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寇雪梅  赵玉莹  朱卫国  崔芳  陈怡 《黑龙江医学》2009,33(9):690-691,712
目的报道1例起源于臀部的骨骼外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ES/PNET)。结合文献资料,复习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细胞基因、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法采用经常规制片、HE染色,又辅以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肿瘤由幼稚深染的小圆形细胞组成,免疫组化可有神经源性表达;病理诊断(左臀部)骨外ES/PNET。结论ES/PNET诊断标准除原始小细胞外,常向神经分化,其免疫表型表达CD99及两项以上的神经标志物,遗传学上有染色体t(11;22)(q24;q12)的易位。  相似文献   

2.
徐绍坤  郭中敏 《热带医学杂志》2006,6(12):1319-1322,1302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s,EScells)是存在于胚胎发育早期阶段,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性的干细胞,是组成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一定条件下,其在体外可以保持未分化状态,长期存活无限繁殖。有关ES细胞在动物疾病模型中治疗作用的研究,尤其是在小鼠中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尝试人类ES细胞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探讨其可行性和安全性等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ES细胞的发展历史,特性和鉴定的方法及目前ES细胞在治疗糖尿病、帕金森及心血管损伤等各种疾病中的应用,讨论了培养体系中的一些问题和ES细胞研究中所面临的难点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组分泌型内皮抑素腺相关病毒(rAAV—Endostatin,rAAV—ES)的抗肿瘤血管生成及抑制肾细胞癌进展的作用。【方法】应用rAAV—ES转染肾癌细胞,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重组内皮抑素的浓度并检测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趋化运动的抑制作用;建立裸鼠肿瘤模型,检测肾癌细胞被感染后的成瘤率及全身应用rAAV—ES后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及其毒副作用。【结果】RCC细胞感染rAAV—ES后上清液中重组内皮抑素浓度为52.67ng/ml,对血管内皮细胞趋化运动的抑制率为38.13%;转染rAAV—Es后的肾癌细胞成瘤率为对照组的60%,体内实验证实全身应用rAAV—ES后血清中内皮抑素长期高效表达,肿瘤生长速度减慢,瘤体微血管密度变低,心脑组织检查未见缺血和其他病理改变。【结论】rAAV—ES无毒副作用,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肾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改善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的培养条件来维持其未分化状态,提高嵌合体的制备效率.方法:以普通ES细胞培养液为对照,以TX-WES培养液为ES细胞条件培养液分别对15代以上的未工程化ES细胞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工程化ES细胞进行培养并筛选,通过囊胚注射制作嵌合体来比较2种不同培养液培养ES细胞后嵌合体制备效率的差别.结果:未工程化ES细胞以普通培养液培养其嵌合率为25.0%,以TX WES培养液培养其嵌合率提高到53.8%(P< 0.05);GR工程化ES细胞以普通培养液培养其嵌合率为15.0%,以TX-WES培养液培养其嵌合率提高到52.3%(P<0.05).结论:应用TX-WES培养液改善小鼠ES细胞的培养条件可提高嵌合体的制备效率,该方法为基因剔除小鼠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1年,英国Evans等首先报道了由小鼠囊胚内细胞群经体外培养而成功获得胚胎性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同年,美国Martine。建立了小鼠ES细胞系,由于ES细胞具有分化的全能性,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合适的诱导分化剂可以诱导出所需要的特殊类型细胞和组织,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ES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将为临床心肌损害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肤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型及生物学行为。方法:收集2例皮肤ES患者的资料,运用显微镜观察、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细胞学涂片和病理学组织学特征。结果:本组肿瘤全部原发于皮肤,肿瘤呈结节状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又由两种细胞组成,大部分为多角形或卵圆形,胞浆丰富,嗜酸性,少部分为呈胖的梭形,象纤维母细胞样,常围绕在结节周围,结节中央常有坏死。免疫组化示: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entin)均强阳性,S100,CD34弱阳性,CD20、CD3核可疑阳性,其余多项免疫组化结果均呈阴性。结论:ES少见且形态复杂多变,只凭光镜容易误诊,肿瘤细胞学对其诊断无特异性,需结合免疫组化结果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ES预后差,患者常需行肿物扩大甚至根治术。  相似文献   

7.
