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患者前列腺素及孕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诊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达那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素F_(1α)(PGF_(1α))、血栓素B_2(TXB_2)均低于对照组[(37.98±3.12)pg/mL vs.(48.76±4.02)pg/mL,(134.23±27.54)pg/mL vs.(156.78±26.41)pg/mL](P0.05);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优于对照组[(4.07±1.32)U/L vs.(7.45±1.74)U/L,(9.34±1.11)U/L vs.(13.87±1.25)U/L,(784.31±40.91)pmol/L vs.(573.56±35.42)pmol/L](P0.05);痛经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51±0.35)分vs.(4.78±0.33)分](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98.00%(48/50)vs.78.00%(39/50)](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使用米非司酮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素及孕激素水平,缓解痛经症状,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卡铂联合不同剂量紫杉醇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且于4~8周之间给予辅助化疗。观察组化疗方法:第一天给予紫杉醇60mg/m~2+卡铂60mg/m~2;对照组化疗方法:第一天给予紫杉醇135mg/m~2+卡铂60mg/m~2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3年死亡率、复发率、无进展生存期和1年实体瘤疗效评价等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50±7.04 vs.77.10±7.87,P=0.28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均显著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1.14±7.08 vs.66.30±6.69,P=0.001)和(72.28±7.54 vs.67.06±7.53,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0.00%vs.52.00%,P=0.02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有助于改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子宫保留程度和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17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次全切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资料,卵巢功能情况、恢复排卵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围术期术后镇痛(6.8±1.7)d,肛门通气(14.8±0.4)h,住院(4.3±0.7)d,尿潴留2例,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末,观察组E2(93.6±15.4)p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末观察组FSH(13.4±2.31)U/L、LH(24.71±7.26)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QOL生活质量评分(52.62±2.9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9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HAMD评分(16.51±1.59)分、HAMA评分(10.75±1.4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SFI评分(24.52±0.7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采用次全切,保留宫颈,能一定程度上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同时,对维持卵巢功能,发挥患者体内甾体激素的合成及个体卵巢卵泡的发育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对中年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中年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进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等临床预后指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HAMA、HAMD及FACT-G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HAMA、HAMD及FACT-G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13.24±3.18)d明显短于对照组(14.62±3.4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后,观察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分别为11.43%、10.00%和95.71%,与对照组18.56%、14.29%和91.43%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中年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患者临床预后优于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咖啡因对子宫内膜癌化疗的增效作用。方法:经筛选我院8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术前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二联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辅以或不辅以咖啡因子宫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p21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清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ER、P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21蛋白表达增高,血清CA-125水平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以咖啡因治疗的患者与不辅以咖啡因治疗的患者相比,ER、PR、p21蛋白表达及血清CA-125水平改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咖啡因对紫杉醇联合顺铂二联化疗方法治疗子宫内膜癌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化疗期间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以化疗期间所用护理方式分组:27例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27例行综合护理干预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FACT-G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化疗期间,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其不良心理,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对手术参数、淋巴结切除数量以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手术指标以及淋巴结切除数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腹腔引流量(126.89±23.12ml、258.12±34.12ml)低于对照组患者(159.78±25.45ml、297.12±34.89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32.12±5.12h、48.37±6.21h、5.23±0.54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39.40±5.28h、59.78±5.88h、9.23±0.3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盆腔淋巴结切除数以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淋巴囊肿、切口愈合不良、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以及淋巴结转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性欲、性唤起、性高潮以及性心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性行为异常评分(56.12±5.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5.12±6.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患者产生的损害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同时也能够达到开腹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子宫切除,观察组采用次全子宫切除,记录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0.83±10.31)min,术中出血量(108.74±14.58)m 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13±0.31)d,住院时间(5.66±1.11)d;对照组手术时间(92.38±16.37)min,术中出血量(142.97±27.15)m 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87±0.94)d,住院时间(8.96±2.24)d,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性欲(188.37±17.32)分,性唤起(180.45±19.94)分,性高潮(176.98±19.13)分,性心理(178.85±17.69)分,性行为(140.28±12.77)分,综合评分(176.79±15.77)分;对照组性欲(165.28±10.33)分,性唤起(161.31±11.04)分,性高潮(160.38±9.97)分,性心理(163.46±10.05)分,性行为(121.39±6.76)分,综合评分(160.09±8.87)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E2(98.37±8.96)pg/m L,FSH(14.57±1.14)m IU/m L,LH(24.59±2.47)m IU/m L;对照组术后3个月E2(70.04±4.55)pg/m L,FSH(19.81±1.88)m IU/m L,LH(34.57±3.76)m IU/m L,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次全子宫切除手术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术后性功能评分,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影响更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舒辉 《中国性科学》2013,22(4):45-48
