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超声心动图可估价瓣膜换置术对左室容量、心肌重量及功能的作用;术前左室大小与功能是决定术后结果的重要因素,故术前超声心动图测定具较大的预后价值。本文报告因慢性主动脉瓣反流而作瓣膜换置术病人的超声心动图前瞻性研究结果。方法:32例因单纯慢性主动脉瓣反流作主动脉瓣换置术,3例同时作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均无心  相似文献   

2.
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预后一般良好,明确诊断后约75%患者生存5年,50%生存10年,但一旦症状出现,往往迅速恶化,如不予手术,常在发生心绞痛后5年内、心力衰竭后2年内死亡。因此,多数心脏科医师主张对伴有症状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作手术治疗。然而,术前左室功能有损害的患者,其术后早期和晚期病残及死亡的危险性往往增加。因此,理想的主动脉瓣换置应在左室功能出现减退之前。然而,由于手术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和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四叶瓣畸形对主动脉瓣功能的影响及其外科治疗.方法 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术中病理诊断主动脉瓣四叶瓣畸形13例.其中4例主动脉瓣的功能基本正常,9例合并主动脉瓣病变:重度关闭不全7例,重度关闭不全伴狭窄2例,合并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2例,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1例.结果 13例患者中4例主动脉瓣功能正常者,继续随访中.9例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者,均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例、三尖瓣成形术1例.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早期死亡,均康复出院.术后平均随访(6.34±5.17)年,心彩超提示主动脉瓣功能良好,无远期死亡.结论 主动脉瓣四叶瓣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早期诊断.主动脉瓣功能正常时,可以随访;当合并主动脉瓣功能障碍时,应及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或修复,手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探究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术前评估筛选、术中监测指导以及术后功能恢复评价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主动脉瓣中-重度狭窄并行TAVR的患者共54例,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前疾病状态包括主动脉瓣形态、瓣口面积等参数,统计此类患者在术中所出现的瓣周漏的比例以及类型,比较术前、术后患者左心室功能数据改变,明确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这类患者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结果:54例患者中以三叶式主动脉瓣居多,其中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出二瓣化畸形患者8例,1例疑似二瓣化畸形并最终由CT确诊;术中共发生36例少-中量瓣周漏,最终均由三维超声心动图明确瓣周漏位置及大小;利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术前及术后患者左心室部分功能参数,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TAVR中能够协助临床医师进行术前疾病判断、术中实时监测和指导并精准评价手术的效果,为此类手术的临床推广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Venus-A支架瓣膜行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调阅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阜外医院接受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5例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 女性3例,年龄68—83岁,平均年龄(74.65±5.52)岁。患者术前均有左心功能不全症状,且术前心脏超声诊断均为单纯主动脉瓣重度返流。结果 患者行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所有病例成功植入Venus-A支架瓣膜。全组病例无死亡。出院前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行瓣中瓣治疗3例,少量瓣周返流2例。其余病人均无明显瓣周返流,并且顺利出院。结论 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是可行的,术后早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7月至2009年11月对188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并存术前、术中、术后利用超声对心脏结构及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采用佰仁思牛心包单瓣置换103例(54.8%)。出院时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Ⅰ级168例,Ⅱ级20例。随访3个月至5年,无围手术期死亡。超声心动图显示,术前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为(46.4±10.3)mm,术后减小为(39.3±9.2)mm(P<0.05);术前主动脉瓣收缩期压差为(11.4±5.0)mm Hg,术后为(9.3±2.2)mmHg(P>0.1),术前主动脉瓣收缩期流速为(1.5±0.2)m/s,术后为(1.5±0.5)m/s(P>0.1);术前主动脉瓣舒张期压差为(77.2±10.4)mm Hg,术后为(43.7±11.6)mm Hg(P<0.05),术前主动脉瓣舒张期流速为(4.7±1.6)m/s,术后为(3.6±0.8)m/s(P>0.1)。结论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彩色多普勒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意义,本文报告48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主动脉瓣返流的起止时间、方向、严重程度分级方法,并与临床体征及切面超声心动图提供的形态学变化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保留二叶主动脉瓣升主动脉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手术的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AV)合并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轻度病变患者共有43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6例,均行保留主动脉瓣升主动脉置换术,对所有患者随访至2018年12月,随访时间6~129个月,平均(34±4)个月。评估其30 d死亡率,术后主动脉瓣病变进展情况,再次手术率。结果: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住院期间无二次手术,无脑梗死,血栓栓塞并发症,术后痊愈出院。随访到41例,1例患者死于恶性肿瘤,1例患者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进展为中度,但患者无胸闷憋气等不适,左心室未扩大,尚需进一步随访,其余患者一般状况均良好,术后复查主动脉瓣返反流及关闭不全情况未再进展。结论:保留主动脉瓣升主动脉置换术对于BAV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瓣膜轻度病变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中期随访显示术后患者主动脉瓣病变情况未再进展。  相似文献   

