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脆硫锑铅矿矿浆电解过程硫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脆硫锑铅矿矿浆电解渣工艺矿物学研究和有关热力学和电化学的分析,探讨元素硫形成及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元素硫是脆硫锑铅矿与Fe^3 接触氧化的反应产物,脆硫锑铅矿分解生成H2S再被Fe^3 氧化的反应是次要的。矿浆电解时,元素硫在阳极上基本不被氧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氯盐介质测量云南元阳金精矿中几种成分在石墨阳极上的阳极极化曲线,研究矿浆电解条件下矿粒阳极氧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元阳金精矿矿浆电解的条件下,黄铜矿、黄铁矿、元素硫基本不发生阳极氧化,而H2S则在石墨阳极上或被溶液中的Fe^3 和Cu^2 氧化为元素硫。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化学法降解硫氰离子.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40 A/m2、硫氰离子初始浓度为3.45 mmol/L、pH值为3、反应时间为2h时,硫氰离子的去除率为80.2%;反应的主要产物为SO24-和CN-;硫氰离子的电化学降解过程为阳极直接氧化过程.在低电流密度(10 A/m2)下,硫氰离子电化学降解前期为零级反应,后期为...  相似文献   

4.
电化学催化氧化脱硫方法是一种温和的化学脱硫方法,它比常规的物理和化学脱硫方法更具优势,对于无机硫(FeS2)和有机硫都有一定的脱除效果。但其脱硫机理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本文以石坷节高硫煤样为原料,在酸性体系下,利用电化学催化氧化方法对煤样进行了处理。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煤中矿物成分,矿物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及电解液组分变化。研究表明,电化学催化氧化脱硫是借助电解阳极表面产生活性氧等氧化剂或高价离子氧化煤中的硫,将煤中黄铁矿硫和有机硫化物转化成水溶性的硫化合物,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通过试验分析也可得出,加入的催化剂离子也参与了反应,加速了脱硫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蒙古额尔登特铜矿的电化学控制浮选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孙传尧  王福良等 《矿冶》2001,10(1):20-26
以铜钼硫化矿浮选体系中的电化学理论为基础 ,研究了在硫化矿表面发生的 5类典型的阳极氧化反应在处理斑岩铜矿过程中的浮选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在抑硫混合浮选铜钼过程中关键是控制好第 1、2类阳极反应 ,同时注意到第 3类阳极反应 ;在混合精矿脱硫浮选中应主要控制第 1、4类阳极氧化反应 ;在铜钼分离浮选中要求严格控制第 4、5类阳极氧化反应。本文还介绍了针对额尔登特铜矿石的电化学控制浮选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脆硫锑铅矿矿浆电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成彦  邱定蕃  江培海 《有色金属》2003,55(1):25-28,42
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石墨阳极化曲线和浸出渣样的物相分析,查明复杂锑铅矿矿浆电解的阳极反应机理,由于含铁矿物自生FeCl3的氧化,硫锑铁矿的氧化性格合酸分解和脆硫锑铅矿的非氧化性格合酸溶及夹带空气的氧化,锑铅矿中锑的直接酸溶浸出率达35%,通入锑的理论浸出电量,可以使锑,铅和铁完全氧化浸出,锑铅矿矿浆电解的阳极过程是硫化物中硫原位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向溶液中扩散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常温酸性条件下黄铜矿氧化分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pH=2的条件下,通过对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以及表面XPS分析,研究黄铜矿氧化分解的机理.循环伏安曲线表明,电位在400~800mV范围时黄铜矿发生部分阳极氧化反应,分解电流很小,反应生成中间产物.黄铜矿在电位小于-400mV的外加电位下发生强烈的阴极还原反应,还原产物可进行较强的阳极分解反应,但是反应随后受到钝化.对在外加恒电位E=550mV氧化100s后黄铜矿电极表面主要物质成分比例Cu:Fe:S为1:O.90:2.97.硫元素仍然主要以S2-的形式存在,其次是单质硫.  相似文献   

