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肺癌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接受肝移植术的726例受者中的1例新发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院肝移植术后新发肺癌发生率0.14%(1/726)。该例为男性,肝移植时年龄为57岁,从接受肝移植手术至发生肿瘤历时26个月,从确诊新发肺癌至死亡历时10个月,死于肿瘤进展、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移植术后新发肺癌的发生率较低;确诊时间较晚,疗效不佳;重视肝移植术后随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新发肺癌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8年12月间行肝移植术的726例受者中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726例肝移植受者中,术后新发恶性肿瘤4例,发生率为0.6%;患者均为男性;新发恶性肿瘤的类型分别为:急性髓性白血病、胃癌、肺癌和未分化肝肉瘤;患者肝移植时年龄为42~57岁,中位年龄52岁,肿瘤确诊时的年龄为45~60岁,中位年龄53岁;从接受肝移植手术至发生肿瘤的时间为6~38个月,中位时间31个月.4例患者均死于肿瘤进展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肝移植术至死亡时间为12~48个月,中位时间39.5个月;确诊为新发恶性肿瘤至死亡时间为6~10个月,中位时间8.5个月.结论 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国内发病率低于国外;确诊时间较晚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重视癌前病变和高危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四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8年12月间行肝移植术的726例受者中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726例肝移植受者中,术后新发恶性肿瘤4例,发生率为0.6%;患者均为男性;新发恶性肿瘤的类型分别为:急性髓性白血病、胃癌、肺癌和未分化肝肉瘤;患者肝移植时年龄为42~57岁,中位年龄52岁,肿瘤确诊时的年龄为45~60岁,中位年龄53岁;从接受肝移植手术至发生肿瘤的时间为6~38个月,中位时间31个月.4例患者均死于肿瘤进展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肝移植术至死亡时间为12~48个月,中位时间39.5个月;确诊为新发恶性肿瘤至死亡时间为6~10个月,中位时间8.5个月.结论 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国内发病率低于国外;确诊时间较晚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重视癌前病变和高危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8年12月间行肝移植术的726例受者中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726例肝移植受者中,术后新发恶性肿瘤4例,发生率为0.6%;患者均为男性;新发恶性肿瘤的类型分别为:急性髓性白血病、胃癌、肺癌和未分化肝肉瘤;患者肝移植时年龄为42~57岁,中位年龄52岁,肿瘤确诊时的年龄为45~60岁,中位年龄53岁;从接受肝移植手术至发生肿瘤的时间为6~38个月,中位时间31个月.4例患者均死于肿瘤进展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肝移植术至死亡时间为12~48个月,中位时间39.5个月;确诊为新发恶性肿瘤至死亡时间为6~10个月,中位时间8.5个月.结论 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国内发病率低于国外;确诊时间较晚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重视癌前病变和高危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食管癌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2003年8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术后生存半年以上并能接受定期随访的416例受者,观察其新发恶性肿瘤的情况,分析新发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中心肝移植术后新发食管癌1例,发生率为0.24%(国外平均发生率为0.11%)。该例男性患者肝移植时年龄为49岁,术前有长期吸烟史和嗜酒史,术后不完全戒酒、戒烟,术后46个月发现食管癌,从确诊新发食管癌至死亡历时10个月,死于肿瘤进展、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烟酒史、免疫抑制过强是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针对高危因素进行规范随诊以及优化免疫抑制方案,是早期防治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探讨新发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实施肝移植手术并且随访时间超过半年的475例肝移植患者资料.