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学玲  郑虹 《华西医学》1997,12(2):211-211
从328例眩晕病人中,筛选出假性眩晕44例,进行病因分析及临床检查。发现假性眩晕中50%为精神神经失调,36%为各种中枢系统损害,有中枢系统损害的假性眩晕,多主诉为头昏、行走不稳且常有听力和前庭系统损害。提示对假性眩晕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
急诊中单纯眩晕表现的小脑病变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特异性症状 (眩晕、恶心、呕吐 )为表现 ,无小脑体征的小脑病变 ,在急诊中并非少见而且容易误诊误治。现将我科收治单纯眩晕表现的小脑病变 18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例 ,男 13例 ,女 5例 ,年龄 36~ 76岁。其中小脑梗塞 17例 ,小脑静脉血管瘤 1例。小脑梗塞症  相似文献   

3.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是空间定位错觉引起的自身或周围物体的运动幻觉。临床表现为:患者有周围物体或自身旋转感,称为真性眩晕;或仅有头昏、头重脚轻,摇晃浮沉感,而无旋转感,称为假性眩晕。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耳鸣,站立不稳,甚至不能行走。常反复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临床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梅尼埃病、贫血等。  相似文献   

4.
眩晕宁治疗眩晕症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眩晕宁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眩晕宁(三金集团桂林三金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每片重0.31g)3片/次,3次/d,川穹嗪注射液160mg+生理盐水250ml,1次/d,共7d。对照组给予川穹嗪注射液160mg+生理盐水250ml,1次/d,共7d。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8.6%(P〈0.05)。结论眩晕宁对眩晕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王平 《临床医学》2010,30(6):120-120
目的使临床医护人员认识到,心房纤颤也是引起眩晕的病因之一,以减少眩晕病误诊率。方法随机抽取200例眩晕患者的病历,由心房纤颤引起的眩晕病历抽出,详阅其诊治过程,用归纳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房颤引起的眩晕占眩晕发病患者的24%,误诊率63%。结论心房纤颤是引起眩晕的非常普遍的原因,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共154例,分为治疗组102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中男48例,女54例.年龄23~72岁,平均46.72±13.37岁,病程在2年以内者23例,2+~5年者49例,5+~10年者16例,10年以上者14例,平均病程6.41±8.24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孤立性眩晕患者不同类型的眩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孤立性眩晕患者1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19例患者中,中枢性眩晕12例,偏头痛性眩晕8例,前庭周围性眩晕99例,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性眩晕与前庭周围性眩晕比较,年龄、吸烟、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史、高尿酸血症、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3分等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偏头痛性眩晕比较,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史、ESRS3分等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孤立性眩晕大部分为非中枢性眩晕,后循环缺血也可表现为孤立性眩晕。  相似文献   

8.
9.
颈性眩晕,又称颈动脉型颈椎病,属于祖国医学“眩晕”范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女性多见。主要症候为发作性眩晕,常与头部的活动、体位改变有明显关系。严重时头重脚轻,天旋地转,猝然倒地,并伴耳鸣、恶心、呕吐等。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与脾胃升降失常有密切关系。 人体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不外升降出入,而脾胃正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头为诸阳之会,诸阳出上窍,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转输运化于上焦,上注于头,同时下焦肝肾得养,肾气方能布散随脾气而升[1]。然而造成气血津精无以上承的原因无非虚实两端,实为痰饮…  相似文献   

10.
我院4年来在急诊中对200例主诉以眩晕为主前来就诊的患者给予了诊治,经统计,其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52例(26%),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48例(24%),周围位置性眩晕34例(17%),药物毒性反应21例(10.5%,其中链霉素10例、庆大霉素5例、卡那霉素4例、雷米封2例),美尼尔氏病20例(10%),  相似文献   

11.
颈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11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选容  梁素宁 《临床荟萃》1993,8(14):650-651
近4年来,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1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110例,均为急诊留察患者,男47例,女63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0岁,其中30岁以下18例,30~45岁37例,45岁以上55例。发病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12天。  相似文献   

13.
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可分为两大类。(1)真性眩晕:为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摇摆、浮动感,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平衡失调、眼震等症。主要病症有:美尼尔氏病、迷路炎、前庭神经炎、位置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听神经瘤、小脑病变、第四脑室及脑干肿瘤或占位性病变等。(2)假性眩晕:俗称头晕、头昏、沉闷,无旋转,常由供血不足、高、低血压、心血管病、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症、颈椎病及某些真性眩晕遗留症等原因引起。无论何种原因所致,都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4.
眩晕症的辨证施护冉达莉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50003眩晕症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早有记载。因该症与心、肾、肝、脾四脏有关,故临床上辨证可分为四型,现将分型护理介绍如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为头晕耳鸣,头胀痛,急躁易怒,伴口苦咽干,颧红,手足心热,劳累或...  相似文献   

15.
常见眩晕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思慧 《临床荟萃》1996,11(15):702-702
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主观症状,是一种运动错觉。其病因比较复杂,容易反复发作,而且有些患者难以查找出病因。本文仅就常见几种眩晕病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门诊自2002-10/2007—10应用培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加灯盏花素静点,配合654—2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注射剂滴鼻法治疗眩晕症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眩晕的辨证施护要点。方法:对186例眩晕患者分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护理。结果: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护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组。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对老年眩晕辨证施护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46例老年眩晕症临床特点,提高老年眩晕症的认识。方法对眩晕为主要症状的246例老年患者诊断及对治疗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性眩晕、腔隙性脑梗死、脑动脉硬化、脑萎缩、高血压占90%以上;83.7%发作有明显诱因;27例首诊误诊,误诊率11%;85%患者镇静、扩管改善循环及营养脑细胞治疗效果较好。结论老年性眩晕症病因多样,误诊率高,缺血性脑血管在该症中占主导地位,消除诱因、针对病因治疗大多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笔根据眩晕的主要发病机理,结合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自拟清眩汤于1999-2001年度对176例眩晕患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抗眩晕操联合滚轮训练对护理人员在特殊环境下建立血管通路的影响,为提升海上救援速度和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4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名。观察组实施抗眩晕操联合滚轮训练,对照组实施长跑训练。干预前及训练3个月后在海上模拟环境考核套管针穿刺、骨髓腔输液2项技术,比较2组人员在海上模拟环境中的眩晕程度、穿刺成功率及完成时间。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海上模拟环境中的眩晕程度、穿刺成功率及2项操作完成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3个月后两组在海上模拟环境中的眩晕程度有所降低、2项技术完成时间明显缩短,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眩晕程度更低,2项技术完成时间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抗眩晕操联合滚轮训练能提高医护人员的抗眩晕能力,有利于在特殊环境中快速有效建立血管通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