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吸湿发热保暖机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开发了6种不同结构的改性聚丙烯酸类纤维吸湿发热机织物。通过热湿舒适相关性能测试与分析,得出不同机织物结构参数对透气性、热阻、芯吸高度、液态水分管理以及吸湿发热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设计出兼具吸湿发热和导湿排汗性能的热湿舒适机织物提供参考。经测试发现:蜂巢组织能明显改善织物的保暖性和透气性,且织物由内层向外层形成回潮率递增的梯度结构,对水分管理和提高单向导湿性能有积极作用,三层蜂巢组织在提升织物吸湿发热性能上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服用丙纶纤维舒适性改性的几种途径,并对我国服用丙纶纤维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吸湿排汗纺织品利用其吸湿及导湿作用能满足人们对夏季服装及运动服装舒适性的要求。本文基于织物吸湿排汗的基本原理,列举了多种最新研究并已广泛应用的吸湿排汗纤维,包括涤纶类吸湿排汗纤维和非涤纶类吸湿排汗纤维,以及吸湿排汗纱线,包括短纤纱、长丝纱和复合纱等。同时阐述吸湿排汗型针织面料、梭织面料和非织造产品的设计思路,指出目前吸湿排汗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产品功能单一,性能不稳定,面料档次不高以及产品同质化严重等。  相似文献   

4.
Satis纤维吸湿速干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Satis(塞迪斯)纤维的结构及特性,阐述了采用该纤维开发吸湿速干针织产品的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采用派拉克法测试了不同颜色产品的吸湿速干性能,得出颜色越深吸湿性能越差的结论,并对湿舒适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散的纳米TiO2 溶液和多种丙烯酸类单体合成纳米改性聚丙烯酸类浆料———SX25PTiO2 。分别用SX25PTiO2 、SX25 以及PVA 浆料和淀粉组成一定规格的混合浆进行单纱及片纱上浆实验,从而进行浆纱性能对比.实验结果显示:用分散的纳米TiO2 溶液和多种丙烯酸类单体合成纳米改性聚丙烯酸类浆料是可行的;改性后的聚丙烯酸类浆料在贴伏浆纱毛羽,提高与纱线的黏附力和改善浆纱吸湿性等方面均比PVA 浆料和未改性聚丙烯酸类浆料有所改善,可以替代PVA 浆料  相似文献   

6.
7.
概述了聚丙烯纤维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各种化学改性法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目前聚丙烯纤维化学改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聚丙烯纤维化学改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对改性聚丙烯纤维砂浆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变形性能及耐久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改性聚丙烯纤维可改善砂浆的强度,降低砂浆早期干燥收缩率,纤维砂浆的抗裂性能及耐久性能均好于普通砂浆;纤维在砂浆中的搅拌方式适合采用干拌和法,且干拌和法成型的砂浆的抗压强度比湿拌和法成型的砂浆抗压强度提高了40.6%。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聚丙烯纤维进行包覆处理,增加其表面的亲水性,并提高其密度;采用在植物纤维中配抄聚丙烯纤维作手抄纸性能对比实验;从宏观现象和实验分析得出:改性后的聚丙烯纤维分散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德国邓肯道夫纺织化学与化学纤维研究所开发的对未经改性的聚丙烯纤维织物还原染色的新工艺.该工艺的关键是在还原染料染色前利用等离子技术对PP纤维进行预处理.用还原染料染PP纤维,除了获得较深的颜色和优异的色牢度性能外,这一工艺的显著特点还在于它摒弃了还原剂,如保险粉.染料的固色在高温蒸箱或利用热定型工艺可连续完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发热纤维的特点及性能,制定了发热纤维针织保暖面料的开发工艺,其中包括设备参数、原料、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线圈长度、面料参数等;并对有关针织保暖面料的热舒适性能,如透气性、保温性及透湿性等进行测试,从而为保暖面料的生产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吸湿发热保暖纤维的保暖机制及性能特点,开发保暖面料。以线密度为28 tex的棉纱为经纱,以单纱线密度为15.5 tex 2合股的腈纶/铜氨纤维(60/40)发热混纺纱为纬纱,设计开发腈纶基吸湿发热单面绒面料。优化各道工序:络筒速度575 m/min、络筒张力垫圈质量13 g、整经速度690 m/min、浆纱速度52 m/min、上浆率为9%,织机速度196 r/min、开口时间295°、后梁高度100 mm,车间温湿度偏大控制、车间温度范围24~30℃、相对湿度70%~75%。结果表明:选用吸湿发热纤维是提升面料保暖效果的主要措施,选用粗支纱线、起绒面料、紧密织物组织等,可以进一步提升面料保暖效果。  相似文献   

