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 antagonist)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Wistar乳鼠心肌细胞,培养96 h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无血清培养2、6、12、24 h;AngⅡ组:以10-7 mol/LangⅡ刺激2、6、 12、 24 h,用TUNEL方法检测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观察Bcl-2蛋白染色,荧光法检测caspase-3活性;AngⅡ AT1R拮抗剂伊贝沙坦(Irbesartan)组:以10-7 mol/LangⅡ与10-5 mol/L伊贝沙坦共同孵育,观察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AngⅡ组TUNEL染色凋亡心肌细胞数量显著增高;同时伴有Bcl-2蛋白表达下降,caspase-3活性增高;加入伊贝沙坦后,TUNEL染色凋亡细胞数下降,caspase-3活性下降.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以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伊贝沙坦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通过1型受体介导,Ang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是以caspase依赖方式,Bcl-2蛋白参与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同时激活PPARα、PPARs激活剂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肥大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非诺贝特(PPARα激活剂)和或吡格列酮(PPARγ激活剂)预处理24 h后,加用AngⅡ刺激诱导肥大心肌细胞模型.采用软件分析细胞表面积,以MTT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活力,用RT-PCR法检测α-MHC和胚胎基因β-MHC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吡格列酮显著逆转了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抑制AngⅡ引起细胞活力改变,增加α-MHC mRNA表达,降低β-MHC mRNA的表达,α/β-MHC mRNA比值明显增加;相对两药处理组,上述指标与两药合用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PARs信号通路激活能有效预防心肌细胞肥大,PPARαγ配体合用未见明显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柚皮素(Naringen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原代大鼠心肌细胞(NRVMs)肥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AngⅡ刺激NRVMs构建体外心肌肥大模型,分为Vehicle组、Naringenin组、AngⅡ组和AngⅡ+Naringenin组。CCK8检测心肌细胞活性,α-actinin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横截面积,RT-PCR检测ANP、BNP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NK、ERK及P38蛋白磷酸化水平,Hoechst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明显增大,ANP、BNP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给予柚皮素干预后心肌细胞面积减小,ANP、BNP mRNA表达水平降低;此外,柚皮素能够减轻AngⅡ诱导的ERK和P38蛋白磷酸化水平上调及心肌细胞凋亡。结论:柚皮素可以减轻AngⅡ刺激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以及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能否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将健康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不同浓度AngⅡ培养不同时间,用TUNEL和ELISA检测细胞凋亡,并检验Caspase-3酶活性变化.用RT-PCR检测AngⅡ受体AT1和AT2的mRNA表达.发现AngⅡ可以诱导出典型的凋亡,凋亡细胞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强度与AngⅡ呈现剂量依赖关系.Caspase-3酶活性在AngⅡ作用后有极显著的增加.内皮细胞同时表达AT1和AT2的mR-NA.结果表明AngⅡ经AT1或(和)AT2可以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并且是Caspase-3依赖性的.这一结果有助于阐明AngⅡ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 PDH)介导糖代谢途径对缺血再灌注肥大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 Ⅱ)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采用[3H]-Leu掺入法和测定细胞表面积来鉴定心肌细胞肥大;通过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以二氯乙酸(dichloroacetate, DCA)和抗阿霉素A(Antimycin A)干预并采用同位素液闪记数法测定PDH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caspase-3表达; TUNEL检测细凋亡率.结果①AngⅡ 0.1 μmol/L NE 1 μmol/L使心肌细胞体积增大49.73%,[3H]-Leu掺入量增加115.17%, P<0.05.② DCA和Antimycin A分别增强和抑制PDH活性,呈量效关系,而无明显时间依赖性.③ DCA各组100 μmol/L,1 000 μmol/L,10 000 μmol/L均能抑制caspase-3表达和降低细胞凋亡率,出现量效反应和时间依赖性.④ Antimycin A各组0.1 μmol/L,1 μmol/L,10 μmol/L均增强caspase-3表达和增加凋亡率,也出现量效反应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率与PDH活性呈反向变化,PDH介导的糖代谢途径参与了缺氧后复氧的肥大心肌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芪丹参配伍对乳酸诱导的酸性微环境中心肌细胞焦亡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基于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δ(CaMKⅡδ)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Lactate刺激H9C2心肌细胞建立pH 6.5酸性微环境细胞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丹参提取物(HQ)组、HQ+ASIC激动剂Nocistatin组和ASIC抑制剂NS383阳性药对照组。