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建立散结镇痛胶囊中酚酸类成分的U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多成分定量分析,为评价散结镇痛胶囊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Kinetex 2.6 μm C18 100 A柱,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7 mL/min,柱温40 ℃,检测波长为280、325 nm。结果 得到分离度、重现性均较好的散结镇痛胶囊酚酸类成分UPLC指纹图谱,标示出15个共有峰,各批次样品相似度均在0.96以上;通过对照品比对,确定了5个成分,分别为白藜芦醇、7, 4′-二羟基黄酮、龙血素A、龙血素B和紫檀茋,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论 同时对散结镇痛胶囊中酚酸类成分进行UPLC指纹图谱和5个指标成分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全面评价该制剂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陈旭  雍克岚  吕敬慈  张天宝 《中草药》2009,40(3):352-355
目的 对龙血竭进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为确定龙血竭的药效成分奠定基础.方法 在建立龙血竭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龙血竭提取物、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LC-MS/MS检测技术确定龙血竭给药后的血中移行成分.结果 在龙血竭含药血清中发现6个人血成分,其中5个都属原型成分,分别为3,4'-二羟基-5-甲氧基二苯乙烯、剑叶龙血素B、4'-羟基-4,2'-二甲氧基一二氢查耳酮(新化合物)、剑叶龙血素A和龙血素B;1个可能为原型成分或代谢产物.结论 6个人血成分是龙血竭在体内主要直接作用物质,有助于阐明龙血竭的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周艳林  闵建国  邹准  刘华钢  邹节明  陈士林 《中草药》2015,46(12):1797-1799
目的采用HPLC-DPPH法评价剑叶龙血树主要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其构效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剑叶龙血树中自藜芦醇、龙血素A、龙血素B、紫檀芪、7,4′-二羟基黄酮,色谱条件:PhenomenexluraC_(18)(250mmn×4.6mmn,5μm)色谱柱,甲醇-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06 nm。通过对比剑叶龙血树药材溶液加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反应前后的各化合物色谱峰面积衰减情况,以各化合物峰面积比值计算清除率,评价各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结果二苯乙烯类、二氢查耳酮类成分为剑叶龙血树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强弱依次为紫檀芪(清除率73.19%)白藜芦醇(清除率71.10%)龙血素B(清除率39.01%)龙血素A(清除率12.14%)。从构效关系上分析,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当羟基甲基化后,其抗氧化能力并未减弱;二氢查耳酮类化合物,苯环上甲氧基取代成对称结构有助于发挥其抗氧化能力;而仅有C7,4′位羟基取代的黄酮类化合物未显示抗氧化活性。结论建立的HPLC-DPPH评价方法能量化表达剑叶龙血树中主要抗氧化成分,为筛选药效指标成分及建立全面谱效相关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龙血通络胶囊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并测定7,4′-二羟基黄酮、4,4′-二羟基-2,6-二甲氧基二氢查耳酮、龙血素A、龙血素B、紫檀芪5个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150 mm×3.0 mm,2.7 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5 ℃,流速为0.5 mL·min–1,进样体积为2 μL,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建立了龙血通络胶囊UPLC特征图谱,标定了13批样品中的11个共有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5。5个成分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加样回收率为97.93%~107.33%,RSD均小于3.0%。结论 建立的UPLC操作简便、高效准确,可为龙血通络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以5个特征成分为对照的龙血竭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ra C18(4.6mm×250mm,5μm)柱,以甲醇-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06nm。结果:不同厂家的12批龙血竭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5以上,确定了12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指认了白藜芦醇、紫檀茋、龙血素A、龙血素B、7,4,-二羟基黄酮共5个特征性化学成分。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能同步检测出龙血竭中茋类、二氢查耳酮类及黄酮类的特征性成分,为更全面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苦参汤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该指纹图谱与组方药味黄芩和苦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方法,在检测波长280 nm 和365 nm下,建立苦参汤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通过分析苦参汤不同配伍的HPLC图谱,探讨全方指纹图谱共有指纹峰与处方药味的相关性;采用添加对照品分析方法对共有指纹峰进行化学成分确认。结果:在检测波长280 nm下,苦参汤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有19个共有指纹峰,除2个峰来源于苦参外,其余峰均来源于黄芩,其中8个峰分别为黄芩苷/三叶豆紫檀苷、汉黄芩苷、木犀草素、黄芩素、千层纸素A、 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汉黄芩素和芒柄花素/白杨素。在检测波长365 nm下,有22个共有指纹峰,13个峰来源于黄芩,6个峰来源于苦参,其中11个峰分别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千层纸素A、 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汉黄芩素、白杨素/7-甲氧基黄酮、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查耳酮、4,4′-二甲氧基查耳酮、黄腐醇和苦参啶。结论:在检测波长280 nm 和365 nm下获得的苦参汤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指纹峰来源于组成药味黄芩和苦参,其中以365 nm为检测波长,建立苦参汤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更具代表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7.
