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抽动 -秽语综合征临床、脑电图特征。方法 :对 5 2例抽动 -秽语综合征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眨眼 3 2例 ,四肢抽动 17例 ,发声秽语 2 5例 ,耸肩 8例 ,摇头扭颈 12例 ,面部抽动 2 8例 ,弯腰 1例 ,情绪烦躁 2 4例 ,注意力不集中 8例 ,学习困难 8例。神经系统检查均无阳性体征。血沉均正常。 40例抗“O”正常。脑电图 2 4例正常 ,2 8例异常 (5 3 .85 % )。结论 :抽动 -秽语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 ,EEG检查有助鉴别诊断。强调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脑电图特征。方法:对6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眨眼33例,四肢抽动17例,发声、秽语27例,耸肩9例,摇头扭颈11例,面部抽动30例,弯腰1例,学习困难32例,强迫症状7例,注意力缺陷12例,情绪障碍38例。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血沉、抗“O”检查均正常。脑电图36例正常,24例异常(40%)。结论: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EEG检查有助鉴别诊断。强调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脑电图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对72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中眨眼42例,四肢抽动17例,不自主发音或秽语35例,耸肩8例,摇头扭颈12例,面部抽动28例,弯腰1例。情绪烦躁24例,注意力缺乏8例,学习困难8例。神经系统检查均无阳性体征,血沉正常,52例抗"O"正常,15例抗"O"异常(22.39%)。脑电图31例属正常范围,41例(56.94%)异常。结论: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部分病例抗"O"增高,脑电图检查对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有帮助。积极的心理、对症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发生于儿童的神经精神疾病,部分患儿脑电图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本文对3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报告11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EEGs)资料。入组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Ⅲ-R)和国际疫病分类(ICD-10)中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诊断标准。全组患者均有不自主抽动与发声,17.27%患者出现秽语,5.45%患者伴有模仿言语。EEGs异常率为42.73%,以轻度异常居多;73.68%出现秽语患者的EESs异常。EEGs改变虽为非特异性,但多系文献报告的EEG软体征的表现。本组资料支持基底节区异常或功能障碍可能是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基础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竹茹温胆汤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竹茹温胆汤加城治疗儿童抽动一秽语综合征患儿30例,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股资料:参照《现代儿童精神病学》中儿童抽动一秽语综合征诊断标准选择门诊病儿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6岁6例、7~12岁17例、11~14岁7例。分娩时窒息2例,高热惊厥《例、脑外伤2例、上感后发作2例、父母离异3例、家族中有精神障碍史3例、14例无特殊病史。30例病儿血沉、抗链球菌“O”检测均正常。26例做了脑电图检查,轻度异常11例、广泛中度异常4例,异常率为57.6%,其中轻度异常者占73·33%。1.2临床表现:30例均有不同程度多发性不自…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Tourette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8例Tourette综合征以肢体多发性抽动与不自主发声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系统症状,脑电图,CT扫描提示有脑功能活动异常,应用氟哌啶醇,泰必利治疗。结果:脑电图异常率为44.4%,头颅CT异常率为20.0%,用氟哌啶醇和泰必利治疗后,18例均痊愈,结论:Tourette综合征应早期诊断,早期应用氟哌啶醇和泰必利治疗。  相似文献   

8.
侯晓利  宋涛  王真 《实用全科医学》2011,9(2):191-191,332
目的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6月在儿科门诊就诊的6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做脑电图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用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治疗4周进行疗效判定,随访时间至12个月。结果脑电图异常25例(41.7%),其中轻度异常18例,中度异常7例,无特异性波形;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显效率73.3%,总有效率96.7%,不同疗效组治疗后进步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电图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有一定帮助;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本病有较好效果,与安坦合用,可以减少此药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少。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心理或生理因素,加强支持性心理治疗,使患儿正常成长。  相似文献   

