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镍基硬质合金因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弱磁性、较低的价格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生产者和使用者都迫切希望弄清其磁性能具体参数.本文通过不同工艺制备了不同镍含量和配碳量的镍基硬质合金,对其组织结构与磁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镍基硬质合金混合料粉末均具有一定的弱磁性,但氢气脱蜡烧结后试样均无磁性,真空脱蜡试样存在磁性,其...  相似文献   

2.
王鹏川  金洙吉 《表面技术》2016,45(12):78-83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磁性磨料,解决结合剂对磨粒相把持力不足的问题。方法以碳钢钢球为铁磁相,以金刚石微粉为磨粒相,以化学镀镍层为结合剂,通过化学复合镀加滚镀的方式制备铁基金刚石磁性磨料。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磁性磨料的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分析,采用XRD衍射仪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下镀层的晶态结构进行检测,通过维氏硬度计和WS-2005涂层附着力划痕仪测量硬度和结合力。以45钢平面加工为例,研究不同粒径的铁磁相和磨粒相对磁性磨料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由扫描电镜观察磁性磨料表面形貌,发现金刚石微粉在整个镀层表面都有沉积且分布均匀,没有团聚现象,EDS能谱图显示镀层主要由Ni,P,C 3种元素组成。热处理温度为400℃时,镀层维氏硬度达到最高805.12HV,此时镀层与铁基体的结合力为130 N。磁力研磨加工实验中发现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与磨粒相和铁磁相的粒径有关,Ra最低下降到0.11μm。结论所制备的球形磁性磨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结合力,磁力研磨加工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导电塑料表面电化学镀镍和镀层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导电塑料的表面硬度、强化表面导电行为,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导电塑料上镀镍,研究了镀液温度、电镀时间和阴极电流密度对镀层厚度增长速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镀层进行了表征,采用粘结拉脱法测量了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镍镀层在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阴极电流密度为2.0A/dm2、镀液温度为60℃时,可以得到0.68μm/min的平均镀层增长速率;镍镀层可以保留导电塑料基体的表面特征,镍镀层与基体之间结合力可以达到2.3MPa以上;光亮镍镀层在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电位高于哑镍镀层的腐蚀电位,且在相同的极化电位下,光亮镍镀层阳极溶解速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4.
空心玻璃微珠表面镀覆金属合金层(如铁、镍、钴)能大大改善其电磁损耗性能。采用钯活化和化学镀镍工艺制备了空心玻璃微珠表面镀镍层,并对其进行了450℃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附带能谱仪(EDS)对镀镍和热处理过程中的空心玻璃微珠镀层结构、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镀镍及热处理空心玻璃微珠的吸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镀技术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包覆了一层均匀致密的镍镀层,镍含量高于95.48%,其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镀层结合力良好;经450℃热处理后,镀层粗糙度变大,增强了Ni-P镀层的晶化,并使晶粒长大,降低镀镍空心玻璃微珠的反射率,在15GHz处,450℃热处理的镀镍微珠反射率最低为-3.8dB,与热处理前相比,反射率降低差值为1.1dB。  相似文献   

5.
06Cr19Ni10不锈钢电刷镀前处理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不锈钢电刷镀前处理工艺,改善电刷镀镍层与奥氏体不锈钢基体间的结合力。以不锈钢电刷镀快速镍前处理工艺为对象,通过弯曲试验和热震试验探讨了硫酸型活化液(No.1)和盐酸型活化液(No.2)对基体结合力的影响,确定了活化液的种类和活化方式。同时,采用确定的活化组合,以镀层的结合力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No.2活化液的活化工艺参数及特殊镍打底层工艺参数。弯曲试验和热震试验结果表明:单独采用No.2活化液较单独使用No.1活化液效果好;No.2和No.1组合(No.2活化液反极性+No.1活化液反极性+No.1活化液正极性)活化镀镍层与不锈钢基体的结合力最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No.2活化液最佳工艺参数为活化电压12 V,活化时间20s;最佳打底工艺参数为特殊镍电压12V,特殊镍时间60s;采用组合活化方式,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快速镍镀层,经过78次热震试验后镀层无脱落、起皮现象,镀层与不锈钢基体之间有良好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6.
钛合金化学镀镍结合力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东  石琳 《表面技术》1991,(3):36-38,35
对钛合金化学镀镍增强结合力的几种方法作了一些实验,试验结果表明:胶体钯活化工艺是铁及其合金在化学镀镍(镀)前处理生产中既实用又有效的方法。胶体钯活化工艺适用性广,化学镀镍沉积速度快,经热处理扩散大大提高镀层强度。  相似文献   

