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5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每位患者术前均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常规C型臂X线机监控下置钉,根据术前神经功能评价及影像学资料决定是否行椎板切除减压及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3年,平均16个月。X线及CT复查提示骨折复位率达90%以上,椎管内有效矢径、横径正常;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个月。其中20例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者,按美国脊髓损伤分级除A级3例无改善外,其余均有2-3级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能够达到充分减压,有效复位椎体骨折,重建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2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短节段固定.结果 126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均未发生定位错误,无断钉、断棒及椎弓根钉松动、滑脱,无感染及医源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年植骨处均获得骨性融合.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A级6 例无恢复;B级12 例恢复至C级5例,7例无恢复;C级42 例恢复至D级20例、E级2例,20例无恢复;D级36 例均恢复至E级;E级30例仍为E级.结论 利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解剖较简单、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操作容易等优点,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6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一种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的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方法 本组病例61例,Dick钉治疗29例,改良RF钉治疗32例,全部病例均行植骨术。结果 本组61例,经手术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畸形矫正及神经功能恢复。结论 Dick钉及改良R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三维矫正和固定节段少、损伤小、疗效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脊椎后正中入路椎管减压后应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23例。结果经6~16个月随访,椎体压缩高度由术前的前缘32%和后缘75%恢复到术后的前缘92%和后缘98%;Cobb角由术前平均22°,恢复为术后平均3°。脊髓神经功能明显改善,除1例好转,其余12例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钉棒系统是一种理想、安全、有效的脊柱骨折内固定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经皮微创相邻节段弓根钉植入治疗单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短节段弓根钉植入治疗单节段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2月,对17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T126例,L19例,L22例)采用经皮微创弓根钉经伤椎和上位相邻椎体撑开复位固定。全麻后进行有效对抗牵引复位,利用C形臂X线透视机定位弓根钉进钉点并经皮小切口旋入弓根钉,然后在髂嵴肌深层潜行安装尾杆固定。术后2周、3个月、6个月测量伤椎椎体前高、Cobb氏角,拔钉时按Denis疼痛分级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17例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其Cobb氏角丢失存在,且以3例爆裂性骨折为明显(椎体高度80%~85%,Cobb氏角15°~28°),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术前(68.8±10.5)%,显著低于术后2周(98.2±1.5)%、3个月(95.0±2.5)%、6个月(85.0±4.7)%(q=20.429,P0.05;q=18.205,P0.05;q=11.882,P0.05)。伤椎Cobb氏角术前21.7°±5.1°,显著大于术后2周5.2°±1.0°、术后3个月7.9°±2.0°、术后6个月10.4°±2.6°(q=22.139,P0.05;q=18.517,P0.05;q=15.162,P0.05)。17例疼痛评分均在P2以下,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结论经皮短节段弓根钉技术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简单骨折的有效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钉棒系统与AF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不同固定方法之间的区别,以明确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最佳固定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2007年本院应用AF及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75例胸腰段骨折病人的结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AF固定对单节段骨折病人效果优良,治疗多节段骨折比较困难,而椎弓根钉棒系统对多节段骨折治疗效果良好,但治疗单节段骨折效果稍逊于AF.[结论]单纯应用后路间接复位技术治疗严重的胸腰椎骨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操作简单,对后柱不会造成进一步损伤,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单节段最好选用AF,多节段或跳跃骨折选用钉棒系统是比较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  相似文献   

7.
经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胸腰椎骨折患,均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RF系统31例,AF系统22例。结果 随访平均18个月(8个月-5年),38例获解剖复位,脊柱生理弯曲恢复。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平均40%。术后95%。43例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提高1-3级。结论 经后路短节段的椎弓根钉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系统治疗3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ODI、Cobb角、椎体塌陷率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患者术后VAS评分、ODI、Cobb角、椎体塌陷率、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可用于治疗无明显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和评估轴形内固定 (atlas fixator,A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 AF内固定。每位患者术前均行 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术中按 Megerl法置钉常规摄定位 X线片。4 2例中 39例获得随访 ,平均 2 1个月 ,观察内固定及神经症状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 Cobb角平均改善 2 3.2°,压缩椎体高度均恢复 4 0 .2 % ,14例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患者 ,12例有明显改进 (2例 Frankel A级无明显改善 )。结论  AF钉具有创伤小、出血少 ,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固定节段少等优点 ,特别适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后路减压和复位需要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单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单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6例,进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比较神经功能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有1~3级的恢复,全部骨折均顺利愈合,椎体高度无再丢失。结论椎弓根钉单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脊柱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椎弓根钉哈灵顿棒套棒内固定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椎弓根钉与哈灵顿棒加套棒内固定装置,临床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25例,疗效满意。后凸畸形角由术前平均26.88°减少到术后3.72°,移位百分率由术前34.82%纠正到1.0%,被压缩椎体的高度由术前50.92%恢复到92.88%。不全瘫患者术后均有较好的神经功能恢复,完全瘫患者术后恢复较差。该装置具有骨折复位率高,稳定作用强,可防止脱钩或骨界面骨折以及缩短固定节段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31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手术均顺利,术后切口Ⅰ期愈合,Cobb’s角由平均29.5°矫正至平均4.5°,椎体前缘高度由平均51%恢复至96%。随访12~20个月,骨折脱位复位满意,内固定物顺利取出,无钉棒折断、脊柱畸形等。8例不完全性神经损伤者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符合脊柱稳定生物力学要求,复位良好,固定可靠,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3.
