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障碍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该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抑郁诊断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探讨各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要素频率降序排列为:血瘀肝郁肾虚气虚痰浊阴虚气滞脾虚阳虚火(热)寒凝。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结果,肝郁肾虚、痰瘀阻络证肾虚血瘀、气滞痰阻证肾精亏虚、肝郁血瘀证肾阳亏虚、痰瘀阻络证。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血瘀、肝郁、痰浊、肾虚、气虚、阴虚为主。  相似文献   

2.
3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学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证候学特点,进一步阐述其病因、病机和演变规律.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02例(Child A级和Child B级各100例,Child C级102例),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证素和辨证分型调查,并统计相应的表达频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①表达频数超过50%以上的症状、体征有:抑郁64.57%,两胁不适53.11%,尿黄64.90%,脉弦55.63%,脾大61.26%,肝表面不光整83.42%,神疲乏力83.77%,多梦寐差54.30%,腹胀57.62%;②血瘀(肝络瘀阻)证素94.37%,气虚84.80%,阴虚54.30%,气郁78.80%,气滞44.37%,气逆35.78%,湿48.68%,热42.72%;③Child A级患者以肝气郁结和湿热蕴结为主,Child B级患者证型分布比较平均,Child C级患者以水湿内阻和瘀血阻络为主.结论:邪毒(湿热)、肝络瘀阻和正气亏损代表了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主要病机和证候特点,至于其他临床表现,则属于次要证候或兼夹证候;目前的辨证分型方案存在临床操作棘手、结果判断可靠性差的严重问题,应该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辨证新模式,以取代目前通行的辨证分型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中医治疗提供辨证施治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提取94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脉等四诊信息,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进行统计分析这类患者的证候学特点。结果: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候依次为:脾虚湿阻证(80.8%),血瘀证(71.3%),湿热蕴结证(55.3%),肝气郁结证(44.7%),肝肾阴虚证(9.6%),脾肾阳虚证(4.3%)。其中同一患者常有几个证候重叠。结论: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中医证候较少见单一证候,兼夹证多见。脾虚湿阻兼夹瘀热的复合证型,是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最特征性证候。  相似文献   

4.
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主要证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及主要证素分布。方法选取32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四诊资料并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对其证候进行分析,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及主要证素分布。结果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出现频数从高到低分布情况为: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气滞证脾胃夹湿证脾胃郁热证脾虚气滞证胃阴不足证。病位证素分布情况为:胃脾肝肾心胆肺大肠小肠,以胃、脾、肝、肾为主。病性证素分布情况为:气滞湿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热寒血虚,其中以气滞证为主。结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主要为肝胃不和、肝郁脾虚以及脾胃虚弱证,病位证素以胃、脾、肝、肾为主,病性证素主要为气滞、湿、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热、寒以及血虚。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聚类变量分析方法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后中医证候特征。方法 选取2022年8—9月在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的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自制资料提取表,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中医证候因子。对中医证候因子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及聚类变量分析;最后,由4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根据相关指南从聚类变量分析结果中筛选合适的聚类簇目,总结病性证素、病位证素及中医证候。结果 根据聚类变量分析结果,中医症状和舌脉体征可聚为24类,共归纳出15类证素,其中病性证素9个,分别为气虚、气滞、阴虚、阳虚、血虚、实热、痰浊、水湿、血瘀;病位证素6个,分别为心、肝胆、脾、肾、肺、胃。剔除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聚类变量,发现中医证候聚为5类时,各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1,提示聚类结果较好。5类中医证候分别为心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脾肾阳虚证、气滞血瘀证、瘀热互结证。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后属本虚标实,实证以气滞、实热、血瘀、痰浊、水湿为主,虚证以气虚、阴虚、阳虚、血虚为主,病位涉及心、肝胆、脾、肾、肺、胃等脏腑,中医证候可分为心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脾肾...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伴高甲胎蛋白血症的中医证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伴高甲胎蛋白(AFP)血症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为实施肝癌阻断性治疗提供中医辨证论治思路。方法: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提取115例肝炎肝硬化伴高AFP血症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脉等四诊信息,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统计分析这类患者的证候学特点。结果: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尿黄(93.92%)、倦怠乏力(93、05%)、食少纳呆(72.18%)、脘腹胀满(71.31%)、身目发黄(46.96%)、恶心呕吐(42.61%);体征依次为:面色晦暗(70.44%)、肝掌(47.83%)、蜘蛛痣(37、40%)。