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β-榄香烯乳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β-榄香烯乳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入组4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21)和对照组(n=21)。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联合组行肝动脉灌注β-榄香烯乳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生存情况。[结果]联合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7.1%vs 28.6%,P=0.032)。对照组和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31d和183d(P=0.011),中位生存时间(MST)分别为230d和253d(P=0.096)。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联合组腹痛较对照组轻(P=0.039)。[结论]β-榄香烯乳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62例,其中以AS2O3联合TACE治疗的30例为AS2O3组,以单纯TACE治疗的3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近远期疗效,甲胎蛋白(AFP)下降情况、生活质量变化、肝内外转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S2O3组客观有效率、获益率、中位进展时间、1年生存率、AFP下降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和肝内外转移发生率分别为20.0%、80.0%、6.2个月、52.0%、76.5%、50.0%和20.0%。对照组客观有效率、获益率、中位进展时间、1年生存率、AFP下降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和肝内外转移发生率分别为15.6%、71.8%、5.3个月、46.0%、66.7%、43.8%和37.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客观有效率、获益率、TTP、1年生存率、AFP下降率、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2O3组患者肝内外转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2O3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与以单纯TACE治疗相比较,AS2O3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而且可降低肝癌肝内外转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4例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共计47例患者,先给予TACE治疗,之后给予伽玛刀治疗,伽玛刀照射剂量以50%剂量线作为处方剂量,3~10Gy/次,总剂量40~60Gy,1~3周完成治疗;TACE治疗组共计37例患者,仅给予TACE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和TACE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和51.3%,1年生存率分别为74.5%、4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TACE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中晚期肝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胡芝  徐律  黄一统 《肿瘤学杂志》2014,20(10):829-832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单纯放射治疗组(48例)和同步放化疗组(48例,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学治疗,同时给予放射治疗),对两组病例的近期疗效、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放射治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2.9%和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P〈0.05);同步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97.9%、2年生存率93.8%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83.3%和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χ2=4.36,P〈0.05);同步放化疗组局部复发率(4.2%)及远处转移率(4.2%)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25.0%和20.8%(χ2=8.36,χ2=6.10,P〈0.05);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射治疗组的近期不良反应均以骨髓抑制为主,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能够降低宫颈癌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明显改善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TACE(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X-刀FSRT(X-刀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57例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均先行TACE 1-4次,26例加用FSRT治疗,FSRT分次量3-4 Gy,3次/周,治疗剂量40-60 Gy。结果治疗后复查,TACE+FSRT组和TACE组两组局部控制率(CR+PR)分别为80.8%和51.6%,P〈0.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7.8%、29.0%、0和76.9%、53.9%、0,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放疗反应及并发症未见明显增加。结论TACE联合X-刀FSR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轻,但应严格掌握其治疗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单用或联合替吉奥与沙利度胺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HCC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替吉奥与沙利度胺口服,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7.5%,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疾病控制率92.5%,对照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组1年生存率80.0%,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治疗组2年生存率42.5%,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恶心呕吐、便秘和骨髓抑制,为I、II级,对症治疗可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与沙利度胺联合TACE术对中晚期HCC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后乙肝病毒(HBV)再活化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68例接受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8例肝癌患者术后共有28例HBV再活化,再活化率为41.18%。TACE术前HBV DNA≥104 copies/ml患者再活化率为66.67%(16/24),HBV DNA〈104 copies/ml患者再活化率为27.27%(12/4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TACE术后再活化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低于非活化组(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可出现HBV再活化,TACE术前HBV DNA≥104 copies/ml及治疗后免疫功能抑制是促使HBV再活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沙利度胺+TACE术;对照组:单纯TACE术。