采用CCK-8法测定心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检测ASIC1a表达,qPCR分析NLRP3、Caspase-1、IL-1β及GSDMD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SIC1a、CaMKⅡδ、NLRP3、Caspase-1、Cleaved Caspase-1、GSDMD及GSDME-N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pH 6.5酸性环境中,心肌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NLRP3、Caspase-1、IL-1β及GSDMD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ASIC1a、CaMKⅡδ、NLRP3、Caspas...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为切入点,探讨1类多巴胺受体(DR1)活性变化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乳鼠心肌细胞以缺氧、缺血清培养2小时,复氧、复血清培养24小时的方法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Bcl-2、caspase-3、caspase-9和细胞色素C(Cyt c)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TUNEL、流式细胞仪、MTT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SOD活性和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缺氧-复氧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加重;促凋亡因子(Cyt c、caspase-3、caspase-9)表达增加,抑凋亡因子(Bcl-2)表达亦增加.与缺氧-复氧组比较,DR1激动剂SKF-38393进一步增加LDH活性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加重心肌细胞损伤,上调促凋亡因子表达,下调抑凋亡因子表达;DR1抑制剂SCH-23390对上述指标影响不明显.结论 DR1激活可促进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线粒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大鼠心肌再灌注不同时相caspase-3激活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不同时相半胱胺酸蛋白酶3(caspase-3)与左室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选用Wistar大鼠36只,随机设立缺血30 min后再灌注1、3、6、12及24 h等5组和假手术组(Sham).分别检测caspase-3 P20活性片断及caspase-3活性、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左室功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结果Caspase-3 P20活性片断增加及caspase-3活性、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K-MB和左室功能随心肌再灌注不同时相而变化,caspase-3 P20活性片断增加与CK-MB于再灌注6 h最高;caspase-3活性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于再灌注12h最高,其后基本维持在平台状态;LVSP、±dp/dtmax随IR时间逐渐增加,LVEDP随IR时间逐渐降低.和Sham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Caspase-3激活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导致心功能下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aspase-3抑制剂对兔体外循环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组和Caspase-3抑制剂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改变;借助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荧光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的变化;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Caspase-3抑制剂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为(4.24±1.36)%,与CPB组(7.28±2.28)%相比明显降低(P<0.01);Caspase-3抑制剂组的Caspase-3活性比CPB组降低了47.44%(P<0.01);Caspase-3 mRNA的表达分析显示,Caspase-3抑制剂组明显低于CPB组(P<0.01).结论:Caspase-3抑制剂对兔体外循环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凋亡途径中关键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53在高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53抑制剂组(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P53抑制剂浓度为50μ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25mmol/L)和高糖+P53抑制剂组(P53抑制剂浓度为50μmol/L).噻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对各组细胞P53、BAX和Caspase-3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Caspase-3、BAX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增多.与P53抑制剂组相比,高糖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Caspase-3、BAX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增多;高糖+P53抑制剂组心肌细胞活力也有所降低,凋亡率升高,Caspase-3、BAX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增多.与高糖组相比,高糖+P53抑制剂组的心肌细胞活力增高,凋亡率明显降低,Caspase-3、BAX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减少.结论 高糖可能通过介导P53转位到线粒体激活凋亡通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环孢素A(Cs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c-fos表达增加的作用,借以探讨Cs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厚的机制。方法 用Bradford比色法测量心肌细胞总蛋白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方法定量测定心肌细胞c-fos蛋白含量。结果 ①AngⅡ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的蛋白总量,CsA可以浓度依赖地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蛋白含量的增加;②AngⅡ可诱导rfos蛋白表达增加,CsA可浓度依赖性抑制AngⅡ的这一作用。结论 CsA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抑制AngⅡ引起的心肌细胞c-fos蛋白表达增加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在缺氧诱导的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 将SD乳鼠的培养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72 h组及Caspase-3抑制剂组(缺氧72 h前加入0.1μmol/L的Z-DEVD-fmk)3组。