7.
碳纤维表面镍镀层的XP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镀法制备镀镍碳纤维,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技术研究涂层化学成分、元素化学状态及其随镀层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镀层表面的镍被氧化成NiO;中间镀层由单质镍组成,同时吸附少量O2;在镀层与碳纤维的界面处形成Ni-C-O键,此化学键为镀层与纤维之间提供了强大的界面结合力.基于对镀层的XPS分析,探讨镍在纤维表面的沉积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试样的显微形貌随预化学镀镍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探讨试样的显微形貌、镀层的结合强度及耐蚀性能的相关性。方法以预化学镀镍时间为变量,通过化学沉积方法制得化学镀镍层。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预镀层及化学镀镍层的表面形貌,采用热震试验、弯曲试验和划格试验测试镀层的结合力,并对化学镀镍层与铝基体之间的结合力进行评价。采用电化学方法对镀层在模拟燃料电池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进行评价。结果随着预化学镀镍时间的延长,颗粒尺寸不断增大,预化学镀镍层形貌先逐渐变得均匀、致密,之后又变得粗糙不均匀。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以及与基体的结合力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论预化学镀镍时间在5 min时,所得化学镀镍层的表面形貌最平整,结合力最好,耐蚀性最佳。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的钴镍基磁性薄膜,讨论了磁性薄膜的分类、制备方法、钴镍基磁性薄膜的应用领域以及当前研究的发展趋势。磁性薄膜按其性能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软磁薄膜、磁记录薄膜、磁光记录薄膜等。其制备方法有溅射法、电镀法、化学镀法等。钴镍基磁性薄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稀土介入、纳米领域以及非晶态镀层领域,可以看出这些领域也是钴镍基磁性薄膜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泡沫铝耐高温及耐蚀性,对其表面电镀镍层。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测试、常温及650℃以上高温压缩测试及常温下中性电化学腐蚀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电流密度越大,镀层结晶越致密;但电流密度过大(≥3 A/dm2)时,镀层区域结晶反而粗大;由于走位剂的添加,深镀能力提高;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在电流密度为1 A/dm2、镀层厚度为28~30μm时,镍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力达到最大;镀镍后的泡沫铝压缩弹性模量提高了2.3倍,平台应力提高了1.5倍,由于镍层的存在,泡沫铝在650℃以上高温压缩时强度依然存在;镀镍后泡沫铝自腐蚀电位、电蚀电位、致钝电位分别正向移动238、51和220 mV,耐腐蚀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有限元法在管道漏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吴先梅  钱梦 《无损检测》2000,22(4):147-150
介绍管道漏磁检测中有限元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推导出轴对称的漏磁检测系统在极坐标下的有限元方程、网格剖分方法及有限元计算的边界条件,并计算出不同形状缺陷的管道的磁力线分布图.从计算结果可清楚地看出不同缺陷对磁力线分布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铁基纳米软磁合金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纳米软磁合金的试验中,不同的球磨时间与晶粒尺寸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分析了晶粒尺寸,镍、钼等元素含量对磁导率、矫顽力、单位质量功耗等软磁性能的影响,认为在铁基纳米软磁合金中适量加入钼有利于改善综合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13.
磁场沉积态FeCuCrVSiB薄膜的软磁特性和巨磁阻抗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射频溅射法,在无磁场和施加72 kA/m的纵向磁场下制备了FeCuCrVSiB软磁合金薄膜样品,对沉积态样品的软磁特性和巨磁阻抗(GMI)效应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备过程中加磁场可明显改善材料的软磁性能,与无磁场沉积态相比,样品的矫顽力从1.080 kA/m降低到0.064 kA/m,在13 MHz频率下有效磁导率比从10%增加到106%.GMI效应与磁导率比的大小密切相关.无磁场沉积态样品没有检测到GMI效应,而磁场沉积态样品则具有显著的GMI效应.在13 MHz的频率下,最大纵向和横向巨磁阻抗比分别高达22%和20%.这些结果都优于厚度几乎相同的退火态FeCuNbSiB薄膜的GMI特性.  相似文献   

14.
EMS-2000金属磁记忆诊断仪的研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简要介绍基于磁记忆效应原理研制的部件早期损伤便携式检测仪的电路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20年来中国磁偶极子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仲维畅 《无损检测》2000,22(12):551-554
简述20年来中国无损检测中磁偶极子理论研究的概况和进展,主要介绍磁偶极子,有限长磁偶极线和极带,磁粉颗粒的受力,磁化场方向对粉粉显现缺陷的影响,棒料,管材和方钢的纵向磁化,工件表面沟槽深度对其引起漏磁场的影响,周向磁化工时工件底棱上的杂乱显示成因,圆盘边缘柱面上沟槽内外漏磁场的蟹 表达式和针状磁介质对两个点磁荷间磁力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漏磁法无损检测中铁磁材料内部磁场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磁材料内部磁场分布的计算是漏磁法无损检测的基本问题之一,首先利用磁荷理论计算漏磁通无损检测中常用的U形永磁体的磁场分布,利用尝试函数的方法建立了非均匀磁化条件下磁导率μ-H关系的数学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得非常好,最后给出 材料内部的磁场分布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磁偶极子链的横向排斥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仲维畅 《无损检测》2003,25(9):454-457
由磁荷间的磁力和磁荷体系的相互作用能量推证出,磁化时磁介质内形成的磁偶极子链必有横向排斥,从而使这些磁偶极子链均匀地充满磁介质的横截面积,但每种磁介质单位横截面积所能容纳的磁偶极子链数目是有限的,故工件中不连续性缺陷使工件横截面的减小迫使某些磁偶极子链在工件表面上断开,形成正、负磁极(荷),这样就自然而然地阐明了工件表面下的不连续性在工件表面上方产生漏磁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磁性无损检测技术中磁信号测量技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康宜华  武新军 《无损检测》1999,21(8):340-343
论述磁性无损检测技术中磁场信号测量的基本要求、磁场测量原理和元件、磁场测量的方法以及测量探头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磁偶极子链与磁粉探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仲维畅 《无损检测》2003,25(12):624-625
磁偶极子链假说是在对磁粉探伤与磁偶极子理论作系统研究中发展起来的,简介磁偶极子链的定义、种类、特性和功能,从而利用这一新概念解决了一系列磁粉探伤中的理论难题。  相似文献   

20.
1INTRODUCTIONMagneticstoragemediasuchasaudiotapes,videotapesandfloppydiskshavewideapplicationsinhomeandindustrybecauseofthe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