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为了提高基于图像的物体识别准确率,提出一种改进双流卷积递归神经网络的RGB-D物体识别算法(Re-CRNN).将RGB图像与深度光学信息结合,基于残差学习对双流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改进:增加顶层特征融合单元,在RGB图像和深度图像中学习联合特征,将提取的RGB和深度图像的高层次特征进行跨通道信息融合,继而使用So...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特征提取困难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特征通道重标定的动态加权多尺度残差网络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将原始数据作为网络的输入,设计宽卷积层进行信息初步融合扩大模型的感受野;再分别构建三个独立的以残差块为基础的并行分支网络,通过设计多尺度卷积核分别从并行分支网络提取深度特征;接着设计动态加权层建立全局信息建模特征通道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关系,对每个尺度的特征通道进行重标定,提高网络对故障信息的敏感性;将三个尺度的特征进行特征融合,通过分类器实现故障诊断。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特征提取困难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特征通道重标定的动态加权多尺度残差网络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将原始数据作为网络的输入,设计宽卷积层进行信息初步融合扩大模型的感受野;再分别构建三个独立的以残差块为基础的并行分支网络,通过设计多尺度卷积核分别从并行分支网络提取深度特征;接着设计动态加权层建立全局信息建模特征通道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关系,对每个尺度的特征通道进行重标定,提高网络对故障信息的敏感性;将三个尺度的特征进行特征融合,通过分类器实现故障诊断。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更优的深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结果,本文构建了彩色图像多尺度引导深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卷积神经网络。该网络使用多尺度融合方法实现高分辨率(HR)彩色图像特征对低分辨率(LR)深度图像特征的引导,有益于恢复图像细节信息。在对LR深度图像提取特征的过程中,构建了多感受野残差块(MRFRB)提取并融合不同感受野下的特征,然后将每一个MRFRB输出的特征连接、融合,得到全局融合特征。最后,通过亚像素卷积层和全局融合特征,得到HR深度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得到的超分辨率图像缓解了边缘失真和伪影问题,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信噪比水声目标单一特征识别率低,稳健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Residual CNN with Attention,MR-CNN-A)进行特征融合的识别方法。该方法根据多尺度卷积核与特征图形成多分辨率分析关系,并以此通过注意力机制实现优势特征权值提取与融合,从而提高模型在文中水声数据集上提取目标噪声特征和分类识别的稳健性与抗噪能力。开展了4类舰船噪声和海洋环境噪声的识别试验、水下和水面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识别试验,以及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目标噪声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文中所涉及的水声目标噪声和人工高斯白噪声干扰,该网络模型识别正确率明显高于支持矢量机与简单卷积神经网络,且对高斯白噪声的抑制能力远强于支持矢量机与简单卷积神经网络,稳健性好,模型复杂度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焊缝缺陷检测信号信息丰富度低、深度网络架构人工依赖性强等问题,开展基于多域多尺度深度特征自适应融合的焊缝缺陷检测研究。构建时域数据集并衍生至实数域与复数域中,丰富检测信号的特征表达;设计多域信息融合模型,充分融合特征域信息;提出面向卷积神经网络多维超参数自寻优的模型优化策略,提高模型的效率和性能。试验表明,所提方法对五类焊缝缺陷识别准确率为96.54%,能够在提升识别准确率同时保持较少的参数量和计算消耗,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泛化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单幅图像去雾方法的准确性以及适用范围,提出一种MAGNet融合导向滤波的真实图像去雾方法.首先,根据雾在真实图像中分布特性以及成像原理,设计多注意力残差密集块,从而有效提取真实图像中与雾相关的特征并降低梯度消失风险;其次,构造基于所设计的多注意力残差密集块的端到端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对有雾图像中雾的去除;最后,将...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噪声信息的干扰及提高商品图像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商品图像识别模型.该模型在深度残差网络的基础上融入软阈值函数及注意力机制,软阈值函数将注意力机制注意到的不重要的特征置为0,从而降低噪声信息的干扰,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率.实验首先通过爬虫方式获取了包含了51种商品的数据集,并且对该数据集通过图像翻转以及对图像加噪等操作,形成具有44066张图像的商品数据库.