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毒损脑络与毒损脉络是现代阐释中风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学说,其"毒邪可破坏形体,损伤脑络"之论在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简称症状性脑动脉狭窄)发病的认识中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释本病正气虚的发病基础,详述火毒、浊毒等毒损证素对脑血管狭窄的影响,分析"络虚—络滞—络损"病理演变过程,总结络虚毒损是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古代医家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多从肾论治、从痰瘀论治,现代兴起的"毒损脑络"理论是在古人认识其病因病机基础上,认为肾虚、痰浊、瘀血互相转化,交互为患,一起构成浊毒犯脑的病理基础,形成虚痰瘀毒恶性循环的有害网络。因"毒损脑络"与络病病理改变不谋而合,因此提出"化浊解毒通络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大法,以期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毒损脑络"理论的老年性痴呆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认为痴呆的基本病机为脑消髓减,神机失用。历代医家已经认识到了肾精亏虚,痰浊瘀血在痴呆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认识,以及毒损脑络理论,认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病理产物β-淀粉样蛋白具有损伤脑髓的特点,属于内生浊毒范畴,浊毒损伤脑髓也是该病发病的重要机制。肾精亏虚是AD发生的前提,脑髓失养与内生浊毒导致脑消髓减、神机失用是A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从络病理论探讨中风病微观病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当前中风病病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络病理论,提出中风病微观病机理论概说。脑络是脑神的功能和结构载体。络脉失养是中风病的病理基础。营卫失和,毒损脑络是中风病的核心病机,指出探讨微观病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于明确中风病发病部位,揭示治疗的核心手段与基础环节的关系,进一步阐释疏通脑络在恢复脑神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表现为多个认知领域的进行性衰退。课题组提出虚损是AD发生发展的基础,因虚致瘀、因瘀化毒、毒损脑络是AD病情进展和恶化的关键。针对AD“虚损瘀毒”的核心病机演变特点,临床以补虚益智、活血解毒为主要治法,为中医学治疗AD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毒损脑络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梗死毒损脑络机制是对中风病传统病因病机认识的提升。毒有外内之别,毒损脑络之毒多为内毒,且内毒为病,易损络脉,并可进一步败坏脏腑,使病情加重恶化,难治难愈。络脉为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着眼于气络与血络,则可从功能与结构上对络脉进行整体概括并开展相关生物学基础研究。立足于络脉功能障碍与结构损伤,围绕邪蕴成毒,毒成络损来论述病气络、病血络的动态病理过程,并结合急性脑梗死缺血级联反应,试从急性脑梗死病理损害过程阐述毒损脑络机制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毒损络脉诠释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毒损络脉是晚近由作者在致力于复杂难治性疾病的研究中,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从创新中医学病因与病机的理论高度首次提出的。是一种具有病因、病机和病证属性等多种内涵的新的理论假说。该假说的先声是切入中风病研究的毒损脑络学说的提出[1],嗣后于国内系列展开的毒损肺络、肝络、肾络等的研究,以及由这些研究所得到的临床效应和生物学基础方面的证据,使毒损络脉学说逐渐成为中医界关注的焦点。1毒损络脉的理论基础据对有代表性的千余部古代医籍的初步检索,古人关于毒的散在论述多达万余处,可见于历代医家的文献记载中。不仅有病名、病…  相似文献   

8.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形成相同的证候时,可以采取相同的治法。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在于辨证论治。黄连解毒汤的主要功效为泻火解毒,清化湿热,广泛适用于内外妇儿多种病证。只要是辨证属于热毒炽盛的疾病,皆可根据"异病同治"的理论选用黄连解毒汤。  相似文献   

