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宏彬 《安徽电力》2007,24(2):26-29
文中结合芜湖电厂程控锅炉煤入炉煤分炉计量系统介绍了分炉计量系统的组成,并阐述了分炉计量算法模型,详细分析了影响计量准确性的若干因素及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丰镇发电厂入炉煤分炉计量微机监测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决,并就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前言入炉煤分炉计量从1991年课题的确定至今已有8年了。在这8年里,我们安装、调试、投入使用的用户有牡丹江第二发电厂(二期、三期共两套)、霍州发电厂、双鸭山发电厂及今年年初安装完但仍未使用的富拉尔基发电厂。下面就对火炉煤分炉计量这一技术作一下全面的讨论。1入炉煤分炉计量技术的出发点现在国内大多数火力发电厂的实际情况是甲、乙两路输煤皮带给多台锅炉输送燃煤,并在输煤皮带的前段装有甲、乙两路皮带秤。皮带秤现在尽管其精度越来越高,但它只能计量几台炉的上煤总量,而不能反映出单台炉的上煤情况。为了正确反映单台炉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江西贵溪发电厂的入炉煤分炉计量系统在节能方面开展的一些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采用入炉煤计量管理及料斗秤、皮带种自动校验系统,通过微机自动对入炉煤进行管理、分炉计量,对料斗秤、皮带秤进行自动控制及自动校验。从其实现的原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现有皮带秤进行I完善化改造。  相似文献   

6.
马明军 《电站系统工程》2007,23(4):58-58,61
以牡丹江热电有限公司热电厂3台220t/h高温高压蒸汽锅炉的输煤计量系统改造为背景,介绍了运用PLC对入炉煤实施分炉计量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燃煤电厂入炉煤的计量方案,通过采集DCS中煤流量数据及犁煤器信号,完成多台锅炉加仓条件的判断及分炉累计.通过采集SIS系统数据,实现切换加仓时皮带上剩余煤量的精确计算,有利于准确统计单台机组经济指标,以指导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8.
沈观球 《湖南电力》2002,22(Z1):68-70
介绍了火电厂加装入炉煤分机组计量装置的意义;比较了目前火电厂入炉煤分机组计量几种常见的技改方案;并详细介绍了益阳电厂入炉煤分机组计量装置改造方案的原理、系统构成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央波  刘伟  李勇 《湖南电力》2008,28(2):56-59
简要介绍了某600MW机组入炉煤计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入炉煤计量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通过改造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火力发电厂锅炉分炉计量系统一般采用两台皮带秤分开计量实现,一台皮带秤安装在总输煤皮带处计量总上煤量,另一台皮带秤安装在两台炉间计量一台炉耗煤量,通过计算差值实现分炉计量,但因两台炉间皮带秤受犁煤器升降影响计量精度,通常分炉计量系统的误差大且不稳定。本文结合某电厂的分炉计量系统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实现分炉精确计量,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强调了采用入炉煤正平衡方法计算煤耗的必要性及采用该法所需的必要条件。介绍了华北网直属燃煤电厂入炉煤计量装置及对其校验的情况。针对入炉煤计量装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指标的来源、指标内涵。重点阐述了水分、热损、结构、入厂入炉煤验收管理、煤量计量等影响热值差指标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从管理角度系统地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人炉煤分炉计量新技术牡丹江第二发电厂老厂有4台单机容量为100MW机组,并列运行,共用1条输煤栈道上煤,栈道中有甲乙两条皮带,各装有1套电子皮带秤,共用1台标定料斗秤.由于电子皮带秤测出的是4台炉总的上煤量,为了用正平衡方法计算单炉效率,就必须计量出每台炉的上煤量.为  相似文献   

14.
正某火力发电厂5,6号锅炉配套安装了2台TMC-1000型进炉煤采样机,由于原设备厂设计中存在的局部不合理性和实际使用中进炉煤的湿度较大,导致运行故障较多,给入炉煤的正常取样工作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为此,该厂对入炉煤采样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采样机进行了优化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火力发电厂燃煤分炉分仓的计量方法,对计量中所建立的数学仿真模型做了较详细的说明,该系统建立了一个与生产过程相吻合的计量模型,利用PLC采集电子皮带秤提供的煤流模拟量、犁煤器状态信号、皮带启动信号、皮带档板信号引入上位机,可以实时监控分炉煤量,实现火力发电厂输煤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6.
发电厂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是经济性评价及燃煤管理的重要指标,将其热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体现出燃料管理和采制化工作的水平。为了解决热值差大的问题,对采制化过程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入炉煤机械采样装置旋转锥体缩分器进行的精密度检测试验,证明该旋转锥体缩分器的精密度不合格,是造成热值差大、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对入炉煤机械采样装置的旋转锥体缩分器改造为槽式二级缩分装置并同时调整采样间隔时间后,其精密度试验合格,入厂煤与入炉煤的热值差大的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7.
实现发电煤耗正平衡计算的核心工作是入炉煤准确计量和自动化采样,本文针对怎样提高计量精度和实现自动化采样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锅炉入炉煤的投入量均按照电厂设计煤种进行计算,而电厂燃煤煤种较杂、煤热值波动较大,使得控制锅炉入炉煤量的准确性成为难题。对此,本文采用功煤系数法,依据组合预测模型与方差倒数理论建立了入炉煤量的预测模型,求取待预测时刻前1h功煤系数对当前时刻(待预测时刻)功煤系数的最优权重,实现了对当前时刻功煤系数以及入炉煤煤量的预测,并利用该预测模型对某660MW机组锅炉入炉煤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用实时入炉煤量的预测值作为实际给煤量,其平均准确度可达到97%以上,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功煤系数的入炉煤量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南京热电厂输煤程控系统的程控设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采集电子皮带秤的计算数据,结合加仓过程中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判断,处理和计算,实现电厂入炉煤分炉计量,有利于对单台锅炉燃烧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实现锅炉燃烧的正平衡,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鉴于贵州省地质结构的特殊性,火电企业采购电煤点多面广,煤质指标差异较大,且严重偏离设计煤种,煤情总体呈现为量少质次标价高的特点,为锅炉稳定燃烧和环保达标排放带来很大的隐患,某电厂结合近几年来配煤掺烧管理经验,围绕入炉煤煤质需求进行配煤掺烧工作,以锅炉稳定运行、环保达标排放为标准大力开展设备改造和配煤掺烧试验推进配煤掺烧工作开展,形成从经济煤种采购入厂、炉前按煤质需求混配、炉内燃烧情况反馈、调整入炉煤混配、提出电煤采购需求的标准化配煤掺烧工作流程,为探索贵州火力发电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