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预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05—2014-0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6例,均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根据术后镇痛方法不同分成连续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CFNB组)各58例。对比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镇痛情况以及关膝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结果 CFNB组术后3、6个月静息、运动状态下疼痛水平、关节活动度、WOMAC评分等情况均优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NB组镇痛不全发生率明显低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能有效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从而提高其预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关节置换后镇痛目前多采用患者自控镇痛,但不良反应较多。连续外周神经阻滞镇痛虽安全、有效,但有可能因局部神经阻断出现局部麻木感而影响患者置换后的活动。目前应用步态分析方法评价关节置换后不同镇痛模式对患者置换后早期活动时步态的影响文献中尚未见报道。目的:比较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包括连续股神经阻滞和髂筋膜间隙阻滞)与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用于全髋及全膝关节置换后对步态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0.5 m footscan®USB平板测试系统(比利时RSscan International公司)对17例受试者,其中7例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6例为连续股神经镇痛,4例为髂筋膜间隙镇痛。测试患者关节置换前后赤足自然行走时的步态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连续股神经镇痛与自控静脉镇痛患者关节置换前后步态参数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患者关节置换前后步态参数的变化小于自控静脉镇痛患者(P < 0.05)。从17例患者来看,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方法优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关节置换后股神经阻滞镇痛对步态的影响类似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疼痛是阻碍早期锻炼的主要问题,置换后镇痛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每种镇痛方法均有自身的优缺点,越来越多的学者趋向于神经阻滞和自控镇痛。目的:比较经股神经自控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及促进功能恢复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ASAⅠ~Ⅲ级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42例,随机分为股神经自控镇痛组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每组21例,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置换,置换后连接镇痛泵。置换后4,8,12,24和48 h,采用目测类比法进行疼痛评分,采用Bromage评分法进行运动阻滞评分;分别记录患者在置换后1,2,3 d、1周、1个月患膝关节主动活动的关节活动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与结论:全膝关节置换后两组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股神经自控镇痛组低于硬膜外自控镇痛组,而且股神经自控镇痛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硬膜外自控镇痛组,早期关节活动度也好于硬膜外自控镇痛组。提示股神经自控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后的镇痛效果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置换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对于双膝严重骨性关节炎行两组同时双侧全膝表面置换的围手术期康复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 目的:比较双膝骨性关节炎两组同时双侧全膝表面置换术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两组医生对59例(118膝)患者双膝骨性关节炎同台同时全膝表面置换,与同期80例单膝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置换前均进行康复教育及预备康复,置换后康复方法标准一致。 结果与结论:同时双侧全膝表面置换组置换前通过压腿平均减小屈曲畸形角度11.2°(5°~22°)。置换后3~6周,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5级,较置换前平均增加0.8级;平均ROM≥95°(110±15) °;无痛行走500 m以上;独自无痛上下10级楼梯,无肿胀;出院时HSS评分较置换前增加。置换后3个月没有发现松动表现及不良反应,其康复疗效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在围手术期对双膝骨性关节炎两组医生行同时双侧全膝表面置换,通过系统而量化的康复,有利于减少置换中截骨量和置换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相比康复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4-01收治的7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于术后接受CFNB处理,对照组术后予以持续静脉镇痛(CIA)处理,比较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72h的R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应用于TKA术后能够起到显著镇痛效果,不会对肌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可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是TKA术后理想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6.
背景: 测量诊断在骨科应用广泛,涉及更多先天性和后天畸形的各种矫正、治疗过程。对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的患膝进行准确的测量评估意义重大。 目的:以国际标准测量器Cybex Norm测量系统对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测量结果为标准,对自行设计的一种使用简便的医用关节角度测量器进行4个维度的临床评估和检验。 设计、时间及地点:分层随机对照试验,于2004-10/2006-03 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完成。 对象:选择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膝骨关节炎患者47例(66膝),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关节角度测量器组24例(33膝),Cybex组23例(33膝)。 方法: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1年随访时,分别应用自行设计的医用关节角度测量器和国际标准测量器Cybex Norm型等速测量系统对2组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将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在膝关节HSS量表中应用,并填写目测类比疼痛评估量表及 SF-36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证实该测量器的适用范围和可重复使用性。将测量结果与主观量表评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证实关节角度测量器的评估效能。 主要观察指标: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的符合率,各量表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的相关性。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自制关节角度测量器的测量结果与 Cybex Norm测量结果之间的符合率为 98.3%。2组患者中HSS量表评分随关节活动度增加而升高(P < 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关节活动度与量表结果高度相关,符合患者的临床表现。 