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及细胞内Smad 2/3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人RPE-19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TGF-β2(0.1,1,5,10μg/L)分别刺激RPE细胞6,12,24h。RT-PCR测定各个不同浓度、时间干预的RPE细胞COLⅠA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OLⅠ蛋白水平表达。选择干预效果最好的TGF-β2浓度刺激RPE细胞,检测各时间点RPE细胞内Smad 2/3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TGF-β2可刺激RPE细胞COLⅠA2mRNA及COLⅠ蛋白表达上调,其中10μg/L最明显,作用24h达到高峰,为对照组的2.74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浓度为10μg/L TGF-β2刺激24h后,细胞内Smad 2/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是对照组的2.3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2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上调COLⅠA2mRNA及COLⅠ蛋白的表达,这种表达可能与TGF-β/smad通路中Smad 2/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 H-TdR )掺入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RPE)增殖的影响,探讨TGF-β1和RPE细胞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RPE细胞体外培养,用不同浓度的TGF-β10.1、1.0、5.0、10.0和100.0μg/L对细胞进行处理,3 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放射性强度。结果:TGF-β10.1、1.0、5.0、10.0μg/L 作用后 RPE 活细胞数增加,细胞3H-TdR 摄入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TGF-β1100.0μg/L对RPE作用相反,细胞3H-TdR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TGF-β1对人RPE细胞增殖有双相调节性,其不同作用的发挥依赖TGF-β1的浓度,其中TGF-β1促RPE细胞增殖作用是诱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肝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动态检测再生肝组织S期肝细胞百分含量及HGF、TGF-α、TGF-β的变化.结果表明HGF、TGF-α浓度在肝大部分切除6 h后达高峰,而TGF-β 24 h后缓慢上升.提示HGF、TGF-α、TGF-β分别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肝再生,HGF、TGF-α为正性调节因子,TGF-β为负性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型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第3~5代人眼RPE细胞经0.00(对照组)、0.01、0.10、1.00及10.00 ng/ml TGF-β1处理24 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TGF-β1对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MMP-2和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0.10、1.00及10.00 ng/ml TGF-β1处理组MMP-2阳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A)值分别为(0.13±0.02)、(0.14±0.01)和(0.18±0.02),与对照组(0.09±0.02)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TIMP-1阳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A)值,除了0.10 ng/ml TGF-β1作用组外,其它浓度TGF-β1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人RPE细胞中TGF-β1对上调MMP-2的表达起重要作用,这也是MMP-2/TIMP-1之间平衡改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朱爱兰  伍严安 《医学综述》2008,14(1):108-110
马凡综合征(MF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最近研究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调节在MFS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部分MFS患者中已经鉴定了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TGFBR2)基因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GFBR1)的基因突变,现就TGF-β及其受体与MFS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相关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肾间质炎症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用不同浓度(0~10 ng/mL)TGF-β1刺激24 h或用5 ng/mL TGF-β1刺激不同时间(0~48 h),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8(IL-8)、正常T细胞活化后表达和分泌调节蛋白(RANTES)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TGF-β1能诱导HK-2细胞MCP-1、IL-8、RANTES的表达上调,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2 ng/mL TGF-β1作用24 h即可诱导MCP-1和IL-8 mRNA明显升高,5 ng/mLTGF-β1作用时达高峰.MCP-1和IL-8蛋白分泌分别于刺激后36 h和24 h达高峰.2 ng/mL和5 ng/mL TGF-β1均可诱导RANTES mRNA明显升高,2 h时RANTES mRNA表达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RANTES蛋白基础分泌水平极低,TGF-β1作用24 h时RANTES蛋白分泌开始升高,36 h达高峰.结论 TGF-β1诱导能明显上调趋化因子MCP-1、IL-8和RANTES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因此,有效干预TGF-β1诱导的趋化因子的表达可能成为减轻肾间质炎症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MFG)-E8浓度的影响,评估并阐述TGF-β1、MFG-E8浓度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肌重构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60例门诊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冠脉介入治疗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反式视黄酸β受体阻断剂LE540对培养的豚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分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影响。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培养原代豚鼠RPE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为阳性后,传2代细胞后用于实验。不同实验组分别加入10×10-6 mol/L的全反式视黄酸ATRA和5×10-6 mol/L的LE540,设试剂对照。ELISA检测ATRA及LE540作用2 h、4 h、6 h、8 h、16 h后TGF-β2和bFGF的分泌量。