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回首     
我是一个不漂亮的女孩,但在我进入高中以前我一直认为上帝对我还是比较公平的。因为在家里.我是老小,所以一家人都得围着我打转。而在小学、初中.我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尽管我是一个不怎么喜欢与陌生人讲话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十分不主动的人,但我依旧被一大群人簇拥着。老师对我赞不绝口.同学对我百般佩服,父母对我更是疼爱有加。因此.在这9年里,我的确过得很开心,  相似文献   

2.
编辑老师: 您好!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性格内向,可是上天偏爱我,让我拥有了一个各方面都强于我的女友。她性情随和,也很聪明,最重要的是她对我很好,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 可是,和她在一起我总不是很开心。不是不爱她,而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她。尤其是她的  相似文献   

3.
编辑老师: 您好!我早恋时不慎失贞,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走出心理阴影,发奋读书考上了名牌大学,继而分配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单位。虽然一切很顺利,但在恋爱时我一直很不安,担心新婚之夜被丈夫发现我不是处女而出现“洞房政变”。我不敢想象自己会怎样,那将是很不幸的。万幸的是,那晚丈夫没有察觉出什么,可能是被幸福和温馨淹没了。为  相似文献   

4.
《心理与健康》2005,(1):61-62
Q:我是一个女孩,家中有一个弟弟。父母都喜欢弟弟,好像弟弟天生就是一个宝贝。凡是发生在我和弟弟之间的冲突,父母都会批评我,开始我觉得自己是姐姐,谦让是美德,但很多事情的结果又让我心中很不愉快。比如说弟弟表现得霸道,我很生气,但知道争辩没有什么用处,只好默不做声。我和其他人相处还好,性独不喜欢弟弟,我有时会恨他,明知怨恨不应该发生在亲人之间,但是我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5.
正Q医生您好!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从小比较内向。自从升上高中以来,我越发不爱与人交往了,现在不仅和陌生人说话会紧张、害怕,甚至与同学交流时也总感觉不自然,尤其上课时紧张,特别担心老师会点名让我回答问题,一点到我回答问题,我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说不出来。平时很少外出,只有"宅"在家里  相似文献   

6.
小林是我的学生,曾经让我这个班主任很头疼。他是我们班的迟到大王,作业一直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上课也是如此,想上课就听两句,不想上课就叠叠飞机,画会儿画,有的时候,还会闭着眼睛睡会儿觉,一副随你们怎么办的表情。同学都不喜欢和小林玩。小林很脏,身上的衣服一两个星期不换是家常便饭,脾气也很暴躁,只要有同学说他什么不好,他立马就要跳起来,甚至要当着老师的面挥挥拳头,恨恨地说,都是你们先招惹我的。是的,在他的眼里,他没有不对,都是老师,都是同学针对他。作为老师,我觉得和小林的沟通很无力,因为在他的眼里,老师已经判定了他的不  相似文献   

7.
<正>我的父母,我父母的父母,我父母父母的父母,都一直在这样的教育着我,做人做事一定要有标准,要认真。秉承着这些训导长大的孩子,一直以来做人做事都很努力,从不敢马虎,不敢懈怠。总记得小学教算术课的老师多次问过我们的一句话,"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很多同学们都抢着回答,说毫厘是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是一毫米一厘米,而千里则是一千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父母,我父母的父母,我父母父母的父母,都一直在这样的教育着我,做人做事一定要有标准,要认真、秉承着这些训导长大的孩子,一直以来做人做事都很努力,从不敢马虎,不敢懈怠。总记得小学教算术课的老师多次问过我们的一句话,"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很多同学们都抢着回答,说毫厘是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是一毫米一厘米,而千里则是一千  相似文献   

9.
提问:我的儿子今年9岁,一直都很听话,在家会帮着父母做家务,放学后自己主动做功课,在学校里的成绩也很好。最近发现他偷拿父亲的钱,这让我们很惊讶。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有位同学在路上摔倒,我儿子带他到附近的医院去看医生,还帮同学垫付了医疗费。我们听了很奇怪:他身上怎么会有钱?询问孩子后才知道,  相似文献   

10.
镜大侠信箱     
<正>来信:从初二开始,就有一个男生和我要好,他一直都很关心我,生活上和学习上都支持我,我对他的依赖不知从什么时候就开始了。但上大学之后,他不再找我了,都是我去找他。他常说一些让我开心的话,也说一些就好像情人才说的话。他是中学毕业后就去读中专的,现在已经工作了。  相似文献   

11.
"我再也不要听你们的了。""你们只会让我学习,什么都不让我做,我去同学家玩,你们都不允许。""现在好了,我考研没考上,工作也没找到,我要出去好好玩了,你们不要找我。""别人的父母都能帮上忙,你们什么也帮不了我,只知道管着我,约束我,你们太失败了。""我要一个人去旅游了,你们不要联系我。"这是一个大四女生发给父母的短信。女孩是典型的乖乖女,性  相似文献   

