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们对珲春市敬信镇、板石乡几个牧场硬蜱区系及消长规律等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通过采集牛体上蜱进行鉴定,发现珲春市敬信镇、板石乡牧场黄牛寄生的硬蜱隶属硬蜱科血蜱属的长角血蜱和硬蜱属的全沟硬蜱.在所鉴定的硬蜱中,长角血蜱占93.21%,全沟硬蜱占6.79%,优势种为长角血蜱.所鉴定的二个硬蜱生境带中,蜱分布的种类及其比例基本相同.并通过试验证明在敬信镇、板石乡牧场传播牛瑟氏泰勒虫的媒介为长角血蜱.与李德昌、卢燕生、石原忠雄等人的报导相同.而全沟硬蜱不能传  相似文献   

2.
对卫辉市某2.5月龄的以后肢麻痹为特征的藏獒进行临床检查、血液涂片染色镜检、血液常规检测、蜱形态学观察和蜱种鉴定.结果表明:藏獒红细胞内有大量犬巴贝斯虫寄生,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数升高,血红蛋白含量正常,感染蜱为长角血蜱.最终确诊为长角血蜱侵袭致藏獒"蜱麻痹"和巴贝斯虫感染.应用伊维茵素、血虫净等药物进行治疗,3 d后该...  相似文献   

3.
<正>牛瑟氏泰勒虫病是由长角血蜱传播的牛血液原虫病,以高热稽留,可视黏膜苍白、黄染、体表淋巴结肿大,血液凝固不良为特征。近年来牛的瑟氏泰勒虫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对改良的新品种和外地引进的牛危害更为严重。笔者经过多年治疗摸索,总结出一套全面的治疗经验。1病因在长角血蜱活动活跃季节,外地引进或本地改良牛,在突然进入本地  相似文献   

4.
牛血孢子虫单一种的分离技术及其保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报道了利用微小牛蜱、长角血蜱、残缘璃眼蜱在牛血孢子虫传播过程中的专性及某些蜱在不同世代和变态期传播不同血孢子虫的特性,由混合种人工感染牛体,一次性分离出边缘边虫、牛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瑟氏泰勒虫、环形泰勒虫和双芽巴贝斯虫6个单一种的分离方法和步骤,以及对这些种的超低温保藏试验结果。边缘边虫等6个单一种已测定的有效保藏期依次达1095天、312天、270天、1202天、1181天、186天,其间对不同方法处理的冻存物,进行过多次动物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保藏效果良好,各单一种的感染性和致病力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牛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各种焦虫寄生于牛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疾病,又叫血孢子虫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环形泰勒角虫。本病呈地方流行,并且有明显的季节性。辽宁省西部等地区广泛存在本病。该病多呈急性经过,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对养牛业危害极大。1流行病学环形泰勒焦虫的传播主要是璃眼蜱属的各种蜱。本病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血片、淋巴涂片镜检,结合发病季节、临床症状检查及羊体蜱类调查,并用采集于疫区羊体的青海血蜱叮蛟使健康羊感染,进行山羊泰勒虫单一体的分离,均证实在张家川县东、中部地区长期以来流行的以危害羔羊、外地引进羊为主的疫病为山羊泰勒虫病。发病季节与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查明的本病传播媒介——青海血蜱——的出没季节相一致.羊泰勒虫病在该地区呈地方流行的形式存在已久,对养羊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成为发展商品养羊业的一大祸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危害特点和流行规律,为开展有效防制提供了资料.针对该病由青海血蜱传播,一岁以内及外地引进羊为主要受害对象这些主要流行特点,采取防止蜱侵袭与杀灭病原相结合的措施进行防制,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洛阳地区16个县市蜱的流行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各县市选择有代表性的乡、村为调查点,按要求数量采集标本,全区共送检304份蜱,经处理后镜检鉴定至种。共查出:①长角血蜱,②亚洲璃眼蜱,③残缘璃眼蜱,④囊形扇头蜱,⑤血红扁头蜱,⑥微小牛蜱六种.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出优势种为长角血蜱和残缘璃眼蜱.  相似文献   

