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 Ab)、抗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 Ab)的测定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和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资料,按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分为: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59例(NG组)、单纯腺瘤组(TA组)48例、单纯甲状腺癌27例(TC组)、甲状腺癌、伴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TC+NG组)、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163例(NG+TA组)和正常对照组20例(N组)。比较术前各组血清Anti-Tg Ab、Anti-Tpo Ab浓度和阳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TC组和TC+NG组血清Anti-Tg Ab、Anti-Tpo Ab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5),NG、TA组、NG+TA组和N组间两两比较无差异;TC组和TC+NG组Anti-Tg Ab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其他4组,Anti-Tpo Ab阳性率与其他4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血清Anti-Tg Ab、Anti-Tpo Ab水平和Anti-Tg Ab阳性率明显增高,两个抗体的测定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和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的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8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根据患者病症分为对照组(169例)和观察组(13例)。对照组患者为单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观察组患者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分析两组患者甲状腺局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中甲状腺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确诊有甲状腺癌的患者有13例,发生率为7.14%;观察组患者结节数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8,P0.05),观察组患者钙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274,P0.05);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微粒抗体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水平情况筛选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患者,确定患者的病症后,进行相关的手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青春期甲状腺肿病人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研究其转归情况。方法收集2003~2007年吉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青春期甲状腺肿病人51例,年龄11~18岁,其中男18例,女33例,根据最终的甲状腺功能分为3个组,A组单纯甲状腺肿组31例,B组甲亢组6例,C组甲减组14例。分别在首诊时,6个月后,及1~2年后测血清FT3、FT4、TSH、TPO-Ab、TG-Ab观察在三个阶段的数值变化,同时设26例健康对照组。结果在开始诊断青春期甲状腺肿的患者血清FT3、FT4、TSH、TPO-Ab均在正常范围。甲亢组6例,1年后,出现FT3、FT4增高,TSH降低,TG-Ab、TPO-Ab在半年后出现阳性。甲低组14例,1年后发展为临床甲减,但其半年时已出现TPO-Ab、TG-Ab阳性。31例单纯性甲状腺肿组,半年及1年后随诊,20例甲状腺肿大消失,11例甲状腺为I°~II°,FT3、FT4、TSH、TPO-Ab均在正常范围。结论甲状腺肿作为甲状腺疾病的首发症状,早期各种检验结果均在正常范围,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自身免疫病性甲状腺疾病,有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及球蛋白抗体可在早期存在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对不同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91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按其临床特征分为Graves病组、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组、亚急性甲状腺炎组、良性甲状腺结节组、分化型甲状腺癌组,检测各类甲状腺疾病的血清Tg,比较各组间及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术后血清Tg的水平差异.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Tg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术后6个月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Tg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血清Tg水平结合临床表现检测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和亚临床甲低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的阳性率和阳性患者的抗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POAb阳性率在各组中又明显高于同组的TGAb和TMAb阳性率。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复诊组TPOAb阳性患者的抗体水平明显低于甲亢组、甲低组和亚临床甲低组。提示TPOAb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河北某水源性高碘地区成人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调查水源性高碘地区-河北省黄骅市歧口村、高头村≥14岁人群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状况,方法:入户问卷调查4230人的基础上,采样调查1074人,所有采样调查对象均详细填与甲状腺疾病调查表,接受体检查和B超检查,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AA)和甲状腺球蛋白(TG),留取空腹尿样测量尿碘、TSH异常者测定甲状腺激素和TSH受体抗体(TRAb)。结果:采样人群的尿碘中位数为614.61μg/L。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亚临床甲亢的患病率分别为1.21%和1.12%;临床甲亢中92.3%为Graves病所致,亚临床甲亢中75%TRAb阳性;回顾性分析普遍食盐碘化前后临床甲亢平均年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1.96%和6.05%,患者TAA阳性率分别为85.71%和29.23%。采样人群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分别为11.6%和9.3%。弥漫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的患病率分别为3.26%、2.61%、1.77%和6.4%。