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在一定的氨气分压下,不同的反应温度,不同的反应时间对Ⅰ-型聚磷酸铵转化成Ⅱ-型聚磷酸铵的影响;并以红外光谱中682cm-1/800cm-1特征峰的强度之比,产物的水溶性以及pH作为实验参考判定Ⅰ-型聚磷酸铵的转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晶Ⅱ型聚磷酸铵制备过程中通氨工艺条件对产物性质的影响.以五氧化二磷、磷酸氢二铵、尿素为原料,在不同的通氨条件下制备结晶Ⅱ型聚磷酸铵,用FT-IR和XRD来分析晶型及杂质,并测定了结晶Ⅱ型聚磷酸铵的水溶性与pH.结果表明,通氨条件对制得结晶Ⅱ型聚磷酸铵的纯度、水溶性以及pH都有影响.在250℃开始通氨,维持氨压为0.1 MPa,转晶氨化温度为300℃,氨化90~150 min为最优条件.认为聚磷酸铵的水溶性并不简单地与晶型有关,还可能与氨在聚磷酸铵中的存在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水对制备结晶Ⅱ型聚磷酸铵及其性质的影响。以五氧化二磷、磷酸氢二铵、尿素为原料,在特定的转晶氨化条件下向体系加入一定量的水来制备结晶Ⅱ型聚磷酸铵。用FT-IR和XRD来分析晶型及杂质,测定了结晶Ⅱ型聚磷酸铵的水溶性与pH,并用31P核磁共振法测定聚磷酸铵的聚合度。结果表明,在转晶氨化阶段加入一定量的水,可以制得较纯的结晶Ⅱ型聚磷酸铵,聚合度在850左右,但是使制得的聚磷酸铵水溶性增大;而延长氨化时间可以降低其水溶性;得出最佳的n(水)/n(磷)为(0.1~0.3)∶1。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Ⅱ型长链聚磷酸铵(聚合度≥1 000)制备与表征的近期研究进展,给出了核磁共振法适用的聚磷酸铵聚合度计算公式。指出工艺安全的无酐聚合法、晶型转化法取代磷酐聚合法将是发展的趋势;新型反应器的开发与应用以及不同表征方法的联用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磷酸盐工业》2007,(2):8-8
YR-Ⅰ型和YR-Ⅱ型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是,采用磷酸40—60%,尿素40—60%,W试剂4—6%,W试剂2—4%,放入不锈钢反应锅中经80度化合后再经反应后。装入不锈钢料槽中再冷却,粉碎成颗粒状,得YR-Ⅱ聚磷酸铵,[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聚磷酸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聚磷酸铵(APP)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阻燃剂,是膨胀型阻燃剂的主要成分之一。介绍了Ⅰ-型和Ⅱ-型聚磷酸铵的结构、性质,着重讨论了Ⅰ-型和Ⅱ-型聚磷酸铵的合成方法、改性途径的研究新进展,以及Ⅰ-型聚磷酸铵到Ⅱ-型聚磷酸铵的转化机理、转化方法。研究目的在于制备难溶于水的聚磷酸铵。  相似文献   

7.
膨胀型阻燃剂阻燃LDPE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采用新型膨胀型阻燃剂XSFR并同时添加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对LDPE进行阻燃。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的方法对添加阻燃剂后样品的阻燃性能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氧指数的二次回归方程,并找出了聚磷酸铵和XSFR之间的最佳配比(质量比)为1.6∶1。此外,对因素与指标的关系以及因素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行了讨论,同时还对膨胀型阻燃剂的阻燃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试验表明,将XSFR、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联用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其中以XS-FR的加入量对氧指数的影响最大,三聚氰胺的影响最小。添加本文所述膨胀型阻燃体系,可使材料的氧指数达到27以上。  相似文献   

