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猴头菇琼脂软糖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其英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0):228-230,245
以琼脂为凝固剂,在配方中添加猴头菇粉来研制新型软糖产品。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糖料比、琼脂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和猴头菇粉添加量对软糖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其工艺配方,采用感官评价、质构分析等方法对产品感官质量指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软糖产品的最佳工艺配方:糖料92.135%(蔗糖、淀粉糖浆质量比例分别为1:2),琼脂3.2%,柠檬酸0.075%,猴头菇粉4.5%,水果香精0.09%。所得产品硬度测定值为5188 g,口感软硬适中;咀嚼性测定值为2119 g,具有较好的咀嚼性。  相似文献   

2.
甘薯软糖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薯为主要原料,对甘薯软糖的生产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实验对最佳胶凝剂以及烘干条件进行选择,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产品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选择琼脂1%+卡拉胶1%作为胶凝剂,按照甘薯浆200g、蔗糖150g、柠檬酸0.2g、胶凝剂2%的配方进行配料,在50℃下烘干16~20h所制得的软糖有良好的咀嚼性及口感,外观金黄透明,综合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3.
马齿苋保健软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马齿苋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马齿苋软糖的生产工艺和配方。经正交试验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30%马齿苋汁,20%蔗糖,40%果葡糖浆,2%琼脂,2%明胶,0.4%柠檬酸。  相似文献   

4.
芹菜凝胶软糖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制出低糖且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绿色凝胶软糖,以芹菜为主要原料,以明胶和琼脂为复配凝胶剂,以蔗糖与低聚果糖为甜味剂,以质构分析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芹菜凝胶软糖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当琼脂与明胶质量比为1︰1、凝胶剂的添加量为5 g/100mL、甜味剂的添加量35 g/100mL、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20 g/100mL、芹菜汁的添加量为20 g/100mL,制得的芹菜凝胶软糖风味诱人,口感柔软,咀嚼性和弹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含功能因子壳聚糖软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艺华  张琼  黄泽元 《食品科技》2007,32(2):126-130
主要介绍含功能因子壳聚糖软糖的研制过程。确定了含功能因子壳聚糖软糖的适宜配方:变性淀粉10g、魔芋粉15g、蔗糖30g、壳聚糖1.5g、柠檬酸3.0g、蔗糖酯0.1g、单甘酯0.1g、香精0.1%。该软糖具有良好的风味,香气宜人,色泽自然,透明性较好,厚薄均匀,甜度适中,味道可口。  相似文献   

6.
木糖醇魔芋软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以木糖醇为主要甜味剂,在比较魔芋软糖几种原料配方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木糖醇魔芋软糖。试验结果表明:木糖醇魔芋软糖的最佳配方是:魔芋精粉5g,木糖醇70g,蜂蜜25g,琼脂1.5g,明胶15g,柠檬酸1g,香精0.2g,色素适量,总用水量150mL。主要工艺流程是:溶解→熬煮→调配→浇模冷凝→切割→40℃干燥20h至含水量约20%→包装→成品。  相似文献   

7.
以杏浆为原料,蔗糖、麦芽糊精、琼脂、卡拉胶为辅料研究了杏软糖的配方,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了配方优化。结果表明:优选配方为杏浆含量35%,蔗糖含量27%,麦芽糊精8%,琼脂与卡拉胶复合凝胶剂含量为4%、且质量比为8.6∶1.4,以此配方制备的杏软糖感官评分预测最大值为98.9,实测值98.6,硬度为4.354 kg,弹性为1 366 g,L值为29.56,制品酸甜适口、咀嚼性好、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8.
以荠菜和山楂为主要原料研制了具有天然营养保健特点的软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荠菜汁20%,山楂汁10%,白砂糖为20%、柠檬酸为0.1%,明胶4%、琼脂0.5%时可研制出组织状态、色泽和口感均优良的软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黄精多糖、核桃肽、γ-氨基丁酸为主要原料,异麦芽酮糖醇、蔗糖、明胶和琼脂等为辅料制备一种有利于改善记忆的软糖.方法:通过胶凝剂的选择、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配方及最优工艺.结果:最佳配方为复合胶凝剂4.8 g(明胶与琼脂质量比3:1)、核桃肽2.4 g、黄精多糖0.8 g、γ-氨基丁酸1.6 g、白砂糖...  相似文献   