甲状腺癌病率为91.58/10万,结论:在尿磺中位数为614.61μg/L的碘营养状态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癌患病率显著增高,提示这一碘摄入量并不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30例共62个结节,在手术前进行CDFI及3D-CPA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结节划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组,分析3组甲状腺结节的血流形态、分布和血流动力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3D-CPA检查结果表明,结节性甲状腺肿血管以外周分布为主,甲状腺腺瘤呈球形网状结构,甲状腺癌血管内径明显增粗,不均匀扭曲.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分别为(39.43±11.17)、(46.39±12.98)、(65.17±9.23)cm/s,阻力指数(RI)分别为(0.32±0.08)、(0.41±0.06)、(0.69±0.07),甲状腺癌组的PSV和RI均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组(P均<0.05),CDFI和3D-CPA检查,甲状腺癌组的血流分级均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甲状腺腺瘤组(χ2值分别为17.11、12.79,23.05、15.41,P均<0.01).结论 CDFI显像与3D-CPA能直观地反映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血流分布状况,有助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有利于甲状腺滤泡状癌术前鉴别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甲状腺滤泡状癌(A组)、60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B组)及60例正常甲状腺(C组)组织标本中韧性素-C(Tn-C)、整合素击83、CD44 v6表达。结果Tn-C、整合素α5β3、CD44v6阳性率A组分别为60.00%、56.67%、58.33%,B组分别为6.67%、11.67%、10.00%,C组均为0。A组三种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C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Tn-C、整合素α5β3、CD44v6有助于临床上甲状腺滤泡状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声像图特征及相应的病理学基础,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7例甲状腺腺瘤及56例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最高,占91.1%(185/203);甲状腺双叶不规则肿大、病灶多发、结节内部回声复杂以及结节之间无正常甲状腺组织是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重要指标。结论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180例(T2DM组),其中老年组87例、非老年组93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人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并与160例健康查体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甲状腺功能(甲功)异常37例(20.56%),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32例;对照组分别为11(6.88%)、5、6例;T2DM组甲功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DM老年组甲功异常率(28.74%)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2.29%),P均<0.01。T2DM组TPO-Ab异常55例(30.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例(11.88%),P<0.01;两组TG-Ab阳性率比较P>0.05。结论 T2DM患者甲功异常率较高,主要表现为甲减、甲状腺自身抗体增高,老年患者尤为明显;提示甲状腺激素可能参与T2DM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地区儿童甲状腺肿发病情况及病因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哈尔滨市儿童甲状腺肿大的发病情况,分析病因。方法采用PPS抽样法选取3 243名11~13岁的学龄儿童,进行甲状腺触诊检查,对疑诊甲状腺肿大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其中354人进行尿碘测定;对发现的甲状腺肿大者进行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和尿碘测定;随机选取30名无甲状腺肿大儿童作为对照。结果哈尔滨市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41.81μg/L,甲状腺肿大率为2.43%。31名采血化验的甲状腺肿大儿童中,发现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1人,亚临床甲减3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2人,临床甲亢1人,这些儿童甲状腺自身抗体均为阳性。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在甲状腺肿大儿童中阳性率分别为45.2%、38.7%,阳性率与抗体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01)。尿碘在甲状腺肿大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自身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目前哈尔滨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处于超足量水平,儿童中有较高的甲状腺自身抗体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日照地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癌患者尿碘水平变化,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癌患者碘摄入状况的特点。方法采用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检测20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1例甲状腺瘤患者、51例甲状腺癌患者和16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尿碘水平。。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组患者尿碘中位数分别为98.5、90.5、96.7μg/L,均处于碘略不足水平;对照组尿碘中位数为175.4μg/L,为碘适宜量。尿碘中位数组间比较P均<0.01。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患者碘缺乏91例,适宜65例、过量47例,甲状腺瘤组分别为39、23、19例,甲状腺癌组分别为22、15、14例,对照组分别为15、84、6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组患者碘适宜、碘过量者的构成比明显低于对照组,但碘缺乏者得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日照地区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碘营养状况基本良好,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组患者多处于碘不足状态。  相似文献   

13.
