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节拍性化疗(metronomicchemotherapy)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临床诊断的原发性肝癌41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1例,TACE间歇期接受节拍性化疗,即每次TACE术后1周给予替加氟100mg口服,每日1次;环磷酰胺50mg口服,每日1次,持续口服2~3周,休息1周;2~3次TACE术后,持续节拍性化疗3~4个月。B组20例,仅用TACE治疗。每月复查血常规、肝功能、B超、CT和AFP等,并评价疗效。结果:A、B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个月和12个月,A组近期疗效为76%,B组近期疗效为45%,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1年存活率为60%,B组为33%,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毒副反应相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TA-CE联合节拍性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够提高近期疗效,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葡液(恩格菲)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41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组 ,治疗组(A组)21例 ,恩格菲配合TACE治疗 ,对照组(B组)20例 ,单行TACE治疗。[结果]A组近期有效率(CR PR)52 38 % ,B组30 %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恩格菲配合TACE不仅能明显提高近期治疗效果 ,而且能减轻化疗副反应及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恩格菲静脉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香菇多糖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单纯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E);B组68例,应用TAE+香菇多糖联合治疗。结果:肿瘤减小率A组为13.3%,B组为54.4%。AFP降低度,A组为10.4%,B组为23.1%。结论:TAE+香菇多糖联合治疗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TAE《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61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A组(36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B组(25例)行TACE结合外放射综合治疗,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 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2.3%、4.5%,平均生存期7.5个月;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9.2%、21.2%、17.2%,平均生存期13.5个月,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  相似文献   

5.
肝动脉化疗灌注结合外放射治疗大肝癌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肝动脉化疗灌注(HAI)结合外放射对不适宜做动脉栓塞(TAE)治疗的肝癌患者的疗效。采用HAI结合外放射的方法治疗不适宜做TAE治疗的原发性大肝癌30例。总有效率(CR+PR)40.0%,1,3,5a生存率分别为58.4%,20.2%,7.8%,平均生存期13.6个月。多数病例能耐受治疗,但3例ChildC级病例中,有2例死于因治疗所致的肝功能衰竭。结果提示HAI结合外放射是治疗不适宜行TAE的大肝癌的有效方法,但不适于ChildC级患者。  相似文献   

6.
黄志军  郭启祥 《浙江肿瘤》2000,6(3):138-139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EPI)、甲酰四氢叶酸(CF)、5氟尿嘧啶(5-Fu)和卡铂(CBP)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应用EPI、CF、5-Fu和CBP(ELFC)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32例,至少3疗程。「结果」CR18.7%(5/32),PR43.8%(14/32),CR+PR62.5%。毒副反应有厌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和在抑制、脱发等,但患者可耐受。「结论」ELFC  相似文献   

7.
TACE联合^131I—碘化油内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 ^131I-碘化油内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肝细胞癌68例,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A组(TACE组):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34例;B组(联合治疗组);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131I-碘化油内放射治疗,34例。结果 TACE组二期手术切除率8.8%,组织学检查切除病灶的完全坏死率为0,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4.3%、39.3%和21  相似文献   