沙利度胺每晚200 mg口服,服用至少3个月,每位患者至少行TACE术2次,并检测TACE术前1周及术后2周VEGF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9.4%,对照组4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81.2%,对照组5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5.6%、28.1%,对照组为62.5%、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甲胎蛋白(AFP)下降率81.3%明显高于对照组53.1%(P〈0.05);两组毒副反应均为Ⅰ~Ⅱ级,治疗组嗜睡、疲劳、头昏、皮疹等症状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能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血清VEGF水平,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中晚期肝癌患者49例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治疗价值,将49例不能接受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分3组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18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RT);18例接受单纯的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13例采用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加放疗(TACE+RT)。结果49例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1.2%、32.6%和14.3%,各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TACE组38.9%、5.6%和0,RT组66.7%、38.9%和16.7%,TACE+RT组84.6%、53.8%和30.8%。TACE组与RT组之间及TACE+RT组与RT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ACE+RT组与TACE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中晚期肝癌在临床治疗上TACE+RT的疗效优于单纯RT及单纯TACE,由此对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仍可积极治疗,TACE+RT联合治疗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陀螺旋转式60Co放射治疗系统(以下简称陀螺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1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TACE治疗组35例及TACE联合陀螺刀治疗(联合治疗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7.8%,明显高于TACE治疗组的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和TACE治疗组的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7.2%、83.8%、52.8%、41.7%和71.4%、51.4%、34.3%、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治疗组行陀螺刀放疗过程中有3例(8.3%)发热,4例(11.1%)出现肝功能损害,均未发生骨髓抑制及放射性肺炎。结论 TACE联合陀螺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毒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Wu YP  Zhang WZ  Li L  Guo RP  Xie CM  Cai PQ 《癌症》2003,22(8):880-883
背景与目的:临床资料表明,肝的血液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应,肝癌患者单纯应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难以控制肿瘤。本研究旨在探讨经肝动脉行动-门脉双重栓塞化疗(portalvenouschemoembolization,PV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1997年7月经肝动脉行动-门脉双重栓塞化疗对5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TACE+PVCE组)的疗效,与同期行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的11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TACE组)的疗效对比。结果:(1)TACE+PVCE组治疗有效率86.2%,显效率31.0%;TACE组治疗有效率69.5%,显效率13.6%(P<0.05)。(2)TACE+PVCE组半年生存率93.1%,TACE组72.0%;TACE+PVCE组1、4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3.1%、6.9%;TACE组分别为51.7%、5.1%。寿命表法分析两组患者半年生存率间差异有显著性,1、2、3、4年生存率间差异无显著性。(3)两组患者栓塞后均有发热、腹痛、白细胞下降、肝功能受损发生,TACE+PVCE组肝功能受损较严.-重,甚至可出现黄疸、腹水,肝功能受损程度与碘油用量呈正相关。结论:经肝动脉行动-门脉双重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短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行肝动脉栓塞化疗,但中、长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与高聚生素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对3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高聚生素进行治疗(A组);同时对32例对照患者单纯进行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B组).结果①A组部分缓解率为71.8%(23/32),高于B组部分缓解率50.0%(16/32)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②A组中位生存期为22.3月,B组为15.7月,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1年、2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68.8%(22/32)和53.1%(17/32);均高于B组的46.9%(15/32)和31.2%(10/32)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③A组CD3、CD4、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sIL-2R水平下降,而B组则相反.结论TACE与高聚生素有协同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作用,不但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TACE、PVE序贯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109例分成2组,观察组进行TACE+PVE并序贯HIFU治疗,TACE治疗后2周行PVE,PVE后10天左右行HIFU治疗,每2-3个月进行一周期,进行2-5周期;单纯TACE+PVE治疗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65例共TACE207次,平均3.2次/例,PVE190次,平均2.9次/例,HIFU234次,平均3.6次/例;对照组44例TACE149次,平均3.4次/例,PVE132次(3.0次/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1.5%(53/65)、47.7%(21/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合并门静脉癌栓经治疗后癌栓缩小〉1/2者,观察组为72%(18/25),对照组31.6%(6/19)(P〈0.01);治疗后AFP滴度下降〉1/2者分别为68.6%(35/51)、38.2%(13/34)(P〈0.01);观察组6、12、24、36、60个月生存率为87.7%、73.8%、38.5%、24.6%、13.8%,对照组为52.3%、40.9%、29.5%、18.2%、6.8%(P〈0.05)。结论:TACE、PVE序贯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且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静脉滴注化学免疫治疗(chemoimmunotherapy,CI)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AFP)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检测36例肝癌患者血液AFPmRNA表达在TACE+CI前后的变化,并与单纯接受TACE的35例患者比较。