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4例复发性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复发性喉癌的临床特点。结果复发性喉癌患者术后3年、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52.8%、38.9%;复发时间2~89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10个月,27例患者复发时间在术后1年以内;复发部位:局部复发12例,颈部淋巴结复发为17例,远处转移3例,局部伴远处转移2例;喉癌患者复发率与临床分期成正相关,34例复发喉癌患者中I期2.9%(1/34),II期14.7%(5/34),III期35.3%(12/34),IV期47.1%(16/34);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复发癌肿病理分级、复发癌肿大小、复发后治疗是影响预后的7大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患者年龄60岁、复发时间1年、伴有远处转移、给予放化疗时,预后较差(P0.05)。复发性喉癌患者多在1年内复发,IV期喉癌患者复发率最高,复发部位以局部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居多,影响预后因素主要有年龄、临床分期、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复发癌肿病理分级、复发癌肿大小、复发后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喉癌是喉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占耳鼻咽喉科癌肿的11.7%~22%[1].由于喉是呼吸道最狭窄部位,有呼吸、发音、吞咽三大功能,因此喉癌手术的成功与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喉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癌病的1~5%,近年来,喉癌发病率较身体其他部位的癌肿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根据原发部位、侵犯范围和有无转移其症状及预后均不同。喉癌影响发音,危机生命,给患者以极大的精神压力。通过对喉癌病人心理状况分析,认为喉癌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喉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约为全身癌肿的1%~5%。近40年来,喉癌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而手术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气管切开是喉癌患者手术时建立人工气道所采取的一种方法,对喉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于声门下区的癌肿仅占喉癌的1%~5%,对其治疗问题远没有象声门癌、声门上癌那样规范[1].1993~2000年12月,作者对5例原发的声门下癌患者行室带下喉部分切除加残喉气管吻合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喉癌患者术后应用能全力营养支持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龚穗清 《现代护理》2003,9(11):853-853
喉癌是喉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占耳鼻咽喉科癌肿的11.7%~22%。由于喉是呼吸道最狭窄部位,有呼吸、发音、吞咽三大功能,因此喉癌手术的成功与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喉癌的大小和侵犯范围,可以采用半喉切除或全喉切除。全喉切除术及半喉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喉癌术后顽固性呃逆的护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喉癌是喉部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 2 % ,为耳鼻咽喉科癌肿的 11.7%~ 2 2 %。[1] 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生率较高 ,由于喉是呼吸道最狭窄部位 ,有呼吸、发音、吞咽三大功能 ,因此喉癌手术的成功与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喉癌的大小和侵犯范围 ,可以采用半喉切除或全喉切除 ,如有淋巴结转移 ,则需行颈廓清术。全喉切除术及大部分半喉切除术后均需要留置胃管为患者鼻饲 ,同时可防止伤口感染。患者手术后频繁的呃逆可以造成胃管排出 ,剧烈的膈肌痉挛伴颈部肌肉收缩时 ,血压增高 ,可以导致伤口内出血或形成血肿 ,影响切口愈…  相似文献   

8.
喉癌在黑龙江省发病率较高,根据我院统计,1963~1972年间,经病理证实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193例患者中,喉癌423例占总例数的35.5%,居首位。长期以来,对喉癌患者多以全喉切除术做为主要治疗方法,其效果虽好,但术后,患者丧失了喉功能,不能直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国内有关喉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方法 计算机检索 CBM(1994~2012.10)、CNKI(1994~2012.10)、VIP(1989~2012.10)和WanFang Data(1996~2012.10),收集中国公开发表的关于喉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应用 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25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喉癌1 333例,正常喉黏膜或声带息肉5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Survivin在喉癌组与对照组、喉癌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临床Ⅰ~Ⅱ期组与临床Ⅲ~Ⅳ期组、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T1和T2期组与T3和T4期组、声门型喉癌组与非声门型喉癌组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在≥60岁喉癌组与〈60岁组、男性喉癌组与女性组、吸烟组与不吸烟组表达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现有的国内证据证明,Survivin可能参与了喉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全过程,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征。  相似文献   

10.
