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ECMO标准操作程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标准操作程序,成立ECMO团队、制定和完善ECMO救治流程等。结果引入标准作业程序后ECMO管道预冲时间由(16.7±2.5)min缩短为(9.8±1.0)min,ECMO运行时间由(77.3±46.4)h缩短为(65.3±23.7)h,并发症发生概率由6例发生5例次降低为10例发生3例次。结论 ECMO标准操作程序有助于提高救治效率和患者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移植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应用过程中的观察内容及护理要点。方法对6例肺移植应用EC—MO患者采取开始转流后的常规护理。ECMO管路的管理,生命体征与实验室指标观察,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4例患者在肺移植术后即撤离ECMO;1例房间隔缺损伴Eisetnenger患者由于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连续使用EC—MO34h后顺利撤离;1例双肺移植因术中出血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中紧急行ECMO支持,术后第7天顺利撤离。全组患者未发生ECMO相关并发症。术后4例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生活质量良好;1例由于术后出现MODS于术后第9天死亡,另1例再次移植患者处于术后恢复中。结论ECMO应用过程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案及手段,可及时发现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医生及时、正确的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22例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重症ARDS患者应用ECMO治疗,同时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各项生命指标的监测等。结果ECMO治疗24h后,患者氧代谢情况明显改善;住院治疗25~43d,治愈16例,死亡6例。结论严密监测和有效的护理是ECMt)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严重创伤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V-V ECMO治疗的严重创伤后重度ARDS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 总结行ECMO支持的时机、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及ECMO运行情况。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差异。结果 13例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均接受了V-V ECMO治疗, ECMO前氧合指数为42~58。ECMO辅助前机械通气时间为2.92 d(1~5 d)。13例患者均成功下机。2例术后死于感染性休克, 1例术后因脑出血死亡。最终10例患者存活。在成功脱机的13例受试者中, V-V ECMO辅助了148.8 h(72~264 h)。在10例存活的受试者当中, 1例出现截瘫, 1例发生肌无力, 两者都与原发性创伤有关, 1例发生肾功能不全, 6周后恢复。ECMO辅助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酸碱度(PH)(7.14±0.05比7.32±0.02, t=-6.30, P<0.01)、血氧分压(PO2)[(47.54±1.38) mmHg比(111.77±7.75) mmHg, t=-8.6...  相似文献   

5.
体外膜式氧合支持治疗失败原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体外膜式氧合(ECMO)支持治疗成人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经验,对辅助未成功患者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应用ECMO救治58例成人心脏病患者,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44.8±17.6岁。ECMO辅助时间131.9±104.7h。冠心病24例(41.4%),心肌病11例(19.0%),心瓣膜病10例(17.20),先天性心脏病9例(15.5%)。结果院内死亡22例,11例(50%)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22.7%)因心功能损害严重,使用ECMO亦无法维持有效循环死亡,其余患者因出血、严重肺动脉高压缺乏后续有效治疗手段等而死亡。ECMO辅助治疗前有心脏停搏和ECMO辅助期间仍出现肾功能不全需同期使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死亡患者中的比率明显大于生存患者(45.5%vs.19.4%,40.9%vs.5.6%;P=0.043,0.001)。生存患者平均随访15.6个月。随访期间3例因再发心力衰竭而死亡,1例出院后死于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余32例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结论ECMO是救治急重症成人心肺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在重要器官出现不可逆损害前及时建立ECMO辅助和积极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发生,是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ECMO辅助时仍出现肾功能不全需同期使用CRRT治疗以及在ECMO开始前经历过心脏停搏是提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在成人终末期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0例成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对10例成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行ECMO支持治疗,其中终末期心肌病6例,冠心病3例,心脏移植术后1例。所有患者在ECMO支持治疗前都伴有难以控制的心源性休克和/或急性呼吸衰竭。