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29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1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CO2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CO2激光联合薄芝糖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末次治疗后1周疣体清除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TNF-α与IL-2水平及生存质量.结果:(1)对照组与观察组末次清除率分别为72.92%(140/192)、98.40%(185/188),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42.20%(46/109)、6.92%(9/130),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3)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29/145)、9.66%(14/145),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4)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TNF-α分别为(0.47±0.038)μg/L、(0.56±0.054)μg/L,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L-2分别为(83.62±19.02)μg/L、(61.38±8.38)μg/L,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总得分分别为(109±5)分、(134±7)分,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大大提高,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类抗原125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接诊的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50例正常患者。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类抗原125的含量以及阳性率。结果:术前,观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多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9.8663,P0.0001);观察组术前的糖类抗原125的含量多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6.9395,P0.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分别为56.00%与0.00%,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χ2=38.8889,P0.0001);观察组的糖类抗原125阳性、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类抗原125阳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的比例、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类抗原125阳性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类抗原125检测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能对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子宫全切除术对女性生殖激素、性功能及更年期综合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子宫全切伴双侧卵巢保留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一般情况类似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对象的激素水平、性生活情况、更年期症状发生情况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半年、1年的血清FSH(10.76±3.21、11.74±3.84)mIU/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H(5.76±1.32、5.32±1.05)mIU/mL及E2(37.42±8.67、36.13±7.23)pg/m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率(30.88%)、性欲下降(25%)、性兴奋缺乏(17%)、性交痛(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潮热出汗(54.41%)、焦躁(33.82%)、失眠(39.71%)、疲劳乏力(30.88%)、心悸(23.53%)等更年期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全切术可以降低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其正常激素水平,降低性欲、提高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低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液中白细胞对精液各主要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根据WHO推荐的方法进行精液常规及精子形态学分析,利用联苯胺法进行白细胞检测,并将患者分为白细胞精子症(〉1×106/mL)和非白细胞精子症(≤1×106/mL)两组。结果:与非白细胞精子症组(rl=152)相比,白细胞精子症组(n=64)的精子密度明显降低[(38.36±23.16)×106/mLVS(47.14±19.70)×106/mL,P〈0.01],活动率明显下降(43.50%±11.49%VS48.17%±10.28%。P〈0.01)。a+b级精子比率明显下降(31.00%±10.64%vs35.87%±10.66,P〈0.01),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明显降低(10.75%±4.40%VS12.31%±3.840/0,P〈0.05),而白细胞精子症组的精液液化异常发生率较非白细胞精子症组明显增高(14.06%VS4.61%,P〈0.05)。结论:白细胞精子症可导致精子密度、活动率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的降低,并可引起精液液化异常发生率的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普通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急诊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普通电切镜下前列腺剜除术治疗BPH患者126例。分别比较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情况。结果: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60min,术后3~5d拔除导尿管,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26.6±3.2)分降至(6.8±3.2)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由术前(5.17±0.69)分降至(1.88±0.49)分,最大尿流率由术前(6.6±2.6)mL/s上升至(18.8±2.8)mL/s,残余尿量由术前(110.8±48.2)mL降至(20.6±12.8)mL。术后10例出现短期尿频、尿急,5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结论:普通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BPH具有理想治疗效果,而且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症状解除明显,不易复发等优势,是治疗BPH的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保留性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保留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7例,每日服用他达拉非5mg 1次;观察组35例,不服药。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和1年,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在术后6个月,治疗组和观察组的IIEF-5总分分别为(9.7±3.2)分和(6.7±3.5)分;在术后1年中,治疗组的IIEF-5总评分为(12.8±6.6)分,显著高于观察组(7.8±2.9)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达拉非的副作用有面部潮红4例(10.8%)、头痛2例(5.4%)和头晕1例(2.7%)。