刘依男  郭宇  辛丁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2):1954-1956
目的通过比较CT及喉癌真实侵犯深度得出二者的数量关系,利用CT检查推算出肿瘤真实侵犯深度,为手术方案、安全缘提供准确参考指标。方法测量28例喉癌患者CT中侵犯深度和喉癌真实侵犯深度(由喉癌病理侵犯深度推算出),计算二者之间关系。结果喉癌局部真实侵犯深度与螺旋CT影像学侵犯深度,有显著差异,P0.01;二者呈正相关,r=0.653,P0.01;二者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1.67-2.29 mm;平均值为:1.98土0.69 mm。结论①CT可较精确反映喉癌真实局部侵犯深度。②喉癌病理和真实侵犯深度与CT侵犯深度三者间有明显正相关性。③喉癌真实侵犯范围=CT测量值+[1.67~2.29]mm;④甲状软骨内、外膜是防止喉癌局部侵犯的天然屏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纳米炭混悬液在示踪临床N0期(cN0)喉癌前哨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cN0喉癌患者术中采用纳米炭混悬液进行前哨淋巴结检测,结合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其探测及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效果.结果 20例cN0喉癌患者中19例成功显示了前哨淋巴结,发现率为95.0%.每例发现前哨淋巴结1~3枚,平均2.2枚.术中对前哨淋巴结行冰冻病理检查发现3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和术后HE染色病理检测结果一致.对相应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率均为100%.结论 采用纳米炭混悬液探测及活检前哨淋巴结能够较准确反映cN0喉癌颈淋巴结的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喉癌的超声表现并分析喉癌超声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经病理证实的喉癌患者的超声表现,并分析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100例患者中,男96例,女4例,平均年龄(65.34±9.42)岁(范围35~85岁),超声检出病灶93例(93.0%),未检出病灶7例(7.0%);(2)喉癌在超声上均表现为低回声团块,边缘不光整,形态不规则,大多数内部可见血流信号,图像质量好67例(67.0%),质量欠佳33例(33.0%);(3)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1,优势比(OR)=4.980,95%置信区间(CI)=1.949~12.723]、甲状软骨前间角(P=0.008,OR=5.334,95%CI=1.560~18.230)和甲状软骨钙化率(P<0.001,OR=7.972,95%CI=3.404~18.669)是喉癌患者超声图像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喉癌在超声上的显示率较高,具有一定声像图特征。肿瘤大小、甲状软骨前间角和甲状软骨钙化率是喉癌患者超声图像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癌的发病原因与吸烟、饮酒、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将我科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治的56例喉癌患者病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6例病理确诊喉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56例喉癌患者每日吸20支烟以上者33例占58.9%;饮酒者每日饮15 m l酒以上者21例占26.6%;吸烟和饮酒史均5年以上。男53例,女3例;年龄50~80岁48例占85.7%;50岁以下4例占7%;80岁以上4例占7%。结论提示喉癌发病的因素与吸烟、饮酒、性别、年龄有明显的关连。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下咽癌及喉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各种后处理技术在下咽癌和喉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4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下咽癌及喉癌病例,术前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行矢、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镜(CTVE)、表面遮盖显示(SSD)及透明重建(Raysum)等后处理技术,综合对喉癌术前分期进行评估,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16层螺旋CT术前对下咽癌及喉癌TNM分期与临床最终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其中T1期符合率为81.2%,T2期为88.9%,T3期为84.6%,T4期为75.0%。总体分期符合率为84.4%。结论下咽癌及喉癌术前MSCT各种后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可明确肿瘤的范围、周围组织受侵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在下咽癌及喉癌术前评估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我市喉癌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喉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80例喉癌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女性喉癌发病率较其他地区高。吸烟量大,吸烟时间越长患喉癌的例数越多。声门上型喉癌占喉癌总数63.78%。病理分型鳞状细胞癌占97.55%,声门上型喉癌转移明显偏高。结论:我市喉癌发病女性患者较其他地区多,且以声门上型显著。50~69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吸烟与喉癌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喉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初诊喉癌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50例患者术后病理确诊喉癌42例。术前超声诊断阳性38例、阴性12例,其中假阳性3例、假阴性7例。术前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3.33%,漏诊率为16.66%,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62.5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临床喉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可为临床诊断喉部恶性占位性病变提供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癌的CT表现特点,常规CT及多层螺旋CT在喉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具有完整CT和病理资料的115例喉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声门上区癌45例(39.5%),贯声门癌8例(7%),均以不规则形、混杂密度为主,局部侵犯和转移多见;声门区癌61例(53.5%),以条带、结节状,等、稍高密度为主,未见侵犯和转移;声门下区癌1例(0.9%),有局部侵犯。常规CT,尤其多层螺旋CT对喉癌的分期明显高于临床分期(P<0.05),与手术病理分期接近(P>0.05)。结论:不同部位的喉癌各有其CT表现特点常规CT,尤其多层螺旋CT对协助临床术前准确分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仍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彻底切除癌肿同时保留喉功能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斯钙素2(STC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保存的喉癌组织标本67份,同时选取41份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和STC2蛋白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分析STC2蛋白表达与Stat3蛋白表达相关性。结果喉癌组织STC2和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61. 19%和41. 7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 88%和0)(P 0. 05); STC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无关(P 0. 05),与临床分期、T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临床分期Ⅰ~Ⅱ期、T1~T2期、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STC2蛋白阳性表达率(45. 65%、50. 00%、38. 71%和42. 86%)低于Ⅲ~Ⅳ期、T3~T4期、中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95. 24%、77. 78%、80. 56%、81. 25%)(P 0. 05); Stat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T分期、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 0. 05); STC2蛋白表达与Stat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 0. 05)。结论 Stat3、STC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其中STC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关,而Stat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20.
邢俊芳 《全科护理》2011,9(27):2495-2496
喉癌是喉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目前有明显增长趋势,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占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7.9%~35%[1],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围术期护理是喉癌病人外科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喉癌病人的康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