13.
竹原纤维织物吸湿透湿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纯竹原纤维、纯苎麻、纯棉以及棉竹原交织、竹原棉混纺等织物的吸湿性与透湿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纯棉织物的回潮率和初始阶段吸湿速率明显高于纯竹原织物和纯苎麻织物;竹原织物的透湿性略高于苎麻,明显高于纯棉织物;结构紧密、厚实的织物透湿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织物结构参数对聚乙烯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选取3种规格的聚乙烯长丝织成双罗纹针织物,并选用涤纶、凉感涤纶长丝制备相同结构双罗纹织物作为对比试样,研究构成织物的原料种类、未充满系数、捻度对织物孔隙率、透气性、导热及导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织物结构相同的情况下,构成织物的原料、未充满系数与织物透气、导湿、导热等热湿舒适性能显著相关;纱线捻度与织物的导热及导湿性能显著相关;与涤纶、凉感涤纶织物相比,聚乙烯长丝表面存在沟壑,结晶度、取向度较高,其织物具有优良的透气、导湿和导热性能,是制备凉爽舒适功能纺织品良好原材料。  相似文献   

15.
实测织物的组织结构参数和纱线的交织规律,建立了玻璃纤维平纹织物几何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玻璃纤维织物的热传递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与显微镜图像对比表明,织物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其几何结构特点。数值模拟结果可直观显示不同时间点织物上的温度分布情况。对织物进行烧蚀试验,将所测织物上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同一时刻温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在10%以内,模拟结果能直观反映织物组织结构对热量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竹原纤维织物热湿舒适性的灰色关联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采用常规测试方法对竹原纤维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价,根据织物热湿传递机制,对竹原纤维织物的透气量、透湿量、经纬向芯吸高度、保温率、传热系数指标进行测试,以客观表征织物的热湿性能。同时,采用主观评价法得到织物热湿舒适性的主观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将主客观评价结果结合起来处理,确定出各项客观热湿性能指标对主观评价值的权重系数,建立对竹原纤维织物热湿舒适性评价模型,经t检验判断该评判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17.
超仿棉羊绒多纤维交织面料以超仿棉Supercool/棉(80/20)混纺纱、棉/羊绒(80/20)混纺纱、丝光烧毛线为原料,选用特殊的双面组织,在生产过程中针对棉/羊绒和超仿棉Supercool/棉混纺纱采用特殊的染色工艺,对经纱进行免上浆处理,以确保不损伤原纱的吸湿快干性能,再通过特殊的后整理工艺,使织物彰显出正面光洁厚实、反面柔软贴肤、舒适保暖的独特风格。经检测,面料吸湿透湿性优越,尺寸稳定性、抗皱性好且舒适保暖。  相似文献   

18.
为了避免传统温度传感器对织物表面温度传递的影响,利用红外热像仪开发一种无干扰的精确计测织物表面温度的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比较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莫代尔等新型再生纤维织物的热湿耦合作用。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莫代尔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热湿耦合作用规律是相似的。织物温度变化参数聚类分析表明,可用织物湿热温度上升速率和织物湿热温度与干热温度之差的最大值作为织物热湿耦合作用的主要表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孔令剑  晏雄 《纺织学报》2007,28(4):41-44
利用灰色理论评价麻织物的热湿舒适性,通过测试不同规格麻织物的传热、透气、导湿和吸湿性能,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蚕丝织物各热湿性能指标构成的参考数列进行比较,排出了夏季服用麻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优劣次序,为热湿舒适性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证明:在高湿与低湿状态下,厚度和总紧度对织物的透湿性能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低湿条件下,紧度产生的影响效果比厚度大,而在高湿条件下,厚度产生的影响因素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