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心铸造复合辊套用高铬铸铁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复合辊套的生产和使用要求,研究了3种成分的高铬铸铁通过金属型铸造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金属型铸造的Cr20高铬铸铁其铸态组织由枝晶奥氏体、共晶奥氏体和共晶碳化物组成;具有较好的韧性,并且有一定的耐蚀性和良好的耐磨性;铸态硬度达到HRC55左右。Cr20高铬铸铁能满足轧辊的生产和湿摩擦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洛氏硬度计等仪器,研究了离心铸造高铬铸铁轧辊铸态及淬火与回火后的显微组织结构、碳化物和硬度等。结果表明:高铬铸铁轧铸态组织主要是由奥氏体+少量马氏体+(Cr,Fe)7C3碳化物组成,碳化物呈粗大板条状或块状,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得到回火马氏体+(Cr,Fe)7C3+Cr7C3碳化物的组织,组织中粗大板条状碳化物消失,得到细小块状或椭圆状碳化物。该高铬铸铁轧辊铸态硬度为56.0HRC左右,在950℃淬火及400℃回火处理后硬度增加到了约65.5HRC。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金属型铸造高铬铸铁Cr20的铸态组织和性能,以及主要合金元素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金属型铸造的高铬铸铁Cr20的铸态组织为奥氏体基体,共晶碳化物为孤立的块状分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一定的韧性,并且还可以降低合金元素Mo和Ni的加入量。对于不能通过常规热处理进行淬火硬化的高铬铸铁件,可用金属型铸造来满足在铸态下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离心铸造制备两种高铬合金铸铁气门座圈.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计和扫描电镜(SEM),对气门座圈铸态及热处理态后的试样物相组成、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及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同时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高铬合金铸铁气门座圈的耐磨性能进行了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前高铬合金铸铁主要为由...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金属型铸造Km TBCr12高铬铸铁磨球铸态空冷和铸造后不同温度保温空冷磨球的组织。结果表明,铸态Km TBCr12组织由屈氏体、不同形状的共晶碳化物和奥氏体组成。共晶碳化物主要以板条状、块状、菊花状分布,铸造后开模冷却,350~500℃保温处理,磨球的组织均为屈氏体和碳化物组成,600℃保温处理组织为粒状珠光体组织。  相似文献   

6.
对20Cr高铬铸铁离心铸造后的铸态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离心铸造条件下,20Cr高铬铸铁的铸态组织为马氏体+M7C3型碳化物+残余奥氏体+M23C6型碳化物。上述组织的形式与实际冷却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失稳和回火处理对Cr15高铬铸铁显微组织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50~1 000℃下失稳处理促进二次碳化物析出和马氏体转变,淬火态高铬铸铁组织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二次碳化物组成,基体硬度提高;而低温回火消除了应力集中,获得良好的韧性;Cr15高铬铸铁经1 000℃×3h+空冷+250℃×6h可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硬度(HRC)和无缺口冲击吸收功分别为61.4和7.3J;在干滑动磨损状态下,铸态和淬火态高铬铸铁主要为磨粒磨损,回火态高铬铸铁韧性较好,磨损形式以粘着为主。在干滑动磨损6h后,磨损量从铸态的43.0mg降至淬火态的28.8mg。  相似文献   

8.
铸态高铬白口铸铁金相组织对抗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得到铸态高铬白日铸铁的金相组织主要为:铬奥氏体加M_7C_3共晶碳化物和铬屈氏体加M_7C_3共晶碳化物;采用稀土变质处理,可使晶粒细化,从而有效地提高机械性能和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9.
回火工艺对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铸态快冷技术获得奥氏体高铬铸铁,研究了回火工艺对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温度高于400℃时,奥氏体基体上开始析出细微的二次碳化物;525℃时,奥氏体转变为α+M23C5型混合组织,此时高铬奥氏体铸铁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10.
锰对高铬铸铁凝固过程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锰对高铬铸铁凝固过程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锰降低液相线温度和共晶温度、缩小凝固温度范围;锰降低奥氏体珠光体转变温度,增加碳和铬等元素在奥氏体中的饱和溶解度,从而大大增加奥氏体的生;随锰量的增加,高铬铸铁态组织中残余奥氏体量增加,铸态硬度相应下降;但锰对高铬铸铁中的碳化物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