9.
王显锏  阳清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02-2503
目的:总结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病因。方法:分析42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统计各所累部位所占的比例。结果:抽动秽语综合征以7~10岁男性儿童多见,其临床以多部位肌肉抽动和发音痉挛为主要表现,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结论: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其临床表现。熟练掌握其诊断方法对今后临床工作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38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8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冯小燕1张淑敏2白向东2季茵2滕晓云2抽动移语综合征是发生于儿童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现将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1993年11月至1996年3月所见本病患者38例的临床与脑电图(EEG)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11.
应用日本光电公司所产6514型14道脑电图仪,对48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在清醒状态下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48例患儿的脑电图异常阳性率33.33%,其中轻度异常14例表现为α波不规则,各脑区混有较多的Q,δ波;中度异常2例表现为阵发性侧棘综合或一侧尖慢综合波,故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可能是癫痫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氟派啶醇是治疗儿童抽动一秽语综合征的首选药物,在应用不当时可导致锥体外系中毒性反应[1]。我院1996~1998年用氟哌啶醇治疗抽动一秽语综合征引起17例患儿出现锥体外系中毒性反应,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7例患儿中男10例,女7例,年龄在4~12岁,原发病均以《实用儿科学》有关章节确诊为抽动一秽语综合征,给予氟哌啶醇治疗,1~2mg,每日二次。服1次药后出现锥体外系中毒性症状者3例,服2次药后出现症状者5例,服3次以上出现症状者9例。症状出现时间为服药后0.5~20h。1.…  相似文献   

13.
抽动 -秽语综合征是儿童较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 ,它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扰乱了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为了更好地防治该病 ,现对作者经治的 92例抽动 -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CCMD- 2 - R抽动 -秽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76例 ,女 16例 ,男 :女为 4.75∶ 1;年龄 5~ 15岁 ,平均 (9.45± 2 .47)岁 ,病程半年~ 8年 ,平均(4 .6 2± 1.38)年 ;家族史阳性者 16例 (17.39% ) ;居住城市者 75例 (81.5 2 % ) ;独生子女 80例 (86 .96 % ) ;发病有明显诱因者 72例 (78.2 6 % ) ;…  相似文献   

14.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就近几年来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方面的论文加以综述,从病因、治疗、脑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方面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做一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了解抽动障碍的临床特点、诊断分型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0例抽动障碍的门诊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发病年龄3~14岁,病程1月~8年,男:女=4.38:1,诊断抽动症23例,慢性抽动障碍39例,抽动-秽语综合症8例,抽动障碍并发多动障碍23例。抽动首发以头面部居多,伴发声17例,症状波动与精神因素有关,部分家族史阳性。脑电图检查58例,异常率39.66%,头部CT或MR检查11例无异常。结论此病有器质性因素,易误诊,药物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玥  姜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S):73-74
本文就近几年来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方面的论文加以综述,从病因、治疗、脑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方面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做一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1998年 ̄2006年我院门诊收治57例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所有病例均符合抽动秽语综合征诊断标准,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6例,女11例;发病年龄6岁 ̄14  相似文献   

18.
抽动秽语综合征12例脑电图和视频脑电图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凯润  杨红军  杨邦兰  叶鸿 《广东医学》2002,23(10):1067-1068
目的:研究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常规脑电图和视频脑电图。方法:对12例TS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描记和12h视频脑电监测并分析结果。结果:58%(7/12)患者常规脑电图异常,其中8%(1/12)示痫样放电,而92%(11/12)患儿视频脑电监测异常,其中58%(7/12)示痫样放电。另外25%(3/12)在睡眠状态中出现抽动表现。结论:视频脑电监测比常规脑电图更容易发现TS患儿脑电和行为异常。TS患儿睡眠中可出现抽动表现。  相似文献   

19.
李京红 《医学文选》1995,16(5):412-413
25例脑炎患者分别进行脑电图与CT检查,其中脑电图检查异常24例,正常范围1例,阳性率占96%,CT检查异常9例,未见异常16例,阳性率占38%,可见脑电图检查对脑炎患者的诊断阳性率高,且经济、方便、认为脑电图检查在脑炎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金梅香  李凇  李丽  洪月子 《吉林医学》2003,24(4):341-341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征候群。我国目前把其归属在“行为障碍”范围。近年来国内外选用氟哌叮醇、泰必利等治疗。前者疗效尚佳,价廉,但副作用大;后者效果与前者相似,但价格昂贵。因此两者均影响实际临床应用。我们选用氟哌叮醇加氯硝安定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较完整资料的30例4~15岁的患儿。临床上符合Shapiro提出的本综合征修正诊断标准。本组30例头颅CT均正常,脑电图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