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伤合并脊髓损伤的外科手术人路选择及疗效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5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三组:前路手术组35例,后路手术组18例,前后路联合手术组3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 结果术中均无大血管、气管、食道、脊髓损伤.术中出血量前路少于后路,手术时间前路短于后路,三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55例患者术后获6~49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95.4%的患者于植骨术后12周获骨性融合,全部患者植骨均于术后半年获骨性融合.术后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无丢失.前路手术组3例发生螺钉松动.结论 采用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均能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保持椎体稳定,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术后疗效跟手术人路无必然联系,手术入路取决于损伤机制及分型.  相似文献   

2.
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前路Orion钢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优点及疗效。方法对3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其中交通事故伤16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5例,摔伤5例。采用经前路伤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Orion钢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部病例经随访观察,大部分症状获得改善.植骨在3个月内牢固融合,11例恢复正常工作.13例生活自理。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折断、滑脱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选用颈前路Orion钢板治疗,前路手术除可达减压、复位、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外,更重要的是可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Ⅰ期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8年6月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复位、减压和内固定治疗76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均有1~2个级别恢复,术前A级10例,B级24例,C级31例,D级11例;术后A级4例,B级8例,C级27例,D级24例,E级13例。植骨均在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本组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I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完全恢复颈椎序列,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能够获得较好的脊髓功能恢复和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4.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围手术期合并症、并发症及其治疗策略。方法总结伴急性颈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45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分析围手术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及其治疗选择。结果呼吸衰竭死亡2例,其他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障碍15例,均接受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4例,肺部感染4例。术后局部血肿2例,严重咽痛、吞咽困难8例,声音嘶哑6例。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围手术期并发症常见,合并呼吸功能障碍较多,应重视围手术期并发症治疗管理,保证围手术期安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外科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Jin DD  Lu KW  Wang JX  Chen JT  Jiang JM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1):1303-1306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外科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颈椎压缩型骨折脱位29例,颈椎爆裂性骨折脱位7例,单侧小关节脱位3例,双侧小关节脱位15例。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A级21例,B级5例,C级22例,D级6例。43例采用前路手术,11例采用后路手术。结果术中均无大血管、气管、食道、脊髓意外损伤。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无一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植骨于术后12周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96.3%患者术后获得完全复位,术后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无丢失。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无恢复,但上肢疼痛、麻木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一定恢复,平均ASIA评分提高1~2级。结论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均能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根据颈椎损伤的类型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对51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及Frankel分级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24.5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钛板松动、髂骨区麻木等并发症。未发生大血管、脊髓、食管与气管意外损伤。结论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能促进患者脊髓功能快速恢复,增强患者脊柱稳定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Ⅰ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钉棒或钉板Ⅰ期联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8~62岁,平均39.6岁。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16例,C级20例,D级4例。先采用俯卧位,植入侧块螺钉、减压,复位后,植入板或棒,植骨融合后拆除颅骨牵引置仰卧位,行前路椎体复位、减压、植骨及自锁钛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48例均获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个级别恢复,其中Frankel C级28例,D级14例,E级6例。植骨均在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一过性喝水呛咳3例,术后3个月恢复。咽喉部异物感2例,术后1个月消失。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选择Ⅰ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可完全恢复颈椎序列,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有利于脊髓功能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6):1461-1464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2年6月根据损伤情况分别对11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行脊髓减压,恢复颈椎序列、生理曲度并植骨融合内固定,其中36例前路手术,28例后路手术,52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A级18例,B级23例,C级34例,D级41例。对平均Cobb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三种手术各组内术前、术后Cobbe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及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术前Cobbe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及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末次Cobb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及JOA评分,联合组分别与前路组或后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路组与后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有效果,应根据具体伤情选择,前后路联合手术能最大限度恢复颈椎序列,解除脊髓前后方压迫并使损伤节段牢靠固定,为脊髓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中的价值。方法1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减压、复位、钛网或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固定。结果完全复位151例,复位90%以上17例。平均随访80.7个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140例脊髓损伤者神经功能获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侧小关节脱位33例,双侧小关节脱位35例。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A级5例,B级11例,C级9例,D级1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颅骨牵引,关节突交锁复位的则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否则,则行后路切开撬拨复位或关节突切除复位固定,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术中均无大血管、气管、食道、脊髓意外损伤。平均随访41.5个月,所有患者均复位良好,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术后6个月后植骨全部融合,无钢板螺钉并发症。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结论: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交锁疗效确切,根据损伤的具体类型采用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下颈椎单关节脱位损伤的临床观察及诊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下颈椎单关节脱位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8月~2007年8月间收治12例下颈椎(C3~7)单关节脱位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行牵引非手术治疗,3例牵引复位后行前路手术,2例行前后路手术,3例牵引复位无效,采取后路侧块钛板固定。结果12例均恢复了颈椎的正常序列和稳定性及运动功能。脊髓损伤和神经根刺激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好转。结论下颈单关节脱位损伤较少见,可依靠其特有的症状、体征及X线片、CT进行诊断。应采取早期牵引复位,复位后行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牵引复位失败者,可行后路切开复位固定,不会加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2.
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观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和后路侧块钢板、钢丝或椎板夹联合手术复位内固定技术 ,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 9例 ,随访 4~ 2 1个月 ,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 ,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后 ,损伤节段稳定 ,无须外固定 ,脊髓功能平均提高 1 2级。结论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严重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 ,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 ,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应用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外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观察其疗效并进行对比,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总结笔者自1997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56例外伤性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表现、不同手术方法、术式及其预后。结果 术中均无大血管、气管、食管、脊髓意外发生,随访6个月~6年,平均18个月,未出现内固定钢板断裂、断钉、退出等并发症,植骨于术后12周均骨性愈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术后颈椎高度、生理曲度无丢失。神经功能按Frankd分级均有1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应根据致压物的部位、小关节交锁情况、颈椎损伤程度、不稳定程度、受伤时间及自身的体质等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的 探讨颈椎中央型脊髓损伤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11例均为男性,年龄36~65岁,交通事故9例,跌伤1例,头部砸伤1例,病程2 h~14 d,伤后经临床及MRI检查,确诊为颈部中央型脊髓损伤,伴颈椎间盘突出9例,颈椎管狭窄1例,C_6椎体骨折1例。MRI显示:脊髓单处损伤9例,二处损伤2例。伤后4~20 d手术治疗,9例行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钢板内固定,2例行颈椎后路减压植骨侧块钢板内固定。结果 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11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平均肌力恢复2~5级,复查内固定牢靠、在位,植骨愈合良好。结论 颈椎中央型脊髓损伤是一种以上肢重于下肢为临床特征的颈段脊髓损伤,多见于有颈椎管狭窄等病理基础,临床体检和MRI影像上有表现,一旦确诊提倡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手术尽可能去除致病因素,其他辅助措施则以促进脊髓功能恢复为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及评价经关节突螺钉技术治疗下颈椎脱位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经关节突螺钉技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17例,其中单节段固定12例,双节段5例。改良Klekamp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以上位节段侧块背面中心点偏内侧1mm、偏下方1mm为入钉点,外倾20~25°,下倾35~40°,行四层皮质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颈椎基本达到完全复位,无椎动脉及颈髓损伤等并发症,均达到了骨性愈合。结论下颈椎经关节突螺钉置入简单,安全性高,生物力学固定融合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泛,是传统后路固定融合方法的创新与补充。  相似文献   