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或着床后胚原始生殖细胞的一类未分化的全能性(多能性)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全向分化的能力。ES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在基因治疗、组织工程学、药学研究等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至今为止人类已建立了数百个小鼠的ES细胞系。但相对大鼠而言,由于其ES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较易发生分化,故建系较难。Iannaccone等从大鼠PVG近交系大鼠的囊胚分离克隆了大鼠ES细胞系-RESC-01。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分离、培养大鼠胚胎干细胞的技术进展,我实验小组在预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及面临的问题,讨论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SNL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培养人胚胎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便于人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培养和研究,寻找一种建系细胞作为人ES细胞的饲养层细胞。方法以小鼠成纤维细胞系SNL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培养人ES细胞株hES1。传代17代后,检测hES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包括碱性磷酸酶(AKP)、Oct-4、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3和SSEA-4的表达;同时观察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hES1细胞在SNL细胞饲养层上能持续生长。经多次传代后持续表达人ES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其注射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皮下仍能形成畸胎瘤组织。结论SNL细胞能够作为饲养层细胞用于人ES细胞的培养,且操作更方便;该细胞已转染了耐受新霉素的基因,为将来对人ES细胞基因操作时进行药物筛选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简称ES细胞)是胚胎性多能干细胞,自从Evans和Kaufman以及Martin分别报道从小鼠囊胚中成功地建立起ES细胞系以来,许多实验证明小鼠ES细胞可以在体外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在保持二倍体状态的同时,具有分化成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潜能。ES细胞是一种能长期传代的无限细胞系,许多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了一系列工作证明:1.ES细胞经转化后能产生生殖系嵌合鼠。2.特异的内源基因经点突变后选择出来的ES能产生生殖系嵌合体。3.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改良ES细胞后,选择出来的ES能产生生殖系嵌合。由于ES细胞经过基因操作后的选择对象由个体成为细胞,结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因打靶技术(Gene Targeting)使人们定向改造哺乳动物成为可能。因此这条途径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哺乳动物基因改造的最佳途径。通过ES细胞途径获得转基因动物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便于人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培养和研究,寻找一种建系细胞作为人ES细胞的饲养层细胞.方法 以小鼠成纤维细胞系SNL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培养人ES细胞株hES1.传代17代后,检测hES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包括碱性磷酸酶(AKP)、Oct-4、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3和SSEA-4的表达;同时观察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 hES1细胞在SNL细胞饲养层上能持续生长.经多次传代后持续表达人ES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其注射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皮下仍能形成畸胎瘤组织.结论 SNL细胞能够作为饲养层细胞用于人ES细胞的培养,且操作更方便;该细胞已转染了耐受新霉素的基因,为将来对人ES细胞基因操作时进行药物筛选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人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是未分化的多潜能细胞,能在体外培养基中无限增殖。本文用体外研究证实当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S17或卵黄囊内皮细胞系C166共培养时,人ES细胞能分化为造血前体细胞。这种造血分化需要胎牛血清,而不需其他外源的细胞因子。ES细胞来源的造血前体细胞表达细胞表面抗  相似文献   

12.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sell,ES细胞)是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Innercellmass,ICM)或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l,PGCs)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分离克隆的,ES细胞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和发育生物学等的应用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ES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动态,阐明了建立ES细胞系的技术要点以及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尤因肉瘤(ES)是一类发生于软组织的恶性肿瘤,属于小圆细胞性肿瘤[1]。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与ES源自相同的神经外胚层细胞,亦属于ES肿瘤家族[2]。ES与PNET在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分子病理学及遗传学上重叠带较宽,难以鉴别,病理学上多用ES/PNET来描述。