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浙闽海域余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  堵盘军  郑晓琴 《海洋通报》2011,30(2):152-157
根据2006年8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浙闽海域进行的连续观测长达40天的逐季海流资料,深入分析该海域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为浙闽海域的物质输运做出铺垫.研究结果表明:浙闽海域南侧(以28°N为界)余流值大于北侧.近岸区域余流受长江冲淡水、浙闽沿岸流控制.余流分布季节特征明显:外海余流受台湾暖流控制,余流流向...  相似文献   

2.
浙闽沿岸水的空间结构特征及生消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3.
广东沿岸不同海洋功能区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0月对广东沿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设调查站位39个,根据营养盐数据分析表明,珠江对于陆源营养物质输入南海起着重要作用,其营养盐浓度明显高于广东沿岸其它海区。海域浮游植物隶属于62属118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硅藻门38属83种、甲藻门16属25种、蓝藻门3属4种、绿藻门2属2种、金藻门2属2种及针胞藻纲1属2种,硅藻在种类和生物量上均占主导地位。叶绿素a含量变化较大,测值范围为0.157~18.761mg/m3,最大值出现在珠江口水域GD089站。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存在明显的地域特点,珠江口及其毗邻海域以微型浮游植物为主,其他海域基本以小型浮游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4.
利用非结构网格海洋环流模式(FVCOM),研究了浙闽沿岸潮余流的空间变化及其生成机制。结果表明,浙闽沿岸的潮余流具有明显的水平二维特征。根据潮余流的流速和方向,浙闽沿岸的潮余流可分为3个区域,自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区域I、区域II和区域III。区域I和区域III的潮余流较强,前者流速为0.6~2.5 cm/s,方向沿等深线指向西南;后者流速为0.5~1.5 cm/s,方向沿等深线指向东北。区域II的潮余流较弱,均小于0.6 cm/s,方向自岸向海逆时针旋转,离岸较近区域方向指向西南,离岸较远区域方向指向东北。结合浙闽沿岸的潮余流和海底地形进行分析,发现潮余流与地形β效应ddx1H成正比,这与前人研究获得的海底地形对潮流的整流机制相符合,表明浙闽沿岸海域陡峭的海底地形对潮流有明显的整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琦  孙萍  辛明  张学雷  李艳 《海洋与湖沼》2023,3(3):732-746
东印度洋受到印尼贯穿流(Indonesian Throughflow,ITF)等多个大洋流系影响,是太平洋水在低纬度进入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是金枪鱼的重要渔场之一。为了解上述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20年1~2月在该海域采集到的浮游植物样品及同步的环境数据,对其种类组成、生态类型、细胞丰度、优势类群等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与赤道东印度洋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57属268种(含变种、变型),其中,硅藻38属129种,甲藻17属136种,金藻1属2种,蓝藻1属1种;生态类型以热带大洋性种类、大洋暖水种和热带近岸种为主,浮游植物区系属于热带-亚热带生物区系。细胞丰度介于1.28×103~7.84×104 cells/m3之间,平均值为1.55×104 cells/m3。优势种中硅藻占绝大多数,分别为短叉角毛藻(Chaetoceros messanensis)、伏氏海毛藻(Thalas...  相似文献   

