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翠玲 《护理研究》2006,20(4):1016-1017
质量管理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战术。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21世纪护理质量的起步要求是护理质量管理者应在缺陷预防和质量持续改进方面做出尝试,护理管理者应在推行精细化管理,强化护理过程控制方面做出努力,以满足广大病人的健康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
王丽萍 《护理学报》2014,21(23):69-70
“Critical Thinking”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作为一种评判理论和思维方式提出,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护理领域受到高度重视.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在日益复杂的临床环境中,护理人员具备“Critical Thinking”能力,能够迅速进行独立判断、做出决策,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模式”——就是“特征”.现代“护理学模式”就是反映现代护理理论体系的“特征”.它有三种学说,经过四个发展阶段,才日趋完善至当今的现代“护理学模式”.一、“护理模式”的三种学说(一)、人的基本需要学说:由麦斯罗(maslow),著名的心理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人的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是从低到高,首先从最低需要满足开始逐步按层速升.  相似文献   

4.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莉 《上海护理》2006,6(3):65-66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质量管理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保证。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子系统,提供高水平的护理质量,必将成为护理工作者努力的目标。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CQI)是护理质量管理的灵魂,近年来我们将CQI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整体护理的顺利实施,现报道如下。1CQI的概念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CQI开始用于医疗服务质量管理[1]。CQI的主要原则[2]:①过程改进,质量改进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零缺陷"理论在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缺陷”质量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克老士比推出的一种质量管理方式,其“零缺陷”管理对质量的定义是:质量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是一种管理的执行标准,是一种工作态度,是工作的决心即不向不符合质量作妥协的精神。我院护理部在护理管理中首先将“零缺陷”理论引入护理技能操作中,强调以质量“零缺陷”为核心,基础、环节终末质量并重,自我控制与人性化全面督导并举,针对基础护理操作存在环节质量、操作程序、整体效果上的不合理、不规范、缺乏人性化理念等问题,于2002年3月成立了专业的护理示教室,  相似文献   

6.
PDCA循环(PDCA Cycle)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的循环反复过程,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这是由美国的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W.Edwards Deming)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又称“戴明环”(Deming Cycle)。戴明循环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先是有着“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著名的统计学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Shewhart)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的雏形, 后来由戴明将休哈特的PDS循环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这样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1】。  相似文献   

7.
临床路径概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伟英 《上海护理》2005,5(1):72-74
1临床路径产生的背景 临床路径是20世纪70年代用于工业生产工程管理的一种方法。在医疗护理界,临床路径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Shoemaker认为:“将医疗护理标准化是有益的,可促进服务的完整性,还能评估患的病程及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的工具”。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遏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8.
PDCA循环在护理礼仪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礼仪是研究护理服务艺术的科学,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全面的人文科学知识,是21世纪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1]。PDCA系统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统计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是以计划(planning,P),实施(doing,D)、检查(checking  相似文献   

9.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以具有提升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的主要优势在国际上应用已有30年左右,20世纪90年代末期引入我国并开始在一些较大型的临床医院进行实践和推广。近年来,疗养院也在开始探索是否可以应用路径管理来提升疗养质量、优化工作流程。我院正是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疗养康复护理路径”,它是一种适合军队干部健康保健疗养或疾病康复疗养的规范化、标准化护理服务流程。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后,“胜任力”这一概念引入我国并被人们广泛应用,胜任力模型开始在国内流行。近几年,“胜任力”逐渐成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人力资源学等各领域的研究热点。护理领域中对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及高级护理实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12.
Tiotidine and cimetidine kinetics and dynamics were compared to assess mechanisms of the longer duration of effect of tiotidine in man. Both drugs has similar lag times for absorption. Tiotidine with a meal was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when fasting and was also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cimetidine with a meal. The elimination rates for both drugs did not differ; they were both approximately 2 to 3 hr. Oral doses of cimetidine achieved areas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curve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that of tiotidine but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only 1/10 as potent. The cimetidine concentration inducing 50% inhibition of food-stimulated gastric acid secretion was 0.41 +/- 0.04 whereas it was 0.04 +/- 0.003 microgram/ml for tiotidine. The effect of tiotidine lasted longer than that of cimetidine because the doses recommended for use in man resulte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plasma relative to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than clinical doses of cimetidine.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