结论:测量过程能被患者所接受,并可进行重复测量使用,关节角度测量器测量结果准确;测量结果能反映患者的临床症状,实现测量检查辅助临床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1-2014-03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3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组在1 h、2 h、3 h发生疼痛的人数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总疼痛率为73.7%,B组为36.8%,2组总疼痛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背景:世界血友病协会的治疗指南明确表示,关节置换应当在保证患者凝血因子活性的情况下进行。 目的:观察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1997/2006在血液内科的配合下,围手术期行凝血因子Ⅷ和Ⅸ活性水平监测,根据指南制定常规流程,进行因子Ⅷ(冻干人凝血因子Ⅷ)或因子Ⅸ(凝血酶原复合物)的替代治疗,对4例血友病关节炎患者共6个膝关节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 结果与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凝血因子进行常规替代治疗,血友病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与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885)。置换后早期3个膝关节出现关节内血肿或肌肉出血,其中1例患者因凝血因子抑制性抗体形成,导致1侧膝关节置换后伤口裂开,行扩创清理后,伤口愈合良好。4例患者6个膝关节置换后没有晚期感染、假体松动、移位和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所有4例患者置换前膝关节KSS评分平均28.2分,功能评分平均35分。置换后KSS评分85.2分,功能评分87分,与普通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膝关节置换后评分相似,但平均住院天数延长约3倍,住院费用为普通膝关节置换的2.5~3倍。结果显示凝血因子的替代治疗和凝血因子水平监测是保证血友病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最后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自控镇痛,连续2d。观察组术后接受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比较2组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肌力评级变化,对比2组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同时观察镇痛期间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12h、24h、48h,观察组的肌力评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7.3%,对照组为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肌力评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股神经联合腰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年龄≥60岁)单侧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7例拟行单侧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在L2~3或L3~4间隙行硬膜外麻醉,实验组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引导下行股神经联合腰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2组麻醉方式均能够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神经联合腰丛神经阻滞对老年单侧股骨颈骨折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能够达到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在降低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In this we study identified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post?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nerve injury, a catastrophic complication with a reported incidence of 0.3%?1.3%. Methods: Patients who developed post‐TKA nerve injury from 1998 to 2013 were identified, and each was matched with 2 controls. A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built to calculate odds ratios (ORs). Results: Sixty‐five nerve injury cases were identified in 39,990 TKAs (0.16%). Females (OR 3.28, P = 0.003) and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lumbar pathology (OR 6.12, P = 0.026)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nerve injury. Tourniquet pressure < 300 mm Hg and longer duration of anesthesia may also be risk factors. Discussion: Surgical planning for females and patients with lumbar pathology should be modified to mitigate their higher risk of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after TKA. Our finding that lower tourniquet pressure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 of nerve injury was unexpected and requir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Muscle Nerve 57 : 946–950, 2018  相似文献   

12.
13.
背景:对于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假体屈曲问题,多数人认为不能或不太影响膝关节术后功能,仅仅是术后X射线片令人不甚满意,因此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目的:回顾分析78例123膝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屈曲对随访疗效的影响。 设计:分组对比观察。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一科。 对象:选择2001-10/2004-06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关节一科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者78例123膝,其中发生股骨假体不同程度屈曲15例17膝(13.8%),男5例,女10例,年龄47~81岁;未发生屈曲63例106膝(86.2%),男22例,女41例,年龄47~79岁。 方法: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股骨假体屈曲组和非屈曲组手术前后HSS(HSS knee rating score)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和屈曲挛缩畸形,并测量屈曲角和屈曲距离,探讨股骨假体屈曲对置换效果的影响。 主要观察指标:①股骨假体屈曲的测量结果。②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和活动度。③患者屈曲挛缩畸形例数及角度。④不良事件及副反应。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年以上。①17膝股骨假体屈曲角为7°~19°,平均为11.3°;股骨假体屈曲距离为2~4 mm,平均为2.6 mm。②术前屈曲组与非屈曲组患者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但术后屈曲组低于非屈曲组(P ≤0.01);术后均高于术前(P=0.02或P < 0.01)。③屈曲组术后屈曲挛缩例数和角度多于和大于非屈曲组(P < 0.01),两组术后屈曲挛缩均有改善(屈曲组 P < 0.05,非屈曲组 P < 0.01)。④非屈曲组并发右股深静脉血栓1例,骨化性肌炎1例;屈曲组并发髌骨假体撞击征1膝。 