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6种二芳基碘鎓盐, 研究了4,4′-二乙酰胺基苯基碘六氟磷酸盐的合成,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乙酰苯胺与碘酸钾的摩尔比为2.2∶1.0,15 ml乙酸在25 ℃反应24 h,产率为47.6%。通过应用实验,测试了6种产物的光引发剂性能,对碘鎓盐光引发剂的构效关系进行了探讨。实验证明4种负离子为PF-6和BF-4的产物具有较好光引发性和抗氧阻能力。引入共轭基团的二芳基碘鎓盐其最大吸收波长明显增大,光引发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农药中间体2-氰甲基-4-(2’,6’-二氟苯基)噻唑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步反应合成肉桂腈类农药中间体2-氰甲基-4-(2’,6’-二氟苯基)噻唑.首先以丙二腈和2,6-二氟苯乙酮为原料分别制得2-氰基硫代乙酰胺和2-溴-2’,6’-二氟苯乙酮,再使两种产物在室温下环合得2-氰甲基-4-(2’,6’-二氟苯基)噻唑总收率达40%.产物结构经GC-MS,1H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三步反应合成肉桂腈类农药中间体2-氰甲基-4-(2’,6’-二氟苯基)噻唑.首先以丙二腈和2,6-二氟苯乙酮为原料分别制得2-氰基硫代乙酰胺和2-溴-2’,6’-二氟苯乙酮,再使两种产物在室温下环合得2-氰甲基-4-(2’,6’-二氟苯基)噻唑总收率达40%.产物结构经GC-MS,^1H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樟脑醌、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碘鎓盐为光引发体系,与聚氨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经可见光固化制备了光固化树脂材料。研究了可见光固化树脂组分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可见光固化树脂的硬度及耐磨度,并对可见光固化树脂进行了红外光谱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聚氨酯丙烯酸酯为63%、甲基丙烯酸甲酯为33%、樟脑醌为1.9%、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为1.1%、碘鎓盐为1.0%时,制备的可见光固化树脂固化速度快(105s),并具有良好的硬度及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偶氮二异丁腈、乙二醇为原料合成2,2-偶氮二异丁酸二(2-羟乙基)酯,并以此作为引发剂,合成双端羟基聚苯乙烯。利用死端聚合法测定了引发剂的引发效率,研究了聚合反应动力学,确定了在60℃下甲苯溶液中聚合反应的各种链转移常数值。结果表明,引发效率为0.76,引发活性较高;聚合速率Rp与单体浓度[M]和引发剂浓度[I]0.43成正比。计算出聚合反应表观活化能为75.3kJ/mol;引发剂链转移常数CI为0,溶剂链转移常数CS为1.94×10-3,60、80℃的Kp/Kt1/2值分别为2.26×10-2 (L/mol·s)1/2和3.78×10-2 (L/mol·s)1/2。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在国内尚无商业化产品的双(3,5-二甲基苯基)膦在不对称催化合成精异丙甲草胺中应用,对双(3,5-二甲基苯基)膦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双(3,5-二甲基苯基)氧膦为原料,通过二异丁基氢化铝还原得到双(3,5-二甲基苯基)膦,最佳条件为:双(3,5-二甲基苯基)氧膦与二异丁基氢化铝摩尔比为1∶3,溶剂为四氢呋喃,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 h,产率为89%.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副反应少且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三芳基硫鲔六氟磷酸盐阳离子光引发剂-桐油改性酚醛环氧树脂(TMPE)和E-44环氧树脂复配体系的阳离子光固化反应。通过凝胶率的测定研究了各种条件对光固化速度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该反应体系光固化反应前后涂膜结构。结果表明,光引发剂的种类和浓度可以有效地改变光固化速度,Omnicat550的引发活性优于Omnicat432且与其浓度成比例;蒽、BPO等光敏化剂对体系有一定的增感作用,而吩噻嗪作用不明显;不同种类的环氧及乙烯基醚类活性稀释剂对光固化速度有较大影响;随着树脂配比中环氧基团浓度的增加光固化速度增大:该体系表现出“后固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以间二三氟甲苯为起始原料,经发烟硝酸和浓硫酸硝化,铁粉还原和氯气氯化得到2-氯-3,5-二三氟甲基苯胺;2,6-二氟苯腈经质量分数30%的过氧化氢和质量分数5%的氢氧化钠溶液水解得到2,6-二氟苯甲酰胺,然后在二氯乙烷溶剂中与草酰氯反应得到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在室温条件下,2-氯-3,5-二三氟甲基苯胺与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在甲苯溶剂中反应得到目的产物双三氟虫脲,收率为93.5%.