然后将深度残差收缩网络与深度残差网络、SENet算法模型对数据进行训练对比,同时对部分商品图像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不仅可以提高商品图像识别准确率,同时还提高了模型的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齿轮箱在交变工况下运行时导致的故障模式难以识别、分类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改进深度置信网络(DBN)变工况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为解决齿轮箱单一时、频域特征反应故障信息不全面、异常不敏感问题,提取时域、频域、小波包时频域特征形成高维特征集。利用深度置信网络具有的贪心学习优势分别对其进行挖掘,同时结合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对描述齿轮箱状态有效的特征给予更多“注意”,从而提高齿轮箱故障诊断精度。引进余弦损失函数降低深度置信网络对不同工况振动强度的敏感性,从而减轻网络拟合负担、提高泛化能力。齿轮箱变工况故障诊断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变工况下齿轮箱故障诊断精度,同时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齿轮在复杂运行工况下故障特征提取困难,传统故障诊断方法的识别精度易受人工提取特征的影响,以及单传感器获取信息不全面等问题,提出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BN)与信息融合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对每个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数据层融合;利用DBN进行自适应特征提取从而实现故障分类。为了避免因人为选择DBN结构参数,导致模型识别精度下降的问题,利用改进的混合蛙跳算法(ISFLA)对DBN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试验表明,与BP神经网络、未经优化的DBN以及单传感器故障诊断相比,该研究提出的信息融合及优化方法具有更高的故障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许多基于深度学习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在检测含有噪声的信号以及载荷变化时,其诊断性能会有所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胶囊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模型使用两个卷积层的卷积网络直接对原始的一维时域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并将其送入胶囊网络,输出每种故障类型的诊断结果;为了验证该模型的诊断性能,选用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库来进行验证,并与常见的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它深度学习方法,该方法在载荷变化以及信号受到严重噪声污染时,依然拥有良好的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诊断模型。将原始振动信号直接作为模型输入,自动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可以对内圈、滚动体、外圈不同故障类型及不同损伤程度的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识别。该模型通过BiLSTM神经网络自动提取轴承振动信号的深层信息,弥补了传统故障诊断方法需要人工提取特征的不足,实现端到端的滚动轴承故障智能诊断。滚动轴承实测振动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故障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9.8%以上,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行星齿轮箱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与多域流形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樽海鞘群优化变分模态分解(SSO-VMD)对信号进行分解与重构,降低噪声干扰;然后,从多域提取故障特征,并采用改进监督型自组织增量学习神经网络界标点等度规映射(ISSL-Isomap)算法进行降维处理,获取低维故障特征;最后,运用人工蜂群优化支持向量机(ABC-SVM)多故障分类器进行诊断识别。将SSO-VMD与经验模态分解进行对比,仿真信号分析结果验证SSO-VMD的优越性。将所提故障诊断方法应用于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实验分析中,结果表明:多域特征提取效果优于时域、频域和尺度域等单域特征提取效果;ISSL-Isomap降维效果优于等度规映射,t-分布邻域嵌入,线性判别分析,加权等度规映射和监督等度规映射等算法;所提方法故障识别率达到100%,能够有效识别出行星齿轮箱各工况类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改进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滚动轴承的故障识别对于防止旋转机械系统故障恶化并保证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智能诊断模型参数多、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FRICNN-1D)方法.通过引入1×1卷积核增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非线性表达能力;并用全局平局池化层代替传统卷积神经(CNN)网络中的全连接...  相似文献   

15.