东北岩高兰中查耳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明  黄淑蕾  王丹  李军  王金兰  白丽明  张树军 《中草药》2016,47(24):4318-4321
目的研究东北岩高兰Empetrum nigrum var.japonicum全草的查耳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测试单体化合物对宫颈癌He La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从东北岩高兰甲醇浸泡液正己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二羟基-3′-甲氧基-4′,6′-二甲基二氢查耳酮(1)、4′,5′-二羟基-2′-甲氧基-3′,6′-二甲基二氢查耳酮(2)、2′,4′-二羟基二氢查耳酮(3)、2′,4′-二羟基查耳酮(4)、2′-甲氧基-4′-羟基二氢查耳酮(5)、2′,4′,β-三羟基二氢查耳酮(6)。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岩高兰素A和B,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硅胶色谱柱、正交试验等方法将龙血通络胶囊(Longxue Tongluo Capsule,LTC)制备成化学成分明显交叉但各成分相对含量不同的10个组分,采用UHPLC-QE OrbitrapHRMS对不同组分进行化学成分表征,发现了97个共有峰;同时,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释放NO模型、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处理的HUVEC血管内皮细胞和PC-12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对LTC的活性进行测试。基于不同成分对不同活性的贡献不同,采用灰色关联度与PLS两种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组效关系",辨识潜在的活性成分,再采用相同的细胞模型对潜在活性成分进行活性验证。结果表明,7,4'-二羟基高异黄烷酮、龙血素C、4,4'-二羟基-2,6-二甲氧基二氢查耳酮、homoisosocotrin-4'-ol等4个酚类成分可能是LTC抗神经炎症的活性成分;3,5,7,4'-四羟基高异黄烷酮、龙血素D、7,4'-二羟基高异黄烷酮、7,4'-二羟基高异黄烷、5,7-二羟基-4'-甲氧基-8-甲基黄烷等5个酚类化合物可能是LTC保护血管内皮损伤的活性成分;而5,7,4'-三羟基二氢黄酮、7,4'-二羟基-5-甲氧基高异黄烷、龙血素B等3个酚类成分可能是LTC保护神经细胞损伤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胡璇  王鸿发  于福来  元超  黄梅  张影波  陈振夏  王丹  庞玉新 《中草药》2021,52(12):3679-3688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以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不同产区艾纳香药材的质量。方法建立4个不同产区34批艾纳香HPLC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根据前期提取分离出的艾纳香单体成分指认了其中5个色谱峰并测定样品中含量,结合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hierarchical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以及药材综合质量评分寻找不同产区艾纳香药材中的差异。结果化学指纹图谱共标定15个共有峰,各批艾纳香样品相似度在0.433~0.977,4个产区艾纳香样品在化学组分和含量上存在差异。4个产区的艾纳香药材基本上可以分为4类,每个产区大部分样品各自分布于不同的象限,不同产区之间有交叉样品,样品之间的离散程度较大,每个产区的样品本身质量就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海南和广西样品。通过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图确定了5个产区差异性指标成分,综合质量评分中3份海南琼中产样品评分排在前3位。测定5个黄酮类成分含量中3,3′,5,7-四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圣草酚、3,3′,5-三羟基-4′,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和sakuranrtin均以贵州产整体含量较高,艾纳香素以海南产整体含量较高。结论结合HPLC指纹图谱、HCA、PCA及多指标定性定量等分析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价艾纳香药材质量,为艾纳香药材质量控制和优良种质资源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东北岩高兰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张玉莲  梅任强  刘熙  刘光明  吴滨 《中草药》2014,45(16):2293-2298
目的研究东北岩高兰Empetrum nigrum var.japonic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柱色谱方法进行了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等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东北岩高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羟基-21-烯-岩高兰三萜(1)、4′-羟基-α,β-二氢查耳酮-2′-O-β-D-葡萄糖苷(2)、5-(2-苯乙基)-间苯二酚-1-O-β-D-葡萄糖苷(3)、2′,4′-二羟基查耳酮(4)、2′-甲氧基-4′-羟基-α,β-二氢查耳酮(5)、苯丙酸(6)、肉桂醇(7)、槲皮素(8)、(-)-表儿茶素(9)、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苷(10)、金丝桃苷(11)、8-甲氧基槲皮素-3-葡萄糖苷(12)。