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刺五加叶皂苷(ASS)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引起的大鼠实验性血管性痴呆的影响,为ASS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及ASS 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CAO法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10 d 后ASS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ASS(25、50和100 mg·kg-1),连续给药20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取脑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结果:Morris水迷宫检测,ASS 50和100 mg·kg-1组大鼠第4、5天的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径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tP)和路径(dP)与总游泳时间(tT)和总路径(dT)之比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脑AchE和ChAT活性测定,与模型组比较,ASS 50和100 mg·kg-1组大鼠脑组织AchE活性明显降低(P<0.05),ASS 100 mg·kg-1组大鼠ChAT活性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病理学检查,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存在明显梗死病灶,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排列紊乱,局部脑组织坏死液化;ASS组梗死病灶减小,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排列较规则,细胞脱失有所改善.结论:ASS能增强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脑组织病理变化,可能与其降低AchE活性、增加ChAT活性及促进乙酰胆碱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真菌提取物AMH进行活性组分追踪,为分离其活性化学成分、开发抗癌药物提供基础.方法:采用苯并(a)芘诱发小鼠肿瘤实验,评价AMH的5个组分对苯并(a)芘诱发肿瘤的预防作用.结果:苯并(a)芘能诱导昆明种小鼠多个脏器发生肿瘤.AMH 5个组分对苯并(a)芘诱发小鼠肿瘤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组分A、B、C、E具有促进肺腺瘤发生的作用(P<0.05);组分B和E能抑制苯并(a)芘诱导的脏器肿瘤(P<0.05);组分D具有抑制苯并(a)芘诱发小鼠脏器肿瘤和肺腺瘤的作用(P<0.01),是AMH中具有肿瘤化学预防作用的活性组分.结论:AMH组分D具有肿瘤化学预防作用,是下一步活性追踪的功效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核桃楸树皮乙酸乙酯提取物(HYT)对原位移植荷胃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阐明HYT抗胃癌作用机理,为研发低毒高效的抗胃癌中草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HYT灌胃的原位移植荷胃癌小鼠研究模型,分为HYF高剂量组(60 mg·kg-1)、HYF低剂量组(40 mg·kg-1)、假手术组、阳性对照组(5-FU)及阴性对照组,观察每组小鼠抑瘤率及胸腺、脾脏指数,采用ELISA法及流式细胞术等检测荷胃癌小鼠IL-4 、IL-12、TNF-α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HYT高剂量组抑瘤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YT高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明显增加(P<0.05),IL-12水平升高(P<0.05),IL-4水平降低(P<0.05),TNF-α水平升高(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升高(P<0.05).结论:HYT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明确的抑瘤作用,可以作为抗胃癌低毒高效的中草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为抑肽酶对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CCl4)模型组、抑肽酶小剂量组、抑肽酶中剂量组、抑肽酶大剂量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和形态学表现.结果:正常对照组阳性细胞数为(4±2)个/视野,模型组阳性细胞数为(5±2)个/视野,抑肽酶小、中和大剂量组阳性细胞个数分别为(39±13)个/视野、(49±14)个/视野和(57±12)个/视野,促肝细胞生长素组中阳性细胞个数为(26±8)个/视野.抑肽酶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增加(P<0.05);随着抑肽酶剂量的增加,阳性细胞数目也增加.抑肽酶各剂量组阳性细胞数多于促肝细胞生长素组(P<0.05).抑肽酶各剂量组PCNA阳性细胞增殖活跃,以抑肽酶大剂量组表现明显.结论:抑肽酶能够促进慢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增殖,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血浆一氧化碳(CO)的变化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血红素氧合酶-2(HO-2)在肾脏组织的表达,探讨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HO/CO)系统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按Anderson等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8周后收集尿液测定24 h的尿蛋白(Upro)和尿肌酐(Ucr);大鼠断头取血测定CO、尿素氮(BUN)和肌酐(Scr),计算肌酐清除值(Ccr);剖取肾脏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HO-1和HO-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pro、BUN和Scr明显升高(P<0.01),Ccr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浆CO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肾脏组织HO-1和HO-2的表达强度显著减弱(P<0.01).结论:HO/CO的调节失常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宁酸(TA)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DM)大鼠肾脏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组、氨基胍(AG)组、TA低剂量组和TA高剂量组.