应用Western blot分析法和RT-PCR技术检测Caspase-3、PARP蛋白及Caspase-3mRNA的表达,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借助Caspase-3荧光分析试剂盒,荧光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 Caspase-3抑制剂组细胞凋亡百分率为(14.93±2.47)%,显著低于缺氧72 h组的(48.43±4.1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抑制剂组PARP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缺氧72 h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分析显示,Caspase-3抑制剂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较缺氧72 h组降低了62.0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aspase-3活性检测显示,Caspase-3抑制剂组的Caspase-3活性较缺氧72 h组降低了52.8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Caspase-3抑制剂能明显抑制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Caspase-3蛋白酶活性和PARP的裂解。  相似文献   

13.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能否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将健康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不同浓度Ang Ⅱ培养不同时间,用TUNEL和ELISA检测细胞凋亡,并检验Caspase-3酶性变化,用RT-PCR检测Ang Ⅱ受体AT1和AT2的mRNA表达。发现Ang Ⅱ可以诱导出典型的凋亡,凋亡细胞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强度与Ang Ⅱ呈现剂量依赖关系。Caspase-3酶活性在Ang Ⅱ作用后有极显著的增加。内皮细胞同时表达AT1和AT2的mRNA。结果表明:Ang Ⅱ经AT1或(和)AT2可以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并且是Caspase-3依赖性的。这一结果有助于阐明Ang Ⅱ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SN)对马兜铃酸(AA)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TSN(0.2、0.4、0.8 mg/L)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培养1 h 后,加入10 mg/L的AA共同培养24 h.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及比色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同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及caspase-3活性均升高;而经TSN干预后,能逆转AA对细胞凋亡率、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及caspase-3活性的上述作用.结论 TSN可抑制AA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抑制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和下调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途径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肥厚组(Ang Ⅱ刺激心肌细胞肥大),缬沙坦组(缬沙坦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和预处理组(缬沙坦进行干预30 min后,加入AngⅡ刺激心肌细胞).测定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CAMK Ⅱδ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水平.结果 ①AngⅡ在10-9~10-6 mol/L范围内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乳鼠心肌细胞的3H-亮氨酸掺入.选择10-7 mol/L AngⅡ作用心肌细胞48 h为成功的心肌细胞肥厚模型.② AngⅡ(10-7 mol/L)处理心肌细胞48 h,可使3H-亮氨酸掺入明显增加,该作用可被缬沙坦明显抑制.③与对照组相比,肥厚组心肌的CAMKⅡδ mRNA水平显著增加;而缬沙坦预处理组较之肥厚组则显著下降.④与对照组相比,肥厚组心肌的CAMK Ⅱδ的蛋白质表达显著增加;而缬沙坦预处理组的CAMKⅡδ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之肥厚组则显著下降.结论 ①CAMKⅡ信号转导通路激活是AngⅡ介导的心肌肥大反应重要环节之一.②缬沙坦抑制Ang Ⅱ介导心肌肥大反应的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CAMKⅡδ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1):1024-1029
目的探讨MicroRNA-185(miR-185)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心肌细胞系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处理组、阴性对照组和miR-185过表达组。对照组细胞采用常规培养; AngⅡ处理组细胞常规培养,并给予AngⅡ处理;阴性对照组细胞使用含miR-185阴性对照(NC)的无血清培养基处理24 h后给予AngⅡ处理; miR-185过表达组细胞使用含miR-185模拟物(miR-185 mimic)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处理24 h后给予AngⅡ处理。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85、心房钠尿肽(ANP)、脑钠肽(B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 mRNA表达,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凋亡小体富计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中活化型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梅(cleaved PARP)、活化型caspase 3和CDC4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中miR-185相对表达量、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 <0. 05),ANP、BNP、β-MHC和CDC42 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凋亡小体富计因子及活化型PARP、活化型caspase 3和CDC4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 <0. 05)。