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三萜,化合物2为1个新的二氢查耳酮,化合物3、4、6~12为首次从岩高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HPLC测定龙血竭提取物中龙血素A B和7,4'-二羟基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建立龙血竭提取物中龙血素A,B和7,4'-二羟基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 色谱柱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 ·min-1,柱温40 ℃,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龙血素A,B为278 nm,7,4'-二羟基黄酮为330 nm。结果: 龙血素A,B和7,4'-二羟基黄酮分别在10.05~60.36 μg,10.08~60.48 μg,3.26~19.56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8.6%(RSD 0.99%),109.6%(RSD 1.03%),102.7%(RSD 1.24%)。结论: 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用于龙血竭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HPLC测定散结镇痛胶囊中龙血素A,B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散结镇痛胶囊中龙血素A、龙血素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75%甲醇超声提取龙血素A、龙血素B,以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为分析柱,以乙腈-1%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 min-1,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78 nm,柱温30℃.结果:龙血素A在526.20~4.11 n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101.84%(RSD 0.77%,n=6);龙血素B在506.09 ~ 3.95 n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54%(RSD 1.46%,n=6);并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论:样品处理方法合理,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要求,结果准确,可用于散结镇痛胶囊中龙血素A、龙血素B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快速测定散结镇痛胶囊中龙血素A、B的含量。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散结镇痛胶囊龙血素A、B的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NIRS与HPLC测定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结果:龙血素A、B的定量校正模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7 9、0.981 5,校正集验证均方差(RMSEC)分别为0.021 3、0.020 7,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V)分别为0.025 5、0.023 6,对预测集进行预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性良好。结论:近红外光谱法对散结镇痛胶囊中龙血素A和龙血素B含量预测结果较好,能满足制药中检测的精度要求,为中药生产过程的在线、无损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龙血竭及其提取物中龙血素A,龙血素B,7,4’-二羟基黄酮,紫檀茋,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龙血素A和龙血素B为278 nm,7,4’-二羟基黄酮、紫檀茋和白藜芦醇为319 nm。结果:5个有效成分在40 min内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龙血竭中龙血素A,龙血素B,7,4’-二羟基黄酮,紫檀茋,白藜芦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9%,96.81%,97.29%,100.7%,103.7%,RSD分别为0.23%,1.5%,0.42%,0.58%,0.34%;龙血竭提取物中龙血素A,龙血素B,7,4’-二羟基黄酮,紫檀茋,白藜芦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2%,96.93%,97.90%,102.0%,103.3%,RSD分别为1.7%,0.91%,1.4%,1.5%,1.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为龙血竭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品秋  班玮康  王文艳  路娟  陈曦  杨志宏 《中草药》2023,54(18):6172-6184
龙血竭Resina Draconis具有活血化瘀、消炎镇痛、生肌敛疮之功效,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及民族特色药材,常被称为“国产血竭”。现代研究表明龙血竭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抗肿瘤、促进组织愈合等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包括酚类、萜类、甾醇类等,活性成分以酚类为主,如紫檀茋、龙血素A、龙血素B、白藜芦醇等。