处理10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肾脏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e)、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A组大鼠血清Cre、BUN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降低(P<0.05或P<0.01),大鼠肾小球系膜区PAS阳性物质减少,肾组织ICAM-1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肾组织ICAM-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TA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ICAM-1及TNF-α的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和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为进一步明确UⅡ致纤维化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和模型组(n=8),采用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制备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术后第2周末处死各组大鼠.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间质中UⅡ、tTG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UⅡ和tTG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HE和Masson染色可见,模型组大鼠肾间质增宽,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免疫组化显示,假手术组大鼠UⅡ、tTG和FN在肾小管、肾间质区有少量表达,肾小球内除UⅡ有微量表达外,tTG和FN无阳性表达;模型组大鼠UⅡ、tTG和FN在肾小管和肾间质区的表达信号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强(P<0.01),模型组大鼠UⅡ的蛋白表达与FN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24,P<0.05).模型组UⅡ和tTG的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大鼠肾内UⅡ基因和蛋白表达与tTG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0.647,P<0.05;r=0.787,P<0.01).结论:UⅡ和tTG可能共同参与肾间质纤维化,UⅡ的致纤维化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tTG的活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负荷对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及机制,为运动干预脑健康及预防脑老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不进行运动干预的对照组和每天进行15、30和60 min的小、中、大游泳运动负荷的实验组,实验8周后取大鼠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GF和nNOS表达水平及形态学表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小、中、大运动负荷组大鼠海马组织NGF阳性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小运动负荷组比较,中、大运动负荷组大鼠海马组织NGF阳性表达水平升高(P<0.01),但中等运动负荷组大鼠与大运动负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大运动负荷组大鼠海马组织nNOS阳性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小运动负荷组比较,中、大运动负荷组大鼠海马组织nNOS阳性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大运动负荷组大鼠海马组织nNOS阳性表达水平高于中运动负荷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大鼠海马组织NGF阳性神经元主要表达在神经细胞胞浆,呈棕色;nNDS阳性神经元呈棕褐色,着色主要位于胞浆.结论:大脑海马组织NGF和nNOS的表达水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升高,提示在不同的运动负荷阶段NGF和nNOS对海马神经的生长和损伤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齐墩果酸(OA)对白细胞移植模型小鼠脾脏浸润白血病细胞凋亡数量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OA对白血病模型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取浓度为2×107mL-1体外培养的人早幼粒系白血病HL-60细胞0.5 mL,腹腔注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构建SCID小鼠的HL-60细胞移植瘤模型;模型成功后小鼠分为用药组、白血病模型对照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用药组以200 mg·kg-1OA皮下注射,用药2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态、外周血象及骨髓象白细胞分类情况,病理学检查脾白血病细胞浸润程度,TUNEL方法测定脾浸润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L-60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蛋白表达率.结果:成功建立SCID小鼠的HL-60细胞移植瘤模型;用药组小鼠体质量[(15.0±0.8) g]明显高于模型组小鼠[(13.9±0.9) g](P<0.01),小鼠生存期[(50.3±5.5) d]明显高于模型组小鼠[(37.1±4.4) d](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有向正常白细胞分化趋势,可见分叶的白血病细胞,骨髓象中幼稚细胞减少,脾浸润情况改善;用药组小鼠脾浸润白血病细胞凋亡率高于模型组(P<0.01),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成功建立白血病移植瘤鼠模型;OA可改变白血病移植瘤模型鼠的一般状态,延长生存期;OA通过降低Bcl-2表达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黄连解毒汤治疗组(治疗组)(均n=8).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制备模型,术后灌胃给予黄连解毒汤(4.0 g生药/kg体重).连续治疗60 d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HE染色法检查脑白质病理改变并定量检测胼胝体神经纤维脱失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隐匿逃避潜伏期(escape latency,EL)显著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EL明显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可见脑白质损伤改变,胼胝体白质囊泡面积占测量总面积的百分比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脑白质损伤明显减轻,胼胝体白质囊泡面积占测量总面积的百分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能够改善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的脑白质损伤与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