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鼻过敏与鼻窦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长青  汪若峰 《耳鼻咽喉》2003,10(5):314-315
目的 探讨鼻过敏与鼻窦炎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手工检索与Internet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追踪近年来有关的文献,分析12篇相关文献。结果 鼻窦炎为临床常见病,鼻过敏作为鼻窦炎的诱发因素,已经引起重视,但针对鼻过敏反应“各个击破”(在不同环节进行药物干预)的治疗策略,在鼻过敏性疾病常得不到预期效果,因而也不易缓解以鼻过敏为诱发因素的鼻窦炎的症状。虽然MHC系统、Th1/Th2平衡以及细胞因子网络等是鼻过敏发病的重要基础,但从单种细胞的基因水平分析,肥大细胞可能是Ⅰ型变态反应中最关键的细胞之一;肥大细胞是启动并维持鼻过敏反应的源动性细胞。结论鼻过敏乃至以鼻过敏为诱发因素的鼻窦炎的治疗首先应针对肥大细胞,而非仅限于针对单一细胞因子或抗体。  相似文献   

2.
变应性鼻及鼻窦炎相关细胞及细胞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应性鼻及鼻窦炎有别于慢性鼻窦炎合并变应性鼻炎,其实质为变态反应炎症同时或先后累及鼻腔和鼻窦黏膜。本文对与变应性鼻及鼻窦炎发病相关的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和细胞因子(包括IL-4、IL-5、IL-13、Eotaxin、Rantes和ICAM-1)的近期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变应性鼻及鼻窦炎有别于慢性鼻窦炎合并变应性鼻炎,其实质为变态反应炎症同时或先后累及鼻腔和鼻窦黏膜。本文对与变应性鼻及鼻窦炎发病相关的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和细胞因子(包括IL-4、IL-5、IL-13、Eotaxin、Rantes和ICAM-1)的近期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复习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及其相关文献,对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术后病情迁延不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患者的鼻纤毛功能、免疫状态、感染及围手术期治疗等是影响CRS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细菌生物膜被认为是多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持续存在和不易治愈的重要原因.目前的研究证明慢性鼻及鼻窦炎患者的鼻窦黏膜中存在细菌生物膜,细菌生物膜与慢性鼻及鼻窦炎的发病相关.细菌生物膜在微生物学领域是研究热点,现阶段对其形成过程及调控机制、致病机制、耐药机制已有r初步了解,但很少涉及其与慢性鼻及鼻窦炎的相关性.本文对细菌生物膜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慢性鼻及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腺样体肥大(adenoidal hypertrophy)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导致双侧鼻堵、流涕、咳嗽、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通常认为其与儿童鼻窦炎的发病密切相关,但具体作用并不明确.腺样体切除术是腺样体肥大最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但目前仍存在术后出血、腺样体复发等风险.因此,许多学者开始研究鼻用激素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腺样体肥大在儿童鼻窦炎发病中的作用及鼻用激素对其治疗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鼻窦炎致病因素中,鼻腔解剖结构的异常在临床中是最为常见的,其中鼻中隔偏曲占有重要位置。鼻中隔偏曲本身就可以是其他结构异常的原因,如偏曲对侧的中鼻甲、筛泡、钩突的气化或肥大、对侧下鼻甲的代偿性增生等,这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鼻窦炎的发病率。鼻中隔作为对鼻腔双侧的发病都有影响的因素,对两侧中或下鼻甲,黏膜、腺体、血管及骨性结构的影响和变化是不同的,通过鼻阻力、鼻气流量等客观指标也证实了鼻腔两侧的差异。但还没有文献描述鼻中隔偏曲对鼻腔双侧鼻窦炎等病变的发病率影响的差异,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慢性鼻及鼻窦炎是全球范围内常见、多发且复杂的疾病,但是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在临床上存在难治性、复发性病例.大量的临床经验和实验证据表明慢性鼻及鼻窦炎不仅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也是组织重塑过程,这种重塑包括黏膜重塑和骨质重塑.组织重塑导致疾病的慢性化、难治化和容易复发.因此抑制组织重塑就成为慢性鼻及鼻窦炎新的治疗靶点.重塑的机制还不清楚,炎症介质可能是刺激重塑的因素,因此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可能抑制重塑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一):发病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分别从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和鼻用皮质类固醇的药理作用机制三个方面介绍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结果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存在相关性。分子免疫学的研究进展,揭示了细胞因子调节网络对基本免疫反应的调节机制,表明变应性鼻炎是体外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异常免疫反应,造成Th1和Th2免疫反应失衡而引发的以鼻腔粘膜Th2免疫反 应为主的变应性炎症反应。变应性疾病在西方国家的地理分布特征和过去三十年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Th1和Th2免疫反应间的平衡机制受多因素影响。结论发育期的儿童接受适当的环境因素刺激,可能通过激发Th1细胞介导的保护性免疫反应,调节Th1和Th2免疫平衡状态,有助于拮抗变应原激发的Th2免疫反应,据此提出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卫生假说。  相似文献   

