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河南省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97例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的患者,根治性切除76例,分析根治性切除患者临的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关系,并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姑息性切除21例,比较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根治性切除组复发转移率为19.7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前血清CEA水平、肿瘤活动情况、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肿瘤活动情况、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根治性切除的2年生存率为90.78%,未能根治性切除的2年生存率为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肿瘤活动情况、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直肠癌联合脏器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根治性切除可以明显的提高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术后复发形式及其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食管癌 (Eca)术后转归 ,对改进手术方法指导术后综合治疗很有意义。本文对 1986年 9月至 1989年 12月 Eca病例复发形式进行总结 ,并探讨其对策。1 对象和方法1986年 9月至 1989年 12月本科行 Eca切除术 2 0 4例 ,其中探查 12例 ,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死亡共 5例 ,姑息手术 16例 ,另有 3例失去随访 ,余下 16 8例。其中复发 88例 ,复发率5 2 .4%。复发病例男 6 5例 ,女 2 3例 ;年龄 <6 0岁 71例 ,≥6 0岁 17例。复发形式分淋巴行性复发、血行复发、淋巴行加血行重复复发和其它 (包括吻合口复发 ,局部复发等 )手术以经左胸经路行食管大部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56例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并且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患者,对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统计。结果导致患者病情复发的主要原因有肿瘤因素和手术因素两种,肿瘤因素包括新生肿瘤8例,肿瘤扩张9例,肿瘤残留13例;手术因素主要有切除范围小12例,手术操作失误5例,术后未化疗9例。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患者病情复发的风险,且能积极控制癌细胞的转移,在手术后进行进一步的放、化疗可以减少病情的转移和复发,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早期食管癌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肿瘤复发情况分为对照组(未复发, 35例)与观察组(复发, 25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食管癌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肿瘤直径≥5 cm占比64.00%、肿瘤浸润深度T1b占比56.00%均高于对照组的40.00%、28.57%,病灶完整切除率56.00%、术后参与化疗率60.00%低于对照组的80.00%、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55岁占比、肿瘤位置、手术方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病灶完整切除、肿瘤浸润深度、术后参与化疗均为早期食管癌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肿瘤直径、病灶完整切除、肿瘤浸润深度、术后参与化疗均为早期食管癌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三阴乳腺癌(TNBC)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分析三阴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99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复发转移19例,其中胸壁复发7例(其中5例为胸壁复发并远处转移)、脑转移3例、肺转移4例、骨转移3例、肝转移1例、内乳锁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其中多处转移4例。不同年龄、月经是否绝经、是否脉管转移、不同原发肿瘤大小、不同Ki-67水平、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手术方式、有无淋巴清扫患者复发转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6、0.849、3.437、3.723、0.416、4.998、0.176、2.070,P>0.05);有淋巴转移患者复发转移率为36.1%(13/36),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的9.5%(6/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2,P<0.05)。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是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年龄、月经情况、有无脉管转移、原发肿瘤大小、Ki-67、组织学分级、手术方式、是否行腋淋巴清扫与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无关。结论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三阴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治疗方法及复发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不同治疗方法对复发率的影响及复发因素。方法选择原发乳腺癌105例,分组治疗并观察肿瘤的复发与肿瘤分期、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105例患者2年内复发47.6%(50/105);肿瘤Ⅱ期者复发占40.0%(10/25),Ⅲ期者复发占28.0%(7/25);105例乳腺癌远处转移复发者占31.4%(33/105);单纯行乳腺手术者复发率高达40.0%,而25例手术后放疗的患者中,复发率为16.0%;局部复发共58.0%(61/105),其中胸壁复发13.3%(14/105);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0.9%(22/105),腋淋巴结转移23.8%(25/105)。结论联合手术治疗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手术治疗,肿瘤的复发与肿瘤分期、肿瘤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王栋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6):52-53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便正确地安排食管癌术后复查及后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47例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病例放疗前资料,了解其转移规律。结果食管癌术后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几率随术后间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87%的术后淋巴结转移出现在2年之内,大部分病例二次就诊时机有延误,延误时间与转移淋巴结大小成正相关。结论食管癌术后正规复查非常重要,对T3、T4或N^+等重点病例要多加注意或积极开展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性脑出血复发出血的影响因素及临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首次出血后复发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预后。方法 以1999-2002年246例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有无复发出血进行分组,分因素研究。结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复发出血与高血压的有效控制与否密切相关。并与高血脂,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等有关。复发出血预后差。结论 有效控制血压和其它因素,可以预防出血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食管癌手术死亡的措施。方法分析1989-2007年食管癌切除术后30d内死亡病例,并与1981.1988年手术死亡情况比较。结果手术死亡率为0.9%(13/1521),较以前明显下降(P〈0.001);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肺并发症,占76.9%,术前多伴有心血管、肺部疾患等并发病;吻合口瘘、大出血的死亡率降低,无单纯脓胸和乳糜胸致死者。结论预防和减少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最主要途径:术前充分处理并发病,选择恰当手术时机,术中、术后加强监护治疗,是降低手术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的胃镜特征与临床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24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表现.结果 24例早期食管癌患者胃镜表现:病变直径1.0 cm以内,表面粗糙、混浊,血管纹理模糊4例;黏膜潮红充血,小片状糜烂,周围境界清楚,触之易出血3例;黏膜局灶性不规则斑块状糜烂或浅表溃疡形成5例;黏膜轻度隆起,表面光滑或糜烂,与周围颜色稍异10例(其中息肉样变1例);黏膜局灶性虫蚀样改变,稍有凹陷,白苔覆盖,注水冲洗后病变部潮红或渗血,边界不规则多较清楚2例.病理报告:小细胞癌1例、腺癌l例(贲门部)、高级别上皮内瘤样变9例、低分化腺癌1例、鳞癌12例.结论 内镜下早期食管癌主要表现为黏膜色泽的改变,黏膜增厚粗糙以及浅表隆起、浅表凹陷等形态改变.对可疑病灶多点活检(至少4~5块)是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魏祥志 《安徽医药》2013,34(7):911-914
