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救患者家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500例院前急救中的患者家属在院前急救现场根据患者心理及病情对家属进行急救技能指导及心理安慰.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家属院前急救常识提高,减少护患纠纷,可提高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到达前的抢救水平.结论 院前对急救患者家属进行护理干预是保证急救工作顺利进行的一项措施,应推广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戊型肝炎患者护理工作的特点,有效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分析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其家属的一般反应,总结科室好的做法,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明确了老年戊型肝炎患者护理工作与一般护理工作的异同点,通过科室实践证明了加强心理干预、健康指导、卫生知识宣贯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结论:针对戊型肝炎患者中的老年人群,重点实施心理护理,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为患者创造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施舒适护理在分娩期减缓疼痛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7~12月我院自然分娩未实施舒适护理的1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09年1~6月自然分娩实施舒适护理的18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分娩期疼痛减弱、产后出血少,产妇心理状态好,缩短总产程,患者及家属满意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分娩期实施舒适护理,使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处于最佳心理、生理状态,能够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改善产时心理状况,提高自然分娩率从而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有利于产妇的早期恢复,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认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溶血尿毒综合症患儿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中的心理护理.方法:对12例溶血尿毒综合症患儿在CBP治疗中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评估患儿的心理状况并给予心理指导,消除患儿恐惧心理.结果:12例溶血尿毒综合症患儿在CBP治疗过程中,均能较好的配合医疗操作,治疗过程顺利,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心理护理消除了患儿对治疗的恐惧,增强了患儿及家属对疾病康复的信心,保证了CBP治疗的顺利进行,促进了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全部切除患者的心理问题及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63例子宫全部切除患者调查,分析其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疏导患者及家属不良情绪,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配合治疗、护理,改善围术期管理,提高患者子宫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身心健康同步恢复,使患者生理及心理疾病得到完满的治疗.结果:本组63例病人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痊愈出院,对治疗护理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积极有效的生理、心理护理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痊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自身免疫性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对提高自身免疫性肝患者依从性有比较明显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对1例先天性右下肢巨肢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根据患者的病情有针对性的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家属有效沟通,并取得家属配合;在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并密切配合医生察有无出血、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手术顺利,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徐艳春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133-134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为患儿实施全方位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的方法。结果:家属对患儿所患疾病知识的了解需求十分强烈,占100%;技术服务需求占93%;70%的家属担心输液时出现不良反应;75%的家属要求发放保健知识手册。根据上述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家属的满意度达到了99%。结论:通过对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采取相应措施,能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老年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家属心理应激及焦虑、抑郁情绪.方法 将76例老年临终患者及其家属(76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和38名家属.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家属应激量表(R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家属RSS总分及心理痛苦和生活被扰乱2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临终关怀护理在降低老年临终患者家属应激水平的同时,也降低了其焦虑、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急诊危重症的护理工作中,患者家属的配合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并及时采取合适的心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有效缓解医患(护患)矛盾.鉴于此,笔者对在本院急诊抢救室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家属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然后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狂犬病确诊前后患者家属的心理过程,提供适时心理干预.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狂犬病患者确诊前后家属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家属不同的心理反应.结论:适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家属从否认、愤怒、绝望等心理过程转变到到不同程度的接受该疾病的事实,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安慰病人,让患者安全平稳的渡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家属心理护理、生活技能培训在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有家庭监护条件的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由心理咨询师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技能培训,然后对患者实施假出院3个月.对照组患者仍住院治疗.实施前后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自尊量表(SES)进行测试.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NOSIE及SE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家属心理护理、生活技能培训用于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使其社会能力、生活技能提高,激惹、抑郁等消极情绪减少;自尊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卵巢癌手术方式开腹及腹腔镜治疗卵巢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室进行的20例卵巢癌手术,其中开腹手术8例,腹腔镜手术1 2例,针对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制定护理计划开展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满意家属放心.结果:通过围手期的充分准备,术前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重视并发症预防与观察.20例患者术后无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较好,患者生活质量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加强对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掌握其开腹或者腹腔镜手术护理要点,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烧伤患者生理、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痛苦,治疗后期的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家属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之积极参与到整个康复护理过程中,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其身体功能和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调查,以期为烧伤患者的康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提高产妇及家属实施新生儿护理健康知识及产妇母乳喂养的掌握程度.方法:成立产科亲子课堂培训班,对在院的产妇及家属让有专业护理经验的护师集体上课,再一对一辅导实践.比较培训前后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健康知识、母乳喂养的掌握程度.结果:亲子课堂的实施让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健康知识、母乳喂养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计运用护理程序对肠造口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30例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实施有计划、有目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94%患者或家属完全掌握造口方面的知识,6%患者部分掌握;90%患者完全掌握造口护理操作技能; 98%患者重返工作岗位,2%患者通过有效沟通,再教育情绪稳定;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造口患者实施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回归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体现护理人员的内在价值,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应用无创呼吸机对需要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配合健康宣教、专业护理支持及心理护理支持。结果:通过正确的操作及有效地护理支持可以增加患者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机械通气的各种损伤及并发症。结论:有效地健康宣教、专业护理及心理护理支持,使得患者及家属接受及配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对提升患者在就医满意度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对实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前后在门诊就诊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对比人性化护理模式前后的满意率对其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为97.3%,实行普通护理模式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86.8%;实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在门诊的具体护理工作中,实行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缓和医患关系,增加门诊的软实力,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度在重症医学科的作用。方法:按实行护理模式不同分为普通对照组和三级责任护理管理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调查患者出重症医学科时的心理状态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三级责任护理管理组不良事件、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出重症医学科时的抑郁评分下降,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度是一能提高并保证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深入探讨影响ICU患者家属产生疾病不确定感的因素,为医护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提供参考.方法 对12名ICU患者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归纳出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患者的疾病状况和心理状态,家属自身知识缺乏及对患者预后的担忧,社会因素(如经济压力、信息支持、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等).结论 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信息支持力度;实施弹性探视制度,满足家属个体化探视需求;转变观念,重视ICU患者家属的心理体验,加强对ICU患者家属的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