6.
阮雅青  张瑞峰 《海洋科学》2023,47(11):35-44
铜(Cu)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痕量金属之一,对海洋初级生产力起着关键作用。河流是海洋中Cu的重要来源,河口及边缘海对河流输入的Cu起着重要的改造作用,但目前对Cu在浙闽沿岸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自动固相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联用技术对2021年11月浙闽沿岸及其邻近水域表层水的溶解态铜(dCu)浓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dCu浓度范围为3.38~26.28 nmol·L–1,平均浓度为11.66±5.83nmol·L–1。在研究区域内, dCu的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近岸高、远岸低的特征。此外, dCu在浙闽沿岸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其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dCu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指示人为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浙闽沿岸及其邻近水域表层dCu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分布可能受到陆源输入、水团输运混合、化学絮凝与吸附等过程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Cu在海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探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团对吕宋海峡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8月18日至9月19日在吕宋海峡3个断面获得的0~200 m层浮游植物数据,探讨了群落结构及其与不同理化性质水团的关系。本研究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61属169种(包括变种、变型和未定种),其中甲藻和硅藻物种数基本相当,各占所有物种数的50%左右;另记录了金藻门3属3种;蓝藻门1种。海区优势种为卡氏前沟藻Amphisdinium carterae、锥状施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iodea、角毛藻Chaetoceros sp.和原甲藻Prorocentrum sp.。丰度范围是(0.08~9.48)×106个/m3,平均为1.448×106个/m3。甲藻占总细胞丰度的74.68%;硅藻占24.96%。在水平方向,B断面和C5站浮游植物丰度较高,甲藻主要分布于远离陆地的海峡中部,而硅藻主要分布于台湾岛和吕宋岛附近;浮游植物垂直分布主要在水体的0~50 m层。聚类分析并结合水文数据表明浮游植物基本可划分为3个类群,分别受南海水、黑潮水和混合水的影响。南海水与黑潮水交汇的锋面区域,具有较周围区域更高的物种数、水柱平均丰度及硅甲藻丰度比,体现出强烈的锋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2001年冬季渤海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2001年冬季覆盖渤海56个测站的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37属72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物种主要以温带近岸型硅藻为主,优势种主要尖刺伪菱形藻、浮动弯角藻、偏心圆筛藻、具槽帕拉藻(Parnlia sulcata)和环纹劳德藻。其中的尖刺伪菱形藻、偏心圆筛藻和具槽帕拉藻是冬季渤海浮游植物的关键种。分析认为: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由浮游硅藻的分布所决定。同1983年同期资料相比发现,优势种没有较大变化,但其优势程度顺序和细胞丰度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整个浮游植物群落的细胞丰度有大幅度增加。冬季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程度是低的。  相似文献   

9.
2009年春季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研究了2009年春季胶州湾23个大面站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共检出浮游植物3门47属74种,平均细胞丰度为827.77cell/m L,其中硅藻在物种数量和细胞丰度上占绝对优势。主要优势种为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调查期内浮游植物表层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趋势为北部高于南部,湾内高于湾口,浮游植物的垂直分布则为各水层之间细胞丰度相差不大,没有明显的差异。表层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分布显示胶州湾东北部浮游植物群落较西南部更加均匀稳定。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温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夏季福建罗源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005年夏季罗源湾13个大面站(包括3个连续站)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共检出浮游植物3门43属77种,平均细胞丰度为1633.91×104/m3,其中硅藻在物种数量和细胞丰度上占绝对优势。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和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其中中肋骨条藻是罗源湾浮游植物的关键种。调查区浮游植物表层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浮游植物的垂直分布呈现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减少的趋势。表层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分布显示罗源湾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更均匀稳定。  相似文献   

11.
王海黎  洪华生 《海洋学报》2000,22(3):94-102
1引言 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建立,利用光合色素,尤其是类胡萝卜素作为区分浮游植物类群的指示物,成为更方便和有效的化学分类法[1,2].原因是色素能够很好地进行定量,可涵盖浮游植物的全部粒级范围;而且,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甚至可实现现场的船上测定.海洋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研究,比较多地集中在开放大洋,多为利用类胡萝卜素表征浮游植物的类群结构[3-5];或以光合色素及其降解产物作为浮游植物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生物标志物[6-8].相比较而言,在近岸、陆架海域开展的此类研究较少,且多…  相似文献   

12.
13.
AstudyonbenthiccommunitystructureinwestoftheTaiwanStraitandneartheTaiwanShoals¥WuQiquan;JiangJinxiang;XuHuizhou;CaiErxiandLin...  相似文献   