舌苔白腻(36.53%),舌苔黄腻(34.79%),舌质红(33.92%),脉弦滑(26.96%)。中医证型依次为:湿热内蕴证(46.09%)、血瘀证(44.35%)、脾虚湿盛证(36、53%)、肝气郁结证(22.61%)、肝肾阴虚证(13.05%)、脾肾阳虚证(2.61%)。结论:肝硬化伴高甲胎蛋白血症阶段的中医证候特点以标实为主,正虚为次。标实主要是湿热、气滞、血瘀,正虚主要是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不典型增生结节(DN)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规律,为探索肝硬化DN中医证候内涵和规律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3年3月—2021年1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肝硬化DN的患者共138例。采集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记录病因、中医证候、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资料,归纳中医证型、证素分布特征。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肝硬化DN患者病位证素以肝、脾为主(97.83%、94.93%),其次为肾(23.91%);病性证素以气虚、气滞为主(73.91%、58.70%),其次为湿(34.78%);中医证型主要为肝郁脾虚证、湿热内盛证、瘀毒蕴结证、水湿内阻证,以肝郁脾虚证多见(58.70%),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病因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中医证型的肝硬化DN患者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20,P<0.05),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以肝郁脾虚证多见(59...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证候与肝组织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收集的82例轻度CHB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肝组织病理活检,分析中医证候与肝组织病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过聚类分析,82例轻度CHB中医证候可归为4型:肝气郁结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胆湿热证;以肝气郁结证和肝郁脾虚证为主,所占比例为74.39%;肝组织学炎症以G2为主,纤维化程度以S1、S2为主,经x2检验,P<0.05.结论:轻度CHB的4类中医证型符合CHB中医证候临床特点.肝组织学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以轻中度为主,且CHB的肝组织病理改变与中医证候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浅谈肝硬化的辨证选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认为,肝硬化的病机主要有气滞湿阻,寒湿困脾,湿热蕴结,肝脾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证型。我们根据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药以祛之,食以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候与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为其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临床16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辨证归类,分别分析证型间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中腺体回声、结构、阴影、血流改变等各项特征,归纳中医证候与影像表现的相关性指标。结果肝郁气滞型及冲任失调型患者二维声像图分型Ⅰ型及Ⅱ型比例均约为50%,而痰瘀互结型以Ⅱ型为主,后者与前两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三种证型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痰瘀互结型患者收缩期最高流速(Vm ax)和阻力指数(R I)与其他两种证型患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0.05)。结论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有明显对应关系,其中Vm ax和R I可作为该病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此为开拓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辨证思路和方法、丰富辨证理论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基于社区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特征及发病因素。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选择该院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分析对象,以中医证候量表为依据,分析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特征以及发病因素。结果按照多伦多量表评价患者病情等级,其中轻度比例为24.79%、中度比例为49.57%、重度比例为25.64%;从中医单证发生率的角度来看,除阴虚证与气虚证之间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证型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患者中医单证的发生率偏高,中度患者则发生中医复合证的比例较高,而重度患者则全部发生中医复合证。结论从中医证候的角度来看,气虚证以及阴虚证的发病率最高,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的中医证候从原本的气阴两虚转化向阴阳两虚夹痰淤症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老年餐后低血压的中医病机进行探讨与总结,提示老年餐后低血压的总体病机为虚实夹杂,以虚为主,尤其气虚、阳虚、血虚尤甚,治疗上多以补气、温阳升阳、补益气血、调补脏腑虚损为主;实证则多以气滞、痰浊为主,血瘀少见,治疗上多以疏肝化痰、调理气机为主。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中医证候特点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近10余年冠心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冠心病 AND 证"为关键词就1994年-2008年在国内正式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冠心病辨证治疗及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证候要素分析研究冠心病的证候特点.结果 符合入选要求文献95篇,入选病例14 210例.冠心病总体证候及冠心病心绞痛证候分布涉及8个证候要素,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气滞、阳虚、寒凝、热蕴,其中血瘀、气虚、痰浊、阴虚、气滞、阳虚6个证候要素检出率大于10%.南方、北方患者主要证候要素(包括痰浊)分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近10余年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气滞、阳虚、寒凝、热蕴,反映了冠心病本虚标实的病机,南方、北方患者未见明显差异.