所有患者均采用股动-静脉插管行ECMO支持治疗。ECMO期间镇静或清醒,维持血流动力学和血气指标稳定。结果ECMO辅助支持时间54~416h,平均139h。8例患者顺利脱离ECMO,其中6例生存,2例死亡;2例患者不能脱机,放弃治疗,均死亡。6例患者随访1年,均生存。结论ECMO可对成人终末期心脏病合并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治疗,为心脏移植或心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延长部分高危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我院心脏术后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使用经验,综合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讨论ECMO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及预防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心脏手术后因心肺功能不全等原因行ECMO支持且辅助时间8 h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4~80(58.0±13.9)岁。结果 26例中成功脱机12例,6例存活出院。其中行VA ECMO(veno-arterial ECMO)总共24例,包括心脏移植术后5例,心脏瓣膜术后9例,成功脱机3例。7例瓣膜术后患者因难治性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术后48 h内ECMO插管;主动脉手术后8例,其中3例脱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其他心脏术后4例。VA ECMO除2例大血管术后患者行股静脉-腋动脉置管外,其余均行经股静脉-股动脉插管。VV ECMO患者均行股静脉-颈静脉插管。ECMO支持后出血10例,成功脱机5例。所有患者在辅助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输血治疗,ECMO支持后出现感染7例;所有患者中发生远端肢体严重缺血4例。存活与死亡患者中乳酸等在ECMO支持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存活病例中血清乳酸的下降速度始终比死亡患者快,术后前6 h下降趋势最显著。结论 ECMO是治疗心脏术后LCOS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的重要支持手段之一,患者所接受手术类型、置管时机的选择是ECMO成功的关键因素。ECMO插管方式的不同、ECMO期间对出血的预防与控制、乳酸等代谢产物水平的监测及管理、抗感染措施的使用都是ECMO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抗凝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肺移植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7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围手术期无抗凝ECMO辅助治疗的8例肺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52±12)岁。所使用的ECMO套包管路为肝素涂层管路,监测患者肺移植术后应用无抗凝ECMO时间,记录患者停用无抗凝ECMO后吸入氧浓度(Fi O2)、24 h及48 h动脉血氧分压(Pa O2)/Fi O2,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例患者应用无抗凝ECMO的时间中位数为48(34~53)h,停用无抗凝ECMO后Fi O2为27%~30%;停用无抗凝ECMO后24 h Pa O2/Fi O2为(314±54)mm Hg,48 h Pa O2/Fi O2为(306±24)mm Hg(10 mm Hg=1.33 k Pa)。8例患者围手术期无抗凝ECMO辅助治疗的肺移植患者均成功撤离ECMO,ECMO运转过程及停用无抗凝ECMO后均未发生膜肺血栓及无抗凝ECMO相关血栓性疾病。结论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肺移植围手术期应用有肝素涂层管路的ECMO套包进行无抗凝ECMO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血液透析救治呼吸衰竭新生儿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对7例呼吸衰竭新生儿行ECMO联合血液透析辅助治疗,做好ECMO治疗准备与管理、血液透析护理,心理支持及后期康复护理等。结果5例治疗好转出院;2例分别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ECMO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是抢救和维持呼吸衰竭新生儿生命的重要方法,高质量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体外膜式氧合(ECMO)治疗成人患者的经验,分析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5年2月至2008年6月,运用ECMO救治45例成人心脏病患者,男性3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9.0±14.1)岁,平均体质量(67.0±12.8)kg.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1例,瓣膜病8例,心肌病7例.按救治情况分为心脏直视手术后辅助组(A组)31例,心脏移植后辅助组(B组)5例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组(C组)9例.14例患者此前曾行心肺复苏.采用股动、静脉置管法进行辅助.结果 辅助时间5~648 h,平均(126.7±104.3)h.27例(60.0%)成功脱离ECMO,5例成功辅助至接受心脏移植.院内死亡率42.2%(19/45),9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6例(57.8%)患者存活出院.A组存活率为58.1%,B组为4/5,C组为4/9.12例患者再次开胸止血,3例患者因置管侧下肢末梢缺血行动脉取栓.11例患者加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6例存活.9例患者辅助期间合并肾功能衰竭而同期血液滤过治疗,仅2例存活.结论 ECMO可有效救治急重症成人心肺功能不全.在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损害前建立ECMO并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