经1H-核磁共振鉴定,产品结构与双三氟虫脲的结构一致.该工艺简单经济、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以α -卤代酮和二甲胺为原料 ,用常压法合成 1-对氟苯基 -2 -二甲氨基 -1-丁酮。探讨了合成反应的条件 ,当以α -溴代酮为原料 ,二甲胺 /α -溴代酮 (摩尔比 )为 4 / 1,在溶剂存在下 ,温度为 0± 2℃ ,反应 12h ,产率达92 5% ,并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辐射合成方法,以龙须菜为原料,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超强吸水剂LSAP,探讨制备吸水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物的结构、吸液速率、保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须菜吸水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单体/龙须菜质量比为2∶1,引发剂和交联剂的质量分别为单体质量的0.4%和0.06%,微波功率为500W时,合成的LSAP吸去离子水、吸生理盐水和尿液分别为1102、104、86.1g/g,此外产物具有较快的吸水速率和较好的保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合单体1-甲基-4,5-二(4-氯代苯甲酰基)环己烯,并与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4,4'-二氯二苯砜单体经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地合成了含环己烯结构的杂环联苯型聚醚砜酮聚合物。用13C-NMR谱与Dept135谱对单体和聚合物行了表征,证明了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土田七的化学成分,本文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土田七进行分离纯化,采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土田七7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己烷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tigmastern(1)、2-hydroxy-1,2-bis[5-(hydroxymethyl)-2-furanyl]ethanone(2)、(Z)-2-acetoxy-5-ethylidene-2-methyl-3-methylenehexanedioic acid(3)、hexanedioic acid,2-(acetyloxy)-5-ethyl-idene-2,3-dimethyl-, [R-[R*,S*-(Z)]]-(9CI)(4)、hexanedioic acid, 5-ethylidene-2-hydroxy-2,3-dimethyl-, [R-[R*,S*-(Z)]]-(9CI)(5)、1,4-dihydroxy-2-methylbenzene(6)、2-ethyl-2-butenoic acid(7)、2-furoic acid(8)、(2E)-3-(4-hydroxyphenyl)-2-propenoic acid(9)、(2Z)-3-(4-hydroxyphenyl)-2-propenoic acid(10)、senecionan-11,16-dione(11)。其中3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以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采用酯化反应,合成了新型受阻酚防老剂。并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荧光测试对合成的防老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防老剂是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丁酯。受阻酚防老剂最佳合成实验条件是回流时间8h、催化剂质量分数3.2%、丙酸与正丁醇物质的量比为1∶2。采用力学性能测试、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受阻酚防老剂对NR硫化胶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受阻酚防老剂对NR硫化胶有显著的防老化作用,其防老化效果优于防老剂BHT,且对橡胶无色泽污染性。  相似文献   

14.
以1,4-二(4-氯代苯甲酰基)苯及4,4'-二氟二苯酮单体与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单体经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分子主链中含有C-N键的新型杂环聚芳醚酮三元共聚物PPEKEKK,用FT-IR、H-NMR、DSC、TGA、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为具有高热稳定性及可溶性的无规聚合物。  相似文献   

15.