9.
在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是决定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术前有左室功能减退症状的患者,主动脉瓣膜换置术后有出现不可逆心肌功能不全和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此,有人建议对有显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即使左室功能正常,亦应手术,以免发展成不可逆性左室功能不全。本文对77例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无症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症状和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所致的主动脉瓣狭窄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1995年9月至201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共为46例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所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实施了瓣膜置换术。对这些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12年,死亡1例(为猝死),1例出现与抗凝有关的脑部并发症;心功能Ⅰ级36例,心功能Ⅱ级9例。术后超声心动图测得主动脉瓣跨瓣压差17~51(29.2±11.5)mmHg。结论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所致主动脉瓣的有效疗法,应尽可能选择有效瓣口面积较大的人造瓣膜,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术后主动脉跨瓣压差,提高手术安全性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中远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6-01至2007-12我院22例VSD术后AI的外科治疗经验.主动脉瓣病变以穿孔为主,本组主动脉瓣置换13例,主动脉瓣成形9例.结果:22例患者中手术死亡1例.出院检查与术前比,心胸比率(0.52±0.04 vs 0.57±0.07,P<0.05)及左心室舒张末径[(46.7±5.8)mm vs(54.5±10.2)mm,P<0.05 ]均有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检查3例患者主动脉瓣少量反流,余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本病的主要原因可能为手术损伤造成,外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白塞病导致主动脉瓣换瓣术后反复瓣周漏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塞病 (Behcet′sdisease ,BD)累及心瓣膜病变已屡有报道 ,其中以主动脉瓣受累最多见。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常用的外科治疗手段 ,但术后并发症如瓣膜分离或瓣周漏的发生 ,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时正确地诊断及手术前后内科治疗极为重要。现报道BD致主动脉瓣换瓣术后反复瓣周漏 1例。患者 :男性 ,2 8岁。因心悸、气短进行性加重伴一过性视物模糊 ,发现心瓣膜杂音并经超声心动图 (UCG)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脱垂”于 2 0 0 1年 6月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2 0 0 1年 9月UCG示“瓣周漏”再次手术 ,予Benta…  相似文献   

13.
分析 15例经临床、细菌学、超声检查或手术、尸检证实的有主动脉瓣瓣叶穿孔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程中 13例有新出现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 ,14例有急性左心衰。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内科治愈 3例 ,好转 1例 ;手术治愈 2例 ;死亡 9例 ,其中 6例死于难以控制的急性肺水肿。因而 ,对主动脉瓣损害严重的病例 ,应及早行手术换瓣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穿孔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仪检测主动脉瓣膜形态结构及血流异常特点。结果:主动脉瓣叶不能自然合拢,形成连枷瓣样改变及血液返流偏心束是主动脉瓣穿孔的重要特点。结论:彩色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瓣膜穿孔部位、程度,也可以判断血液返流的方向、程度,为有效选择手术方案提供了其他检查无法比拟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质量指数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患者术后左心室重构及逆转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70例作为疾病组,根据病变类型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组40例、主动脉瓣狭窄组30例,再将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前、术后1周、1个月时进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各组的检查结果。结果疾病组的LVPWT、IVST、2D-LVMI、LVEDV、LVESV、3D-LVMI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在治疗周期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组、主动脉瓣狭窄组患者的2D-LVMI、3D-LVMI呈下降趋势(P0.05),且两组术后1周的2D-LVMI高于3D-LVMI,P0.05。结论三维超声心动图通过检测左室质量指数能对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前术后的左心室重构逆转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16.
慢性主动脉瓣反流无症状期长,晚期预后差,最佳干预时机尚不明确.目前干预指征主要依据于症状和超声心动图的左室功能和扩张程度,而新影像学评估(磁共振、超声心动图新参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等)及生物标志物可优化治疗决策.主动脉瓣反流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不能替代或延迟手术治疗.目前大多数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仍首选外科主动脉瓣置换...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通过复习主动脉瓣人造瓣膜换置术的结果,以阐明临床和血液动力学因素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临床资料包括作者等从1964年8月1970年底期间进行的21岁以上的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二叶主动脉瓣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了26例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其中主动脉瓣狭窄17例(有或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9例。结果 在主动脉瓣狭窄组、轻度狭窄14例(82%);二叶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为42%;主动脉瓣狭窄组与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组相比,主动脉瓣增厚钙化有极显性差异(P<0.00005),结果表明,二叶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生与主动脉瓣的增厚钙化有关,且主动脉瓣狭窄多为轻度狭窄。结论:二叶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生与主动脉瓣的增厚钙化有关,且主动脉瓣狭窄多为轻度狭窄。二叶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较高。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叶主动脉瓣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10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和8例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经瓣膜换置成功的病例,分析其术前、术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探讨其术前代偿调节和左室功能状态,代偿调节是否可逆,以及主动脉瓣换置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主动脉瓣狭窄组中9例为心功能Ⅲ级,1例为Ⅱ级,瓣口面积指数平均为0.54厘米~2/米~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组6例为心功能Ⅲ级,1例为Ⅱ级,1例为Ⅳ级;6例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EDⅥ)为正常值的2倍以上。18例均用Starr—Edward球瓣换置。术前和术后经心导管检查和左心室造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PORT ACCESS技术,进行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间,24例微创主动脉瓣替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48例传统正中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患者资料作对比性研究。结果:微创组虽然在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124±39)vs.(102±34)min;(97±33)vs.(83±24)min]较传统正中开胸组长,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在减少手术输血量、平均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8 vs.38)mL;(1.2±0.6)vs.(2.5±1.7)d;(11.1±4.3)vs.(19.7±7.8)d]上优于传统正中开胸组。结论:微创主动脉瓣置术换创伤小、术中输血少、术后恢复快,是治疗主动脉瓣疾病安全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