本文拟分析1例肺原发ES/PNET病例资料,以分析其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具有体外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的药样小分子,在再生医学领域可望有以下潜在用途:利用其固有的促组织再生作用,到达靶组织后促进成体干细胞定向分化;通过体外诱导,获得足够量的均一前体细胞用于细胞移植治疗用;细胞移植的同时给药,促进被移植的前体细胞在体内进一步定向分化,达到提高疗效,降低致瘤性的目的。近年来,由于诱导多能干(induced pluripotentstem,iPS)细胞的问世,同样具有多能性的人类胚胎干(embryonic stem,ES)细胞研究可为iPS的命运提供借鉴,因而再次受到高度关注。人类ES细胞定向分化体系在药物筛选应用中有独到之处,可在药物研发早期获得人类细胞易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资料。研究促再生的药样小分子可通过体外初级筛选和次级筛选,进一步在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再生医学微环境学将推动细胞移植和促再生药研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AdEasy系统构建鼠内皮抑素(ES)基因重组腺病毒Ad.ES,并观察其在人肺腺癌细胞SPCA-1的表达.方法 采用酶切、连接和转化等方法,将质粒pcDNA3.ES中的ES片段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载体pAdTrack.CMV,构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载体pAdTrack.CMV.ES,经Pme Ⅰ酶切线性化后与含腺病毒基因骨架的质粒载体pAdEasy-1在细菌BJ5183内进行同源重组得到腺病毒质粒pAd.ES,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acⅠ酶切后,转染人胚肾293细胞包装成腺病毒颗粒Ad.ES,将病毒上清反复感染293细胞获得高滴度病毒,应用氯化铯(CsCl)梯度离心的方法纯化病毒,利用AdEasy系统上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标签测定重组腺病毒的功能滴度.用2 MOI重组腺病毒Ad.ES体外转导SPCA-1细胞48h,流式细胞仪检测GFP表达阳性率,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S的含量.结果 双酶切证实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ES质粒构建正确,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Pac Ⅰ酶切鉴定证实腺病毒重组质粒构建成功.Pac Ⅰ酶切线性化的重组质粒导入293细胞3d,约20%的细胞表达GEP,回收病毒重复感染293细胞,CsCl梯度离心纯化最终获得约5.6×1010TU/mL滴度的重组病毒.Ad.ES体外转导SPCA-1细胞48h后,细胞GFP阳性率为93%,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S的含量较Ad.GFP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应用新型腺病毒载体AdEasy系统可在短期内制备同时表达GFP和ES的重组腺病毒,Ad.ES体外感染人肺腺癌细胞SPCA-1可显著提高ES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抗血管生成治疗肺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及中药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干细胞(ES)在体外分化培养条件下可以分化出各种组织细胞,其中包括心肌细胞,而且ES在体外向心肌细胞分化与体内完整胚胎心肌发育过程相符合。ES细胞还是研究心肌细胞发育分化机制、分子机制及鉴定其关键基因的理想模型。文章对ES细胞及其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分子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进行综述。参考文献18篇。  相似文献   

17.
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 ,EScell)是多潜能性细胞 ,它在体外既可维持不分化而无限增殖 ,又能参与胚胎发育分化为各种类型细胞和组织而形成器官 ;小鼠ES细胞可供的数量大、在体外培养条件可进行精确调控、实验比较经济加上现代基因及其他生物操作等技术 ,因此小鼠ES细胞体外发育分化系统被广泛地作为模型系统加以利用。小鼠ES细胞体外发育分化研究为推动其他哺乳类动物以及人的ES细胞研究 ,从而将更好地进行细胞、组织工程实验为人类细胞组织和基因治疗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将ES细胞体外发育分化情况加以概述 ,以便更好地开展ES细胞体外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生殖细胞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可在体外抑制分化培养条件下无限扩增,并保持未分化状态和多能性.ES细胞研究是国际生物科学的热点课题之一.多年来,众多学者对ES细胞形态结构、核型、分化潜能、碱性磷酸酶、胚胎阶段特异性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以及一些分子标记等生物学特性作了大量研究报道,为ES细胞分离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小鼠胚胎干细胞凝血因子IX基因的定向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小鼠胚胎干细胞中凝血因子Ⅸ(mFⅨ)基因定向敲除,为建立血友病B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基础;摸索建立ES细胞基因打靶技术体系.方法:将线性化的针对小鼠mFⅨ基因组的基因打靶置换型载体(pMFⅨDEL)DNA用电穿孔法转入小鼠ES细胞,经过G418和GANC分组药物选择,用PCR和基因组Southern杂交两种方法,鉴定药物抗性细胞中发生同源重组的情况.结果:(1)从药物抗性细胞克隆中鉴定获得了4个发生了按所设计的方式进行了同源重组的ES细胞克隆;(2)观察到在Es细胞中,pMFⅨDEL载体DNA与内源mFⅨ基因发生同源重组的频率平均为1.67×10-6.结论:得到了4个mFⅨ基因已被敲除的ES细胞克隆;建立了ES细胞基因打靶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ES细胞增殖的影响,为建立稳定的小鼠ES细胞培养和扩增打下基础.[方法]将E14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别培养于含LIF106U/L并含5μg/L、10μg/L、20μg/L3种浓度的bFGF的ES细胞基础培养液中,观察细胞形态和计数ES细胞克隆数.[结果]10μg/L和20μg/L bFGF与含LIF 106U/L的ES细胞形态相似,3 d后ES细胞克隆数分别为88±8、128±12和114±17,三者克隆数无显著差异(P>0.05).ES细胞组化染色呈AKP和SSEA-1阳性.[结论]bFGF可促进小鼠ES细胞增殖,其最佳浓度为10 μ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