结果:ELISA结果显示:(1)加入ATRA后,实验组TGF-β2的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而bFGF的分泌量明显减少(P〈0.05)。(2)加入LE540后,实验组较对照组RPE分泌TGF-β2均明显减少(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同时bFGF的分泌量没有明显变化(P=0.178)。结论:全反式视黄酸能通过视黄酸β受体途径促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TGF-β2,同时通过其他途径能抑制bFGF的分泌。提示有可能通过阻断视黄酸β受体来控制近视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体外贮存对人富血小板血浆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各种贮存条件对人富血小板血浆(human platelet-rich plasma,hPRP)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研究hPRP释放生长因子的浓度作为评价hPRP生物学活性指标的可行性,为最终确定一整套应用hPRP的标准化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制备健康志愿者的hPRP,记录血小板计数.将每份hPRP释放生长因子分为3组,分别贮存在4 ℃,-20 ℃和-70 ℃,在制备后0,2,4,6,8,10 d测定3组标本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B,PDGF-AB)的浓度.同时,应用不同温度(4 ℃,-20 ℃,-70 ℃)贮存10 d的hPRP释放生长因子培养人脂肪基质细胞,以MTT法比较各组标本促进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在体外贮存过程中,hPRP释放生长因子TGF-β1和PDGF-AB的浓度下降很快.低温是保存hPRP释放生长因子相对适宜的环境.当贮存10 d后,在-20 ℃和-70 ℃贮存的标本其TGF-β1的浓度分别为(238.55±36.00)μg/L和(261.12±55.10)μg/L,PDGF-AB的浓度分别为(46.03±17.67)μg/L和(50.78±18.70)μg/L,显著高于贮存在4 ℃时两种生长因子的浓度[(113.03±16.29)μg/L和(23.27±8.22)μg/L(P<0.01)].MTT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温度贮存hPRP,其生物学活性也有显著差异,且与生长因子浓度差异基本一致.结论:hPRP释放生长因子只能在低温环境中短时间贮存,生长因子定量分析是评价hPRP生物学活性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震  刘晓方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1):691-692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免法测定49例基础疾病为缺血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的CHF患者和30例健康体查者的血清TGF-β1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HF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并与左室射血分值(LVEF)呈显著正相关(r=0.814,P<0.001).心衰程度越重,TGF-β1降低越明显.结论CHF时血清TGF-β1浓度明显降低,并与CHF严重程度相关,TGF-β1可作为判断心衰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蒋静 《西部医学》2011,23(5):825-827
目的观察在不同浓度的雌激素作用下,卵巢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变化。方法在体外不同浓度(10-11、10-10、10-9、10-8mol/L 17β-E2)的17-β雌二醇(E2)作用下,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ELISA方法,检测卵巢癌SKOV3细胞株VEGF-CmRNA的表达及TGF-β1分泌量水平的变化。结果 SKOV3细胞在E2的作用下,TGF-β1的分泌量呈剂量浓度反应,随着10-11~10-8mol/L17-βE2浓度的增加,TGF-β1的分泌量明显增加;随着雌激素浓度的增加,SKOV3细胞VEGF-C mRNA的PCR产物表达也呈递增趋势。10-11、10-10、10-9和10-8mol/L 17β-E2组与对照组比较,VEGF-C,TGF-β1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雌激素可上调SKOV3细胞的VEGF-C mRNA表达、TGF-β1分泌水平,两者均呈浓度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2.
安燕芳  张魁  徐云  孟勇  高春  范友谊 《西部医学》2007,19(6):1019-1020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与胃癌浸润、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8例胃癌手术前后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浓度.结果 胃癌组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化较差组、浆膜浸润组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分别明显高于分化较好组及无浆膜浸润组、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术前明显高于术后.结论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存在相关性,根治性手术可使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小鼠Leydig细胞中调控类固醇合成时EGF与TGF-β1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纯化的小鼠Leydig细胞的原代培养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在调控类固醇合成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纯化小鼠睾丸Leydig细胞,并将其分为四组,不加EGF或TGF-β1的空白对照组、仅加入EGF(10ng/ ml; 72h)的EGF组、仅加入TGF-β1(1ng/ml; 48h)的TGF-β1组和加入EGF与TGF-β1的EGF+ TGF-β1组.在不同条件下,通过特定的放射免疫(RIAs)法检测培养基中睾酮和脱氢表雄酮(DHEA)的表达水平. 结果 TGF-β1和EGF分别增强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刺激睾酮合成的功能,二者的最大浓度效应在促性腺激素的激素作用中是叠加效应.它们的叠加效应来自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一相互作用发生在胆固醇底物水平和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异构酶(3βHSDI)作用的水平. 结论 TGF-β1和EGF对于线粒体胆固醇底物活性的相互抑制效应,伴随着对3βHSDI活性的刺激增加效应,表明这两种生长因子对于促性腺素诱导的睾丸雄激素合成具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检测肾移植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远期慢性移植物肾病(CAN)有无预测作用.方法对144例肾移植时间达1年、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检测尿TGF-β1浓度,然后将TGF-β1浓度最低和最高的各40例患者组建为组Ⅰ、组Ⅱ,对上述80例患者进行至少3年的前瞻性观察;比较2组在3年内肾功能的损失量和肾功能不良者的病例数有无差异;分析早期尿TGF-β1浓度与远期肾功能有无相关性;对肾功能不良者做移植肾穿刺活检,明确是否为CAN.结果组Ⅱ肌酐清除率(Ccr)进行性降低.3年后,组ⅡCcr损失量和肾功不良者的病例数分别为(14.4±10.3)ml/min和9例,显著大于组Ⅰ(P<0.01),后者分别为(6.8±5.7)ml/min和2例;术后达1年时的尿TGF-β1浓度与3年后的肾功能二者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r=0.409,P<0.01);肾功能不良者,移植肾在组织学上均呈CAN的改变.