175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TRAb,TGAb,TMAb联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175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TRAb,TGAb,TMAb联合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3种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甲状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2-2006年在山东省甲状腺疾病防治中心就诊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759例,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化验及辅助检查结果分为6组.观察各组TRAb,TGAb,TMAb测定值的分布情况,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1)TRAb强阳性仅存在于甲亢患者(A、B两组),其他4组阳性率均很低,且测定值均小于50 u/L;(2)6组中TGAb,TMAb各档几乎均有分布,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D组(高达91.53%,94.92%)、C组、A组与B组、E组、F组;(3)A组与C组TGAb,TMAb强阳性率及TGAb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TMAb阳性率c组略高于A组.结论 TRAb可作为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依据;TGAb,TMAb强阳性对AITD及其他甲状腺疾病的鉴别有一定临床价值;不同类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TGAb,TMAb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甲状腺组织完全去除后当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阴性时,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诊断价值,确定TGAb的诊断临界点.方法 选择169例术后病理诊断为DTC,残留甲状腺组织已完全去除,TG阴性、TGAb阳性的患者,将其分为:复发/转移组(A组)59例和无复发/转移组(B组)110例.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TG、TGAb水平,根据其TGAb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不同阈值的阳性分层似然比分析.结果 A组的TGAb值(1 368±1 343)IU/ml明显高于B组(154±539)IU/ml(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P<0.01),说明TGAb对这类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临界点为204 IU/ml,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50%、89.10%,与金标准相比较,诊断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3),吻合度较强(k=0.785,P<0.01).当验前概率固定且排除其它混杂因素作用,TGAb>1 000 IU/ml发生复发/转移的可能性为204 IU/ml≤TGAb≤1 000 IU/ml的1.12倍、100 IU/ml≤TGAb<204 IU/ml的4.03倍、10 IU/ml≤TGAb<100 IU/ml的24.79倍.结论 TGAb可作为监测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已完全去除且TG阴性TGAb阳性DTC患者发生复发/转移的指标,其诊断临界点为204 IU/ml.TGAb值越高,发生复发/转移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和丙型肝炎均为常见病、多发病.近来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作为导致AITD发病的环境因素引起关注.一些研究发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的患者或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抗-HCV抗体阳性率升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POAb、TgAb的阳性率均增高.而另一些研究未发现丙型肝炎与AITD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 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 Ab)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中的改变,探讨TPO Ab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收集AITD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不同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组(Graves病、GD,57例)、甲低组(桥本氏甲状腺炎、HT,48例)、亚甲低组(41例)和AITD复诊组(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1~6个月,41例).另取一级亲属无GD或HT的健康人群53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甲状腺自身抗体(TPO Ab、TG Ab和TM Ab)及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FT3、FT4,sTSH)水平.结果 甲亢组、甲低组和亚甲低组中TPO Ab阳性率(87.70%、97.20%、100.00%)均明显高于同组内TG Ab阳性率(43.90%、60.42%、48.78%)和TM Ab阳性率(43.90%、79.10%、60.98%);3种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和阳性患者的抗体水平均高于相应的对照组.AITD复诊组的TPO Ab阳性患者的抗体水平[(683.04±606.55)kU/L]明显低于甲亢组、甲低组和亚甲低组[(1049.31±941.00)、(106 440.79±272.38)、(5133.01±4449.67)kU/L].结论 TPO Ab在AITD的诊断更具有代表意义,抗体水平为AITD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疾病时甲状腺组织性激素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性激素及其受体在甲状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了不同甲状腺疾病时甲状腺组织中的性激素受体(AR、ER和PR)。结果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有少量的性激素受体表达,但阳性率不高;甲状腺癌组织中性激素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加,尤其在乳头状腺癌组织中AR、PR增加更明显,不仅高于正常人也高于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P<0.01,0.01,0.05);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ER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桥本甲状腺炎三种性激素受体的阳性率也高于正常人,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虽然各种甲状腺疾病均多发于女性,但它们与性激素受体的关系不一样,甲状腺癌可能与雄激素及孕激素的作用增强有关,而良性甲状腺疾病与雌激素作用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桥本甲状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以助早期诊断。 方法 对40 例老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40 例该病非老年患者进行对比。 结果 入院误诊:老年组29 例(725% ),其中13 例(325% )误诊为甲状腺癌;非老年组14 例(350% ),其中2例(50% )误诊为甲状腺癌;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检查者老年组27 例,TGA 阳性25 例(926% ),TMA阳性26 例(962% ),2 项均阳性25 例(926% );非老年组30 例中分别为27 例(900% )、28 例(933% )及27 例(900% )。老年组22 例及非老年组21 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桥本甲状腺炎。 结论 老年人一旦发现甲状腺肿大,无论有无相关症状,均要考虑桥本甲状腺炎的可能性,应及时行甲状腺功能及TGA、TMA 检查。必要时可进行甲状腺针吸或病理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9.
Chen WJ  Yu MH  Xu Y  Shen J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452-455
目的研究galectin-3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甲状腺标本中galectin-3表达.结果无论采用免疫组化或RT-PCR方法,甲状腺癌组织的galectin-3表达率均较高(阳性率为89.7%和91.7%),不同类型的癌组织中有较大差异,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癌具有较高水平的表达(阳性率100%).有淋巴结转移者galectin-3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在良性甲状腺结节及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的25份甲状腺腺瘤标本和13份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仅3例呈阳性,余均为阴性,10份正常甲状腺组织及25份癌旁组织均未发现galectin-3表达.结论galectin-3可作为鉴别良、恶甲状腺疾病的一个较有价值的肿瘤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采用高频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临床诊断,分析超声特点和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进行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对比超声诊断和病理结果。结果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二维声像图查现各异,甲状腺癌的CDFI阳性率、Vm ax、RI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0.00%、62.50%、72.09%。结论应用彩色高频超声诊断在结节性甲状腺疾病中能够判别良性以及恶性的图像,不同性质的甲状腺结节超声查现各不相同,临床中应仔细对其加以区分,进而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