹层复发。35例B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死于消化道出血。结论急性胸主动脉夹层只有及时明确诊断,积极手术治疗,才能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主动脉弓替换时应加强脑保护,DHCA时选择性脑灌注效果好;B型夹层采用腔内隔绝术创伤小,效果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报告 2 0 0 1年 2~ 10月连续 7例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在左心转流下行降主动脉瘤切除及人造血管置换术 1例 ,2例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及升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术 ,4例行Bentall手术。术前心功能I级 1例 ,III级 3例 ,IV级 3例。动脉瘤直径 5 .0~ 7.5cm ,平均 (6 .1± 1.1)cm。结果 无手术后早晚期死亡 ,术后心功能均恢复至I级。结论 胸主动脉瘤一经确诊 ,即应积极手术治疗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天性动脉窦瘤(CASV)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55例动脉窦行外科治疗,其中窦瘤切除修补术22例(40%),窦瘤切除加房、室间事缺损修补25例(42%),窦瘤切除加主动脉成形3例,窦瘤切除修补加主动脉瓣置换5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手术后急性肾功衰竭,另1例死于手术后纵隔感染致心脏大出血,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心脏超声(UCG)具有确诊和手术指导意义。窦瘤的破裂对心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0年间 92例胸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 30d内死亡 12例 ,手术死亡率 13.0 4%。手术死亡与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 ,术前动脉瘤破裂 ,术中停循环 ,术后心律紊乱、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有关(P <0 .0 5~ 0 .0 1)。结论 :外科手术是胸主动脉瘤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恰当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将有利于提高胸主动脉瘤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So far, standard therapy of complex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disease is open surgical repair requiring aortic clamping and replacement of the-involved segment. Despit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open surgery remain high. As a result, open surgery is often withheld owing to severe comorbidities of the patients. Endovascular technique has emerged as an alternative for treatment of these diseases in high risk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主动脉弓部瘤及降部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4例主动脉弓部瘤及降部瘤患者,左心转流(LAV)3例,深低温停循环和选择性脑灌注(HCA SCP)1例。3例降主动脉瘤中,2例急诊在LAV下血管置换,1例择期在LAV下血管置换。1例弓部瘤急诊在HCA SCP下行半弓置换。结果:4例均无手术死亡及脊髓、肾脏损害,1例主动脉弓部瘤术后出现脑梗塞。结论:主动脉弓部瘤及降部瘤外科治疗中,选择正确的体外循环方法和适当的外科吻合技术对手术成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体外灌注方法。方法:选择2001-2005年手术治疗的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急性夹层4例,慢性夹层3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瘤4例中行升主动脉置换及全弓替换2例,行升主动脉置换及全弓替换加支架1例,行Bentall手术同期行半弓置换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2例。4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左锁骨下动脉灌注和上腔静脉逆灌(RCP)。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瘤2例,单纯行升主动脉置换,DeBakeyⅢ型1例,非体外循环下行降主动脉置换。结杲:7例均痊愈出院,无手术和住院死亡病例。电话及门诊随访6~12个月,心功能Ⅰ级6例,Ⅱ级1例。结论:采用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体外循环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瘤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经验。方法:胸主动脉夹层8例,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54.2±10.6)岁。经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或左侧股动脉置入带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胸部X线平片与电子束CT检查。结果: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7例无内漏,1例见少量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随访: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扩大,术后造影1例有内漏者,无加重,其余患者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夹层近端假腔内均有血栓形成。结论: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72例升主动脉瘤患者中有36例为马凡综合征,35例为夹层动脉瘤,1例为多发性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全部患者在中或深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血管置换或修补手术,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2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血管补片修补1例.结果:72例中死亡8例,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良好的治疗效果依赖于早期快速诊断、及时正确的手术方法和合理的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3-01/2008-10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17(男14,女3)例.年龄21~62(平均41.8)岁.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加右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ASCP)10例(59%),体外循环+DHCA3例(18%),中低温体外循环4例(23%).手术方式:升主动脉+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术中支架置入术7例,升主动脉+全弓置换2例,升主动脉+右半弓置换3例,升主动脉置换5例.结果: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12%).生存的15例中,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24%),心包积液2例(12%),胸腔积液4例(24%);肺部感染1例(6%),均治愈出院.随诊1mo~4a,无随诊期死亡.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夹层的患者应争取尽早采取手术,根据内膜破口位置、夹层的范围决定手术的范围和方式,熟练的手术操作、合适的体外循环和脑保护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畸形(CBAV)的临床分型、手术指征和方法。方法选择我院CBAV患者68例,其中伴感染性心内膜炎(IE)16例(22.9%),合并升主动脉瘤样或夹层病变10例(14.7%)。所有患者均手术置换人工机械或生物瓣膜,其中16例清除心内赘生物,同期行二尖瓣置换19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7例,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动脉导管结扎术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晚期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恢复了基本的生活自理。结论我国广大临床医师对CBAV病因、分型及病理等方面的认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CBAV并发的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病变的处理指征需积极对待,其手术的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的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