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肠易激综合征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疏肝健脾中药,对照组服用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片作为对照,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16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显效10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62.5%,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8.35,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徐志鹏 《四川中医》2013,(10):87-89
目的:比较疏肝健脾法应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本院内科病房收住的106例IBS—D患者,将患者分为疏肝健脾组和西药组,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疏肝健脾组和西药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1%、70.90%,健脾疏肝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中医证候治疗1个月后疏肝健脾组、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39%、70.90%,疏肝健脾组优于匹维溴胺西药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较佳,其临床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治疗情况明显优于西药组.能明显改善临床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银鸿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219-219,23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0例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对照组150例给服补脾益肠丸,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赵克学 《陕西中医》2014,(9):1131-113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止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止泻方(炒柴胡、防风、炒白芍、凤尾草、辣蓼草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并设立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止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65例腹泻型 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9例口服中药痛泻要方随证加减汤剂,西药组26例口服思密达,两组疗程均4周。结果:中药组治愈率46.15%,总有效率89.74%;西药组治愈率23.08%,总有效率76.09%。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组。结论: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6.
张庆  梁超 《四川中医》2011,(5):69-7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疏肝健脾法并根据症状随证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35例,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观察该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91.4%,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疏肝健脾法能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蔡锦莲 《新中医》2008,40(7):80-8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补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7例以疏肝健脾补肾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谷参肠安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4%,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疏肝健脾补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伍劲华 《光明中医》2006,21(3):67-68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行气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服健脾清热行气中药和洛派丁胺、培菲康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痊愈率58.3%,对照组总有效率53.3%,痊愈率2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健脾清热行气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王飞雄  袁通春 《中医药导报》2007,13(9):29-30,40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疏肝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观察治疗组85例,服中药健脾补肾疏肝汤剂,对照组85例,服西药尼莫地平、乳酸菌素片、谷维素。就症状进行评分,对每位患者的疗效指数评定疗效。结果: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9%;对照组总有效率7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积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排便次数、排便不畅复发率方面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补肾疏肝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升阳汤配合理性情绪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6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给予疏肝健脾升阳汤配合理性情绪疗法治疗,对照组48例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疗效,并对临床治愈患者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前者在改善临床症状上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28.6%,对照组复发率为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肝健脾升阳汤配合理性情绪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卢亮 《山西中医》2021,(4):13-1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疏肝健脾)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养心安神)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精神状态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精神状态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腹部不适、腹泻等症状,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3.
魏华 《河南中医》2016,(3):513-51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口服,治疗组给予中医疏肝健脾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含量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有效率为59.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且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康萍香  杨跃青  何瑾瑜 《陕西中医》2010,31(9):1153-1154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化湿类中药配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完带汤加味(苍术、白术、陈皮、党参、柴胡、白芍、山药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黄连素,谷维素,帕罗西汀等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具有肝脾合治,补散并用的特点,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以腹泻腹痛为主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以随机对照单盲法将8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中药疏肝健脾汤剂和思密达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症状评分及疗效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0.0%,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在腹痛频率、腹痛程度、腹泻程度、大便性状积分和总积分方面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腹痛频率、腹痛程度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9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温针组29例、中药组36例、针药组34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3个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温针组、中药组、针药组均能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积分(P〈0.05),针药组优于温针组、中药组(P〈0.05),温针组与中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针药组优于温针组(P〈0.05),温针组优于中药组(P〈0.05);复发率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肝健脾针法是一种高效、无不良反应、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7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金双歧治疗,2组治疗4周,随访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治疗组复发率为12.6%,对照组复发率为43.8%,2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安神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校中医门诊1997年6月~2009年10月采用中药疏肝健脾安神汤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38例病例资料,与同期38例西医常规治疗患者作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治愈3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并随诊半年,治疗组临床症状多在1个疗程明显缓解,对照组大多在1个疗程以上明显缓解。治疗组复发2例,占有效人数的5.41%;对照组复发3例,占有效人数的8.33%。治疗组无明显副作用,对照组有3例(7.89%)出现程度不等的乏力、嗜睡症状,停药后好转。结论:疏肝健脾安神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明显改善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无明显副作用,表明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疏肝健脾治疗;对照组30例用莫沙必利分散片,每次5mg,每日3次治疗。均2周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及症候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结合心理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温肾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匹维溴胺、丽珠肠乐、谷维素、白优解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68.4%。结论:使用疏肝健脾温肾汤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