1997年6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3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取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Dick或AF钉)内固定及植骨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57例,其中45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6~22个月)。结果 本孕除4例单侧螺钉松动外,无严重并发症,X线片随访,脊柱成角及压缩畸形均获较好矫正。结论笔者认为对于腰椎譬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较传统哈氏棒,具有三维矫形、固定牢固、固定节段少、损伤小、易于取出等优  相似文献   

15.
3种后路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总结应用Luque棒,Harrington撑开棒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急性胸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对35例急性胸腰椎骨折分别采用Luque棒,Harrington撑开棒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35例经年以上随访,按Frankel分级,改善2级11例,改善1级15例,无恢复9例,结论:任何一种内固定器都有一定的优,缺点,应根据骨折类型合理选择,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一个脊柱运动单元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和可行性。方法对自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应用该技术治疗的1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手术前后压缩高度、成角畸形纠正度、随访1年后的纠正高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有无断钉、断棒、慢性下腰痛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未发生断钉、断棒、慢性下腰痛等并发症,手术纠正高度及成角畸形满意,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与1年后纠正高度和纠正角度丢失不明显。结论一单元椎弓根钉棒固定技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或不联合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21~57岁,平均37.5岁。根据术前脊髓神经损伤Frankel评定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2例,D级10例,E级18例,术前Cobb角为23.40±1.64°,椎体平均高度前缘32.02±2.99% 和后缘78.27±1.65%。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9h(3~5h),平均出血量为495mL(200~800mL),术后发生未伤口感染、血肿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经术后X线照片检查,未发现内固定材料断裂、松动以及胸腰椎骨折、移位。随访6~24个月,术后Cobb角为3.15±1.64°,椎体平均高度恢复到术后的前缘(90.15±1.72)%和后缘(98.09±1.14)%。神经功能恢复:A级1例,B级0例,C级1例,D级2例,E级29例。结论 后路钉棒系统手术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可靠,是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AF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合并截瘫的疗效。[方法]自1998年10月~2004年10月采用AF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合推移复位法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合并截瘫的患者26例。[结果]Cobb's角由术前平均24.1°矫正到术后平均2.5°。椎体前、后缘高度由术前40%和68%恢复到术后的91%与98%,三者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平均随访13.5个月,26例不完全性截瘫患者均有1~3级恢复,6例全截瘫患者中,有2例1~2级恢复。[结论]推移复位法配合AF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不稳定骨折,可达到良好复位和恢复椎管原有容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屈曲压缩性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操作技巧和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3月,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通过体位复位、棒预弯、弧度撑开、伤椎关节突的杠杆牵引等操作技巧复位和固定治疗屈曲压缩性胸腰椎骨折31例。[结果]31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8个月,平均18.6个月,椎体压缩高度恢复率为95.8%,无内固定钉棒断裂发生。[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结合一定的手术复位技巧,可以显著增加胸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的椎体压缩高度恢复率,提高复位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自20世纪80年代应用以来,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多的后路脊柱内固定方法。自1994年5月~2005年12月,笔者应用Dick、Steffee、RF、沈氏钉-钩、AF、中华长城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12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为新鲜骨折,男79例,女41例;年龄20~56岁,平均38.6岁。致伤原因:砸伤35例,摔伤36例,撞伤41例,其他伤8例。不全瘫20例,全瘫12例,无明显神经症状88例。两个椎体骨折T11、12骨折3例、T12L1骨折7例、L1、2骨折5例,其余为单椎体骨折。后弓角0°~45°,平均26.5°,椎体骨块向后移位占据椎管因早期无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