14.
于2013年3-5月通过走航取样分别对巽他陆架和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浮游植物叶绿素a生物量和群落结构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巽他陆架生物量较低,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为(0.083±0.043)μg/L,爪哇海的SS4站位生物量最低,仅为0.014μg/L,浮游植物粒级组成上主要以Pico-级为优势,占80%以上;马六甲海峡自西北至东南存在明显的盐度梯度,在盐度最低的SM5站,叶绿素a生物量最高,达到1.080μg/L;马六甲海峡站位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为(0.433±0.315)μg/L,同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动较大。在海峡西北的SM1-SM4站与巽他海峡类似,主要以聚球藻为优势类群,Pico-级浮游植物占60%~80%;在生物量最高的SM5站,同样以聚球藻为优势类群,而在海峡东南段的SM6和SM7站,虽然叶绿素a浓度相对于SM5略有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其他马六甲海峡站位和巽他陆架站位,此两个站位硅藻比例明显升高,均可达20%以上。从优势类群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和营养浓度的相关性可以看出,研究海区叶绿素a生物量与水体盐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0),说明陆源输入对研究海区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另外,硅藻生物量也与磷酸盐浓度(p0.050)和硅酸盐(p0.010)浓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聚球藻在浮游植物群落中的优势度会受到陆源营养盐输入的影响而降低,但仍然是整个研究区域最优势的浮游植物类群。  相似文献   

15.
台湾海峡两岸高等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娆挺  胡慧娟 《台湾海峡》1998,17(4):417-425
台湾海峡两岸高等植物有116种,其中东岸有99种,西岸92种,海峡两岸物种相似性为78.5%。据海岸基质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砂生、盐生、基岩及海岸林和广生境4个生态类群。热带海岸植物木榄、海漆、露兜树等的分布北缘在厦门以南,台湾海峡两岸植物与日本、印度较相似;各种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温带成分较少,分别占总属娄物89.9%和10.1%;台湾海峡两岸植物区系中,热带及亚热带成分从南到北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6.
台湾海峡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杨肖琪  宋文隆 《台湾海峡》1996,15(2):127-136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构造可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即闵浙中生代隆起区、台湾峡新生代坳陷区和台湾新生代岛弧褶断区。其中台湾海峡新生代坳陷区由海峡的主体和台湾西部兵陵平原区组成,它的东、西边界分别是台湾屈尺-老浓断裂带和粤滨外深断裂带。本文在以往海峡西岸东南海海长东-南澳断裂带研究基础上,对近年来台湾海峡、特别是海峡新生代坳陷区各次一级构造单元的深部地质结构,海底地形地貌、沉积特征、断裂构造、火成岩分布和地  相似文献   

17.
During the period August 1985 to May 1986, phytoplankton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was collected and studied for distributional variability in relation to hydrograph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aximum standing crops of phytoplankton occurred in October and May due to the outgrowth of certain species of diatoms and blue-green algae. The majority of phytoplankton appeared in the water in the top 25 m and occurred in distinct cluste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ater movement.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hydrographic parameters, which accounted for the variability of phytoplankton distribution, varied seasonally. Vertical,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ies were also apparent.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graphy and algal distribution justifies the use of variations in the phytoplankton population as a useful tracer of water movement.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在台湾海峡南部4个站位应用“稀释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素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其的摄食死亡率.结果表明,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生长率(k)和摄食死亡率(g)分别为0.52~ 1.34 d-1和0.25 ~ 1.10 d-1,微型浮游动物对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分别为22%~ 66%和40%~ 151%.通过比较不同类群浮游植物的g/k值,发现颗粒较大的浮游植物(硅藻和甲藻)的净生长率要大于那些微型藻类(蓝细菌、隐藻和定鞭金藻等)的净生长率,说明本次研究中微型藻类更易受到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控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1997年8月、1998年2-3月、8月和1999年8月台湾海峡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组成、各粒级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变动(包括年际变动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微型(简称NANO)和微微型浮激植物(简称PICO)占优势,贡献率分别达34%-48%、34%-40%,小型浮游植物(简称MICRO)仅占12%-27%。粒级组成和各粒级生物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如1997年夏季三种粒级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明显低于其它年份,PICO和MICRO组份呈1998年夏季高于1997年和1999年夏季,而NANO组份则呈1998年夏季低于1997年和1999年夏季。PICO组份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最大,达45%-50%,而NANO和MICRO组份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相近,为19%-32%;PICO组份的同化系数明显高于NANO和MICRO组份。初步分析了初级生产的碳流途径,表明台湾海峡初级生产的碳将有25%经异养细菌的“二次”生产而进入微食物环,36%通过原生动物(主要是异养鞭毛虫)摄食“打包”的作用后进入微食物环,即近60%的初级生产的碳经微食物环的两个起点分别进入微食物环,表明微型生物食物网在该海域生源有机碳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