10.
鼻中隔偏曲对鼻窦炎致病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鼻窦炎致病因素中,鼻腔解剖结构的异常在临床中是最为常见的,其中鼻中隔偏曲占有重要位置。鼻中隔偏曲本身就可以是其他结构异常的原因,如偏曲对侧的中鼻甲、筛泡、钩突的气化或肥大、对侧下鼻甲的代偿性增生等,这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鼻窦炎的发病率。鼻中隔作为对鼻腔双侧的发病都有影响的因素,对两侧中或下鼻甲,黏膜、腺体、血管及骨性结构的影响和变化是不同的,通过鼻阻力、鼻气流量等客观指标也证实了鼻腔两侧的差异。但还没有文献描述鼻中隔偏曲对鼻腔双侧鼻窦炎等病变的发病率影响的差异,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鼻窦炎是引起嗅觉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深入研究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嗅黏膜的病理学改变,探讨其发病机制,有利于在临床中利用鼻内镜以及药物等综合手段对慢性鼻窦炎进行治疗。本文就近年来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慢性鼻及鼻窦炎的病因学研究提出了细菌超抗原学说,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与慢性鼻及鼻窦炎发病机制的关系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在不同炎症模式的慢性鼻及鼻窦炎中的作用值得我们不断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因其鼻窦解剖、生理和身体发育状态以及儿童特有的疾病、生活习性和行为等因素,鼻窦炎鼻息肉较常见,其治疗以往多强调应尽量避免外科手术治疗,而采用较单一的西医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疗效欠满意。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的鼻内镜手术,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科于  相似文献   

14.
细菌生物膜(bacteral biofilm,BBF)与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关系是目前鼻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菌牛物膜可能是慢性鼻及鼻窦炎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本文就细菌生物膜与慢性鼻及鼻窦炎关系的最新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慢性鼻及鼻窦炎的发生为多因性,其中细菌生物膜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细菌生物膜的概念、致病机制及其与慢性鼻及鼻窦炎发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鼻腔细胞学是一种安全、便捷、高效的检测方法,是指导鼻腔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极好指标,在鼻科学病理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鼻腔细胞的收集方法包括擤鼻法、鼻黏膜刷片法、鼻黏膜拭子法、鼻黏膜刮片法、鼻腔盥洗液法、膨胀海绵法和鼻黏膜活检法.鼻分泌物中炎性细胞的检出是鼻腔、鼻窦炎性疾病诊断和鉴别的重要依据.炎性细胞和鼻黏膜上皮结构细胞的...  相似文献   

17.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多种炎性细胞参与,其病程大于12周,主要临床表现为黏性或黏脓性鼻涕、鼻塞、头痛、嗅觉丧失或减退,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变化。目前临床上一般将CRS分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和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类细胞因子是最主要的一类细胞因子,Th细胞及其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在其炎症的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CRS的发病机制目前为止还未完全阐释清楚,本文将对IL-34(interleukin-34,IL-34)、Th17细胞极其相关细胞因子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应性鼻炎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是常见病,增加病人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常同时伴发哮喘、鼻-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等上、下气道疾病,积极治疗变应性鼻炎将显著改善伴发病的疗效.本文系主要为1995~2002年间42篇文献的综述,着重讨论了变应性鼻炎造成的负担、相关病理生理学知识及其与伴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类鼻窦炎是一个复杂性疾病,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遗传因素限制了对鼻窦炎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建立鼻窦炎动物模型.兔是最常用的造模动物,其鼻及鼻窦解削结构与人类相似,且已经被大量学者用来研究人类鼻窦炎的病理生理等.本文主要从兔解剖,造模方法的产生,发展以及新模型的产生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在治疗上也缺乏根治的方法.现已有多项研究证明,慢性鼻窦炎的迁延不愈与鼻窦骨质持续炎症和骨质重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骨质重塑的原因尚不清楚.本文复习近年文献,介绍慢性鼻窦炎中骨质重塑现象,其他领域对于慢性骨炎骨质重塑原因的研究,以及目前受到关注较多的白介素-1在慢性鼻窦炎和骨质重塑中所起的作用,希望对今后研究慢性鼻窦炎骨质重塑的原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