8.
蜱的免疫预防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以抗血清为探针筛选cDNA表达文库是获取功能抗原基因的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获得抗长角血蜱免疫原基因,用兔抗长角血蜱血清和兔抗长角血蜱唾液腺蛋白血清对长角血蜱雌蜱唾液腺cDNA表达文库进行了免疫筛选,经过两轮筛选共获得34个阳性克隆,所得阳性噬菌体转染宿主菌BM25.8使之亚克隆为重组质粒,用此质粒转化宿主菌JM109并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长角血蜱雌蜱唾液腺cDNA表达文库中获得26个长角血蜱免疫相关cDNA序列,其编码蛋白与长角血蜱HL35、黏附素hlim3假定蛋白、热休克蛋白、NADH脱氢酶、钙网蛋白以及杂色花蜱和肩突硬蜱的二硫异构酶等具有同源性.所获阳性克隆为长角血蜱保护性抗原基因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梨形虫也叫血孢子虫,寄生在牛血球中,引起牛贫血、黄胆、发热等一系列症状,病牛死亡率高.这类虫包括巴贝斯虫、泰勒原虫、边虫(也叫无浆体)等,由蜱传播.近几年中我们试验研究了一套效果较好的防治技术,已由农业部组织鉴定为科技成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原始虫株分离自中国甘肃中部地区自然感染带虫牛体(白启等,1995),经接种健康除脾牛大量繁殖后,活虫种保藏在中国兽医原虫资源库。试验用动物均为1~2岁健康除脾黄牛。供试蜱有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长角血蜱(Heamaphysalis longicornis)、青海血蜱(H.qinghaiensis)、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均系本实验室培育繁殖的清洁蜱。蜱的感染和传播试  相似文献   

11.
Theileria luwenshuni and Theileria uilenbergi are important tick-borne pathogens and cause substantial losses to the sheep industry in China. The improvement in detection techniques has allow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multi-homing parasitism in Theileria parasites. Herein we evaluated the experimental infectivity of T. luwenshuni and T. uilenbergi in Chinese Kunming mice by screening blood samples of experimentally inoculated mice by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ME) and PCR. T. luwenshuni infected Chinese Kunming mice and 20 mice inoculated with this parasite were positive by ME and PCR. In addition, T. uilenbergi infected mice and 20 mice inoculated with this species were positive by ME and PCR. However, the number of red blood cells and the levels of hemoglobin of 40 infected mice had no obvious changes in the course of infection.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multi-homing parasitism of T. luwenshuni and T. uilenbergi, which were believed to be parasites of sheep and goats. This study was the first to demonstrate the infection of T. luwenshuni and T. uilenbergi in Kunming mice.  相似文献   

12.
朱丹  李帆  王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356+486
[目的]研究活性炭对敌百虫农药废水处理效果。[方法]以敌百虫农药废水为试验对象,研究pH、活性炭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敌百虫农药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活性炭处理敌百虫农药废水的最佳条件:pH为7,活性炭投加量为6 g/L,反应时间为2 h。此时,敌百虫农药废水中无机磷生成率达20.5%。[结论]利用活性炭处理敌百虫农药废水具有简便、易行、快速的优点,可以作为有机磷农药处理过程中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配制剂50%氟虫腈.敌百虫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最佳剂量。[方法]以50%氟虫腈.敌百虫乳油4506、007、509、00g/hm2为处理,以50 g/L氟虫腈悬浮剂37.5 g/hm2为药剂对照,以清水为空白对照,研究各处理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剂量范围内,药剂对水稻安全,对水稻天敌种群无明显影响;以50%氟虫腈.敌百虫乳油750 g/hm2处理防效最好。[结论]50%氟虫腈.敌百虫乳油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化学复配制剂农药,适于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3种药剂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防治稻飞虱的新农药,并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进行3种农药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噻嗪酮WP、20%敌百虫·仲丁威EC、25%噻嗪酮·丙溴磷WP 3种农药均能有效防治稻飞虱,其中25%噻嗪酮WP的防效最好,其后依次为25%噻嗪酮·丙溴磷WP和20%敌百虫·仲丁威EC.生产上推荐每667 m^2使用剂量为25%噻嗪酮WP 20g、25%噻嗪酮·丙澳磷WP75 g、20%敌百虫·仲丁威EC 225 mL.  相似文献   