8.
膨胀型阻燃体系阻燃LDPE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比较了Ⅰ型聚磷酸铵(n>30)和Ⅱ型聚磷酸铵(n>1000)的基本性质及其阻燃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研究表明:聚磷酸铵(APP)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氧指数LOI,延缓复合材料的分解,但会造成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下降,这一点不因APP种类而改变。然而,聚磷酸铵的表面改性会改善APP在LDPE中的分散,提高二者的相容性,有利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聚磷酸铵在灭火剂、纸基材料、涂料及塑料中的应用及近期的研究进展。聚磷酸铵因晶型不同,其性能和应用领域不同。Ⅰ型聚磷酸铵热分解温度低,主要用于灭火剂;Ⅱ型聚磷酸铵水溶性较低、热稳定性好,常用作阻燃剂的主要成分。另外,由于APP单独用作阻燃剂时阻燃效果不好及存在吸湿性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和与其他组分进行复配以达到较好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17,(10):1977-1980
以磷酸二氢铵为原料,三聚氰胺为缩合剂,制备结晶Ⅱ型聚磷酸铵。探究反应温度、反应物料摩尔比、反应氨气氛围和熟化时间等因素对聚磷酸铵晶型的影响,通过XRD和FTIR对产品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测定最优产品的五氧化二磷、氮含量和水溶解度。结果表明,较优的工艺条件为:磷酸二氢铵和三聚氰胺投料摩尔比为1∶1/12,反应温度300℃,通入流量2 L/min的6%湿氨气固化后熟化反应1 h。此条件下,产品的五氧化二磷和氮含量及水溶解度都符合聚磷酸铵行业II类标准。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22,(10):1977-1980
以磷酸二氢铵为原料,三聚氰胺为缩合剂,制备结晶Ⅱ型聚磷酸铵。探究反应温度、反应物料摩尔比、反应氨气氛围和熟化时间等因素对聚磷酸铵晶型的影响,通过XRD和FTIR对产品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测定最优产品的五氧化二磷、氮含量和水溶解度。结果表明,较优的工艺条件为:磷酸二氢铵和三聚氰胺投料摩尔比为1∶1/12,反应温度300℃,通入流量2 L/min的6%湿氨气固化后熟化反应1 h。此条件下,产品的五氧化二磷和氮含量及水溶解度都符合聚磷酸铵行业II类标准。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在高压条件下以磷酸-铵和缩合剂三聚氰胺为原料生产聚磷酸铵(APP)的合成工艺条件,制备了平均聚合度为580的聚磷酸铵(APP—Ⅱ)。结果表明,n(三聚氰胺)抗(磷酸-铵)=1、反应温度280℃、反应时间90min、反应压力100MPa、热处理温度250℃、热处理时间120min、湿氨气反应气氛为制备结晶Ⅱ型高聚合度的聚磷酸铵阻燃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合成的产品通过IR、XRD分析与商业APP—Ⅱ进行了对比,两者在结构与晶型上一致。  相似文献   

13.
膨胀型阻燃剂及膨胀阻燃聚丙烯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主要研究了无卤阻燃剂聚磷酸铵及由聚磷酸铵、季成四醇、三聚氰胺组成的膨胀型阻燃 剂对聚丙烯阻燃性能的影响,并且研究了红磷与膨胀型阻燃剂的协效作用,同时测试了各阻燃体 系的拉伸强度和熔融指数。  相似文献   

14.
膨胀型丙烯酸乳液防火涂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丙烯酸乳液为主要成膜物质,以季戊四醇、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为防火添加剂,研制了磷系膨胀型丙烯酸乳液防火涂料。该防火涂料兼具一般乳液涂料的装饰性和防火性。  相似文献   

15.
赵江平  吴丹  王亚超 《硅酸盐通报》2017,36(5):1667-1672
本文分别选取聚磷酸铵、季戊四醇、尿素及聚酯树脂为膨胀型阻燃剂中的酸源、碳源、气源及成膜剂,基于正交试验,依据小室燃烧和氧指数测试法探索各个组分对阻燃性能的影响主次顺序,衡量在不同配方下的阻燃效果,结果表明组份影响顺序为m(聚磷酸铵)>m(聚酯树脂)>m(尿素)>m(季戊四醇);得到具有最优阻燃性能的阻燃剂,即9#配方A3B3C2D1,经该配方处理的试样,其氧指数明显提升至38%;同时,通过热重和电镜扫描分析其燃烧过程,解释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微胶囊化技术合成了新型磷氮体系无卤膨胀型阻燃剂ANTI-6用ANTI-6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ANTI-6中聚磷酸铵的微胶囊包覆;考察了阻燃剂对PP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覆的聚磷酸铵粒度均匀致密,热稳定性提高;PP中添加25%ANTI-6阻燃剂可以获得良好的阻燃效果,氧指数达到30,阻燃性达UL94V~0级,改性PP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耐热水性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7.
以磷酸二氢铵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研究聚磷酸铵的最优聚合工艺条件。分别考察不同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聚磷酸铵中五氧化二磷含量、氮含量和聚合度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微波加热聚合聚磷酸铵的最优条件为:磷酸二氢铵与尿素物质的量比为1:1.1、反应温度为170 ℃、反应时间为20 min,样品经XRD检测为Ⅰ-型聚磷酸铵,该条件下得到的产品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为70.33%、氮质量分数为14.34%、聚合度为50.33,符合化工行业标准HG/T 2770—2008一等品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田试验探究不同配比的聚磷酸铵复合肥对包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聚磷酸铵的复合肥处理的包菜单株鲜质量和包心质量显著高于不添加聚磷酸铵的复合肥处理。聚磷酸铵占比为30%的复合肥处理的包菜667 m2产量为3 757.43 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故在复合肥中聚磷酸铵占比为30%时,可以促进包菜的生长发育,提高包菜产量,增加包菜经济效益。试验范围内复合肥中聚磷酸铵占比与包菜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聚磷酸铵水解因素研究进展及在肥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影响聚磷酸铵水解的因素,重点分析酶、温度、p H值和金属离子对聚磷酸铵水解的影响,指出当前研究和应用聚磷酸铵型液体肥料需要注意的问题,展望聚磷酸铵液体肥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聚丙烯用化学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无机阻燃协效剂、新型成炭剂在含聚磷酸铵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新型化学膨胀型阻燃剂在聚丙烯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