与上一10年间比较,痰浊、热蕴患者有所增加.今后应加强对冠心病不同人群的证候分布比较分析及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伴焦虑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根据患者焦虑状况,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睡眠障碍伴焦虑组(20例)和睡眠障碍不伴焦虑组(6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估,采用"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睡眠障碍伴焦虑组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的分值均高于不伴焦虑组(P0.05或P0.01)。睡眠障碍伴焦虑组火热证候和阴虚阳亢证候得分高于不伴焦虑组(P0.05或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伴焦虑患者与不伴焦虑患者相比,其睡眠质量差,睡眠紊乱和日间功能障碍明显,其火热证候和阴虚阳亢证候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综合传统辨证,专家咨询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制定出中南六省统一的脏腑证候临床的辨证标准,按照协作计划的分工,对湖北省内的省、地、市、县级11所医院,进行了中医脏腑证候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将2000例住院病人中有关脾胃病证候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脾胃病的17个证型的辨证标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脾胃病的基础理论及辨证,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何炎燊名老中医关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规律?椒?建立数据采集表,收集何老诊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128例病历,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其辨证规律。结果128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共有18个中医证型,两型复合证型最多见(占76.57%),其次是单一证型(占13.28%)。18个中医证型中,排在前7位依次为脾虚气滞证57例(44.53%)、脾虚胃热证15例(11.72%)、脾虚湿热证11例(8.59%)、脾虚胃热气滞证7例(5.47%)、虚寒证7例(5.47%)、胃热气滞证7例(5.47%)、脾虚证6例(4.69%)。在各年龄组和病程中,脾虚相关证候和气滞相关证候最常见。结论何炎燊名老中医诊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以脾虚、肝郁为主。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分型与酸反流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中医的辨证分型与酸反流各项指标的关系,为本病辨证分型寻求特征性的客观指标.方法通过对97例经24 h食管pH值动态监测和内镜检查确诊为GERD的患者的临床观察,以临床四诊资料为基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其进行病位、病性、病因、病机的辨证分析,从而筛选出本病的主要证型.在此基础上,选用24 h食管pH值动态监测的多项酸反流指标,运用多种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各主要证型与食管酸反流多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GERD 97例的辨证分型筛选出的主要证型有肝胃郁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胃热气逆、痰气郁阻5型.总反流次数在肝胃郁热型中显著高于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痰气郁阻型,在胃热气逆型中显著高于脾胃虚弱、痰气郁阻型(P<0.05);总pH<4时间百分率和反流总分在肝胃郁热、肝胃不和、胃热气逆型中显著高于脾胃虚弱型(P<0.05).酸反流的症状指数≥50%病例数的百分率在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胃热气逆型中极显著高于其余各证型(P<0.01).酸反流体位分型为混合型的病例数的百分率在脾胃不和、痰气郁阻型中显著高于其余各证型(P<0.05).结论 GERD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某些食管酸暴露参数之间存在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40例冠心病患者中同时合并糖尿病的245例进行调研,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其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并予以统计处理。结果245例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为:气虚115例,占46.94%,痰浊120例,占48.98%,血瘀168例,占68.57%;亚组分析结果证实气滞证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蒹高脂血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结论气虚、痰浊、血瘀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基本证候,其关键病机在于气滞。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胃感觉的相关性.[方法]对330例FD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证候和西医亚型分型,通过饮水负荷试验,研究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的胃感觉特点.[结果]330例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以脾虚气滞证为主,占43.9%,以下依次为脾胃虚寒证(20.9%)、寒热错杂证(19.7%)、脾胃湿热证(15.5%).在不同亚型中脾虚气滞证者在PDS组、EPS组、PDS+ EPS组分别为89例、23例、33例,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与寒热错杂证在西医亚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中医证候的阈值饮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胃虚寒组的饱足饮水量明显小于其他3组(P<0.05),脾胃湿热组的饱足饮水量明显大于其他3组(P<0.05).[结论]FD中医证候和西医亚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胃感觉与中医脾胃虚寒证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40例冠心病患者中同时合并糖尿病的245例进行调研,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其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并予以统计处理。结果全部患者中共有115例气虚病例,占46.94%,痰浊120例,占48.98%,血瘀168例,占68.57%;亚组分析结果证实气滞证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兼高脂血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结论气虚、痰浊、血瘀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基本证候,其关键病机在于气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