8.
P170测定在肝癌化疗栓塞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伟剑  易成 《浙江肿瘤》1999,5(4):203-204
(目的)观察P170糖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肝癌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47例TACE治疗前肝癌病人的癌细胞P170表达。(结果)P170阳性率74.5%(35/47),P170阳性组35例经TACE治疗AFP下降50%以上的出现率为25.0%,明显低于P170阴性组70.0%(P〈0.05),P170阳性组有效率25.7%,低于P17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伽玛刀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4年2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01例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4例,先给予伽玛刀治疗,之后予TACE治疗;B组37例,先给予TACE治疗,之后予伽玛刀治疗;C组30例,单纯行伽玛刀治疗。结果 101例患者治疗3个月的有效率为87.1%(88/101)。A、B两组之间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局部控制率、生存率、门脉癌栓有效率、AFP改善率及腹胀、腹部不适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但均优于C组(<0.05)。B组肝功能恶化率高于A组(<0.05),而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全组患者随访5~36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伴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采用伽玛刀联合TACE治疗的疗效较好,先给予伽玛刀治疗再行TACE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TⅡ)介导的肝动脉升压化疗栓塞(IHCE)对21例原发性肝癌(PLC)进行治疗。结果显示:(1)IHCE后肿瘤缩小50%以上者占57%(12/21),与非升压TAE治疗24例临床条件相匹配的PLC相比,疗效显著提高(57%:33.4%,P<0.01);(2)IHCE后二期手术切除8例肿瘤坏死率达86%,而对照组5例二期手术肿瘤坏死率为61%,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3)IHCE治疗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ATⅡ可提高TAE的疗效和减少TAE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TACE联合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局部高频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以及血清VEGF、TNF-和SIL-R的变化。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CE组(A组)和TACE联合热疗组(B组)。A、B两组均在DSA下对肿瘤病灶进行TACE治疗,其中B组栓塞后保留导管,持续灌注化疗药物,同时对局部进行高频热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并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个月血清VEGF、TNF-、SIL-R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有效率(RR)为36.%,B组为60.%;A组卡氏评分改善率为33.%,B组为73.%;A组疼痛缓解率为38.5,B组为83.%。两组均出现1~2级恶心、呕吐、脱发、低热及轻度肝功能损害。治疗后1周和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VEGF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B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前,两组均有下降,但B组下降明显(<0.05)。治疗后1周两组血清TNF-α、SIL-2R水平较术前下降,B组下降明显(<0.05);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1周比较,A组升高(<0.05),B组继续下降(<0.05)。结论 TACE联合局部高频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增加治疗的有效率并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血清VEGF、TNF-α、SIL-2R水平存在明显的动态变化,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朱建光  潘峰 《浙江肿瘤》2000,6(3):140-142
「目的」初步比较MP和MV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5例Ⅲ和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应用NP(去甲长春花碱+顺铂)方案化疗,B组应用MVP(丝裂霉素+长春花碱酰胺+顺铂)方案化疗,至少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无完全缓解病例,A组有效率为45.5%(10/22),B组35.0%(7/20),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3.
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外放射治疗肝癌的研究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外放射综合治疗值,方法 144例原发性肝癌前瞻性非随机分组,综合治疗组76例行TACE结合外放射治疗,对照组68例行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4.
B超引导下的肿瘤区域门静脉灌注治疗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中  阎勇 《中国肿瘤临床》1995,22(10):752-753
B超引导下的肿瘤区域门静脉灌注治疗肝癌胡建中,阎勇,蔡忠江成都军区总医院腹部外科(成都市610083)原发性肝癌(PHC)临床就诊时,多数病例属中晚期肝癌。目前主张介入肝动脉灌注和栓塞(TACE),同时进行门静脉灌注化疗(PVC)。临床证明TACE和...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一种提高肝癌术前诊断符合率的方法。选择经超声或CT检查有肝实质性占位病变(HSOL)、并经皮肝穿或术后病理证实的良性病变(BHSOL)、继发性肝癌(SHC)、原发性非肝细胞癌(PNHCC)和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各30例术前患者的血清α胎儿蛋白(AFP)、糖链抗原(CA)19.9和癌胚抗原(CEA)浓度进行放免测定在BHSOL组AFP与CA19.9和CEA均呈阴性,PHCC组均呈前项阳性、后项阴性。前项阴性、后项阳性者在PNHCC组29例(96.67%),SHC组27例(90%);均阳性者PNHCC组1例(3.33%),SHC组3例(10.00%)。通过对HSOL患者的血清AFP、CA19.9和CEA测定,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术前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经皮经股动脉植入药盒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Zhu K  Hu G  Liang W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57-459
目的探讨药盒在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无外科手术及动脉栓塞指征的8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依据动脉内化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42例,采取经皮经股动脉植入药盒,术后经药盒1周或2周化疗1次;B组40例,采取每个月1次插管大剂量化疗。结果A、B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38.1%和15.0%(P<0.05)。A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1.9%、28.6%、9.5%;B组分别为20%、5%、0%(P<0.01)。A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消化道反应、肝、胆、骨髓毒性均较B组低。结论经药盒间断性化疗并配合地塞米松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CD3AK对晚期肝癌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鎏达  陈成伟 《肿瘤》1997,17(1):14-16
目的观察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采用抗CD3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治疗的效果。方法58例晚期HCC患者分为三组,A组[CD3AK+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22例,B组(CD3AK)15例,C组(TACE)21例。结果部分缓解率(PR)A,B,C组分别为45.5%、13.3%(P<0.05)和14.3%(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3月、4.9月(P<0.01)和4.1月(P<0.01),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依次为68.2%,33.3%(P<0.05)和23.8%以及40.9%、6.6%(P<0.05)和9.5%(P<0.05)。结论本组结果表明CD3AK+TACE治疗晚期HCC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8.
DAF和TAF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41例近期疗效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何素英,刘淑真,邹学工我科从1988年2月至1992年5月采用DM和TAF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PHC)41例,近期疗效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本组病例由细胞学诊断7例,有临床症状、B...  相似文献   

19.
肝癌病人化疗栓塞前后LAK细胞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免疫疗法是当前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活跃领域,但TACEE对肝癌病人肿瘤免疫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观察测定了未行治行的肝癌病人,行一次TACE治疗的肝癌病人及反复行TACE治疗的肝癌病人的LAK细胞活性。结果表明:单纯行一次TACE治疗的肝癌病人其LAK细胞活性未见明显变化,而反复行TACE治疗的肝癌病人其LA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提示反复TACE疗法对肝癌病人的肿瘤免疫有增强作用,而TACE治疗中化疗药物的用量是对肿瘤免疫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经皮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目前被认为是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然而仍有许多病例疗效不理想。我所采用TACE联合B超引导下瘤内注射无水酒精(PEI)治疗3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64例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