9.
从毒损脑络理论假说出发认识出血性中风(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成为学界的一种新思路。微血管破坏受损是ICH的核心病变和基本动因,也是探求ICH后"病络"的生物学基础的一个切入点。络脉是以解剖为基础的结构功能统一体,与微循环、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存在密切联系。在ICH中,毒损脑络、络脉瘀阻、饮停络阻是ICH发病的关键病机,在现代生物学中它们与微循环调控、血管调节功能、血脑屏障等病理生理过程紧密相关。这种探讨将我们对ICH"病络"的认识带入了微观的层次,与现代科学的结合有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毒损脑络"学说的症状学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在“毒损脑络”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临床角度初步探讨“毒损脑络”的症状表现,并探讨其症状学研究的初步思路。方法汇总并初步总结“毒损脑络”发病机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机学特点,表达其与疾病密切相关的临床特点,在疾病过程中的发生时点和位点,并以此为依据,推导“毒损脑络”病机的临床症状特征。结果在中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症状的突然波动、持续加重和病情的复发,是“毒损脑络”的体现过程,在疾病状态下局灶症状的弥散化,是“毒损脑络”可能的症状特征。结论“毒损脑络”作为发病和病理的机制在中风病中存在,其特征性的症状表现存在于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疾病转归,结合病机特点和中医理论,在临床过程中寻找症状,是“毒损脑络”症状学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肝阳上亢、肝阳化风、肝风扰络损脑属于中风发病不同阶段的病机变化,其发展过程标志着中风病位、病性的变化。(1)肝气郁结,肝气逆乱,气郁化火,火盛阳旺,火盛伤阴,阴虚阳亢,风阳扰络、损络、入络损脑是肝阳化风不同阶段发生的病机变化,亢阳得以下潜,肝风便能平息;若肝风扰络犯脑,特别是发生络破血溢,或络痹血瘀,纵然风阳平息,但瘀塞或破损之脉络与受损之脑髓多难修复。(2)肝失疏泄,气机郁结,郁逆化火,肝肾阴虚是肝阳化风的先期病机损害,或者说是肝阳化风的基础病变,大多积久而成并持续存在;气逆阳亢,化风上扰,损脉及脑是肝阳化风致中的核心病机环节;风阳入络,易入难出;风阳损络噬脑,多难修复,乃至殒命。(3)肝风扰络、损络、入络,进而毁损脑髓是肝阳化风致中的不同病机损害,预后各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络病”的理解分析,以及中医对胃癌的认识,认为胃癌之病当属络病范畴。二者皆因正虚、气滞、痰瘀而致脉络瘀阻不通,蕴久化毒损络而为病。因此,基于络病理论对胃癌进行论治,应以通络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3.
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对中风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传统认识的基础上涌现了许多新的观点和学说,如"毒损脑络病机假说"[1]"热毒论"[2]等,推动了中风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3],结合研究进展,对缺血性中风的病机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4.
络脉络病与病络   总被引:47,自引:12,他引:35  
古往今来络脉络病早为医家知晓 ,通达络道乃是医家常用之法。然而络病学说做为中医学基础临床的重要研究领域 ,或者说是中医学一级学科的重大研究方向则始于上个世纪 90年代。首先有学者梳理文献 ,进而有用虫类药物组方搜剔风瘀之邪 ,通络止痛 ,开发新药治疗心脑病证 ,获得推广应用 ;重要的是在基础理论上提出气络、病络之新说 ,在临床基础研究上有毒损脑络 ,疫毒浸淫肺络的研讨 ,及至临床内、外、妇、儿、骨伤各科。内科中脑病、心病、肾病、肝病、肺病 ,以络病学说为指导辨证治疗 ,提高了诊疗水平 ,同时丰富了络病的证治内容。仅就北京中…  相似文献   

15.
从络病论治慢性难愈性创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提出正气虚损是慢性难愈性创面发病的根本,络脉瘀滞是主要病理环节,邪毒损络为主要病理改变,补虚、通络、解毒为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的主要治则。络病理论丰富了中医学的创面修复理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南征教授从毒损肾络说论治消渴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征教授自1997年开始研究消渴(糖尿病)并证毒论,先后创立了消渴肾病毒损肾络说、毒损肝络说、毒损脾络说、毒损脑络说、毒损心络说、毒损脉络说等项课题研究,自成体系,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消渴肾病毒损肾络说为南征教授之首创,他提出的益肾解毒、通络保肾法及潜心研制的中药复方益肾解毒通络保肾方一直为临床所验用。  相似文献   

17.
络病理论作为中医经络理论的独特组成部分,已引起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关注.笔者以络病理论为依据,从络病理论对中医损美性疾病的认识、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相关阐述,希望为损美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总结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机认识,结合络病理论和脑的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提出中风病的病机为"气络失调,血络不通,络伤毒浸",其中,中风先兆期以"气络失调"为本,中风急发期和恢复期以"血络不通,络伤毒浸"为要,为创新中风病的辨证论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脑病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亟待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学说和理论,以促进中医药治疗脑病疗效的进一步提高,中医脑病科研临床团队积极寻求理论创新以取得疗效的突破。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完善和发展了脑髓理论,指出脑病的疗效的提高既要重视脑髓"病"本身的特点(相关病因、病理因素等),又要发扬中医传统辨证论治的优势,做到病证结合,提出髓虚贯穿脑病发病的始终,毒损是脑病发生及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髓虚毒损是脑病发病的病机关键。目前我们团队应用该学说指导出血性中风的治疗,提出了基于病证结合的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出血性中风治疗原则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同时通过临床试验及基础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其疗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出血中风病因病机的发展及阐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出血中风的病因病机学说的源流和发展进行考证和阐发.风阳痰火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形成的病理状态,同时亦是诱发出血中风的始动因素和危险因素.瘀血既为病理产物,其压迫损伤脑髓,又成为出血中风的致病因素.出血中风急性期多有肝肾不足、内伤积损的发病基础,而痰瘀压迫损害脑髓酿生毒邪,痰瘀热毒邪互结对脑络的损伤是出血中风急性期的病机关键.因此,采用破瘀涤痰,清热解毒法兼以"补虚"是治疗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