15.
放牧羊钴缺乏症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取某牧场干瘦、面部被毛粘结、流泪的病羊30只,进行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发现:羊只血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值,红细胞指数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加,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变化不大,可诊断为正细胞性贫血;血液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血清中铁、铜含量正常,而血清中钴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毛中铁、铜含量正常。对牧场自然环境调查检测发现,土壤中铁、钴足够,铜边缘缺乏,牧草中钴边缘缺乏。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初步诊断为该牧场羊只患有慢性钴缺乏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敌百虫在水产养殖中的安全性。[方法]全池泼洒0.5 mg/L敌百虫,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敌百虫在乌鳢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残留消除规律。[结果]乌鳢组织和水样中敌百虫的最低检测限为0.02μg/m L。随着时间的延长,敌百虫在乌鳢血液中的浓度逐渐升高,120 h达最高,为0.072 mg/kg,至360 h时未检出。肌肉中12 h内未检出,24 h浓度为0.023 mg/kg,120 h检出最大浓度0.051 mg/kg,至288 h未检出。肝脏8 h未检出,12 h检出浓度为0.026 mg/kg。使用敌百虫后,乌鳢体内的药物残留量均低于我国的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要求,但在养殖水体中的残留时间较长,降解半衰期为35.19 h。[结论]为确保敌百虫使用后对水生态环境及食品安全,建议敌百虫使用后的休药期为150℃·d。  相似文献   

17.
试验表明 ,5 %锐劲特SC和 90 %敌百虫原粉混配对 3代三化螟引起的水稻白穗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混用的防效较锐劲特单用为好。在三化螟大发生年份用锐劲特 3 0 0ml/hm2 +敌百虫 12 0 0g/hm2 防治 2次 ,对白穗的平均防效达 93 .94%。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特征及治疗方法,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猪舍之间完全隔开,30头/组,对发病和对照组红细胞进行镜检,并进行胆红素代谢试验以及三氮脒和强力霉素治疗对比试验。[结果]发病猪红细胞周围呈刺状或无规则形状,可不规则移动,在血浆中可见到游离活附红细胞体。治疗后,血浆中游离的附红细胞体消失。发病猪血清TBIL和IBIL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三氮脒组和强力霉素组之间TBIL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强力霉素组IBIL降低至正常范围内(3.51μmol/L)。[结论]附红细胞体病可引起发病猪只IBIL显著升高,临床上使用三氮脒或强力霉素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蔬菜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的准确性。[方法]使用酶抑制率法对胜利农场的本地温室大棚、露地常用蔬菜及南方韭菜等蔬菜的毒死蜱、敌百虫、氧化乐果和呋喃丹(克百威)4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了残留检测。并用该法在实验室内对这4种农药灵敏度进行了检测。同时,对易产生假阳性的蔬菜如韭菜、生姜进行加热处理,并把抑制率35%以上的蔬菜用色谱法检测验证。[结果]本地夏季的小白菜和冬季超市的南方韭菜农药残留超标,韭菜中毒死蜱残留超标近6倍。抑制率20%时,氧化乐果缓冲溶液的浓度最低只能达到3 mg/kg,而敌百虫、呋喃丹、毒死蜱缓冲液的浓度分别可达0.001、0.001、0.030 mg/kg。[结论]酶抑制率法对氧化乐果检测灵敏度低,对敌百虫、呋喃丹、毒死蜱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研制牛瑟氏泰勒虫病基因工程苗和诊断试剂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PCR方法从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中克隆了1个P23基因,连接到pGEM-T-Easy载体中。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进行分析。[结果]P23基因全长为684 bp,包含1个长67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是25.886 kD,等电点pI为9.22,包括1段19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和2段跨膜区。该序列在GenBank上的注册号为EU573168,与瑟氏泰勒虫Chitose型(D84446)和Ikeda型(D84447)的同源性分别为99%、90%。[结论]P23基因编码的蛋白有较好稳定性和免疫原性,可作为制备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疫苗的候补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