结果在治疗后1周和4周,TACE组血AFPmRNA阳性率分别为54.3%和57.1%,与治疗前的51.4%(18/3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而TACE+CI组血AFPmRNA阳性率各为22.2%和33.3%,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58.3%,21/36)和TACE组(P<0.01和P<0.05)。经过6~12个月随访,TACE+CI组平均缓解期为(5.8±2.8)月,有6例出现门脉癌栓或肝外转移(16.7%),而TACE组为(3.7±2.6)月和13例(37.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和P<0.05)。结论应用RTPCR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的动态变化对判断TACE等方法治疗肝癌的疗效有重要参考价值。联合静脉化学免疫治疗能显著降低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的阳性率,可能对防止肝癌细胞的血行播散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PLC患者60例,患者均行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治疗,同时抽取同期60例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PLC患者和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2、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甲胎蛋白(AFP)水平,对比治疗前后及正常人免疫功能.结果 病例组CD4+T、CD4+/CD8+、IL-2水平治疗前较对照组低,CD8+T及IL-6和TGFβ1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ACE治疗后病例组CD4+T、CD4+/CD8+、IL-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仍低于对照组,CD8+T、IL-6和TGFβ1水平降低,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可以提高PLC患者免疫功能,并且对肿瘤发展抑制及转归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晚期肝癌508例的化疗栓塞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影响生存的因素。方法:对1990年1月-2000年10月间508例中晚期肝癌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和(或)栓塞治疗共2025次,其中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448例,单纯灌注化疗60例。结果: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一、二、三年生存率分别为81.3%、38.6%、21.6%;单纯灌注化疗一、二、三年生存率分别为54.3%、21.3%、9.6%。肿瘤分类、门静脉是否有癌栓、侧支循环的形成、碘油沉积情况以及栓塞技术是否得当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可作为中晚期肝癌的常规治疗,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7.
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108例生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接受TACE治疗的中晚期PLC患者临床资料;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预后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TACE治疗后6、12、24、36、48月生存率分别为59.26%、34.41%、14.03%、10.23%、5.1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门静脉癌栓及远处转移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10 cm、存在门静脉癌栓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ACE是治疗中晚期PLC的有效方法;肿瘤大小和门静脉癌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P170糖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肝癌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47例TACE治疗前肝癌病人的癌细胞P170表达。[结果]P170阳性率74.5%(35/47)。P170阳性组35例经TACE治疗AFP下降50%以上的出现率为25.0%.明显低于P170阴性组12例的70.0%1(P<0.05)。P170阳性组有效率25.7%,低于P170阴性组的50.0%(P>0.05)。〔结论〕P170对测定为估计肝癌TACE治疗敏感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向斌  向华 《实用癌症杂志》2017,(9):1494-1497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栓筛(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伴门静脉癌栓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在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和入选标准的基础上,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15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我科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但仅接受TACE治疗的15例患者为对照组,而观察组则接受肝动脉化疗栓筛(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主要指标和并发症情况,并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主要指标水平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肝功能主要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现肝性腹腔积液、肝性脑病、严重感染及肺转移患者例数明显减少,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筛(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植入术不仅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可有效改善中晚期患者的肝功能,其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上也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与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16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3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介入组),53例行TACE联合放疗(联合组)。TACE灌注化疗药物为:丝裂霉素(MMC)10-20mg,氟尿嘧啶(5-Fu)1000-1500mg,表阿霉素(E-ADM)30-50mg,栓塞剂为40%超液态碘化油5-20ml。直线加速器治疗用10MV-X,95%等剂量线包绕PTV,40-60Gy/8-25F,3-5F/wk。结果:介入组及联合组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30.2%、43.6%,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24.4%、37.9%,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30.1%、42.9%,3年生存率分别为21.5%、32.6%,2年总生存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3年总生存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联合组发现2例放射诱发的肝病。结论: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加放疗比单纯放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