Edge detection is one of the core steps of im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Accurate and fine image edge will make further target detection and semantic segmentation more effective. Holistically-Nested edge detection (HED) edge detection network has been proved to be a deep-learning network with better performance for edge detection. However,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HED network is used in overlapping complex multi-edge scenarios for automatic object identification. There will be detected edge incomplete, not smooth and other problem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 image edge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improved HED and feature fusion is proposed. On the one hand, features are extracted using the improved HED network: the HED convolution layer is improved. The residual variable convolution block is used to replace the normal convolution enhancement model to extract features from edge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shapes. Meanwhile, the empty convolution is used to replace the original pooling layer to expand the receptive field and retain more global information to obtain comprehensive feature infor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edges are extracted using Otsu algorithm: Otsu-Canny algorithm is used to adaptively adjust the threshold value in the global scene to achieve the edge detection under the optimal threshold value. Finally, the edge extracted by improved HED network and Otsu-Canny algorithm is fused to obtain the final edg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n the Berkeley University Data Set (BSDS500) the optimal data set size (ODS) F-measur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0.793; the average precision (AP) of the algorithm is 0.849; detection speed can reach more than 25 frames per second (FPS), which confirm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6.
基于EMD与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27,自引:17,他引:27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非平稳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和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了经验模态分解,将其分解为多个平稳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之和,再选取若干个包含主要故障信息的IMF分量进行进一步分析,由于滚动轴承发生故障时,加速度振动信号各频带的能量会发生变化,因而可从各IMF分量中提取能量特征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来识别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型。对滚动轴承的正常状态、内圈故障和外圈故障信号的分析结果表明,以EMD为预处理器提取各频带能量作为特征参数的神经网络诊断方法比以小波包分析为预处理器的神经网络诊断方法有更高的故障识别率,可以准确、有效地识别滚动轴承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鸟声识别算法中特征提取方式单一、分类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Transformer网络的鸟声识别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网络局部特征学习和全局上下文依赖性构造,从原始鸟声音频信号中提取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语谱图特征,将其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 Network,CNN)中提取局部频谱特征信息,同时提取鸟声信号的对数梅尔特征及一阶差分、二阶差分特征用于合成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MFCC)混合特征向量,将其输入到Transformer网络中获取全局序列特征信息,最后融合所提取的特征可得到更丰富的鸟声特征参数,通过Softmax分类器得到鸟声识别结果。在Birdsdata和xeno-canto鸟声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81%和89.47%。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其他现有的鸟声识别模型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旋转机械复合故障振动信号的非平稳特征,开展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 LMD)的旋转机械复合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该方法首先通过局部均值分解方法将振动信号分解为若干个PF分量(product function)和一个残余分量之和,然后通过计算各PF分量与原始复合故障信号的相关系数来确定包含故障特征信息的主要成分;最后针对主要成分中的低频分量进行频谱分析从而提取轴的故障特征。针对主要成分中的高频分量采用包络谱分析提取调制故障特征,即提取轴承故障特征。对齿轮箱的轴承、轴复合故障振动信号的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冯武卫  孟庆丰 《振动与冲击》2011,30(10):153-159
键合点剪切强度是衡量键合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引线键合系统超声波发生器电信号作为信息载体,研究了超声电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以及在键合强度识别方面的应用。针对超声电信号的瞬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子频带包络分段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将超声电信号滤波后的子频带包络分成信号上升、稳定和衰减三个阶段,提取每个阶段的敏感波形特征来表征键合过程。为了消除特征中的冗余信息并实现特征降维,采用了主分量分析(PCA)技术进行特征选择。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系统(ANN)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识别,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非平稳、非线性特点以及特征提取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并应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利用VMD将原始振动信号分解得到若干不同频率的限带本征模态分量,通过卷积网络中的多组卷积核自动学习各模态数据的不同特征,保证了特征提取的自适应性、全面性和多样性。在特征提取的基础上,使用全连接神经网络进行故障分类与诊断。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变工况情况下能够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类别以及损伤程度的精确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