结论:保留性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每日口服他达拉非5 mg 1次,耐受性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可以起到明显改善勃起功能障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曾敏  谷霞 《中国性科学》2014,(12):12-14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骶骨韧带高位悬吊术(high uterosacral ligament suspension,HUS)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3例重度POP患者采取经阴道HUS治疗,观察其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OP-Q)分期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5.7±39.5)min,术中出血量(122.9±13.0)mL,住院时间(5.9±1.2)d,治疗费用(9733.7±1107.9)元,未见术中输尿管损伤,未见术后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恢复良好;53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7±0.8)个月,有效52例,无效1例,未见复发,有效率98.1%;患者末次随访POP-Q分期较术前显著降低;末次随访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无自诉性交困难。结论:经阴道HUS对重度POP的治疗具有安全、可靠、恢复快等多种优势,可促进患者的早期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是重度POP治疗的较佳方式,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旁紧急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一体化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急诊收治的各类中毒患者280例随机分为性别、年龄、中毒种类、从服毒至抢救时间及合并器官损害等情况无显著差异的两组:灌流组(n=150,于中毒后1.8h内进行血液灌流)和非灌流组(对照组,n=130,仅予以常规洗胃、导泻等一般性治疗)。观察两组在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肺水肿纠正时间、抽搐终止时间、解毒剂应用剂量及死亡例数、生化酶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灌流组意识障碍纠正时间为(3.0±0.5)h;肺水肿平均纠正时间为(2.5±0.4)h;抽搐终止时间为(9.7±1.2)h;有机磷中毒阿托品用量为(26±2.5)mg;死亡数为5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5±0.8)h,(4.9±0.7)h,(18.5±4.2)h,(47±6.5)mg,12例,均P〈0.051。结论在急性中毒一体化治疗措施方法中,早期进行床旁血液灌流能明显改善中毒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急诊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对男性患者精液质量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男性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患者为病例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精液量、PH值、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力和精子正常形态率等精液质量指标;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3+、CD4+和CD8+T细胞百分率.结果:精液质量比较,病例组精液量、精液PH值、精液液化时间、精子密度和精子正常形态率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精子存活率[(47.58±13.36)%比(68.92±9.07)%]和精子活力[(45.46±14.11)%比(56.54±12.27)%]均显著降低(P〈0.01);细胞免疫功能比较,病例组CD3+ 及CD8+T细胞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但CD4+T细胞百分率[(23.62±3.42)%比(33.16±3.75)%]与CD4+/CD8+[(0.83±0.12)比(1.45±0.27)]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男性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可导致精液质量下降和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咪喹莫特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预防CO2激光术后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 方法 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74例,按收治时间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即观察组40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以CO2激光清除疣体后外用咪喹莫特乳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再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内注射1.0 mg隔日1次,连用3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3个月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间复发情况。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CD4+(42.19% ± 2.79%)升高,CD8+(32.23% ± 3.32%)降低,CD4+/CD8+(1.22 ± 0.21)升高,与治疗前(分别为33.56% ± 3.72%、39.12% ± 3.56%、0.89 ± 0.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74、8.95、6.24,均P < 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8+、CD4+/CD8+比值与对照组(分别为33.72% ± 2.94%、38.47% ± 3.97%、0.92 ± 0.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4、7.26、5.40,均P < 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5.00%,对照组复发16例,复发率47.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66,P < 0.01)。两组复发高峰期位于第1、2个月,两组第1、2个月新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CO2激光术后复发性尖锐湿疣,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脓毒血症时血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手术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予盲肠结扎穿刺法制作脓毒血症模型。三组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皮下注射乳酸左氧氟沙星20mg/kg,治疗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皮下注射依达拉奉5mg/kg。各组术后18h采血和取心肌组织测SOD、XOD,并对心肌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手术对照组血SOD活力(8.25±3.11)U/ml,显著低于治疗组[(13.20±6.43)U/ml,P〈0.051,两组的血清SOD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18.21±3.94)U/ml,分别P〈0.01和P〈0.05]。3组间血XOD活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手术对照组心肌细胞SOD活力为(15.22±5.15)U/ml,显著低于假手术组[(21.57±5.82)U/ml,P〈0.05],治疗组SOD活力为(22.62±7.81)u/ml,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对照组心肌细胞XOD活力为(12.86±4.64)U/mg蛋白质,显著高于假手术组[(9.11±2.99)U/mg蛋白质,P〈0.05]);治疗组心肌细胞XOD活为(8.97±1.22)U/mg蛋白质,显著低于手术对照组(P〈0.05)而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下可见手术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浊肿,肌束间毛细血管扩张,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肌膜轻度水肿,局灶肌丝疏松;光镜下依达拉奉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病变较轻,电镜下心肌细胞肌膜、肌浆网正常。结论依达拉奉能升高血和心肌组织SOD活力及降低心肌组织XOD活力,提高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具有保护心肌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汽化电切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老年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8例(研究组),对其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后加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每2个月交替口服氟他胺、康士得的联合内分泌疗法,比较术后两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术后2年及以下和2年以上生存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PSA、IPSS分、残余尿量均下降,尿流率、膀胱压力均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结论:对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能解除下尿路梗阻,联合内分泌疗法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而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