阴性对照组与AngⅡ处理组细胞中miR-185和ANP、BNP、β-MHC、CDC42 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活性、凋亡小体富计因子及活化型PARP、活化型caspase 3、CDC42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AngⅡ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85过表达组细胞中miR-185相对表达量、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 <0. 05),ANP、BNP、β-MHC和CDC42 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凋亡小体富计因子及活化型PARP、活化型caspase 3、CDC4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 05)。结论 miR-185可能通过下调心肌细胞中CDC42水平来减轻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抑制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改善心肌细胞活性,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DK/Akt信号途径在烧伤后大鼠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首先建立模拟烧伤的动物模型,通过Western blot观察P13K/Akt信号途径的活化规律,TUNEL实验观察烧伤大鼠心肌凋亡.然后建立离体培养的缺血缺氧心肌细胞模型,并分为对照组、单纯缺血缺氧组、LY294002处理组或IGF-1处理组,应用ELISA观察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凋亡.并通过DEVD荧光检测caspase-3酶活性,RT-PCR检测p53、Bax的转录活性.结果 烧伤后大鼠心肌组织内P13K和pAkt表达逐渐增加,伤后3 h达高峰;烧伤3 h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应用LY294002特异性抑制P13K/Akt通路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缺血缺氧导致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凋亡增加,caspase-3活性逐渐增强,p53、Bax 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与单纯缺血缺氧组相比,应用LY294002阻断P13K/Akt途径活化后,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加更显著(P<0.05),caspase-3活性增高更为明显(P<0.05),053、Bax 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用IGF-1预先激活P13K/Akt途径后,与单纯缺血缺氧组比较,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P13K/Akt信号途径在缺血缺氧心肌细胞中具有抗凋亡作用,该作用与P13K/Akt调控促凋亡基因p53、Bax的表达,抑制caspase-3凋亡反应有关,并为心肌缺血缺氧损害的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 RPMI8226 的增殖、凋亡及对凋亡相关基因 survivin 及 caspase-3、caspase-7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 MTT 法检测青蒿琥酯对 RPMI8226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 PCR (FQ-PCR) 检测 survivin 和 caspase-3、caspase-7 mRNA 表达水平变化,Western blotting 检验 Survivin蛋白表达变化,应用 Caspase-3/7 试剂盒检测 Caspase-3、Caspase-7 蛋白活性。结果 青蒿琥酯质量浓度从 2.5 μg/mL 增加至 50 μg/mL 时,青蒿琥酯体外对 RPMI8226 细胞的抑制率由 33.55% 增加到 74.71%。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50 μg/mL 青蒿琥酯诱导 RPMI8226 细胞最大凋亡率达 (68.1±5.9)%。不同质量浓度青蒿琥酯干预 48 h 后 Survivin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aspase-3、Caspase-7 mRNA 及蛋白活性明显升高 (P<0.01)。结论 青蒿琥酯对 RPMI8226 细胞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 Caspase-3、Caspase-7 活性,抑制抗凋亡分子 survivin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1~2 d Wistar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加入AngⅡ)、HO-1诱导组(加入AngⅡ和HO-1 诱导剂氯化血红素hemin)和HO-1抑制组(加入AngⅡ和HO-1抑制剂锌原卟啉-9 ZnppIX).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HO-1蛋白的表达,Hoechst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AngⅡ组较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 <0.05);HO-1诱导组较AngⅡ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HO-1抑制组较AngⅡ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及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HO-1对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吡哆胺和替米沙坦对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大鼠心肌细胞培养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血管紧张素Ⅱ组【10-6mol/L,AngⅡ组】,吡哆胺组【吡哆胺(10 mmol/L)+ AngⅡ( 10-6mol/L),P组】,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10-6mol/L)+ AngⅡ (10-6mol/L),T组】,联合治疗组【替米沙坦(10-6mol/L)+吡哆胺(10 mmol/L)+ AngⅡ( 10-6mol/L),TP组】。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活性氧簇(ROS)浓度,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丙二醛(MDA)浓度,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所表达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mRNA表达量。 结果 与AngⅡ组比较,T组、P组及TP组MDA、ROS浓度均显著降低、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与T组比较,P组、TP组的ROS浓度明显降低、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与AngⅡ组比较,T组、P组和TP组RAGE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T组、P组比较,TP组的RAGE mRNA表达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吡哆胺和替米沙坦协同下调大鼠心肌细胞RAGE mRNA的表达,二者均可改善氧化应激,但吡哆胺较替米沙坦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