针对烷氧基取代PPV衍生物存在电子亲合势低的问题,合成了苯环上同时含有给电子和吸电子基团的新型PPV衍生物PPDBPV。提出了新的前驱体合成路线,克服了吸电子基团对苯环的钝化作用给传统合成路线带来的困难。聚合采用Gilch脱卤化氢反应。给出了各步反应的主要工艺条件,探讨了相关因素对单体合成和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1H-NMR和FT-IR分别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聚合物的光致发光谱峰值在650 nm处,比PMPPV红移了20 nm,波长范围窄,单一性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依曲韦林(Ⅰ)目前合成工艺中普遍存在的成本高问题,采用Joshi-Maikap合成策略以更佳的工艺条件合成得到Ⅰ:原料2,4,6-三氯嘧啶(Ⅱ)和3,5-二甲基-4-羟基苯腈(Ⅲ)在N,N-二异丙基乙胺作用下于1,4-二氧六环中发生嘧啶环C-4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Ⅳ,收率为82.3%;Ⅳ与对氨基苯腈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发生嘧啶环C-2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Ⅴ,收率为61.7%;Ⅴ与氨水于1,4-二氧六环中发生嘧啶环C-6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Ⅵ,收率为84.5%;Ⅵ与液溴于二氯甲烷中发生溴代反应得到Ⅰ,收率为81.3%.四步反应的总收率由文献报道的30.4%提高到34.9%.中间体和产品的熔点、质谱和核磁数据均与文献报道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Ni[CH3N3S]2 SO4·3H2 O ,得到深绿色晶体。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m。晶胞参数 :a =0 632 60 ( 3)nm ,b =1 6365 ( 3)nm ,c =0 6961 0 ( 3)nm ,β=99 1 1 ( 3)°,V =0 71 1 5 ( 2 )nm3,Z =4。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包括一个独立的[Ni(CH3N3S) 2 ]2 +阳离子 ,一个硫酸根阴离子和三个溶剂水分子。 [Ni(CH3N3S) 2 ]2 +的中心镍原子与两个氨基硫脲配体以NiS和NiN键螯合 ,形成一个以NiN2 S2 为中心的四配位的扭曲的平面正方形几何构型。NiS和NiN键长分别为 0 2 1 638( 3)nm和 0 1 90 1 ( 5 )nm。在固体状态下 ,[Ni(CH3N3S) 2 ]2 +、未配位的水分子和SO42 - 离子形成三维氢键网络从而使晶体结构稳定。同时 ,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倒谱与解卷积技术在人体脉搏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态解卷的脉搏系统分析模型,研究了脉搏信号同态卷的实现方法,获得了人体脉搏系统的传递函数和心脏激励源的特征波形,实验结果表明,健康人滑脉和平脉的脉搏系统分别具有2个和3个共振峰,动脉狭窄的脉搏系统存在4个共振峰,用此方法获得的心脏激励源波形与左心室音的压力波形十分相似,说明本的方法不仅可分析脉搏传输系统的特性,而且可分析心脏搏劝节律的变异性,揭示心脏动力学的某些要素,用一种整体性的分析模型和研究人体脉搏系统要比局部的力学模型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沉淀、老化、过滤、洗涤、干燥、浸渍和焙烧等过程,从TiCl4和H2SO4制备了SO42-/TiO2固体超强酸。用XRD、LRS方法研究了SO42-/TiO2和TiO2的本体和表面结构;用化学分析法、Hammett指示剂滴定法和吡啶吸附的FT-IR光谱法测定了SO42-/TiO2的S含量、酸强度、酸中心类型和SO42-/TiO2表面上SO42-与TiO2表面的结合形式;用XPS测定了SO42-/TiO2的能量。研究结果表明,当预处理温度在425~575℃内,SO42-/TiO2催化剂体系可以形成固体超强酸,同时其表面上存在Lewis酸中心和Bronsted酸中心,并且Lewis酸中心和Bronsted酸中心可以相互转化;在本体中和表面上主要呈金红石结构,并没有Ti(SO4)2和TiOSO4的晶型存在;SO42-/TiO2表面上的OH为Bronsted酸中心,Ti4+上的空位为Lewis酸中心,SO42-以齿桥的形式与Ti4+配位,由于S+6的强吸电子能力而产生强的电子诱导效应,从而产生超强酸中心。  相似文献   

20.
3,5-二羧酸吡啶(3,5-H2pydc)和四水氯化锰或六水氯化钴在水热条件反应得到了两个二维层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M(3,5-pydc)(H2O)2]n(M=Mn1,Co2),呈中性的金属-有机骨架结构是由三齿的3,5-pydc结构单元和水合金属离子构成的。这两个配合物中的中心金属离子都是平面双锥体配位几何:配合物1为五角双锥,而配合物2为三角双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