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从绿色施工角度入手,分析了《绿色施工组织设计》和普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区别,提出了《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以期帮助施工企业规范《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增强企业在招投标中的竞争力,促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开展与研究,并提高工程各参建单位对《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解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绿色旋工相应技术要求与LEED及传统的文明施工的对比分析,认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所涵盖的范围更加宽泛,而LEED个别技术指标要求更高:绿色施工比文明施工的要求更具体、更全面。  相似文献   

3.
施工组织设计中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郁超 《建筑技术》2009,40(2):124-127
由于绿色施工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涉及绿色施工的参考资料和可借鉴的经验不多,目前只有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和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有一些施工企业对于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写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全面系统的指导,以满足有关部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9)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创造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在能源消耗、环境破坏方面十分严重。为此国家相关部委发布了《绿色施工导则》、《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目的就在于推动建筑业实施绿色施工,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的三项绿色施工技术,为相关的业者提供一些思路,一起对绿色施工进行探讨,更有效的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实施。  相似文献   

5.
以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绿色施工评价为出发点,结合当前国内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现场管理与技术水平,以及《绿色 建筑评价标准》《绿色施工导则》《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分析绿色施工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建筑工程 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客观权重赋权法(熵权法)和主观权重赋权法(AHP)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因素组 合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绿色施工评价模型,以评选出具有较高绿色施工水平的施工 项目,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该绿色施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绿色施工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关键环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发布实施,促进了绿色施工机械发展。然而,我国施工机械在节能、减排、降噪性能方面缺乏明确的评价指标与方法。本文结合“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任务《建筑工程主要绿色施工机械评价技术及数据库》研究成果,对建筑工程实施绿色施工所需绿色施工机械的具体指标要求进行了研究探索,为确立主要施工机械绿色性能指标与评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绿色建筑实践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中增加了施工管理评价指标章节。本文介绍了标准修订中施工管理内容编制的前期工作、指导思想和原则,阐述了有关条款对实现绿色建筑的意义,对深入理解施工管理条款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存在较多问题。质量问题,施行《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带来的问题以及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项目之间项目主要目标不一致的问题最为突出。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其次,阐述了从传统建筑到绿色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诸如项目交付方式、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诸多传统的管理方面做出角色转换,发挥建设性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充分发挥施工企业主动性和创新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将成为绿色建筑目标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及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结合重庆市工业建筑和工业园区发展实际,组织编制了重庆市《绿色工业建筑技术导则》(暂定),旨在指导重庆市绿色工业建筑和绿色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管理,推动重庆市绿色工业建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规范重庆市绿色工业建筑的评价,为编制完善重庆市绿色工业建筑系列标准打好基础。该文介绍了《绿色工业建筑技术导则》的编制思路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王家东 《浙江建筑》2010,27(7):62-64,67
针对国家出台的《绿色施工导则》,结合虹桥枢纽市政配套工程11标绿色施工管理经验,归纳总结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绿色施工四控制和四节约措施。四控制即扬尘控制、噪声控制、光污染控制和水污染控制;四节约即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以上绿色施工措施可供相关施工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