大量研究已证实龙血竭能有效干预脑、心、肾等重要组织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近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了龙血竭及其主要酚类活性成分在抗氧化应激、抗炎、神经保护、保护血脑屏障、抗血栓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该药在脑缺血防治领域的深入研发提供参考借鉴,助力其临床合理优效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讨龙血素B对棕榈酸引起的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以小鼠胰岛β细胞系NIT-1细胞作为实验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5,10,20 μmol·L-1龙血素B对照组,0.5 mmol·L-1棕榈酸处理组,5,10,20 μmol·L-1龙血素B干预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半定量RT-PCR测定葡萄糖转运受体-2(GLUT-2)编码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和棕榈酸处理组比较,龙血素B高剂量组可使NIT-1细胞活性存活率显著上升(P<0.05),能显著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和细胞早期凋亡率(P<0.05),可提高GLUT-2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 结论: 龙血素B对棕榈酸引起的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ROS含量、显著上调受抑制的GLUT2编码基因表达、降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减少游离脂肪酸引起的NIT-1细胞早期凋亡、逆转由氧化应激激活的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1(FOXO1)导致的葡萄糖代谢障碍和其他效应,产生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微粉碎提升散结镇痛胶囊活性成分溶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实验主要研究了超微粉碎技术对散结镇痛胶囊活性成分溶出度的影响。运用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技术制备细粉和超微粉后充填胶囊,再将超微粉湿法制粒后充填胶囊,制得的散结镇痛胶囊用浆法测定药物的体外累积溶出度,比较3种胶囊溶出差异。结果显示细粉、超微粉、超微粉制粒制得胶囊的白藜芦醇体外溶出度分别为26.11%,63.27%,67.49%;龙血素B的体外溶出度分别为7.160%,20.29%,23.05%。超微粉制粒制得的散结镇痛胶囊溶出度最高。超微粉碎粒径D90为13.221 μm,可以显著提高散结镇痛胶囊活性成分白藜芦醇和龙血素B的溶出度(P<0.01)。  相似文献   

18.
以对氯硝基苯与对硝基苯胺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合成三偶氮类医药中间体4,4′,4″-三氨基三苯胺,第一步以氟化钾/季铵盐为催化剂,进行常规的加热合成方法以及微波辐射合成方法进行收率比较,收率分别为45.3%、46.8%,且微波辐射合成使反应时间从常规的加热合成所需的10h缩短到3h;第二步反应用锌粉/盐酸+冰醋酸进行还原,收率为87.9%。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HPLC-UV-ELSD同时测定散结镇痛胶囊中皂苷类和黄酮类成分的方法,比较15批散结镇痛胶囊中各成分含量。方法:采用HPLC-UV-ELSD联用法,Waters Symmetry@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A)-水(B)梯度洗脱(1~13 min,19%~37%A;13~50 min,37%~36%A),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78 nm;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漂移管温度45℃,载气流速3.7 L·min-1,同时测定散结镇痛胶囊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龙血素A和龙血素B的含量。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散结镇痛胶囊中3个皂苷类和2个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线性关系良好(0.999 5~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1%~104.2%。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散结镇痛胶囊皂苷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同时测定,亦适用于散结镇痛胶囊的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杜仲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卫星  姚铁  丁丽琴  李巍 《中草药》2019,50(14):3279-3283
目的研究杜仲Eucommia ulmoides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向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HPLC等手段对杜仲皮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HR-ESI-MS、NMR等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杜仲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鉴定为甘草黄酮B(1)、3,5,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2)、甘草素(3)、formononetine(4)、(+)-4′-O-methylglabridin(5)、paratocarpin E(6)、龙血素C(7)、threo-1-(4-hydroxy-3-methoxyphenyl)-1-methoxy-2-{4-[1-formyl-(E)-vinyl]-2-methoxyphenoxy}-3-propanol(8)、diospyrosin(9),其中7个黄酮和2个苯丙素类。结论化合物1~9均首次从杜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