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实用性以及优越性进行分析,探讨防范风险和应对措施。方法:对我110例60岁以上老年人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人LC及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并存病显著高于中青年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C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及中转开腹率比较,中年LC组及老年L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C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并发症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老年患者更能凸显微创的优越性,但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积极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正确评估麻醉与手术的风险,把握手术时机及技巧。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安徽医学》2006,27(4):319-320
目的总结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9例老年(≥6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9例中205例(98.09%)治愈,中转开腹4例(1.91%),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只要选择好适应证和禁忌证,充分围手术期处理,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徐新  马涛  陶春莲 《广东医学》2004,25(8):936-937
目的 总结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经验。方法 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 119例老年 (≥6 0岁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功 115例 (占 96 .6 % ) ,术中中转开腹手术4例 (占 3.4 % ) ,术后恢复顺利 ,无胆管及胃肠道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 ,全部治愈出现 ,无一例死亡。结论 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 ,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及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巧 ,LC应用于老年人胆囊切除术是合适的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3年2月开展的42例65岁以上老年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成功的完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有2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与手术风险评估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宜于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也能取得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7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应用LC治疗72例老年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因胆囊与周围组织重度粘连而中转开腹2例,余70例均成功行CL治疗,LC成功率为97.2%。结论LC创伤小、对腹腔干扰少、术后恢复快,适合治疗老年性胆囊疾病;但要注意围手术期处理,果断中转开腹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在老年结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24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组患者3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除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的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369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治愈率100%,中转开腹率1.08%,胆瘘率3.25%。结论: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然手术风险较大,但高龄不是手术禁忌证,若能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特点,重视围手术期相关问题的处理,同样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平狮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3):2542-2543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注意点.方法:对172例老年人胆囊良性病变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伴有并存病96例(55.81 %).结果:172例病人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只要做好围手术处理,老年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0月~2010年10月106例65岁以上老年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7例肺部感染,2例急性左心衰,8例中转开腹,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各种组织器官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但充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探讨防范风险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LC组(n=69)及中青年LC组(n=294)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转归。结果LC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费用情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掌握好适应证,做好围术期处理是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萍  邹伟波 《河北医学》2012,18(6):792-79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方法:将9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对照组47例,其中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6/48),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7.7%(13/47)(X2=7.20,P<0.01).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随访内两组均无1例复发.结论:对符合腹腔镜手术适应征患者,可优先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病程≤72 h)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玉溪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4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且实施LC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4% vs.9.84%,P=0.262);早期手术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低于延期手术组(1.64% vs.11.11%,P=0.002);早期手术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上均优于延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行LC具有住院时间短、中转开腹率低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切除胆囊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圣良  翁胜  李来 《安徽医学》2011,32(12):2022-2024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切除胆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低于OC组患者。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综合疗效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作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及治疗现况。方法:连续入选2007年9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CAP患者432例,记录临床特点、基础疾病、并发症、病原学和治疗情况,分析年龄≥65岁与非老年患者的差异。结果:432例CAP患者中,老年人共136例(31.4%),与非老年患者比较,老年CA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体重44.5~91 kg,随机分成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组(FR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15 min和术后12 h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FR组切皮前采用0.5%罗哌卡因于切口周围、皮下、肌肉、腹膜浸润麻醉(剑突下10 ml,脐上和右腹部切口分别浸润5 ml),F组则使用等量生理盐水。术后VAS评分>3分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 mg。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2、6、12及24 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和哌替啶的使用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组术后2、6、12及24 h各时间点VAS评分低于F组(P<0.01);与F组比较,FR组哌替啶使用例数减少(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多模式镇痛用于LC术后镇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道远期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树强  窦科峰  李开宗 《医学争鸣》2002,23(18):1716-17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道远期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道远期并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道远期并发症患者均经相应的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而痊愈。结论:准确的诊断、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正确的术中处理是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道远期并发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LC患者92例,随机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组及传统组,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恶心呕吐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下床时间加速康复外科组早于传统组,术后咽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加速康复外科组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余指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应用于LC安全可行,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满意度,临床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急腹症中腹腔镜的诊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80例采取腹腔镜给予诊断和治疗,与同期我院收治的急腹症采取剖腹探查的患者75例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探查结果、术中出血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较少(P<0.01);观察组腹腔镜术中对患者明确诊断76例,确诊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术后住院时间为(6.26±1.0)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腹腔镜对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治,术中出血较少,损伤小,安全有效、在术后可缩短住院时间,与传统的部腹探查手术比较,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进行的534例胆囊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组27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组25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OC组(P〈0.05)。LC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2.9%,OC组13例,发生率为5.1%,LC组低于OC组(P〈0.05)。结论:LC较传统的OC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5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毅  张伟  田银生  刘勇 《四川医学》2010,31(3):347-349
目的通过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比较,评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PA)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前景。方法将100个需要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PA组和LC组,记录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PA组手术时间35~135min,平均(67±1.92)min,平均出血量(15.9±0.10)ml。疼痛部位主要在脐周且疼痛程度以轻度多见。结论SPA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在胆囊切除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