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璐 《科技信息》2011,(27):I0154-I0154,I0162
翻译不仅是语言工具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把原文中蕴含在语言中丰富的文化内容转达进译语符号,从而融入译语文化中,是译者的任务。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语言展现着丰富广泛的社会文化。这些蕴含文化内涵的语言也包括中文名字。因此如何翻译这些中文名字是译者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于意象,语言,翻译及其三者间的关系,以《台北人》这部著名短篇小说集中的几个特殊人名的译文为研究对象,对译者在处理这些名字的翻译方法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分析,作者认为译者非常巧妙运用创造相近文化意象的方法翻译原著中重要人物的中文名字,从而传神地表达出人物形象及人物性格,为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耕砚 《科技信息》2006,(10):325-326
英语成语是英语语言文化的精髓,对它们的理解和翻译给很多学生和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本文针对其中含有人名的英语成语,对其文化内涵和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从中可见了解英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只有学贯中西,并且具备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才能理解并恰当地运用这些英语成语。  相似文献   

3.
两岸三地外国人名地名翻译异同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近代由于历史上被割裂、地理上被分割,加之文化发展及其方言的使用,使得香港、台湾与内地在对待外国专有名词的翻译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在两岸三地语言生活中,典型差异之一是对待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两岸三地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差异给两岸三地人民的生活、文化交流与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来做一番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事物的命名反映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其中积淀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壮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其命名方式较多保留着“中心语十修饰语”特征.白丽珠译著《武鸣壮族民间故事》体现一种和谐语言生态观,但其将Gungqceih、Fouqnduk两个壮语人名分别译为“最公”Gungcei、“笨富”Old Filthy Rich欠生态性.基于壮方言土语材料及生态翻译学理论,重新考察认为,选择更具生态性的“修公”Gungqceih public servant、“狡富”Old CunninglyRich翻译,有助于准确再现壮族生态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现代人名用字与文化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名用字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其中蕴藏着深厚的语言内涵和化心理。时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对名字的起取都有着种种制约与影响,因而存在着一些人名用字之忌,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詹纳尔的《西游记》英译本中人名的翻译。笔者认为,在翻译神话小说中的人名时,译者应从源语言的历史、文化、宗教各方面综合考虑,采用最佳翻译方法,保持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减少西方读者的阅读障碍。  相似文献   

7.
论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名与地名的翻译,有音译和意译两种方式。音译传“形”,意译传“神”。优秀的译,不仅能保持原语言的语言特色,又能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语言的化内涵,达到化语境与语言翻译的统一。通过对《红楼梦》前三回人名和地名的两种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学翻译,是化的翻译,是在化语境里的再创造,应做到诚信而不拘泥,空灵而不臆造。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人名结构经历了上古、中古和近现代三个历史阶段,各个历史阶段的结构和文化内涵都不相同。上古阶段土家族人名结构担负了土家语言发生学的重任,同时为以后的土家语言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古时期,土家族人名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经历了指事、象形、爱称阶段。在近代和现代,土家族人名受汉文化浸润,慢慢向汉语人名的格式靠拢,但仍有历史遗存。  相似文献   

9.
译语异化是普遍存在于译本中的语言行为和文化现象。本文揭示了译语与译语文化的相互影响问题,指出译语的异化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抗与对话。好的翻译是译语的优化,即保持异化适度。  相似文献   

10.
《京华烟云》讲述了一群中国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生活。人名在小说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这部小说人名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如何正确贴切地翻译这些人名以及如何对等地实现传播名字中所蕴涵的中国文化这一功能,是能否很好地对整部小说进行翻译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英语人名习语:来源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阳 《科技信息》2009,(13):191-192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交际工具。语言中的词汇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词汇中的习语是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回顾和探索习语的来源及其涵义。使我们能从语言中学习文化,又从文化中习得语言。本文从英语中含有人名的习语去探索语言与文化,习语与语言的关系,从英美民族文化侧面考察英语习语来源及其意义的引申。  相似文献   

12.
涂敏  涂鸿 《科技信息》2009,(13):196-196,221
文学作品中人名的翻译时文学翻译中的一大难点和焦点,因为人名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寓意。霍桑的短篇小说Young Goodman Brown中的人名的寓意更是复杂,对译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该小说的六个中文译本中人名翻译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信息的丢失,这是人名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3.
张欣欣 《科技信息》2011,(12):I0157-I0157,I0159
《红楼梦》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仅有名有姓的出场人物就逾四百,而这些人物姓名有着其自身的涵义和功能。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姓名翻译就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堪称权威之作,杨译本在翻译人物姓名的时候,采用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音译,即用威妥玛拼音系统翻译部分人名。本文将通过对杨译本中的姓名翻译的分析,阐释威妥玛拼音在人名翻译方面存在的利弊。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觉是国家或区域对自身文化的全面反省和认识,在全球化和本土化语境下,文化翻译自觉是文化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文化翻译实践中对文化问题的敏感度和"操控"意识.文化翻译实践给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带来一定的文化效应,当前新疆正处于社会全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期,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和提升新疆文化软实力的前提.作为文化传播桥梁和纽带的文化翻译实践对提升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新疆在核心区的软实力和促进新疆文化"走出去"与国外文化"走进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齐俊 《科技信息》2007,(8):11-12
本文从汉英人名不同的命名方式入手,分析了汉英人名蕴涵的特殊的文化内涵,说明人名的命名会受到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民俗风情、社会观念等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对人名的研究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王燕迪 《科技信息》2009,(10):120-120
国俗词的翻译离不开国俗语义的影响。历史人名是国俗词中最典型的词类之一,汉语一语独有,在英语等其它语系中几乎找不到对等词。每一个历史人名都蕴含着各自不同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都属于特别的词语,因此,在翻译时也就有自己独特的方法。1.历史人名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史上三次大规模的翻译高潮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形态、语言和文学方面。可以说,中国文化延绵数千年,一直发展到今天,翻译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杨帆  孙燕敏 《科技咨询导报》2010,(27):128-128,130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本文通过分析中文、英文中词语文化内涵上的差异,说明译者只有加强中外文词汇的不对等研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使译出的内容既能忠于原文,又能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李奕 《科技信息》2009,(10):115-115
《红楼梦》中的人物姓名大都引自古诗或以谐音寓意,并能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和命运。《红楼梦》中姓名具有深刻内涵,不可漏译。本文分析了霍克斯在《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在翻译中,译者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了音译、意译、不同称谓、译音译义、用法语与拉丁语以及增词等各种手法,将《红楼梦》中众多人物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得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