8.
矿浆电解法处理铋精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采用独特的湿法冶金技术──矿浆电解法,在盐酸-三氯化铁一氯盐体系中,就湖南柿竹园铋精矿的处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条件试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浸出机理。浸出过程发现,溶液中适量的铁离子的存在,可以提高浸出速率,提高阳极电流效率。石墨阳极反应主要是铁高子的转换反应,浸出过程主要是辉铋矿与盐酸的分解反应及三价铁和H2S的氧化还原反应,阳极浸出过程机理如下:Bi2S3+6HCl+(2n一6)Cl-=2BiCln(3-n)+3H2S(n=1 ̄6)2Fe3++H2S=2Fe2++So+2H+Fe2+-e=Fe3+阴极发生铋的沉积:Bicln(3-n)-3e=Bi+nCl-(n=1~6)Fe3++e=Fe2+  相似文献   

9.
电解液浓度对镁合金AZ91D阳极氧化表面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电解液组分及影响镁阳极氧化成膜过程和膜层性能的其它因素,利用恒电流阳极氧化成膜技术以及电化学动电位极化测试技术,考察电解液浓度对镁合金AZ91D阳极氧化成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浓度对镁阳极氧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电解液浓度不同,镁阳极氧化时火花放电现象、槽电压行为不同,膜层平均生长速率及其所表现出的腐蚀防护性能也不同.电解液浓度对镁合金阳极氧化的影响,可以归因于其对阳极氧化膜层结构及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旋转圆盘电极并结合线性扫描、恒电位单阶跃、恒电流电解、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综合考察了 Ni_3S_2在硫酸盐溶液中的阳极电化学溶解动力学规律,查明了其活性溶解反应的控制步骤;并利用 Au-Hg 齐环电极检测到中间硫氧离子的还原电流,提出了 Ni_3S_2阳极分段溶解逐步氧化的反应机理。求取了反应速度常数、固相扩散系数、反应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1.
采用X-光电子能谱及电化学测试研究了高石灰用量条件下,凡口方铅矿-黄铁矿选择分离的机理。高石灰介质中,黄铁矿表面形成了Ca(OH)2、Fe(OH)3亲水膜;方铅矿表面形成了Ca(OH)2、HPbO-2亲水膜。加入高浓度丁基黄药后,方铅矿表面亲水组分向疏水组分Pb(BuX)2,转化,而黄铁矿表面由于优先氧化仍生成Ca(OH)、Fe(OH)3亲水组分,无双黄药生成,造成方铅矿与黄铁矿的选择性分离。而高  相似文献   

12.
俄刊《有色金属》1992年第11期报道,在铜-镍矿石浮选流程中应用电化学工艺,其出发点有二。其一,是根据块状铜-镍矿石优先浮选的特征,即在铜回路中通过矿浆的充气氧化作用使黄铜矿表面形成硫代硫酸盐离子和元素硫从而达到活化黄铜矿和由于形成铁的氢氧化物而抑制镍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目的,以及在镍浮选回路中建立还原介质,从而强化回收镍黄铁矿并抑制磁黄铁矿;其二,电化学调整矿浆有可能使矿浆中的氧浓度提高30%~50%,并在阳极处理时使之有可能建立氧化介质,并在阴极电化学极化作用条件下有可能建立还原介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线性极化、循环伏安电位扫描、恒电流阶跃等电化学测试方法 ,研究了纯金在硫脲溶液中的溶解过程 ,在亚硫酸存在的硫脲溶液中 ,金阳极氧化的峰电位负移 ,峰电流增大 ,促进金的阳极过程 ,确定金阳极过程的钝化原因是金电极表面吸附元素硫所致。电化学研究表明 ,硫脲体系中亚硫酸促进金阳极过程的机理是亚硫酸参与了反应过程 ,与硫脲的氧化产物发生了还原反应 ,减少了硫脲的不可逆降解 ,提出了亚硫酸在硫脲浸金过程中的电化学还原—催化溶解机理。  相似文献   