结论:本组资料证明,股骨假体屈曲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效果的影响是增加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的发生率,造成伸膝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背景:虽然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在体外的研究中显示具有更好的关节运动学表现、更低的磨损率,但是否具有更好的体内临床效果仍有争议。 目的:对比观察活动衬垫型和固定衬垫型膝关节假体在置换后1年时膝关节活动度和临床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对比分析。2003-11/2006-07首尔国立大学盆唐医院关节重建中心。 对象:共纳入接受全膝关节置换488例患者669膝。244例患者341膝采用了固定衬垫型假体,244例患者328膝采用活动衬垫型假膝。 方法:所有手术皆由一位固定医师(TK Kim)完成。采用髌旁内侧入路,术中不翻转髌骨,而将髌骨向外侧脱位进行显露。以间隙测量器作为间隙撑开工具并进行间隙的准确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软组织松解平衡,直到达到下述标准:屈曲间隙大于伸直间隙不超过3.0~4.0 mm或伸直间隙大于屈曲间隙不超过1.0~2.0 mm,对于内翻畸形膝关节,外侧间隙大于内侧间隙2.0~3.0 mm是可以接受的。常规行髌骨置换,所有假体都采用骨水泥固定。 主要观察指标:以角尺测量患者置换前后膝关节屈曲挛缩程度和最大屈曲度。置换前后膝关节的疼痛和功能状态采用AKS评分、髌股关节评分、WOMAC评分和SF-36系统评分进行评价。 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方面差异没有显著性。置换后两组在PF膝前痛评分、WOMAC疼痛评分和SF-36躯体疼痛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固定衬垫组平均AKS疼痛评分略高于活动衬垫组(48.5±3.2,47.5±4.8,P=0.010)。置换后两组患者的屈曲畸形得到了很好的矫正 (P=0.341),两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没有显著性(P=0.412)。置换后所有反映膝关节功能的评价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 结论:活动衬垫型膝关节假体置换后在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缓解以及膝关节功能方面与固定衬垫型膝关节假体相比并没有显著性优势。手术技术是获得置换后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膝置换治疗膝内翻畸形已成为膝内翻畸形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在软组织生物力学方面的争议较多。为更好地评估人工全膝置换治疗膝内翻畸形的生物力学性能,文章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2006/2008关于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内翻方面的文章,检索词“TKA,Varvs knee”,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实验要求的有关文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严重的膝内外翻畸形和屈曲畸形的患者,软组织松解平衡应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每完成一步都要进行测量,要做到既纠正到位,又不可过度纠正造成关节继发不稳定。股骨、胫骨要求对线准确,保证假体置入后股骨头中心、膝关节中心和踝关节中心位于一直线。同时又回顾性分析了2000-01/2006-07河南省南阳市骨科医院膝内翻畸形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全膝置换后43例患者的临床结果,并采用KSS评分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估,其中5例失访,38例46膝获完整随访,平均随访5年。术前至最后1次随访,均膝关节功能评分27(12~55)分/77(56~98)分;92%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超过90°多数病例术后膝关节力线正常,4例残留5°~10°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16.
背景:随着临床工作与实验研究的深入开展,膝关节置换的技术与假体设计均得到了不断地改进,然而髌骨的处理方法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目的:分析髌骨常规置换、髌骨常规保留、髌骨选择性置换3种方法的各自特点及优缺点,寻求膝关节置换过程中髌骨处理的最佳方案。方法:由第一作者于2010-01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相关文献。英文资料的检索时间为1990/2010;中文资料的检索时间为1990/2010。英文检索词为“total knee arthroplasty;patellar;replacement”;中文检索词为“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髌骨;处理;常规置换;常规保留;选择性置换”。 纳入标准:①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假体设计相关研究。②人工膝关节假体的生物相容性。③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时髌骨的处理方法。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共纳入32篇用于综述。结果及结论: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是否应进行髌骨置换在随访研究中各持己见,观点不一,逐渐演化为髌骨常规置换、髌骨常规保留、髌骨选择性置换3种观点。目前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关于髌骨处理的问题仍需进一步长期的随访和随机对照研究,在对文献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化对照研究时,应慎重把握文献的可信度、时间范围、评价标准,以更准确、合理地指导医生们的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7.
背景:随着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增多,置换后的康复效果也普遍得到重视。如何尽快提高人工膝关节的屈伸角度,是保证置换后效果的重要因素。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后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开始时间对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病例来自2007-03/09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对象: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57~80岁;全部患者均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方法: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例。实验组患者于全膝关节置换后即刻进行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对照组患者于3 d拔除引流管后进行持续被动活动训练。采用HSS评分标准对患膝进行评估。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前、置换后3,14 d膝关节活动范围变化。 结果:纳入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置换后3 d实验组患者屈膝度及伸膝度优于对照组(P < 0.01)。置换后14 d两组患者屈膝度及伸膝度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后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开始时间越早对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越有益。  相似文献   

18.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持续的股神经阻滞效果好于单纯镇痛剂治疗(吗啡);而相对于持续的神经阻滞,单次注射法不需要专用的设备、特殊的仪器和专人管理,操作更加简单,费用也更低。 目的:观察单次股神经传导阻滞联合神经康复治疗对缓解全膝关节置换后疼痛、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4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注射40 mL 2.5 g/L的布比卡因,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由指定观察者对患者置换后的疼痛、吗啡用量、走动距离、膝关节最大活动度及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置换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降低,吗啡用量减少,不良事件减少,卧床时间较短,步行距离较长,关节活动度较大(P < 0.05~0.01)。提示单次神经传导阻滞联合神经康复治疗能够明显缓解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的疼痛,促进其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