10.
以生姜汁、红枣汁、卡拉胶、琼脂、白砂糖、葡萄糖、柠檬酸为主要原料,对生姜红枣软糖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软糖的最佳配方为:卡拉胶2.5%,琼脂1.5%,白砂糖25%,葡萄糖15%,柠檬酸0.15%,生姜汁与红枣汁体积比2︰3。在该条件下制得的软糖色泽纯正,软硬适中,风味独特,表面光滑,口感最佳,是一种色、香、味俱佳,口感良好、营养丰富的食品。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以新鲜南瓜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南瓜酒的发酵工艺。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得到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5℃,糖度26%,柠檬酸添加量2g/L,接种量为0.18g/L。  相似文献   

12.
贾娟 《中国酿造》2013,32(2):148
以南瓜、人参果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后制成南瓜、人参果果酒.将南瓜、人参果打浆酶解取汁,经过酒精发酵,并进行澄清等工艺制得人参果果酒.通过正交试验酒精发酵过程的最佳工艺组合为:南瓜汁:人参果汁为2∶1,酵母添加量为6%,初始糖度为20%,初始pH值为3.8,发酵温度为24℃,发酵时间为6d.采用本方法可酿制出颜色金黄,澄清透;略有南瓜和人参果和酒的清香;风味醇正、性质稳定、营养丰富的南瓜、人参果保健果酒.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浑浊型南瓜汁饮料的加工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南瓜汁20%、木糖醇8%、蛋白糖0.02%和柠檬酸 0.02%,此工艺不但口感好,而且还特别适合于糖尿病人食用.稳定剂以果胶0.08%、黄原胶0.08%和藻酸丙二醇酯0.06%复合为佳.使用该复合稳定剂和按上述配方制得的浑浊型南瓜汁饮料,不但爽口,酸甜适宜,风味较佳,而且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以南瓜果肉为试材,研究乙醇浸提法提取胡芦巴碱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 L9(34)正交试验,确定乙醇浸提法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醇浓度50%、提取时间8h、浸提温度60℃、液料比20ml/g。南瓜果肉中胡芦巴碱的提取量为297.4μg/g。  相似文献   

15.
以南瓜为主要原料,配以花生油、白砂糖、炼乳和精制小麦粉等辅料,制作用于包子、月饼及包馅类点心的奶香南瓜馅心.结果显示,奶香南瓜馅心的最佳配料为在500 g南瓜泥中添加100 g白砂糖、70 g花生油、50 g炼乳和40 g精制小麦粉.该馅心具有南瓜香味和奶香味,色泽鲜亮,口感细腻滑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南瓜籽酸奶最优发酵工艺及参数,以南瓜籽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南瓜籽酸奶发酵工艺及参数。结果表明,南瓜籽酸奶发酵工艺最佳参数为:质量分数为17%的南瓜籽浆与牛奶的体积比为1∶1,蔗糖添加量为质量分数的9%,发酵剂为12种酸奶菌,菌种添加量为5 g/L,发酵时间为6 h,此条件下南瓜籽酸奶的感官评分为8.27,颜色微绿,质地丝滑,入口柔顺,有南瓜籽的香味,凝固性好。  相似文献   

17.
天然南瓜粉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确立了天然南瓜粉生产工艺,对漂烫、酶解、喷雾干燥、超微粉碎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本工艺生产天然南瓜粉,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南瓜的天然品质,实现对南瓜可食部分的全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南瓜籽油的萃取工艺条件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南瓜籽为原料,用索氏抽提法测得南瓜籽油的粗含油量约为64%,然后以温度、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采用L9(33)正交实验优化了单相溶剂萃取条件下提取南瓜籽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为60℃、时间为4h、料液比为1∶10(W∶V)时提取率为最佳,达到83.88%。本研究还分析了实验室提取的南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呈黄绿色,不透明,有香气,酸值为1.88mg/g,碘值为123g/100g,过氧化值为12.6g/100g。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南瓜皮多糖和锌为原料制备南瓜皮多糖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法测定南瓜皮多糖锌中锌离子的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南瓜皮多糖锌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南瓜皮多糖与锌质量比18:1,反应时间104 min,反应pH9,此时螯合率达到最大值为99.37%±0.12%。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锌含量约为23.17±0.05 mg/g。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试验表明:多糖锌受胃中的酸性环境影响小,在肠道中多糖锌中锌离子的溶解率和透析率均高于无机锌。综上,南瓜皮多糖锌生物利用率高、稳定性好,为开发新型的多糖补锌剂以及提高南瓜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南瓜果肉多酚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实验,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对南瓜果肉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南瓜果肉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南瓜果肉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37.2W、超声时间11.65min、乙醇浓度96.80%、料液比为1∶21.4(g/mL),此条件下实际南瓜果肉多酚得率为5.629%;四个因素对南瓜多酚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南瓜果肉多酚具有一定还原力和清除DPPH.的能力,且在一定范围内,多酚浓度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