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护理措施,以我院心血管内科62例患者实施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为对象实施护理,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邹乘香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19-120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36例心肌梗死患者施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而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成功,患者安全出院。结论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护理能减轻心静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脲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脲激酶溶栓治疗,总结溶栓期间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2例患者中有25例冠状动脉再通,冠状动脉再通率达62.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及时正确的护理配合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李延玲 《中原医刊》2009,(19):72-73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和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应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管、达到有效的血液灌流,以降低心肌梗死病死率、缩小梗死范围。我们对87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护理,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脲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脲激酶溶栓治疗,总结溶栓期间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2例患者中有25例冠状动脉再通,冠状动脉再通率达62.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及时正确的护理配合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的临床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的性状,较冠状动脉造影更准确评估血管病变程度,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保证安全、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38例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以及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患者常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心电图改变为ST抬高或病理Q波形成,可伴有致命性心律失常、休克和泵衰竭等并发症。发病急,病死率高,因此,正确完善地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程序,能有效地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本文通过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分析,初步探讨各项救治护理措施的作用,以期能够使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更加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MI患者148刨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AMI病人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配合医生抢救是护理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关键,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李敏惠  葛伟  郝丽阳 《吉林医学》2008,29(16):1377-1377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的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部闷痛(部分患者无疼痛),常并发心力衰竭、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性期护理和康复期的护理,是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措施。现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对其所有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整理、总结。结果: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灌通良好,且心电图检查回复基本正常,预后效果佳。结论:加强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11.
申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3,(27):3552-3553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并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42例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溶栓治疗和护理,31例冠状动脉再通,冠状动脉再通率达74%。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小珍 《海南医学》2009,20(7):157-158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护理经过。结果本组中28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术后并发大量胸腔积液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护理中,除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以外,针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保证患者术后顺利康复、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2011年1月~6月共收治心肌梗死患者112例,均符合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后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其中男78例,女34例,年龄26—75岁,平均55.35岁。术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减少,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胡学捷  刘茂辉 《农垦医学》2011,33(6):551-55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提供及时的入院后急诊护理、紧密的医护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以及对常见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和处理。结果:80例患者急诊介入护理成功率100%。结论:及时的入院后急诊护理、紧密的医护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以及对常见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和处理。是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脲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脲激酶溶栓治疗,总结溶栓期间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2例患者中有25例冠状动脉再通,冠状动脉再通率达62.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及时正确的护理配合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回顾总结2007年1例32岁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可改善梗塞区心肌血运,缩小坏死区,是一种较新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自从我院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术,通过对其术前、术后的护理,认为做好病人术前护理和严密观察及监测术后变化,注重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对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心系统的护理程序,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2007年12月-2009年9月共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急诊介入治疗前后进行护理的情况。结果:本组125例均顺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率为100%。结论:护理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顺利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创造有利条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梁亚群 《河北医学》2004,10(9):820-821
目的:总结107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的护理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成效。方法:对107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计划。结果:107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疼痛迅速消失98例。明显减轻9例。结论: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健,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李琴 《吉林医学》2012,(31):6858-6860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Intracoronary stent)置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诊介入治疗方法,探讨急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急性心机梗死行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ST段抬高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急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35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100%。术前梗死相关血管狭窄(93.1±5.8)%,术后残余狭窄(10.3±7.6)%。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2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3例拔管时出现迷走反射性低血压,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残余狭窄小,可获得较高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和较低的心肌梗死复发率和死亡率,同时可减少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严密的观察,精心的、全方位的护理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急剧下降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此病起病急聚,病死率高,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我科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