14.
郭炳昆  戴平望 《矿冶工程》1990,10(3):50-53,31
用电位扫描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了Sb_2S_3在HCl溶液中的阳极氧化电化学,确定Sb_S_3的阳极溶解为不可逆电极过程。在电位0.4伏附近是三价锑与S°的生成,在电位0.8伏附近是三价锑氧化为五价,实验表明阳极溶解产物S°不能电化学氧化为SO_4~(2-)。增大H~+及Cl~-浓度,升高温度能提高Sb_S_3的溶解速度。  相似文献   

15.
以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方法探讨了合成辅酶B12模型化合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用化学方法合成了系列轴向基团具有纯电子效应的辅酶B12模型化合物RPhCH2-CoTMAPI(R=CH3-,NO2-,H-,Br,DCO2-,CoTMAP I为碘化四[N,N,n-三甲胺基]苯基钴卟啉)。以红外,紫外可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用量子化学方法讨论电子奖效应对Co-C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业翔  王湘闽 《有色金属》1996,48(3):79-83,69
根据著者提出的高温熔盐电解电催化原理,研究了掺杂剂对铝电解炭阳极上阳极反应的电催化作用。电化学测定表明,50多种掺杂剂中有三种分别掺入炭阳极并在1200℃下焙烧后仍具有电催化活性。例如,在冰晶石-氧化铝熔体中,1000℃下在电流密度为0.8A/cm^2时,Ba-Fe电催化剂能降低阳极超电压200mV以上;Mg-Al电催化剂可降低170mV。对电催化作用机理也作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采用 Z-80单板机控制的电化学测试系统,结合多种电化学研究方法,在硫酸盐体系中研究了天然黄铁矿阳极氧化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8.
方铅矿矿浆电解热力学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方铅矿(PbS)在氯盐水溶液中的溶解度,PbS-Cl-H2O系φ-pH与φ-lg〔Cl-〕图的分析表明:在矿浆电解时方铅矿可同时以三种机理浸入溶液,即1.PbS的化学溶解PbS(s)+2H+(aq)=PbCl2-4(aq)+H2S(aq);2.PbS被水溶液中Cu(Ⅱ)与Fe(Ⅲ)氧化PbS(s)+2Cu(Ⅱ)(aq)+4Cl-(aq)=PbCl2-4(aq)+2Cu(I)(aq)+SO(s)3.阳极氧化PbS(s)+4Cl-(aq)-2e=PbCl2-4(aq)+SO(s)元素硫既可通过PbS氧化而生成于矿粒表面,也可通过溶液中的H2S氧化而生成单独的元素硫颗粒,黄铁矿的共生有利于化学氧化过程的进行。  相似文献   

19.
地铁迷流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地铁迷流对地下埋设的金属管线和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中钢筋发生阳极氧化的电化学腐蚀机理,模拟了钢筋混凝土试件处于水和土壤中的两种腐蚀介质,并就混凝土中的钢筋在不同外电压时发生的腐蚀进行了试验,同时测定了当混凝土试件处于两种腐蚀介质时,其中钢筋发生电化学腐蚀的电化学当量和腐蚀速率。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钢筋的电化学当量和腐蚀速率受其所在腐蚀环境介质的影响,其在自然腐蚀状态下的电化学当量不适用于计算地铁迷流在混凝土中对钢筋产生的腐蚀量。  相似文献   

20.
氯化物介质中黄铜矿和铁闪锌矿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别运用三电极体系和双电池系统在氯化物体系中对黄铜矿的阳极电化学行为和不同的硫化矿电极对之间的微电池作用进行了研究。在三电极体系中,动电位扫描结果表明,黄铜矿的阳极氧化与电解质有关,但更多的依赖于电位。恒电位实验得出,高电势与低电势下,黄铜矿的溶解显著的不同。阳极溶解过程产生了中间产物。双电地体系测出了不同电极对之间的微电池电流,表明微电池相互作用在硫化物混合精矿的浸出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