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术后用丝裂霉素作膀胱灌注治疗,并定期复查膀胱镜。结果:随访6~24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腺性膀胱炎的诊断治疗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来我院治疗的3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都采用尿道电切汽化术治疗,术后5d,对患者给予丝裂霉素20mg膀胱灌注,保留30min,每周灌注1次,连续灌注8周。之后每月1次,连续灌注6~12次。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34例患者治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没有复发的病例。结论经尿道电切病变组织,这样可以去除导致腺性膀胱炎的相关诱因。术后,用大量的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可以治愈或者缓解膀胱炎症状,预防复发及恶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Transurether resectio,TUR)配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2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TUR配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规律膀胱灌注,规范膀胱镜复查。结果随访8~33个月,平均26个月,20例痊愈,2例复发。结论 TUR配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确切,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腺性膀胱炎患者16例,膀胱镜检膀胱黏膜表现为滤泡样或绒毛样、乳头样、慢性炎症改变。经尿道电切术加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规律治疗1年,方案为每周1次共4次,每2周1次共4次,其后每月1次共9次.定期做膀胱镜检查。结果:随访7~24个月,平均12个月。14例痊愈,2例复发,无恶变病例。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后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低,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2):384-385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疗法对腺性膀胱炎(CG)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月间收治的腺性膀胱炎患者65例,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在尿道钬激光手术配合下给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虱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为64.52%(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钬激光手术配合下其临床疗效较佳,术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腺性膀胱炎的诊断治疗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12年5月间来我院治疗的6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接受经尿道电切术及常规治疗;试验组34例患者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联合丝裂霉素灌注治疗,对患者给予丝裂霉素30mg膀胱灌注,每周灌注1次,连续灌注8周。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34例患者经尿道电切电灼加膀胱药物丝裂霉素联合治疗,总有效率88.23%。对照组34例患者经尿道电切术等常规治疗总有效率67.6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道电切术主要不良反应为:排尿困难,肉眼可见血尿,排尿时尿路刺激等症状,偶见低烧,食欲减退等,对照组出现上述症状均较试验组严重,且例数增多,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试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3,P=0.02)。结论:经尿道电切病变组织可去除导致腺性膀胱炎的相关诱因。术后联合应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可彻底治愈或者缓解膀胱炎炎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何京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73-3374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30例腺性膀胱炎,经膀胱镜检查加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治疗采用经尿道电切和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结果:24例治愈,4例复发后电切治愈,1例发展为腺癌。结论:经尿道电切、汽化加膀胱药物灌注是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腺性膀胱炎有恶变倾向,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8.
米登斌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03-403,406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均经尿道行电切术,术后膀胱灌注丝裂霉素,并定期行膀胱镜检查,治疗结束后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患者随访2年,58例治愈,9例好转,2例复发,1例癌变行膀胱全切术,所有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无白细胞、肝肾功能毒性损害发生。结论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毒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德胜 《淮海医药》2011,29(4):320-321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 6例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临床资料,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10~2 6个月,治愈22例,好转2例,无效1例,复发1例,有效率为92.3%,无效率为3.8%,复发率为3.8%.结论 经尿道汽化电切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创伤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丝裂霉素与卡介苗膀胱灌注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45例腺性膀胱炎行经尿道电切术患者,据术后膀胱灌注方法分为A组(丝裂霉素灌注组,25例)和B组(卡介苗灌注组,20例),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程度和膀胱镜病检结果。结果两种方法治疗后治愈、好转率和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两种药物灌注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术后均可选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膀胱镜检查和组织活检,确诊后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采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1年.结果:20例患者随访6~18月,13例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4例症状缓解,3例复发,无癌变.结论:腺性膀胱炎为良性病变,恶变率低,确诊主要依据膀胱镜检查和组织活检;经尿道电切或电灼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经尿道电切术或等离子电切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经尿道电切术、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或等离子电切术,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的4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出现膀胱穿孔2例,术后无尿失禁、膀胱颈狭窄等并发症.37例随访平均1.8年,32例治愈,好转3例,复发2例,无癌变.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腺性膀胱炎53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53例腺性膀胱炎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丝裂霉素定期灌注治疗,对照组仅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进行比较,探讨腺性膀胱炎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5.3%,对照组有效率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黏膜电切术+丝裂霉素定期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腺性膀胱炎发病特点,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2例腺性膀胱炎病例资料、诊断、检查和经尿道电切气化、膀胱灌注等治疗的临床疗效.42例均行经尿道电切加气化治疗.结果 42例中30例经尿道电切、气化及术后膀胱丝裂霉素灌注化疗后症状消失,无复发.12例经电切治疗后6~20个月复发;6例再次电切,3例采取膀胱部分切除加输尿管移植术;1例行全膀胱切除;2例膀胱镜复查时多点活检证实为膀胱腺癌.结论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气化膀胱药物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非肿瘤性增生性病变,具有潜在恶性倾向[1]。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经典术式,但此术并不能阻止其复发及恶变,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是预防和治疗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及恶变最有效的方法[2]。本研究比较了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腺性膀胱炎患者70例,术前经膀胱镜检查和病理活检证  相似文献   

16.
胥金斌 《中国医药指南》2009,7(9):121-121,83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2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膀胱病变组织电灼电切术,术后用丝裂霉素C作膀胱灌注治疗,并定期复查膀胱镜。结果25例随访12~32月,平均18月,18例在3~6月症状消失,5例好转,2例复发。结论采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加膀胱灌注治疗对患者创伤轻微,可反复操作,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晨  徐菲  章新展 《中国药业》2012,21(5):73-74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和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6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术后复发率,并回顾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30%,明显高于时照组的52.94%(χ2=8.34,P<0.01).对照组发生膀胱刺激征2例;观察组发生血尿1例,膀胱刺激征3例,暂停膀胱灌注及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得到缓解,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术后随访12-63个月,平均(31.2±4.7)个月,观察组术后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10例,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48,P<0.05).结论 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和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配合相应的心理护理及术后规律的灌注化学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王成跃 《中国药业》2004,13(7):73-74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3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术毕及术后定期应用羟基喜树碱(20mg/50mL)膀胱内灌注治疗.结果:30例患者随访6~24月,平均14.5月,仅1例复发,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腺性膀胱炎发病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腺性膀胱炎患者46例,膀胱镜检表现为滤泡样或绒毛样26例,乳头瘤样11例,慢性炎症5例,无明显改变4例.经尿道电切术后用羟基喜树碱(每次20mg)膀胱灌注,治疗6~24个月,方案为每周1次共8次,其后每月1次共10次,第2年每3个月1次.定期膀胱镜检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随访7~48个月,平均29个月.40例痊愈,5例复发,1例无变化.结论经尿道电切或电灼,术后羟基喜树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有助于膀胱上皮的组织学转归.  相似文献   

20.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提高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射阳县中医院于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诊治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术后留置导尿管5d,常规抗感染1周,1周后开始用化疗药作膀胱灌注。术中无膀胱穿孔,术后无尿失禁、膀胱颈狭窄等并发症,22例随访18个月~4年,平均(2.8±0.8)年,17例治愈,好转4例,复发1例。结论膀胱镜活检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腺性膀胱炎的可靠方法;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