结果 47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新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1%.从肝移植手术到诊断恶性肿瘤的时间6 ~72个月,中位时间14个月.本组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均为男性,包括直肠癌1例,经手术治疗痊愈;肝癌2例,发病后14个月和6个月死亡;肺神经内分泌癌伴肉瘤样分化1例,发病后16个月死亡;Bukitt淋巴瘤1例,发病后2个月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的新发恶性肿瘤较为少见但预后极差,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新发胃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9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共实施肝移植术726例,其中1例肝移植术后新发胃癌病例回顾该例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该院肝移植术后新发胃癌发生率0.14 %(1/726).患者男性,肝移植时年龄为57岁,诊断肿瘤时年龄为59岁.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5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肾移植术后生存半年以上并能接受定期随访的236例受者中新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36例肾移植受者中,共有新发恶性肿瘤5例,发生率2.1%(5/236)。患者均为男性,新发肿瘤类型分别为直肠癌2例、肺癌1例、移行细胞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患者肾移植时年龄为46—70岁,平均年龄61岁,肿瘤确诊时的年龄为48~73岁,平均年龄65岁;从接受。肾移植手术至发生肿瘤的时间为14~77个月,平均时间46个月。5例患者经确诊为新发恶性肿瘤后,给予手术治疗和(或)化学药物治疗及减少免疫抑制剂或者转换免疫抑制方案治疗,均未发生肾功能异常和排斥反应。其中2例患者死于肿瘤进展和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存活。结论 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进展隐匿迅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壶腹部周围癌肝转移者行胰十二指肠根治术(Whipple术)联合肝移植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3例壶腹部周围癌肝转移病人行Whipple术联合原位肝移植术.Whipple术均采用常规胰肠吻合、胆肠吻合和胃肠吻合重建消化道;肝移植术中,2例为经典式,1例为背驮式;术后采用免激素方案并进行常规化疗(吉西他滨、5-FU和CF).结果:3例均成功实施Whipple术联合肝移植,术后早期恢复好,且生活质量好.病例1和病例2分别于术后5个月、7个月出现肿瘤复发转移,生存期为8个月和15个月.病例3术后4个月因误服致肝损的中药而肝衰竭死亡,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Whipple术联合肝移植是壶腹部周围癌肝转移者可考虑的治疗方法,其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肝癌的病理特点及再次肝移植治疗的意义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21例肝癌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接受再次肝移植治疗,12例行姑息治疗.所有患者原发病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均为肝内复发,无法局部切除.结果 9例患者首次和再次肝移植时肿瘤病理分析,肿瘤均为肝细胞肝癌,最大肿瘤直径分别平均为6.2 cm和4.8 cm,多发肿瘤者分别占67%和89%,有微血管侵犯者分别占100%和56%,肿瘤分化为Ⅱ级、Ⅲ级和Ⅳ级者分别为33%、67%、0和22%、22%、56%,复发肝脏肿瘤的平均最大直径和分化程度与原发肝脏肿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次肝移植术后再次移植组患者无瘤存活时间中位数为15.0个月,再次肝移植术后无瘤存活时间中位数为2.5个月,再次移植术后存活时间中位数为5.8个月,总体存活时间中位数为21.8个月;姑息治疗组受者肝移植术后无瘤存活时间中位数为13.0个月,总体存活时间中位数为17.6个月;再次移植组和姑息治疗组术后1、2、3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89%、44%、33%和91%、45%、9%,两组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侵犯为肝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复发肿瘤分化程度更低;首次肝移植术后肝癌肝内复发可能是术前和术中肿瘤全身播散的早期临床特点和局部表现,不建议再次肝移植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肝内复发.  相似文献   

11.