16.
闭合复位结合一期前后路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结合一期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结合一期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28例,男16例,女12例。术后随访8~31个月,平均15个月,定期摄X线片观察植骨融合和颈椎稳定性。以Frankel分级作为脊髓恢复情况的判断标准。结果术后检查证实植骨均在3~6个月内融合,颈椎稳定性好,无内固定松动脱出,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1级。结论术前牵引复位,可以使大多数骨折脱位复位,安全有效。一期前后路内固定手术可使受伤节段达到术后即刻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前路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7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根据临床表现实施前路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观察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定期评价神经功能.结果 随访3~68个月(平均23.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摄颈椎X线正侧位片均提示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元钢板、螺钉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神经功能ASIA评分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脊髓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均有明显恢复(P<0.01).结论 前路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可以减少患者的刨伤,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颈椎运动功能,其是一种筒单、安全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无骨折脱位的急性中央型颈髓损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描述无骨折脱位的急性中央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2l例无骨折脱位的急性中央型颈髓损伤,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57.4岁。随访时间3个月-2年。记录所有病例入院时和终末随访时的ASIA运动评分,分析颈椎MRI的表现,全部病例经保守治疗后,其中有6例手术治疗。结果: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全组、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各自治疗前后ASIA运动评分有差异(P<0.01),而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之间无差异(P>0.05),多数病例遗留手内在肌功能有不同程度损害。结论:无骨折脱位的急性中央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特点是:发病率并不低;其损伤机制是多原有颈椎退变,受伤时颈过伸,使颈髓前后受夹压,使脊摄灰质损伤重于白质;保守治疗效果较满意,手术治疗应慎重,后期手术提倡前路减压、融合。  相似文献   

19.
常晓盼  刘永  陈浩  翟明玉 《骨科》2020,11(2):112-116,124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手术策略治疗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即无放射学异常的颈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CSCIWORA)的疗效。方法对郑州市骨科医院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9例成年CSCIWORA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病人术前、术后6个月的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比较采用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和联合入路手术病人的ASIA分级,以及伤后7 d内手术与7 d后手术病人的ASIA分级情况。结果69例病人中,24例行颈椎前路手术,32例行后路手术,13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术中出现脑脊液漏2例,行腰大池引流后均无感染。伤后7 d内完成手术的有51例,超过7 d完成的有18例。颈椎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病人之间的手术前后ASIA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伤后7 d内手术与7 d后手术病人术后6个月的ASIA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0,P=0.014)。结论结合影像资料,制定个体化手术入路,把握手术时机(7 d内)解除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性可使颈髓损伤修复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