结论TGF-β1可能在CAN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肾移植早期尿TGF-β1浓度对CNA具有预测作用,TGF-β1浓度高者远期肾功能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胺联合前列地尔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动物模型,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甘草酸二胺组、前列地尔组、甘草酸二胺加前列地尔组,每组24只.术后第7、14、21天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测定其血清肌酐(CREA)水平,HE染色后观察肾间质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肾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酶联法测定血清TGF-β1、CTGF浓度.结果 模型组在术后第14、21天时血清CREA、TGF-β1、CTGF浓度及TGF-β1、CTGF在肾组织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加(P均<0.01);甘草酸二胺加前列地尔组的肾间质损伤指数及TGF-β1、CTGF在肾间质的表达和血清中TGF-β1、CTGF的浓度均明显低于其他治疗组(P均<0.01).结论 甘草酸二胺联合前列地尔能改善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组织的TGF-β1、CT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人牙周膜(PDL)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PDL细胞,与不同浓度的PDGF-BB、TGF-β或PDGF-BB+TGF-β作用,用噻唑盐(MTT)法观察PDL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PDGF-BB和TGF-β均明显促进PDL细胞增殖,在1~50ng/ml和5d范围内,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PDGF-BB最佳效应时间为3d,最佳效应浓度为10ng/ml,其增殖比对照组增加了256.1%(P<0.001),TGF-β最佳效应时间为4d,最佳效应浓度为5ng/ml,比对照组增加了187.7%(P<0.01),在时间上TGF-β的促增殖作用晚于PDGF-BB。PDGF-BB与TGF-β联合应用时,二者有协同作用,可非常显著地促进PDL细胞增殖,其最大效应作用发生在用药后3d,此时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326.9%(P<0.001)。结论PDGF-BB、TGF-β可促进人PDL细胞的增殖,二者联合应用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TGFR1,TGFR2)对白血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GF-β1及TGFR1,TGFR2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表达情况,并用ELISA法测定白血病患者血清及骨髓TGF-β1水平.结果白血病细胞TGF-β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诊患者的TGFR1及TGFR2表达水平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急性非淋巴白血病(ANLLL)和急性淋巴白血病(ALL)之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经治疗达完全缓解(CR)后,这2型受体的表达水平上升至接近正常,病情复发时则又降低.结论 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水平的测定有助于判断白血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TGF-β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相关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相关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肾间质炎症进展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用不同浓度(0~10 ng/mL)TGF-β1刺激24 h或用5 ng/mL TGF-β1刺激不同时间(0~48 h),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8(IL-8)、正常T细胞活化后表达和分泌调节蛋白(RANTES)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TGF-β1能诱导HK-2细胞MCP-1、IL-8、RANTES的表达上调,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2 ng/mL TGF-β1作用24 h即可诱导MCP-1和IL-8 mRNA明显升高,5 ng/mLTGF-β1作用时达高峰。MCP-1和IL-8蛋白分泌分别于刺激后36 h和24 h达高峰。2 ng/mL和5 ng/mL TGF-β1均可诱导RANTES mRNA明显升高,2 h时RANTES mRNA表达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RANTES蛋白基础分泌水平极低,TGF-β1作用24 h时RANTES蛋白分泌开始升高,36 h达高峰。结论TGF-β1诱导能明显上调趋化因子MCP-1、IL-8和RANTES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因此,有效干预TGF-β1诱导的趋化因子的表达可能成为减轻肾间质炎症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通过RNA干扰技术阻断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DC)内的Smad3,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下对DC的成熟和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设计针对Smad3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利用RNAiMAX转入DC,并用RT-PCR检测转染效果.实验分Control-DC组、TGF-β1-Control-DC组、TGF-β1-Negative siRNA-Smad3 DC组和TGF-β1-siRNA-Smad3 DC组.流式检测各组DC成熟表型的变化,ELISA检测各组DC上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CCK-8法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TGF-β1-siRNA-Smad3 DC组表面成熟标志CD80、CD83、CD86、HLA-DR及IL-12分泌水平明显高于TGF-β1-Control-DC组和TGF-β1-Negative siRNA-Smad3 DC组(P<0.05),且TGF-βNegative siRNA-Smad3 DC组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增强.结论 通过阻断DC的Smad3表达,可以逆转TGF-β1对DC成熟和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20.
陈志坚  古兴元  吴建年 《吉林医学》2007,28(13):1454-1457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病程中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随机调查60例健康中老年人及68例A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TGF-β1浓度,比较不同梗死部位、大小以及病情下血清TGF-β1浓度,并分析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与血清TGF-β1浓度的相关性。结果:ACI患者急性期血清TGF-β1浓度升高,恢复期浓度下降至正常水平。急性期,皮质下梗死组TGF-β1高于皮质梗死组,梗死灶直径<2cm者TGF-β1浓度高于直径≥2cm者,重型ACI的TGF-β1浓度高于轻型,A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TGF-β1是一种负性免疫调节剂,其水平的改变与梗死部位、大小、病程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水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