2例肝移植术后早期血糖的监控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例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后病人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稀释液.进行血糖的监控与护理,结合实验室空腹静脉血糖检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稀释液泵入速度,使血糖维持在8~10 mmol/L.结果病人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分别住院30 d和45 d,顺利康复出院;随访4个月和5个月生活质量良好.提出肝移植术后早期血糖浓度的监控是肝移植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其中胆管吻合口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并发症且处理起来较为困难,课题拟进一步明晰认识ERCP下胆道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并确立早期防治护理措施.方法:①对象:武警总医院移植研究所2009-01/2011 -02完成的4例ERCP下胆道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中,术后发生出血4例,胰腺炎1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均通过ERCP置入胆道支架术,通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顺利治愈;结论:通过对4例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及总结,认为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呕吐物、大便颜色、淀粉酶、脂肪酶及术区渗血情况,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积极预防感染、胰腺炎、止血等治疗,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远期效果.方法 对15例接受了肝移植的终末期PBC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0个月(38~86个月),记录并总结随访期间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肝移植术后患者的预后、新发疾病以及术后远期存活率.结果 15例PBC患者共接受原位肝移植16例次,其中1例因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进行了2次肝移植.术后患者均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部分患者使用了熊去氧胆酸.术后2周时,患者肝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乏力、皮肤瘙痒及黄疸等症状缓解,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新发疾病(26.7%),1例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为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为结肠癌,经治疗后2例好转,2例治疗无效死亡.肝移植术后,患者无PBC复发,1、2和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100%、100%和86.7%.结论 肝移植可提高终末期PBC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存活率,但一些少见的新发疾病对患者的远期存活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肝移植已成为治疗肝细胞癌(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是影响受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防治策略是提高肝癌肝移植受者临床疗效的关键.对肝癌肝移植受者肿瘤复发转移进行密切监测、积极预防、早期诊断,综合手术治疗、局部治疗特别是靶向免疫治疗等在内的多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显微外科技术的儿童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护理监测要点.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13例儿童肝移植患者,年龄8个月~9岁,9例接受活体部分肝移植,4例接受DCD肝移植。在护理工作中针对性观察术后并发症临床体征,强化抗凝和免疫抑制药物护理监测。结果 13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吻合口狭窄、门静脉血栓和胆瘘各1例;伤口愈合不良2例。结论 儿童肝移植具有不同于成人肝移植的显微外科特点,术后护理需要针对显微外科特点采取措施,通过细致临床症状观察,及时发现异常,采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肝移植术后新发肺癌、乳腺癌以及胰腺癌的风险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数据库中肝移植术后患肺癌、乳腺癌及胰腺癌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1980年1月至2011年9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资料,而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对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新生恶性肿瘤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7年至2009年5月期间21例肾移植和2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新生恶性肿瘤的随访资料.结果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新生恶性肿瘤的23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7例;发病年龄21~72岁,平均51.26岁.从器官移植到发生肿瘤的时间为3~216个月不等,平均70.65个月.肿瘤组织学类型包括:膀胱癌和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5例;肾癌2例;肝癌6例(其中3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阳性,3例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阳性);乳腺癌2例;胃癌2例;直肠癌、结肠癌、肺癌、鼻咽癌、宫颈癌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各1例.肿瘤确诊后,首先调整患者的免疫抑制方案;实体器官肿瘤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辅以全身、介入或局部灌注化疗和放疗.共13例接受手术治疗,11例接受化疗或介入性化疗栓塞治疗,2例接受放疗.随访至2009年5月,仅有7例患者存活,其中长期存活5例.结论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新生恶性肿瘤是严重影响移植患者远期存活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肿瘤发生后,应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对于合并肝炎等病毒感染的患者,术后应常规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肝移植技术在终末期肝病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术后长期存活的受者数量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新发恶性肿瘤逐渐受到广泛关注[1-3]。然而,既往国内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个器官移植中心的病例报道[4-9],尚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报道,无法对我国肝移植受者术后新发恶性肿瘤情况进行总体描述及分析。本研究通过检索既往国内相关文献,统计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受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我国肝移植医务人员对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以便更好的进行术后患者护理工作,科学有效的促进肝移植患者的康复进程.方法:对2006-2010年169位成年肝移植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的观察,强化导管护理、患者体位姿势、胃肠道健康指标的监测.结果:经过169位患者进行科学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患者,5例出现由于身体状况恶化等原因而终止肠内营养,其余均全部顺利进入自然进食阶段,未发生吸入性肺炎.结论:规范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肝移植患者术后的积极康复,减少并发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 LT)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及新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的患者, 随访至2021年10月。将肝移植受者分为有/无新发NAFLD组, 并进一步将肝移植后新发NAFLD患者分为合并/未合并MS组, 分析肝移植后新发NAFLD患者及合并MS患者的临床特征,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新发NAFLD及合并MS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324例肝移植受者, 中位随访时间为2.9(2.0~4.3)年, 术后新发NAFLD的发病率为21.0%(68/324), 其中, 合并MS的发病率为44.1%(30/68)。与术后无新发NAFLD患者相比, 新发NAFLD患者的术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偏高, 血小板水平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