目的探讨经腹右径胸扩大二野淋巴结清扫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经腹右径胸食管癌根治切除术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淋巴结切除数、平均淋巴结切除数、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度、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共清除淋巴结1 375枚,31例患者发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53.4%(31/58)。共检出128枚阳性淋巴结,淋巴结总的转移度为9.3%(128/137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36.2%((21/58)。结论扩大二野淋巴结清扫不但创伤小,而且能提高淋巴结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无胸腔转移表现的食管癌患者手术时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C)的阳性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141例食管癌患者在行根治术时,分别于开胸后未作任何胸内操作前及切除病变断端食管吻合完毕后冲洗胸腔,收集细胞冲洗液并做细胞学检查。结果前、后两次PLC阳性率分别为29.08%(41/141)、18.44%(26/141)。PLC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均无相关,与冲洗时机的不同有相关。结论选择开胸后未作任何胸内操作前进行PLC检查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单逖奎  陈章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768-1769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6年9月~2006年8月收治的273例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73例食管癌经手术治疗,临床治愈率为98.9%。术后总的3年生存率60%(116/193),5年生存率34.65%(48/139)。结论:正确的手术方式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手术切除的彻底性,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延长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2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例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手段、生存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全组20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5.7个月(3.9~7.5个月,95%CI),中位生存(OS)16.1个月(9.3~23.0个月,95%CI)。15例曾接受化学治疗(术前新辅助化疗、放疗中同步化疗或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PFS显著高于未接受化学治疗的患者(9.9月vs 3.7月,P=0.02),但化疗与否并不影响总生存。结论食管小细胞癌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模式。但包含了化学治疗的综合治疗可能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荐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剖析影响食管癌病人生存的临床参数,构建列线图以预测食管癌病人的 1年、 3年及 5年生存率。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结果数据库(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program,SEER),共获 2010年 1月至 2015年 12月 8 863例食管癌病人的年龄、病理等临床资料和相关随访数据。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验证组( 2 656例)和列线图建模组( 6 207例)(分配比例是 3∶7)。建模组用 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用 log-rank检验法评估生存率的差异;将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 Cox比例风险模型,寻找建模组病人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将确定因素纳入并构建列线图,预测食管癌病人 1年、 3年及 5年生存率。通过一致性指数( C-index)和校正曲线评估其预测的准确性和判别能力。结果食管癌病人的年龄、性别、种族、组织分级、美国癌症联合协会( AJCC)第 7版 T分期、 N分期、 M分期、手术、化疗均是其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P<0.05)将以上因素纳入并构建列线图。 C-index:建模组内部验证为 0.726(95%CI:0.718~0.734),验证组外部验证为 0.723(95%CI:0.71,1~0.735);同时两组的校正曲线一致性良好。结论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全程三维适形加量放疗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全程三维适形加量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经病理证实的8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根据钡餐显示的肿瘤侵犯范围在模拟机下透视定位,3个野同中心外照射,总剂量DT63—70Gy,7周完成;观察组44例全程运用三维适形计划系统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使90%的等剂量面包含全部计划靶体积,前程适形照射DT44—50Gy,后程缩野总剂量加至DT66~75Gy,6周完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放疗后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6.4%、64.3%(X^2=4.5420,P〈0.05),两组近期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93.2%和76.2%(X^2=3.6014,P=0.0577),两组毒副反应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全程三维适形加量放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评估食管癌病人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病人136例,根据术前1周内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计算PNI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Youden指数,并得出PNI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病人分为高PNI组与低PNI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以Log-rank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食管癌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最佳截断值为45.38,79例病人PNI≥45.38分为高PNI组,57例病人PNI<45.38分为低PNI组.两组在饮酒史、肿瘤长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NI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低于低PNI组(P<0.05).全组病人中位生存期48.9月,5年生存率为36.8%.高PNI组中位生存期为56.2个月,5年生存率为48.1%.低PNI组中位生存期为38.7个月,5年生存率为21.1%.高PNI组病人总生存时间明显优于低PNI组(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人饮酒史、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PNI与病人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PNI是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NI临床上容易获取、计算简便,与食管癌病人术后并发症相关,是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评估食管癌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Kindlin-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5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应用蛋白印迹进法及定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Kindlin-2在蛋白水平及RNA水平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Kindlin-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421±0.334)比(0.137±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胃癌组织Kindlin-2/[3-actin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05±0.20)比(0.77±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Kindlin-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肿瘤侵犯深度为T3-4患者(12例)的Kindlin-2表达明显高于T1-2(38例)患者。N3、N3期患者(分别为14、13例)的Kindlin-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期患者(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TNM综合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Kindlin-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Ⅱ期的患者(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Kindlin-2高表达胃癌患者(27例)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23例)[(23-4-4)个月比(65-4-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Kindlin-2高表达胃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亦短于低表达患者[(12±4)个月比(55±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Kindlin-2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可能成为靶向治疗及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