12.
同事木玲的女儿婉君和我的儿子都是腊月出生,去年9月开学的时候,还没满6周岁。按国家政策,是不能上一年级的。但她父母硬是神通广大,风风火火回湖南老家,弄来了证明,让婉君顺利上了一年级。我的儿子羡慕得不得了。那天晚上,我在厨房做饭,烧儿子最爱吃的兔子肝炒萝卜。儿子在另外一个房间做作业,很认真的样子,让我心生温暖。菜出锅时,我一转身,碰到儿子的头。我尖叫:"你什么时候躲在这里了,不好好做作业?"儿子支吾了半天,流着眼泪对我说:"妈妈,我想上一年级。"我一下  相似文献   

13.
正妈妈:"我女儿经常说她胃胀,不愿意吃饭,看了好多医院都没用,怎么办呢?"咨询师:"和谁一起吃饭时,她吃得多一些呢?"妈妈:"很奇怪,跟我和他爸吃饭时她吃得很少,但是和其他人,比如同学、亲戚一起时,她吃得还稍微多一些。"爸爸:"其实,和我或她妈妈单独在一起吃饭都还可以,但只要我们两个人同时都在,她就不行了。"咨询师:"这听上去很特别。如果是那样,你们夫妻俩在一起时,是什么让她决定不吃饭呢?难道你们就是她的胃胀吗?"  相似文献   

14.
<正>我的父母,我父母的父母,我父母父母的父母,都一直在这样的教育着我,做人做事一定要有标准,要认真。秉承着这些训导长大的孩子,一直以来做人做事都很努力,从不敢马虎,不敢懈怠。总记得小学教算术课的老师多次问过我们的一句话,"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很多同学们都抢着回答,说毫厘是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是一毫米一厘米,而千里则是一千里或是五百公里,毫厘与千里,这两者之间的长度差距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父母,我父母的父母,我父母父母的父母,都一直在这样的教育着我,做人做事一定要有标准,要认真。秉承着这些训导长大的孩子,一直以来做人做事都很努力,从不敢马虎,不敢懈怠。总记得小学教算术课的老师多次问过我们的一句话,"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很多同学们都抢着回答,说毫厘是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是一毫米一厘米,而千里则是一千里或是五百公里,毫厘与千里,这两者之间的长度差距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相似文献   

16.
镜大侠信箱     
<正>来信: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一直以来我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别人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让我感觉到是我的不对,是我惹他们生气了。我还是一个很悲观的人,从来不敢往好处想,我很失望,以后我该怎么办?刚进入大学,几乎每一个人都对我很好,不论是什么事情都很照顾我,  相似文献   

17.
幽默与漫画     
《校园心理》2006,4(1):32-33
我不过去一次我们班一个女孩坐在后排在听“随身听”,耳朵堵着所以说话声音很大。她对同桌说:“老师过来告诉我一声。”几乎所有同学都听到了,连在黑板上写字的老师也不例外。老师回过头看看那位同学,竟然说:“我不过去!”也早了点吧老师叫一个上课睡觉的男生回答问题。该男生没有回答出来。正在窘迫时,后边的女孩悄悄地告诉他答案,但是声音大了点,让老师听见了。于是老师说:“我知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个默默无闻的女人,不过现在好像也早了点吧?”众人哗然。我要“班花”自习课时,教务主任走进来,对班长说:“帮我找两个人,我要‘班花’…  相似文献   

18.
正晓娟找到我,和我讲了一件令她感到恐慌害怕的人际纠纷。晓娟同宿舍的两位同学之前一直带手机到宿舍,违反了学校规定。她虽然没有报告给班主任,但是在聊天过程中透露给了另一个同学。后来,这两位舍友的家长要把手机收走,说有同学向老师举报。舍友以为是晓娟揭发的(实际上是另一个同学所为),几人因此在宿舍发生了冲突,舍友把手机扔到她的床上,并口出恶语,讲了一些有辱她的话。这让她的内心很恐慌,以至于她一句反驳的话都不敢说,在同学的谩骂声中忍气吞声,最后偷偷去卫生间大哭。  相似文献   

19.
镜大侠信箱     
《医学心理指导》2008,(3):62-63
来信: 一直以来我认为我是一个老实人,有老实人的优点,也有老实人的缺点,这些缺点让我越来越无法找到生活的快乐,似乎一切都不对了。周围的人好像都不喜欢我,人缘不好,我感觉到很孤独,我好想加入到同学当中去,可是好难。我希望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希望有一个成功的大学,能够实现我的承诺:不让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失望。我也看了很多书,对于自己的不是大概了解到一些改善的办法,可是具体做起来好难。不知您可否给我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排忧解难     
《排忧解难》主持人: 您好! 有一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多年,我一直不敢告诉别人。我今年28岁了,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别人都认为我是一个英俊潇洒、颇有吸引力的小伙子。但我从中学起,就对女孩子不感兴趣,喜欢看班上身材高大、有男子气的男同学,后来发展到与一个男同学成为亲密朋友。当然,这一切都是悄悄地进行的,父母和老师都没发现什么不正常,而且中学毕业后我们就各奔前程,没有再联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