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养殖业已由传统的以分散饲养为主的养殖方式,逐步向以规模养殖为主的格局转变.随着养殖方式的改变,规模养殖场重大疫病防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要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防疫是关键. 规模养殖场、小区是指有固定的饲养场地,有一定的饲养管理水平和畜禽疫病防治能力,畜禽的饲养量达到一定规模数量的养殖场、小区.规模场往往因其饲养畜禽的数量多、密度大、执行防疫制度又不彻底,一旦因饲养管理不当,或存有侥幸心理,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消极应对,防疫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疫病,特别是传染病,损失大,有时处置不当,还会向周边传播,造成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正>在生猪生产过程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生产实践和多家养殖场的调查了解,如果防疫工作不到位,防控措施不得力,则很容易发生生猪疫病。当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和扑灭后,广大养殖户就急需补栏,以恢复正常生产。而在补栏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则有可能留下隐患,继发感染,再次发生疫病。因此,在补栏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是搞好后继生产的关键。彻底消毒灭源。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病毒,其在  相似文献   

3.
小型养殖场(包括猪存栏300头以下,鸡存栏1000只以下,奶牛存栏50头以下等养殖场)普遍存在饲养管理粗放、场址选择不合理、畜禽舍简陋、卫生条件差、动物防疫条件不合格,给畜禽的规模健康养殖带来安全隐患,为动物疫病的传播流行孳生了有利条件。因此,必须引起畜禽养殖户的高度重视,以进一步改善畜禽的生产生存环境,以利于畜禽发挥最大的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养殖从业者对疫病防控意识的提高,畜禽养殖场病原微生物控制的环境消毒等措施得到了高度重视,紫外线由于其较广谱的抑杀菌能力,成为临床物理消毒的首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养殖场入口和工作服的消毒等,但实际上这种消毒法在养殖生产中多流于形式,再者因为消毒需时较长等缺点,消毒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研究生产中紫外线科学消毒的关键技术点以及工作服消毒的其他方法,显得非常必要。本研究模拟生产实际,对紫外灯消毒的最佳距离、过氧乙酸的工作服消毒方法等技术点进行了探索,用以指导日常饲养过程中鸡场工作服的消毒。  相似文献   

5.
对于规模养殖场的发展来说,仔猪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健康水平,促进其更好的生长发育,后期的饲养管理水平才有保障,养殖效益能够提高。由于部分养殖户刚刚从事生猪养殖工作,养殖时存在很多误区,对于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掌握还不到位,需要加强学习,做好技术应用,保障仔猪的生长发育。文章对规模养殖场仔猪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规模养殖场饲养管理工作的进行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面广,饲养管理条件差的散养户和小型猪场多发,往往能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从提倡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防治,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交易的日益频繁,动物疫病的流行和爆发已成为影响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加之一些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存在重治病轻防病的思想,忽视消毒工作,以致引发疫病的流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针对规模养殖场的消毒问题,笔者就科学、规范地使用消毒剂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市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朝阳区作为其重要的市内辖区,传统养殖业基本消失,同时动物诊疗机构开始迅速的扩张和发展,动物疫病防控重心随之发生变化,从传统养殖场所的消毒灭源向动物诊疗机构的消毒灭源转变。为了确实了解动物诊疗机构的实际消毒工作情况特开展此调查。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共计派发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71份,回收率为68%。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由于养猪场户对猪瘟疫病的高度重视,猪瘟已在各地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随着养猪场户自主免疫技术的普及,特别是养殖场、户之间免疫程序的简单照搬、套用,疫苗使用不当(如操作不正规、疫苗稀释时佐剂量达不到、疫苗存放不当等),猪营养水平达不到要求,环境污染严重,应激因素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干扰等,  相似文献   

10.
海安市是畜禽养殖大县(市),生猪年饲养量130万头,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疫病的流行给我市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海安市畜牧兽医站牵头,全市各驻镇畜牧兽医站参与组织实施的"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疫苗的推广与应用"项目,推广了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疫苗的大面积使用,包括制定生猪免疫程序,推广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加强消毒灭源,组织养殖场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养殖新技术应用,形成了疫苗主动免疫为主导,其它综合防控技术为补充的防控新模式。秋冬季节生猪腹泻性疾病的发病率从项目前的15.5%降低到5.6%,下降了9.9个百分点,死亡率从项目实施前的6.62%降低到2.21%,减少死亡68 311头;育肥猪每头增加利润141.01元,增加效益21 842.45万元,项目实施三年中,总经济效益29 923.48万元。  相似文献   

11.
猪疫病不仅对猪的生产养殖造成危害,还会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更加严重的是可能造成人类传染疾病的扩散传播。文章分析研究了猪疫病的传播多出于伺养者不规范操作、不合理养殖以及疫苗不规范等原因。提出了必须建立严格的生产养殖系统、严格管控疫病疫苗和政府部门分层管理,各司其职的猪疫病防治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的迅速发展以及畜牧兽医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广大养殖户对动物疫病防范意识明显增强,多数规模养殖企业都能按照动物防疫有关要求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定期给家禽免疫接种。但由于多种原因,家禽打了疫苗仍还得病,致使不少家禽染疫死亡,给养殖户造成损失。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实践,谈谈家禽打了疫苗为什么还得病的因素及对策。1.免疫操作因素(1)免疫程序不合理对动物进行疫病免疫后,其体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养殖场防疫管理 搞好动物疫病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古交市地处山区,是全国煤化工重点基地,养殖业规模化程度较低。多数小型养殖场存在饲养管理粗放、场址选择不合理、畜禽舍简陋、卫生条件差、动物防疫效果不好等问题,给畜禽的规模健康养殖带来安全隐患,为动物疫病的传播流行留下了便利条件,因此,做好小型养殖场的防疫工作,严格控制各种动物重大疫情发生,是搞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户养鸡规模日益增加,出现了许多规模在5000只以上的养殖户。受市场影响,目前蛋鸡养殖已是微利时代,养殖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只有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实行科学饲养管理,才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县养猪业普遍存在饲养周期长、饲料报酬低、重量增长慢、经济效益差等状况。针对这种状况,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谈谈猪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广袤的农村,林地、果园、竹园等资源丰富,林下草鸡养殖悄然间成为一个备受推崇的农民致富项目。然而,部分养殖户因技术措施不到位、市场风险应对不当,难以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为此,从鸡场选址、鸡舍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和市场销售等方面论述林下草鸡养殖取得成功之关键,希望对广大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动物防疫工作,是预防动物传染性疫病的重中之中,也是控制动物疫病避免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关键。因此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广大兽医工作者或从事规模养殖的管理人员应引起的高度重视。分析动物防疫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相应对策等方面作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热病等动物疫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然而,笔者在深入基层了解到,在以农村饲养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最大的疏漏就是免疫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落实,免疫密度不高,免疫质量低。如何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将基础免疫做牢做扎实,建立阻断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免疫保护屏障,已成为当前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羊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养羊也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但是,如果羊一旦发生疫病,将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做好舍饲肉羊规模养殖的疫病防治工作,已成为所有肉羊养殖场户最关心的问题.为此,笔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广大养羊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目前,畜牧业处在一个转型升级的新时期,饲养方式由传统散养粗放型向规模集约现代型转变,各种动物不同规模的养殖场陆续建起,发展较为迅猛。但养殖场在动物卫生防疫方面建设相对滞后,存在引发动物疫病的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